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构建的探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xb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因其自身的综合性,给予了语文教学改革一个庞大的空间。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可谓春意闹枝头,一系列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师们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学生们的课堂兴趣持续增强。但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课堂趣味虽浓,却犹如观花赏月、听曲观戏;教学媒体虽多,课件、视频、录音竞相登场,却犹如商品展销热闹一时;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等却占据了课堂。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弄清楚,教师为了学科拓展,就急于把文本之外的内容硬塞给学生。一堂课下来,只见各种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开发、挖掘,更不见师生和文本内容的共鸣。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和老师及文本的思想有效结合,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遍开幸福之花呢?近几年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主持了省重点课题“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构建研究”实验,对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了一点粗浅的体会,现就教于大方。
  一.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结合
  走进现在的课堂,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的感悟,教师在进行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偏重于人文的挖掘,而忽略甚至抛开了语言文字本体。如上《化石吟》一课,一些教师仅是引导学生发远古之幽思;上《看云识天气》时,把时间过多分配在有关“看云识天气”和“听天气预报知天气”的辩论上等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工具性又哪来的人文性?我认为这种舍语文、讲人文的教学是一种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教学。什么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都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结合、和谐统一的课堂,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对于文中那些重要的词句、关键的语句,该抓的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记得我在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时,这样设问:“作者为什么在初冬之夜走出户外?”学生自然会从作者心情等方面回答,老师适时地点拨“这是内因,有外因吗?”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顺理成章地引到对月色的描写上。然后问:“文中哪个句子是描绘月色的?”“你喜欢这个句子吗?如果喜欢,请说说它好在哪里?”师生细读月色描写句段,感悟作者想象的奇妙,品味作者修辞运用的精当,咂摸作者语言的神韵和魅力。进而扩展到我国古典诗歌中描绘“月”的诗句,进一步引领学生感悟汉语言文字、文学的博大与精深,在此基础上就“月”的话题学生仿例造句,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这样,感悟与训练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使学生在文本学习中得到滋养与提高。
  二.注重文本解读和课堂活动的有效结合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也说明解放教学思想,开放语文教学活动是必要的。的确,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让我们的课堂有了生机和活力,对此,我深有体会。我执教七年级上册《春》一文,在文本和活动的有效结合上进行探索。课堂上,我首先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引生入境:“同学们,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春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接着我让学生们回忆有关春天的优美诗作: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学生积极搜索记忆,直入文本。
  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接着,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我配乐朗诵,要求学生想象文中一个个场景画面。听读朗读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境界和角色,引发了学生对美妙春天的共鸣,为理解文本打下了基础。之后我们锁定“美点赏读”,引导学生自选精彩语段,抓出文本重点进行赏读。我示例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结构、语言、修辞等多方面进行品味,形成自己的审美心得。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赏析结果,推荐几名同学在全班展示,师生点评,重在肯定。最后“美点再读”,让学生再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深化对文本的体验,使感情有一定程度的升华。一系列活动使整个课堂大有“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势头,学生积极踊跃,课堂效果良好,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后来的实践让我的认识更加深刻:语文学习应以“读进去”作为基础,“活动起来”为载体,语文的课堂才会更加高效,课程改革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为了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感受粗糙的毛病,我在语文教学上逐步从追求多样的形式走到追求教材文本的深入、细致理解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上来。在上《皇帝的新装》时,我做了这样的安排:自读——精读——探讨。先让学生自读并初谈感受和体会,找出精彩部分,各抒己见,并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精读他们认为好的段落,进而分析人物,谈观点说看法,我只做引导。可喜的是,我简单提到作者、背景,学生就挖掘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本的内涵及社会意义。
  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还是要有效地完成对文本的学习。因此,引导学生读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方法,让文本和活动有效结合,让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就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高效起来,就能使我们的学生乐中求学,真正的在学习中获得幸福。
  三.注重探索和创新的有效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课堂上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得到发展,这也是我们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
  2011年1月,开展山东省教研室重点课题“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构建研究”的实验研究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实施“主体活动式自主学习”,力争使课堂成为思维场、情感场、活动场。活动建构理论指出:学生的发展是在自主活动中实现的,“活动构建”是学生发展的基本形式。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我自认为从理念到行动,从课堂效果到课外学习,从学生兴趣激发到学生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等,都有很大的收获。   一堂课时间是有限的,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实验之初,我们从分组到培养小组长到学习方法指导、训练,用了近一个学期的尝试和探索,现在授课模式已经形成。任务分给小组,由组长具体安排,分层理解、分析,使组里不爱学习的学生都能得到完成任务后的乐趣,课堂常有意想不到的“创造”。2012年10月,我执教示范课《海燕》,我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这堂课中学生富有创造力的表现让我有意想不到的喜悦。大家都知道初一的孩子上课举手发言是积极投入的表现,到了初二就开始沉默。为了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我做了这样的设计,五组活动:检查预习——激情朗读——感悟形象——理解象征——感悟生活。每一组活动组内同学全体参与,并根据其不同的表现予以评价赋分,下课后根据得分评出最优秀小组、最佳小组长和最棒组员。最值得一提的是“感悟形象”这个活动,我要求:2分钟的时间根据文章内容给《海燕》拟一个副标题,用3分钟小组内整理出自己组里的看法,然后派代表发言。没想到小组内的交流是那么精彩纷呈:“勇猛的斗士”、“对抗黑暗的精灵”、“为自由而战的勇士”、“暴风雨的召唤者”等,每一个孩子都想将自己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忙得不亦乐乎,甚至有很多学生激动得站了起来,这种“创造力”着实让学生享受到了“生产”的快乐。“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巴尔扎克)。学生自主探疑,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一下子抓住了学生,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表现欲望。问题探究仍然是语文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虽然课堂上生生交流的用时较长,但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应该说他们在准备中已经进行了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创新能力,这一切都是不容质疑的。我想这次示范课之所以得到专家和听课老师的充分肯定,得益于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我们“初中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构建研究”的课题实验,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活动式自主学习”,把听、说、读、写、思活动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主体在活动中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使课堂成为思维场、情感场、活动场,这样,我们的课堂变活了,变大了,变新了,更多的孩子在课堂里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获取了人生的幸福。
  “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的课堂,构建适合学情的、以学为主的、活动式的高效课堂。我坚信,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的语文课改之路会越走越宽广,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绽放幸福之花!
  徐一波,语文教研员,现居山东临沂。责任编校:剑 男
其他文献
Al-doped ZnO (AZO) nanocrystalline aggregates (NCAs) were prepared by a low cost colloid chemistry method and effects of the Al-doped concentration on the morph
【摘要】 化学是初中教学中重要的科目,要提高初中化学的学习效率,可以从加强课前预习、提高听课效率、整理笔记、按时完成作业,注意归纳总结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方面着手。  【关键词】 化学 学习 效率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120-01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难”,其中的这个“化”就是指的是化学,化学科目在中学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河北省平山县农民平整农田时刨出了战国时期的大瓦,从而引出村民刘西梅老人关于古石神秘文字的故事。于是,2200多年前消失的一个神秘王国与今人不期而遇了。
公民精神是个好东西。这种好,说到底,就是对公共精神、人文关怀以及权利维护等等现实诉求的实现,具有某种引领价值。正因如此,以前,公众才给予那个多次向“铁老大”发难的郝
坚持生态文明是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和条件。之所以强调生态文明是传统村落的基础,主要是因为,如果不保护好生态环境,其他努力,例如保护古建筑、保护节庆和地方戏曲等,就不可
高三进入4月份后,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各级别的考试一个紧接着一个,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对成绩都十分关注,稍有一点差池都会给学校和老师带来巨大压力。而此时的各学校也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旨意,即文章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在写作的过程中,立意是文章的核心,是表现主题、确立观点、选取材料的“指挥部”。《后汉书》作者范晔曾说过:“以意为主,以文传意。”清代学者王夫之的论述则更为精辟,他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由此可见,立意是议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前提。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它的立意应该做到“健康、明确、集中、深刻、新颖”。宋朝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诗云:
我在王兰标先生的陪同下,来到龙梅村。龙梅村坐落在文笔峰(俗称尖岭)脚下往北延伸约3公里处的平缓的坡脊上。它位于定安县中部雷鸣镇北部,北距定安县城10公里。它已有600多年
在西方国家,圣诞节像咱们的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孩子们都期盼着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在大多数国家,圣诞老人是在12月24日圣诞节前夜来给孩子们送礼物的。家长早就告诉孩子们,圣诞老人会驾着驯鹿拉的雪橇,悄悄地送来礼物,又悄悄地离去。在德国,圣诞老人来的日子是12月6日,他的名字叫尼古拉斯,所以,这一天又叫"尼古拉斯日"。德国的这个圣诞老人可不是在夜里悄悄来去。孩子们可以知道他将在这一天何
儿子降临后,我母性的天分发挥得淋漓尽致,仿佛是儿子开启了母爱之河,让它汩汩流淌,绵绵不绝。  我兴致十足地和儿子说话,教他数数,为他唱歌,举着有小动物图案的花被子为他讲故事,活动他的小胳膊、小腿,帮他做操,鼓励他翻身,藏猫猫,做一切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游戏。虽然我家住在6楼,但每天两次的户外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带儿子看树看草看花看鸟看天看云,听大人们谈笑,看小朋友嬉戏,让孩子接近自然,享受生活,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