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在语文学科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作为学生,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作文,最担心的莫过于材料的有无和如何高效地运用。因为,无材料,一篇作文的完篇都成问题;有材料,如何撷取材料以达到最有效的取用也颇费心思。因此,在考前近两个月的作文材料梳理和指导中,笔者认为教师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普通高中语文标准》对“表达与交流”有如下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围绕中心选取材料”,要求作文材料要切合题意,体现学生的写作能力。回顾2007年的高考阅卷,考生作文表现出来的使用材料的现状令人担心。作文或套用材料、或用“不死材料”、或无材料的现象太严重了。连续几年下来,依然是“感动中国人物”扑面而来,依然是李白、杜甫、爱迪生领跑笔尖,千人一面,万文共材,反映出我们学生在积累写作素材、活用写作素材方面的能力太差,因而少有创造性的佳作。
对此,华南师范大学陈妙云教授早就指出:“这种用不变的材料来应对万变的话题是机械应试的取巧写法,将写文章演变成应试招式,将应试与培养考生写作能力对立起来的做法,最终导致考生不会写文章,应该休矣。”(《广东教育》2006年第9期)因此,我们高中一线教学的老师,必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转换教学方法,解放学生的思维,放开他们的手脚,教会学生像蜜蜂采花酿蜜一样,学会多储材、巧选材、会用材,厚积薄发,巧做有米之炊!
纵观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写作过程,我认为一个优秀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尤其在高三最后阶段要培养和增强学生以下三方面储备选用材料的意识。
一、储材意识——品种多样化
储备大量材料是写作的前提条件,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且,积累材料时,要多样化,切忌单一陈旧。茅盾在谈“如何收集题材”时说:“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风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到手方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的,便囤积,不厌其多”。(《茅盾论创作》第520页)那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哪些途径储备多样化的材料呢?
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储备典故。高中三年的语文教材,是时间长河淘洗后的精品,人物林林总总,涉及方方面面,孔子、曹雪芹、泰戈尔、莎士比亚、卢梭、孙中山……积累并触摸这些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灵魂,让经典素材融入我们的血液,激活我们的思维,能极大地丰富我们学生的材料宝库!其次,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信息化资源,包括网络资料、流行歌曲、电视广播新闻等。契合新一代学生爱上网的特点,引导他们利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资源仓库为作文素材添砖加瓦。其三,要利用报刊和课外阅读活动课,捕捉国家大事与社会热点方面的信息,让作文增添现实的元素和生活的气息。想想,经过三年的用心积累,我们还担心无材可写吗?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材料如文章的血肉,它是学生写作时灵感的源泉。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去积累,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学生又怎么会只记得居里夫人和李白呢?
二、选材意识——条件多样化
平时储材是“博收”,考时选材要“慎取”,要教会学生运用多样思维对材料进行排列组合,掂量权衡,以决定取舍。古人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船山遗书·夕堂永日绪论》)因此,首要条件是要根据“话题”中心选材,而不是默写材料、套用材料,给人骨肉分离、文不对题的印象。其次要选择胜任之材。你所写的文章,必须选择你自己最熟悉的、能驾驭的材料。贺拉斯讲得好:“你们从事写作的人,在选材的时候,务必选你们力能胜任的材料,多斟酌一下哪些是用得起来的,哪些是用不起来的,假如你选择的材料是在你能力范围之内的,自然就会文辞流畅,条理分明。”(《诗艺》第139页)2007年高考作文中我们很多考生把“黄舸”写成“王舸”,把“林秀贞”写作“李秀贞”,甚至把“黄禹锡”写成“刘禹锡”,叙述事件张冠李戴,岂不叫人喷饭?最后要选典型新颖的材料。典型即代表性,所选材料要能代表那些删掉的材料。一篇文章,即使立意不变,只要材料新鲜,照样会给人新鲜感,故而那些新颖的材料也要优先择取。最上乘的文章是通过个性表现共性,写人所未写,言人所未言,出新意,见创新。一个爱迪生,从小学写到高中,从50年代写到21世纪,你说腻不腻?
三、用材意识——效益多样化
储材和选材的终极目的就是用材。因为用材才是写作的“实战阶段”。陆游曾说:“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可见,用材的主动者就是“我”,也即学生自己,全靠学生开动思维,对材料进行匠心独运的“妙用”!
因此,教师要在长期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较强的用材意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多角度看材料,对材料“添盐加醋”,把死材料转化为与话题有机结合的活内容。
以《鸿门宴》为例,项羽优柔寡断,不听亚父范增的忠言,就可以作为高考作文“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论据;而他“霸王别姬”难道不是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的注解?《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教会学生对材料求变求活,运用多样思维,多层面多角度乃至全方位立体地去看材料,一石多鸟,实现材料在写作时的“辐射”效应,把材料用“活”用“奇”,能自圆其说,使材料实现效益的多样化,这难道不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歌德曾说:“巨匠在限制中表现自己。”他还说:“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材料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歌德文学语录选》第172页)歌德这里谈的正是用材效益的多样化问题。
总之,如果我们在整个高中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和强化学生储材、选材、用材的意识,充分地掌握材料,深入地消化材料,高效地运用材料,并在写作实践中不断训练反馈,逐渐形成学生内在的写作能力,学生的作文应该可以异彩纷呈、百花齐放!作为阅卷老师,真的不想看到2008年我们学生的高考作文还是只有爱迪生、居里夫人、李白和杜甫在文中频频出镜!逝者如斯而涛声依旧,这不动听也不美!
[作者通联:广东开平市开侨中学]
《普通高中语文标准》对“表达与交流”有如下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围绕中心选取材料”,要求作文材料要切合题意,体现学生的写作能力。回顾2007年的高考阅卷,考生作文表现出来的使用材料的现状令人担心。作文或套用材料、或用“不死材料”、或无材料的现象太严重了。连续几年下来,依然是“感动中国人物”扑面而来,依然是李白、杜甫、爱迪生领跑笔尖,千人一面,万文共材,反映出我们学生在积累写作素材、活用写作素材方面的能力太差,因而少有创造性的佳作。
对此,华南师范大学陈妙云教授早就指出:“这种用不变的材料来应对万变的话题是机械应试的取巧写法,将写文章演变成应试招式,将应试与培养考生写作能力对立起来的做法,最终导致考生不会写文章,应该休矣。”(《广东教育》2006年第9期)因此,我们高中一线教学的老师,必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转换教学方法,解放学生的思维,放开他们的手脚,教会学生像蜜蜂采花酿蜜一样,学会多储材、巧选材、会用材,厚积薄发,巧做有米之炊!
纵观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写作过程,我认为一个优秀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尤其在高三最后阶段要培养和增强学生以下三方面储备选用材料的意识。
一、储材意识——品种多样化
储备大量材料是写作的前提条件,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且,积累材料时,要多样化,切忌单一陈旧。茅盾在谈“如何收集题材”时说:“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风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到手方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的,便囤积,不厌其多”。(《茅盾论创作》第520页)那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哪些途径储备多样化的材料呢?
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储备典故。高中三年的语文教材,是时间长河淘洗后的精品,人物林林总总,涉及方方面面,孔子、曹雪芹、泰戈尔、莎士比亚、卢梭、孙中山……积累并触摸这些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灵魂,让经典素材融入我们的血液,激活我们的思维,能极大地丰富我们学生的材料宝库!其次,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信息化资源,包括网络资料、流行歌曲、电视广播新闻等。契合新一代学生爱上网的特点,引导他们利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资源仓库为作文素材添砖加瓦。其三,要利用报刊和课外阅读活动课,捕捉国家大事与社会热点方面的信息,让作文增添现实的元素和生活的气息。想想,经过三年的用心积累,我们还担心无材可写吗?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材料如文章的血肉,它是学生写作时灵感的源泉。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去积累,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学生又怎么会只记得居里夫人和李白呢?
二、选材意识——条件多样化
平时储材是“博收”,考时选材要“慎取”,要教会学生运用多样思维对材料进行排列组合,掂量权衡,以决定取舍。古人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船山遗书·夕堂永日绪论》)因此,首要条件是要根据“话题”中心选材,而不是默写材料、套用材料,给人骨肉分离、文不对题的印象。其次要选择胜任之材。你所写的文章,必须选择你自己最熟悉的、能驾驭的材料。贺拉斯讲得好:“你们从事写作的人,在选材的时候,务必选你们力能胜任的材料,多斟酌一下哪些是用得起来的,哪些是用不起来的,假如你选择的材料是在你能力范围之内的,自然就会文辞流畅,条理分明。”(《诗艺》第139页)2007年高考作文中我们很多考生把“黄舸”写成“王舸”,把“林秀贞”写作“李秀贞”,甚至把“黄禹锡”写成“刘禹锡”,叙述事件张冠李戴,岂不叫人喷饭?最后要选典型新颖的材料。典型即代表性,所选材料要能代表那些删掉的材料。一篇文章,即使立意不变,只要材料新鲜,照样会给人新鲜感,故而那些新颖的材料也要优先择取。最上乘的文章是通过个性表现共性,写人所未写,言人所未言,出新意,见创新。一个爱迪生,从小学写到高中,从50年代写到21世纪,你说腻不腻?
三、用材意识——效益多样化
储材和选材的终极目的就是用材。因为用材才是写作的“实战阶段”。陆游曾说:“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可见,用材的主动者就是“我”,也即学生自己,全靠学生开动思维,对材料进行匠心独运的“妙用”!
因此,教师要在长期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较强的用材意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多角度看材料,对材料“添盐加醋”,把死材料转化为与话题有机结合的活内容。
以《鸿门宴》为例,项羽优柔寡断,不听亚父范增的忠言,就可以作为高考作文“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论据;而他“霸王别姬”难道不是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的注解?《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教会学生对材料求变求活,运用多样思维,多层面多角度乃至全方位立体地去看材料,一石多鸟,实现材料在写作时的“辐射”效应,把材料用“活”用“奇”,能自圆其说,使材料实现效益的多样化,这难道不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歌德曾说:“巨匠在限制中表现自己。”他还说:“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材料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歌德文学语录选》第172页)歌德这里谈的正是用材效益的多样化问题。
总之,如果我们在整个高中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和强化学生储材、选材、用材的意识,充分地掌握材料,深入地消化材料,高效地运用材料,并在写作实践中不断训练反馈,逐渐形成学生内在的写作能力,学生的作文应该可以异彩纷呈、百花齐放!作为阅卷老师,真的不想看到2008年我们学生的高考作文还是只有爱迪生、居里夫人、李白和杜甫在文中频频出镜!逝者如斯而涛声依旧,这不动听也不美!
[作者通联:广东开平市开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