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农村;乡土资源;教育观念;乡土课程;载体
【中图分类号】 G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8—0076—01
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培养;而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要巧借这些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挖掘和有效利用这些农村幼儿身边熟悉的乡土资源,使它们成为幼儿科学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如何挖掘和有效利用这些乡土资源,使它们成为幼儿科学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挖掘乡土资源教育价值的前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逐渐形成,一些农村幼儿园常常忽视身边可贵的自然资源,而热衷于追求城市现代化教育;还有的农村教师常感叹没有合适的科学课程,没有丰富的教具学具,觉得难以开展科学教育活动。针对以上现象,我们觉得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农村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资源观和价值观,克服农村教育经费少,设备条件差等许多客观条件因素。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挖掘身边的乡土资源,才会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我们幼儿园为此开辟各种渠道让教师通过参观、学习和研讨等途径,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思想重视了,行动落实就有了保障。
在以后的实践中,教师们也逐渐感悟到利用乡土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可行性:我们的生源大多数来自农村,这些幼儿对农村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比较熟悉。对于幼儿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最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熟悉的、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而且利用幼儿熟悉的、身边的事物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还有益于幼儿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孩子们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二、挖掘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为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
1. 农村随处有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宝贝。农村幼儿园周围随处可见的泥土、沙子、石头、水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探究的宝贝,成为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好素材。孩子们会用小树枝、小木棍搭桥,用小石头垒灶,就连捡几根干草、几片菜叶也会玩上老半天,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幼儿就能进一步感知身边这些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并产生探究的兴趣。
2. 创造条件,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在我们幼儿园前面有一块农民种植豌豆的田地,每当夏末秋初,农民收割完后,这里成了幼儿开展活动的“宝地”,孩子们在空地上玩起了“娃娃家”游戏,他们用菜叶当盘子、碗,遗留的瓜果、豆荚当食物,豆萁当筷子,玩得不亦乐乎;幼儿园还将许多农作物、农产品、自然材料充实到区角活动中,创设低耗高效的乡土化活动区,使区角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幼儿利用麦杆、稻草编扎“稻草人”,搓草绳;用黄豆、蚕豆、土豆、西红柿等农产品拼插成各种动物形象;用竹叶制作风铃、用竹筒制作高跷等。这些农村自然环境中丰富的、开放的乡土资源,能极大地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创设乡土资源课程,使乡土资源成为幼儿学习科学的有效载体
在实施新课程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城市味”很浓的科学课程内容,根本不切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无法有效开展活动。我们就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结合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有特色的、幼儿常见的、感兴趣的植物、动物、自然材料、自然现象、风俗习惯等乡土资源作为科学课程补充内容,渗透于主题教育活动中,这些内容也成为了我园园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小班乡土资源课程:美丽的树叶、秋天的田野、挖萝卜、蒲公英飞起来了、我会捡豌豆。中班乡土资源课程:有趣的面粉、好玩的泥土、秋天的叶子、各种各样的水果、可爱的蜗牛。大班乡土资源课程:中草药、挖土豆等。以上这些课程内容我们都是根据当地农村的季节性、地方性特点,对幼儿身边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进行提炼,选择幼儿常见的并且感兴趣的自然事物和农村生活作为课程内容,并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设计具有乡土气息的科学教育活动。如我们的做法:我们的孩子对农作物很熟悉,对当地风土人情也有所了解。教师和孩子共同设计主题和选择素材,充分挖掘有教育價值的农作物资源,紧密结合幼儿园课程内容创设环境,实现课程内容和环境的有机衔接,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就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了幼儿学习科学的瑰宝,引领着农村幼儿走上科学之路。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要巧借这些乡土资源,发掘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走向自然,走向科学。
编辑:蔡扬宗
【中图分类号】 G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8—0076—01
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培养;而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要巧借这些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挖掘和有效利用这些农村幼儿身边熟悉的乡土资源,使它们成为幼儿科学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如何挖掘和有效利用这些乡土资源,使它们成为幼儿科学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挖掘乡土资源教育价值的前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逐渐形成,一些农村幼儿园常常忽视身边可贵的自然资源,而热衷于追求城市现代化教育;还有的农村教师常感叹没有合适的科学课程,没有丰富的教具学具,觉得难以开展科学教育活动。针对以上现象,我们觉得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农村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资源观和价值观,克服农村教育经费少,设备条件差等许多客观条件因素。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挖掘身边的乡土资源,才会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我们幼儿园为此开辟各种渠道让教师通过参观、学习和研讨等途径,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思想重视了,行动落实就有了保障。
在以后的实践中,教师们也逐渐感悟到利用乡土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可行性:我们的生源大多数来自农村,这些幼儿对农村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比较熟悉。对于幼儿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最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熟悉的、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而且利用幼儿熟悉的、身边的事物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还有益于幼儿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孩子们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二、挖掘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为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
1. 农村随处有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宝贝。农村幼儿园周围随处可见的泥土、沙子、石头、水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探究的宝贝,成为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好素材。孩子们会用小树枝、小木棍搭桥,用小石头垒灶,就连捡几根干草、几片菜叶也会玩上老半天,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幼儿就能进一步感知身边这些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并产生探究的兴趣。
2. 创造条件,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在我们幼儿园前面有一块农民种植豌豆的田地,每当夏末秋初,农民收割完后,这里成了幼儿开展活动的“宝地”,孩子们在空地上玩起了“娃娃家”游戏,他们用菜叶当盘子、碗,遗留的瓜果、豆荚当食物,豆萁当筷子,玩得不亦乐乎;幼儿园还将许多农作物、农产品、自然材料充实到区角活动中,创设低耗高效的乡土化活动区,使区角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幼儿利用麦杆、稻草编扎“稻草人”,搓草绳;用黄豆、蚕豆、土豆、西红柿等农产品拼插成各种动物形象;用竹叶制作风铃、用竹筒制作高跷等。这些农村自然环境中丰富的、开放的乡土资源,能极大地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创设乡土资源课程,使乡土资源成为幼儿学习科学的有效载体
在实施新课程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城市味”很浓的科学课程内容,根本不切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无法有效开展活动。我们就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结合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有特色的、幼儿常见的、感兴趣的植物、动物、自然材料、自然现象、风俗习惯等乡土资源作为科学课程补充内容,渗透于主题教育活动中,这些内容也成为了我园园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小班乡土资源课程:美丽的树叶、秋天的田野、挖萝卜、蒲公英飞起来了、我会捡豌豆。中班乡土资源课程:有趣的面粉、好玩的泥土、秋天的叶子、各种各样的水果、可爱的蜗牛。大班乡土资源课程:中草药、挖土豆等。以上这些课程内容我们都是根据当地农村的季节性、地方性特点,对幼儿身边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进行提炼,选择幼儿常见的并且感兴趣的自然事物和农村生活作为课程内容,并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设计具有乡土气息的科学教育活动。如我们的做法:我们的孩子对农作物很熟悉,对当地风土人情也有所了解。教师和孩子共同设计主题和选择素材,充分挖掘有教育價值的农作物资源,紧密结合幼儿园课程内容创设环境,实现课程内容和环境的有机衔接,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就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了幼儿学习科学的瑰宝,引领着农村幼儿走上科学之路。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要巧借这些乡土资源,发掘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走向自然,走向科学。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