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中的历史场景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yul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农先生:
  您好!惠寄的《日记杂志》第五十八卷妥收了,办得很好,有浓郁的书卷气。前几年多次蒙您惠赠书刊,我因忙未能写稿,很是不安。此次,我回答了问卷中的一些问题。为了节省篇幅,就不再逐一抄录题目,只是将您提出的问题归为两大类(“我与日记——写与读”、“我对日记作为一种文体的看法”)——从回答的文字里就可以看到您所提的具体问题;又增加了“孙犁论日记”作为第三部分。
  我与日记——写与读
  我从20世纪初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至今。感到有些事情必须写下来,包括读书体会。人的记忆力十分有限。每天都记,如因事耽误,事后补记。内容是当天的可记之事,人事来往,上课、读书与写作情况,有时也写写感想之类。偶尔,还写诗。至今已有10多本了, 100万字左右。以前是在本子上写的,用电脑后,就写在邮箱里,过一段时间打印出来,加以保存。以后,家人看看,也是一种乐趣。多年后,一个人的日记,就会成为他怀旧的触媒。
  我记日记,躲进小楼成一统,自得其乐而已。前几年的日记,偶尔翻翻,觉得挺有情趣。膝下有一小孙子,2014年11月满6岁。自己是教师,本能地关注他的成长。在四年多来的日记里,尽量扑捉他的思维、语言及其他方面的表现,记下来,是我精神上的一大享受。开始,用博客的形式发布,引起了外地一些网友的兴趣。通过记载小孙子的成长过程,我深切地体验到了幼小生命的可爱,亲情的刻骨铭心!
  小孙子4岁时,我给他教成语。也用实际的例子讲什么是“概念”(如“水果”的种类),他双手捂住耳朵说:“我不听!”因为确实难懂。后来,我用生活中最通俗的例子,如“单行道”和“双行道”的区别,“垃圾车”和“垃圾桶车”的区别;“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学校,我们所在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是具体的“大学”;各个城市都是城市,“重庆”、“北京”、“曼谷”、“广州”(他去过这几个城市)是具体的城市等例子,说明什么是概念,以及概念的概括作用,他慢慢有一点懂了。他说:“姥爷,你给小朋友讲‘概念’,要举生活中的例子。‘概念’也是概念,‘生活’也是概念。”“说全班同学学习好,不要把每一个同学的名字说一遍。”后来,我“得寸进尺”,还给他讲“概念”的道理——这明显超越了他这个年龄段的接受能力,他就不爱听了,表示厌烦。给他教成语,起初他兴趣大,但多了他也就拒绝。于是,我读了一些西方儿童教育的著作,方悟得不能超越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硬性灌输,应该发展儿童的天性,让其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这方面,我通过记日记,自己也有所进步,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日记里,有个体生命的时间刻度,有生命的跃动,有主体精神的微观景象。
  我没有辑录日记中的材料,将其连缀为作品。日记里有一些诗歌,但因忙碌而未拿出去发表。在我的日记里,保存着与我交往较多的文化人一些可用的资料。
  因为专业关系,我读过鲁迅、胡适、贾植芳、卫俊秀的日记。他们四人坚持记日记的毅力,对我有所鼓舞。胡适的勤奋(其日记中经常抄录几千字的材料)激扬了我的意志;鲁迅要言不烦的文风,启发我追求文字的简洁;贾植芳的大胆直言,令我惊心动魄;书法大家卫俊秀处于逆境之下对尼采所提倡的酒神精神的高度发扬,灼热了我的灵魂!孙犁的《书衣文录》是片断的日记,并不是逐日写的,因其是在特殊语境下所记,且情感异常真挚、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笔法至为精妙,完全是文学性的日记——我为它写了两篇论文。我研究它,读过不止10遍,书都快翻烂了。我认为,它是现代中国日记史上的一个杰作,是艺术的精品,值得研究。他在这部文录里,把自己对“文革”的悲愤心情,表达得很充分,很决绝,其高洁的人品令人高山仰止;而他在当日斯文扫地、文化被“革”的情况下,痛切地拥抱作为文化载体的“图书”,显示了睥睨权势、追求真理的雄大气魄。
  还从一些文集和《新文学史料》等刊物上,读过其他作家和学者如萧军、王林等人的日记。
  我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日记的形式,是应用文。日记不一定是文学形式——当其具备了文学性之后才可以说它是文学形式(日记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功力,包括叙事、状物、抒情和修辞等方面)。日记的功能主要是实用,许多人写日记并不是为了创作或者为创作做准备。强调了日记的文学性,就对初写日记者,是一种束缚。青年人,记起了日记,就会慢慢地找到合适自己的形式,在练习中趋向得心应手。现代社会生活繁杂,节奏快,信息多,日记便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有益的文体形式。
  日记,可能会成为研究近现代历史的学者重要的参考文献。一些幽暗的、不大为人注意的东西,一些历史场景中的细节,一些被歪曲了的真相,往往会隐藏在时人的日记里。研究学问的人,读日记,其动机主要是找材料。自然,也有人出于猎奇心理,阅读名人的日记。
  应该怎样写日记,这不能有统一的模式。人们的职业、性情、习惯和关注中心不同,文字功力也有差别,故而日记的写法自然也就不同。我觉得,作为一般原则,写日记要简要、明确,把亲历的事情交代清楚就行了。生活中的重大变动,思想感情的起伏,涉及家庭和个人重要事项(包括经济方面)的原始状况,应该记载下来。一些比较重要的信件可以复制于日记之中。重大事情,要写得详细一些。日记面对的是自己,理应完全说真话,杜绝假话——对自己说假话者,其人品就值得考虑。简短的三言两语式的感想,可以记于日记;如果是成篇的文学作品,那就另外单独写好了。
  至于日记的定义,我看没有必要下。给一个概念下定义是西方人的习惯。如要给日记下定义,似乎可以说:把每天发生的事情逐日记下来的文字就是日记。当然,这里的“事情”包括主人的思想感情活动,也包括周围和家庭的大事以及世界、国家的特大事件。作为文体的日记,比起小说、诗歌、艺术散文和剧本来,它的含义比较简单;人们不会在这上面有太大争议的。它,平易近人,不会与人为难。它往往于不经意间,走到你的笔下。现在网络发达,记日记的人,会以千万计。然而,把日记作为文体来认真研究者,是不多的。   人们的日记写作,本意不在发表,主要是为了备忘或有所寄托。普通人的日记,发表的价值不大(除非因偶然机遇记载下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史料)。大人物的日记,可能或者应该具有史料价值。但关键问题在于:写日记时,作者的态度是否真诚,能否坚持实录的精神?鲁迅、孙犁就怀疑一些大人物的日记之真实性,因为有些人的日记,是涂抹又涂抹了的。一般人,也并不想出版自己的日记。当然,作为一个大国,考虑到文化的繁荣和积累,搜集和研究日记,还是必要的——因为一般人容易忽略它的存在,从而使它被湮没。
  日记,可能会成为研究近现代历史的学者重要的参考文献。一些幽暗的、不大为人注意的东西,一些历史场景中的细节,一些被歪曲了的真相,往往会隐藏在时人的日记里。研究学问的人,读日记,其动机主要是找材料。但是,我们看到:发掘日记资源,万分不容易。本人和家人,往往很不愿意把日记拿出来——这里有政治、人事、心理、伦理等方面的障碍。中国日记资料馆对此不知有何“秘密武器”?
  日记对人生经历作逐日记载,能够起到备忘的作用。于作者,写日记可用来练笔——既能纪事,又可抒情;也是磨炼文字、培育文心的好办法,养成个体和主体意识与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超越流行观念的好途径。于社会,提倡记日记,可以激扬普遍的人文精神,为将来的历史(包括家族史)研究提供材料。这样,日记就不仅与文学有关,也就与历史有关——它是野史的分支。从哲学维度说,日记是个人的王国,是精神现象的实体,是散落的、隐性的宇宙精神。日记又是神秘的、阴性的。它的常态,是隐藏。它是文体中的隐士。它是深层的、和世面捉迷藏的精神潜流。它记载着人的精神历程,在暗中充实和滋养人的精神世界。日记发表了,它就由阴性变为阳性,成为公众的精神财富。但历来发表的日记,恐怕不到1%(以实际写日记的人为底数)!
  日记的私密性是它的天性,也是公民受到法律保护的神圣权利。政治上的放言无忌,个人的恩恩怨怨,重要人事、场景、言论的记载,都可能进入日记。这多方面的情况,是日记发表的妨碍。历史上,抄家抄日记的事件不少。因此,日记在事实上的作用,大半是私人的用途。钱钟书曾说过,社会不可能完全透明。我们可以说,个人同样也难得完全透明。按现代文明的要求来说,孩子的日记,父母也不能看。日记是个人的精神家园。万物负阴而抱阳,日记是阴性的文体,但它里边有着阳性的核子。深夜凝望星空,繁星满天,亮光各异,闪烁不定,深邃无穷——这就给人一种启示:作为大散文文体之一的日记,有它自己的职分和定位,要把它作为文学的主要体裁,是不大可能的;要把许多人的日记公之于众,也是不大可能的。当然,也要给日记的搜集、保存和研究一定的地位(您多年前领衔创办中国日记资料馆就很好,很有必要)。对大多数人来说,日记的形式,是应用文。
  日记的私密性,其根源是人的本性。日记的研究,其深处是人学与历史的秘密。何兆武先生说,历史是人性的试验场;我们也可以说,日记是个体人性的试验场。日记文体,既平易近人,又铁面无情——它考验着人性的真伪。
  微博、微信如果写得像日记了,自然就是日记。但由于字数限制,它们往往难以被写成日记。形式是次要的、表面的,有了日记之实,孙犁写在书皮上的文字,也被看作日记。
  孙犁论日记
  我的读书范围很狭窄,对日记文体没有什么研究。据我所知,孙犁晚年读了一些元、明、清以至民国时期的日记,并作了中肯评论。他读过清代的三大日记,还读过《郭天锡手书日记》、《使西日记》、《汪悔翁乙丙日记》、《三愿堂日记》、《西征日记》、《能静居士日记》、《郭嵩焘日记》等。他说:“看来,小人物的日记,比起大人物的日记,可看的东西就多了。这是因为小人物忌讳少,也想存些史实,传名后世。”孙犁的《书衣文录》里有一则《日记总论》,对日记的性质、作用及其写作,进行了十分深刻的论述。其要点是:
  人之喜读日记,主要认为日记是一种可靠的史料,可反映一个时期的政治、社会的风貌。其实,并非如此简单。曾国藩、翁同龢日记,这是政治家的日记,然研究政治历史的学者,想从他们的日记中,寻觅当时的政治材料,并非如入宝山,美不胜收,却似披沙拣金,十分不易……正因为他们是政治家,所以对于政治问题,才讳莫如深,守口如瓶。日记是私人著述,不易传播,但向来稍有文化的人都知道,这是危险品,一旦遭抄家之厄,要首先上缴。政治家对此尤其敏感。
  日记,归根究底,是个人的生活史。话虽如此,一个人既生存于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那么他个人的历史,也就必然或多或少反映出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某些面貌。
  日记各有风格,各有目的。有的记事失实,有的多存恩怨。有人甚至伪造日记,涂改日记,以作自我修饰。另外,日记亦如名人字画,传者不必佳,埋没者或有真正价值。
  总之,日记并非读书之要,然藏书家颇以收藏名人精印本为荣。
  以上抄录的文字不少,为的是省却读者的翻检之劳。孙犁对日记的论述,显示了切实而又严峻、明辨而又直逼人心的目光,启示着我们对于日记文体,应该抱持严肃认真的人生态度。
  班门弄斧,贻笑大方。是为答问。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阎庆生
  2014年11月11日于古城曲江
其他文献
前些日子,我去外省一所大学开会,会间遇到一位60年代初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校友。他毕业40多年都没有回过母校,现在已是当地很有名气的书法家了。校友在异乡见面十分亲热,他询问了师大的发展情况以及当时他们在师大读书时一些老先生们的近况,我就自己所知一一作答。这位校友最关心、问得最多的是师大校园里的树:文科楼东边的梨园、办公楼东边的枣林、植物园里面的苹果树、理科楼周边的丁香花……使我印象深刻的是,
期刊
一  如果这是一生的漫漫长途  就必须走下去  羊肠,它不可能尽知你所有的秘密  隔壁坐山观  始终是云下  没有可以言说之物  而禹禹独行只是沉下去的海水  她席卷了风暴、雷霆和海原!  起初我以为这不过是呆板的时光炸裂自身  她摘下上帝擎起的赤色之星  这一刻大地是干瘪的风景  他紧抱丝绸与杭州  那些被气虚包围的暗黑物质  你或是嗅到一种对自我的厌恶之虚妄  不过是行者在茫然间选定的道路  
期刊
因地缘关系,弱小的百济自公元前18年立国以来,一直扮演着向日本输出中国文化的角色。据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载,应神天皇十六年(285),百济王派一位名叫王仁的学者(极有可能是位汉人)到日本教天皇之子学习中国经典和汉字。日本由此有了书面语言——汉字。  公元372年,东晋前秦皇帝苻坚派遣顺道和尚等携佛像与经书赠予高句丽,朝鲜半岛始有佛教。两个世纪后的公元522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司马达等来到大
期刊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河之南有山巍峨峻秀,河之北有山苍凉雄壮。这便是古老的金城,2000年前的汉家边庭,在这片苍茫的土地上流传着西汉最负盛名的将军霍去病的故事。传说在西汉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匈奴,曾驻兵皋兰山下与匈奴鏖战。因军中无水,士卒疲渴,霍去病执鞭击石五次,鞭响而泉涌,遂有了五眼甘美的清泉,五泉山也因此而得名。  翻开历史典籍,最早有关霍去病与皋兰山的记
期刊
一  那是一个孕育着“新”与“变”的时代,西方列强叩开了中国沉睡百年的大门,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终于湮没进历史的尘埃。尽管老态龙钟的中华民族显然还跟不上世界的步伐,但“现代化”却以潮涌之势裹挟着西方现代科技和观念,以一种蛮力搅动着死水微澜的中国。这种新旧交替的撕扯不仅深深刺痛和影响着当时普通的中国人,更将启蒙、“立人”的时代责任交付给知识分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大众美学开拓者”的洪毅然开启了
期刊
肖家地古城遗址(即晋昌郡城址)有东、西两城,相距百米。  西城遗址距东城50米。底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0米,南北宽100米,分布面积14000平方米。城墙底宽5~8米,顶宽1~3米,残高3~8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4~16厘米。南侧正中开一城门,门宽9米;北墙外侧有二马面,长7米,宽2米,高4~5米。城墙四周挖有护城壕,宽8米,深2米。据孙修身先生考证研究,该城是西晋一唐时期的晋昌郡治所民居
期刊
马圈古城遗址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堡子村六组西1公里处的荒草滩上,由大城和小障两部分构成。  大城底基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56米,分布面积24586平方米,城墙现已全部倒塌成土梁,宽4~5米,残高0.2~0.3米,夯土版筑。小障位于大城’內西南侧,底基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56.5米。分布面积3192.5平方米,墙体现已全部倒塌成土梁,宽4~5米,残高0.2~0.3米,夯土版筑。  据有关专家考证
期刊
转台庄子遗址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南坝村南5公里的风蚀台地之中。遺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四角呈圆弧状。东墙长32.3米。南墙长33.5米,西墙长36.3米,北墙长39米。遗址基础部分为夯土筑成。夯层以上墙体内外两侧为土坯垒筑,内外土坯墙中间填充黄土。形成“凹”型夹道墙。墙体外围四周挖设壕沟。该遗址根据地面散落遗物,可初判为是汉一元时期内锁阳城周边的古城址,城址内文化层分布繁杂,历史延续时间长,对研究该
期刊
一  看过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人都知道,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村,它是清代著名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这所宅第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本文叙述的乔家大院则指甘肃靖远砂梁村的一户极为普通的民居,称它为乔家大院,实在是有些勉强,但这幢民居曾经的主人乔映渭祖籍正是山西祁县乔家大院。因此,这幢简陋民居和山西乔家大院也是一脉相承。  1915年10月,乔映渭出生于此。  乔映渭
期刊
初定天下的秦帝国,似乎还没来得及抖掉身上的黄土,去拥抱已属天朝的大海,将“海”纳入郡县制的视野。嬴政在始皇帝的大殿上,坐到第八个年头,最终听到了秦军“统一”岭南的好消息。公元前214年,始皇决定在岭南设南海郡。  2230岁的广州城  这是广东历史上第一个郡县,其郡治即是“省城”历史的第一页。这事在秦是件大事,在汉也是大事。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公元前221年,秦灭了六国。“分天下以为三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