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学、现代心理学不断发生变化,新时代对国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班主任的形象、角色和教学理念也要随之变化。
一、调整师生关系,从“猫鼠关系”到亦师亦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道”与“尊严”总是如同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存在于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不少班主任认为在学生面前应该严肃点,以保持一种威严形象,这样学生才会“怕”,才会听话。如今的学生个性张扬,主见鲜明,对老师的管理多了一份理性,少了一份盲从,即使面对“强势”的老师,有的只是敬而远之,如同老鼠见了猫。
与此同时,教育服务观念的转变也使得老师转变了教学态度。教育就是服务,教学就是为学习者服务。学生、家长如同消费者一样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消费了就该得到更好的教学服务。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不能再是家长式的管理,而应该更讲民主,从“说教”到让其“体验”,以“沟通”取代“指令”,用“疏导”代替“训斥”,弃“灌输”倡“渗透”,变“师道尊严”为“服务关爱学生”。因此,调整师生关系,从“猫鼠关系”到亦师亦友是时代的需求。
“我就是我们班的‘孩子王’,小孩子天性爱动,他们经常围着你,这个揪一下,那个拽一下,没办法,他们高兴,那就揪、拽呗。”在山西省第三届中小学“新华杯”班主任素质展示活动中,杨殷炯老师自豪又无奈地说。这一番由衷的话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形象:既是良师,又是童心未泯的好友。在工作实践中,有时也会有学困生勾着我的脖子兴致勃勃地跟我说:“老师,我想做班长”,我会蹲下身子笑着勾着她的鼻子对她说:“好,你加油,一定行的。”那孩子会乐颠颠地跑开去了;有时会有后进生俯着身子悄悄地跟我说:“老师,我想奖个顶呱呱。”我会和她拉钩钩承诺:“好,取个及格,我就奖给你。”這種亦师亦友的关系融洽了师生关系,下课后,本班的学生也是屁颠屁颠的跟在我的身后说长道短,对老师的教导自然是“言听计从”,教学效果不言而明。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急功近利”到“学会等待”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耐心等待的情况太多,习惯的培养,问题的纠正,甚至课堂上一个问题的短期等待……三年前,刚刚担任低年级的班主任,我总是要求孩子们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总是觉得他们的错误很多,例如上课迟到,不讲卫生,上课讲话,下课老是跑,路队不好,写字那么慢,抄也抄错,连拿一本本子出来做作业都那么慢……急躁的我常常会责备他们,但是这样做对改正错误并没有太大成效,反而我用表扬的方式,却取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组同学坐得最端正。”——如果班级里某一个角落出现“骚动”。
“李明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如果李明旁边的同学走了神,或者在做小动作。
“老师发现小青一听到铃声响就回到座位上坐好了”。 ——如果还有很多同学不把铃声当一回事。
“今天,雅雅回校不迟到了,有进步了,真棒!”虽然她常常会迟到,我却表扬了她;一个学困生读三个拼音,读错了两个,我会这样说:“真棒,三个拼音,只错了两个。”用允许他犯错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们的错误越来越少了。学生的能力有差异,尊重学生的成长,正确认识学生的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相信耐心等待必定会迎来班级管理的“满园春色”。
三、调整角色,从“独奏者”到“伴奏者”
传统的管理中,学生干部,一概由班主任授意;教育活动,一概由班主任策划;班里问题,一概由班主任处理;甚至少先队活动,也非由班主任亲自组织不可。辛勤的“管家”忙得不亦乐乎,但效果并不明显,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独裁者”反而与学生渐行渐远,因此要做好新时代的班主任,还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信任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实现从“独奏者”到“伴奏者”的转变,和学生共成长。
责任编辑 邱 丽
一、调整师生关系,从“猫鼠关系”到亦师亦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道”与“尊严”总是如同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存在于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不少班主任认为在学生面前应该严肃点,以保持一种威严形象,这样学生才会“怕”,才会听话。如今的学生个性张扬,主见鲜明,对老师的管理多了一份理性,少了一份盲从,即使面对“强势”的老师,有的只是敬而远之,如同老鼠见了猫。
与此同时,教育服务观念的转变也使得老师转变了教学态度。教育就是服务,教学就是为学习者服务。学生、家长如同消费者一样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消费了就该得到更好的教学服务。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不能再是家长式的管理,而应该更讲民主,从“说教”到让其“体验”,以“沟通”取代“指令”,用“疏导”代替“训斥”,弃“灌输”倡“渗透”,变“师道尊严”为“服务关爱学生”。因此,调整师生关系,从“猫鼠关系”到亦师亦友是时代的需求。
“我就是我们班的‘孩子王’,小孩子天性爱动,他们经常围着你,这个揪一下,那个拽一下,没办法,他们高兴,那就揪、拽呗。”在山西省第三届中小学“新华杯”班主任素质展示活动中,杨殷炯老师自豪又无奈地说。这一番由衷的话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形象:既是良师,又是童心未泯的好友。在工作实践中,有时也会有学困生勾着我的脖子兴致勃勃地跟我说:“老师,我想做班长”,我会蹲下身子笑着勾着她的鼻子对她说:“好,你加油,一定行的。”那孩子会乐颠颠地跑开去了;有时会有后进生俯着身子悄悄地跟我说:“老师,我想奖个顶呱呱。”我会和她拉钩钩承诺:“好,取个及格,我就奖给你。”這種亦师亦友的关系融洽了师生关系,下课后,本班的学生也是屁颠屁颠的跟在我的身后说长道短,对老师的教导自然是“言听计从”,教学效果不言而明。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急功近利”到“学会等待”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耐心等待的情况太多,习惯的培养,问题的纠正,甚至课堂上一个问题的短期等待……三年前,刚刚担任低年级的班主任,我总是要求孩子们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总是觉得他们的错误很多,例如上课迟到,不讲卫生,上课讲话,下课老是跑,路队不好,写字那么慢,抄也抄错,连拿一本本子出来做作业都那么慢……急躁的我常常会责备他们,但是这样做对改正错误并没有太大成效,反而我用表扬的方式,却取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组同学坐得最端正。”——如果班级里某一个角落出现“骚动”。
“李明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如果李明旁边的同学走了神,或者在做小动作。
“老师发现小青一听到铃声响就回到座位上坐好了”。 ——如果还有很多同学不把铃声当一回事。
“今天,雅雅回校不迟到了,有进步了,真棒!”虽然她常常会迟到,我却表扬了她;一个学困生读三个拼音,读错了两个,我会这样说:“真棒,三个拼音,只错了两个。”用允许他犯错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们的错误越来越少了。学生的能力有差异,尊重学生的成长,正确认识学生的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相信耐心等待必定会迎来班级管理的“满园春色”。
三、调整角色,从“独奏者”到“伴奏者”
传统的管理中,学生干部,一概由班主任授意;教育活动,一概由班主任策划;班里问题,一概由班主任处理;甚至少先队活动,也非由班主任亲自组织不可。辛勤的“管家”忙得不亦乐乎,但效果并不明显,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独裁者”反而与学生渐行渐远,因此要做好新时代的班主任,还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信任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实现从“独奏者”到“伴奏者”的转变,和学生共成长。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