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自动减赤寂静风暴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k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财政政策踉跄前行,几乎从危机的一个漩涡滑向另一个漩涡。在被动闪避今年初的财政悬崖危机时,美国自动削减赤字机制的启动时间被推迟到了3月1日。
  在所剩时日屈指可数之际,一些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情景再度上演:两党陷入互相指责的论战中,总统与国会的僵局似乎也没有缓解的迹象。
  2月初,奥巴马开始着手应对这个1.2万亿美元减赤方案的自动生效。2月5日奥巴马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呼吁美国国会出台一揽子计划,至少要延迟减支。2月12日晚,在国会发表第二任期的首个国情咨文演说时,奥巴马花了相当篇幅谈即将启动的自动减赤机制,敦促国会暂缓执行这一大规模政府开支削减计划。之后不到一周的时间,白宫幕僚长麦克唐纳透露说,奥巴马已准备好与共和党就避免自动预算削减的计划进行合作,并将提出一项减赤1.5万亿美元的新计划。
  美国参议院民主党议员则在2月14日提出了自动支出削减的替代方案,以部分提高富人税负的方式,使五角大楼和其他联邦机构免于大规模自动削减支出,并将自动减赤机制延迟到今年底。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愈发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核心不再是自动减赤机制是否会被执行,而是执行的具体时间和方式。
  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扎迪对《财经》记者说,自动减赤机制不需要暂缓执行,但是需要在一个更长的时间段内逐步到位,分期采用。美国的经济状况今年可以接受一些额外的赤字削减,这也有利于解决美国长期的财政弊病,只是赤字削减不能过多、过快。
  不同于债务上限风波与财政悬崖危机,美国的自动减赤机制更像是一场寂静风暴,它移动得相当缓慢,且缺乏固定的形状,只有当这场风暴真实地掠过头顶、带来可触摸的挑战,才能倒逼美国政治家们想办法跳出危机的漩涡。

减赤大限


  美国国会通过的预算控制法案规定,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组成一个减赤“超级委员会”,负责拟定十年内削减1.2万亿美元预算的具体方案,否则2013年初将启动自动减赤机制,国防开支和非国防开支将各承担上述减赤金额的一半。结果该委员会未能达成协议,把减赤皮球踢到了财政悬崖的边缘。
  两党在今年1月达成的解决财政悬崖的最新方案规定,约240亿美元的开支削减计划将通过减少政府项目拨款等方式得以体现,其余850亿美元的政府开支削减计划将延期至3月1日再执行。
  在踢皮球的过程中,两党都承认全面减支不是一个好的策略,白宫则将自动减赤机制直接定性为“有害的”。
  3月1日的大限意味着,850亿美元的政府开支削减将自动进行,并延续到9月30日这一个财年的结束,而其余的9000多亿美元削减留给未来八九年时间,届时国会和白宫必将再度角力。
  政府开支削减,意味着美国政府的服务和运作会受到直接影响。美国预算办公室指出,联邦机构可能必须暂时解雇成千上万的雇员,从而导致其基本服务功能瘫痪。官方的估计是,削减支出可能会造成75万人工作不保。
  政府的拨款经费将于3月27日到期,而联邦政府并没有要破产的迹象,所以即使政府部门要关门歇业,联邦政府的工作人员要大量下岗,也可以等到3月27日,这也给了两党把皮球继续踢下去的借口。相对于3月1日,3月27日是更重要的大限,它伴随着一次小规模政府开支削减,总额达到70亿美元。
  在3月27日到9月底财年结束之间,国会和白宫需要磋商是否要把政府开支锁定在后减赤阶段的水平,还是重新恢复被削减的开支。而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又将迎来另一个债务上限关口——5月18日是议员们将债务上限临时提高三个月的到期日。

加税还是减支


  一些持续已久的争论,如政府所应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巨大的财政赤字重压下如何运转等,因自动减赤机制再掀热浪。观点分歧严重的两党之间和美国国民之间,也再次找到论战的火药。
  经济学家有更真实的担忧。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爱德温·杜鲁门对《财经》记者说,综合美国的财政状况,2013年政府开支的削减已经很充分了,现在的削减幅度超过美国GDP 的1%,这是在非紧急情况下审慎的财政再平衡所需开支削减的上位。
  2月5日,美国国会预算局公布的报告预测,在今年9月底结束的2013财年,美国联邦政府的年度财政赤字将达到845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约为5.3%。这将是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联邦财政赤字首次跌破1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局表示,财政赤字状况改善将主要得益于经济形势好转、政府开支增速放缓以及提高对富裕阶层的课税。
  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哈哲思(Jan Hatzius)在2月17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为止,初请失业金数据、零售销售和制造业等宏观经济数据均显示,经济未受年初生效的2000亿美元增税措施影响。最近数月,美国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已经减弱,经济数据出现了部分亮点,并削弱了重返衰退的可能性。
  在马克·扎迪看来,2013年美国经济复苏仍然脆弱,减支对于经济增长带来的风险仍相当高。
  在财政悬崖后的妥协中,年收入40万美元及家庭年收入超过45万美元以上富裕家庭,其个税税率由原来的35%上升至39.6%,其股息和资本收益税率也由原来的15%上调至20%;同时,价值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所征收的税率由原来的35%提升至40%;美国所有工薪阶层享受了两年的社保所得税减税优惠也不再,2013年起,年收入11.37万美元以上收入人员的社会安全税税率也从4.2%回调至6.2%,每个普通中产阶层家庭在2013年将比2012年多繳纳约1000美元的社保所得税。
  所有这些,将为奥巴马政府带来6180亿美元的税收,但也无疑会部分泯灭美国经济复苏所急需的消费需求。
  围绕自动减赤的倒计时,仍然是振兴美国经济的对策之争,是着眼于加税还是减少政府开支?一些美国共和党成员更加倾向于让自动减支生效,奥巴马则表示,教育、就业培训和对老年人的福利不应该成为政府寻求降低支出水平来减轻未来债务的牺牲品。

双管齐下的药方?


  众议院共和党议员提出,用更多的非国防项目开支削减取代国防项目开支削减,民主党人对此表示反对,而民主党人意图用有针对性的混合型开支削减和税收增长策略取代所有的开支削减项目,共和党人则持反对意见。
  布魯金斯学会经济研究项目联席主管、美联储前高级顾问凯伦·戴楠认为,若要避免自动减赤机制生效,同时不增加赤字,有几个办法可以实现,一是增加税收,或者是减少包括医保在内的福利性开支,再有就是二者双管齐下,从分摊责任和痛苦的角度来讲,同时减支并增税是可行之道。
  按照这个逻辑,美国参议院民主党的1100亿美元代替全方位的支出削减计划像是一个双管齐下的选择:削减国防支出,终止直接向农民提供补贴,并要求收入最高的人群支付至少30%的所得税。但是在共和党和保守派人士看来,税收已经在增加,美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不是税收不足,而是开支过于庞大。
  杜鲁门说,在美国民众之间,对于自动减赤有三种意见,一种是借此推进财政再平衡,一种是将财政再平衡分摊到更长的时期内,另一种是完全没有必要进行自动减赤。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指出,长远来看,联邦政府必须把财政收入提升到历史平均水平之上,或者必须降低医疗成本增速,或更合理的是,一定程度上两者都要做到。因为当代美国经济有两个显著特点:收入极端不平等,医疗体系效率低下。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在2013财年-2023财年的预算与经济展望中指出,如果现在的状况持续下去,到2015年前后,美国的债务水平会比较稳定,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将继续下降,2014财年为6160亿美元,2015财年为4300亿美元。到2015财年,美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降至2.4%,这是经济学家们认为的可持续水平,直到福利性开支和利息支付再度攀升。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研究指出,美国总体公私医疗的惊人开支将从现在占GDP大约17%增长到2037年的近四分之一,实际上,美国医疗开支占GDP比重已比其他高收入国家高出很多。
  除了在医疗开支大有动作之外,税收补贴与退休储蓄之间的互动可能对美国财政方面的补充效果也开始受到关注。有研究表明,美国每年要投入90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在退休储蓄账户上。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瑟夫·加侬对《财经》记者指出,许多研究表明很多美国人都没有为退休攒下足够的钱。为了退休后能有更多的积蓄,要么偿还债务,要么买入更多资产,但这意味着去杠杆化。
  戴楠对《财经》记者说,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快速增加的医疗成本,美国面临着相当大的财政挑战,下个十年、二十年中,美国债务水平会变得过快而无法持续,显然需要一个全面计划来应对这一困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当下经济缓慢复苏之际强力推行紧缩政策。
  两全其美的结果是,短期内避开自动减赤的负面影响,但坚持以十年为期限来削减1.2万亿美元的总体削减额度,把削减的重点放在后五年的时间而不是一刀切。
  回到现实,扎迪说,理想的减赤机制应当包含9000亿美元的政府开支削减和3000亿美元的额外税收,这样通过下一个十年的税制改革来实现。细化起来,就是2013年实现接近250亿美元的赤字削减,2014年实现750亿美元,2015年125亿美元,在余下的七年间则每年有150亿美元的赤字削减。
其他文献
南国赌王案是当今中国的一个隐喻、一个非常典型的象征性符号。  在大地与公海之间往返的那条游轮“海王星号”,寓意某种形态的赌场经济以及货币过剩带来的资本漂流,也暗示中国金融系统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了“无根的浮萍”。如果把大地理解为民族国家的生产力实体,把公海理解为全球资本主义体制,那么“海王星号”就可以看作那些无限欲望的载体。超级分利联盟  可以说,“海王星号”的每一次航行都是投机对投资的沉重游
期刊
格林尼治时间2月12日凌晨2时57分51秒(朝鲜当地时间11时57分51秒),国际监测系统(IMS)监测到在朝鲜境内,发生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地震活动。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CTBTO)当日判断,朝鲜境内发生“一次具有爆炸特征的地震活动”。根据产生的地震级别,中国地震学家也基本判断,朝鲜进行了核试验。  “中国的地震监测系统监测到了这次活动。最先报告的震级为5级,后来调整到4.8级。”中国地震台
期刊
“货币战争”这个久违的词又回到了媒体聚光灯下。2010年9月巴西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首次用“货币战争”来指责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状况。眼下,全球经济依然无法让人安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说:我们避免了崩溃,但我们要防止危机再来。2013 年我们要背水一战。  这一次围绕“货币战争”的争议源于日本央行力推的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在2012年陷入经济衰退,再度当选的首相安倍晋三通过一系
期刊
从2001年译林出版社翻译出版《俄国思想家》以来,12年间以赛亚·伯林的多数作品都在中国得到译介,并迅速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产生热烈反响。今年8月,《以赛亚·伯林书信集》第一卷又翻译出版,译介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反响之迅速强烈,在国内并不多见。  同样有趣的是,伯林著作开始被译介不久,可以说国内学界几乎还来不及充分了解并消化吸收,就出现一系列批判文章。2005年邓晓芒首先发表一篇长达17页的论文,批评
期刊
中国的五年计划或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是各级政府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合理配置的纲领性文件。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经济奇迹之路就是以一连串的五年计划或规划为基石而铺就的。  “十五”时期,我国开始了五年计划的中期评估尝试工作,“十一五”时期则首次依法对五年规划进行了中期评估,这标志着我国五年规划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事实证明,中期评估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
期刊
蛇年春节后,由券商主导的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酝酿开闸。  2013年元旦前,围绕这一交易业务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已草拟完毕,其中包括法律框架、协议范本、产品和业务规范以及券商的风控要求等诸多方面。  接近证监會的人士透露,这项业务最快有望在今年全国“两会”之后推出。  中信证券(600030.SH/06030.HK)、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600999.SH)、光大证券(6017
期刊
2012年11月13日,吴老以95岁高龄仙逝。  11月18日,我才得知消息。致电吴老的公子吴家英兄,得知告别仪式已于15日举行。家英说,老人生前有嘱咐——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丧事一切从简。所以,15日在八宝山给老人送行,也未曾通知他人,只是以亲友为主,并表示抱歉云云。  我很能理解,这与老人一生低调行事的为人有关。尽管他的名字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但1982年老人被迫离开中央
期刊
朝鲜以又一场核试验庆祝已故领导人金正日的71岁冥诞。根据美国的测试,发生于2月12日的这次核试验在朝鲜东北部引发5.0级-5.1级地震;随后其中央通讯社发表新闻公报称,朝鲜国防科学部门当天在北部地下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试验。  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立即分别发表声明谴责朝鲜,联合国安理会也强烈谴责,称朝方此举严重违反了安理会相关决议,并开始讨论制裁方案。但在朝鲜,核试验的进行则是最
期刊
国内粮价洼地日益明显,粮食进口量的增加可能成为常态。包括加大对粮食主产区补贴力度、进行目标价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加速研究制定。  在尚未摸索出一套娴熟的应对国际高粮价的技巧之时,中国又将迎来国际低粮价及日益增多的粮食进口,这使得中国的粮食调控政策面临更复杂的考验。  短期来看,2012年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造成的播种面积增加,使得2013年国际粮价下调变成大概率事件。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
期刊
在整个北大西洋地区,对于让经济重回充分就业,中央银行和政府看起来束手无策。欧洲再次陷入了衰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从未真正复苏。美国经济目前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且这一速度极有可能不保,因为2013年的财政将略有收缩。  工业化国家一直经历着周期性的金融危机,这可追溯到1825年几乎导致英格兰银行倒闭的大恐慌。1825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