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党的百年发展史和新中国70年发展史上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它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实际上是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伟大制度建设工程。其中,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被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的“一号工程”。这是迄今最重要的制度建设。
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最根本的制度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许多具体制度不健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总结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经验教训时,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治党、治国思想,并且就是从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提起的。他在1980年8月发表的那篇振聋发聩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指出:“文化大革命”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要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并不是说这个根本制度不好,而是要改革某些具体制度的弊端,使好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邓小平在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立的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是,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包括组织制度、干部制度,还存在不少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改革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制度,首先是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此后,党的历届中央都在为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努力,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包括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理念,加快了制度建设步伐,强调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明确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定了《决定》。《决定》构建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13个,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之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其中,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党的领导制度被定位为最重要的根本制度,对其他制度建设具有统帅意义。
《决定》为了强调党的领导制度是具有统帅意义的根本制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突出了这样三个思想:
一是在第一次概括的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十三大显著优势中,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列为头条显著优势。为什么将这条显著优势列为头条呢?此前,我们一直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个“最大优势”在众多优势中当然就是“头条”!为什么对其内涵又作上述三个要素的概括呢?这是因为“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这个大国、大党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的需要所决定的。简言之,没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国家很容易走向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党就会失去凝聚力、战斗力。要坚持党的科学理论,这是使我们党始终具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品格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全国人民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要保持政治稳定,这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没有政治稳定,其他一切都谈不上。我们国家正是因为具备这一显著优势,因而才能创造《决定》中所说的“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才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由过去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条显著优势是党的领导制度成为根本领导制度的重要前提。
二是第一次将“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重要论断写入中央文件。这个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作为庆祝党的97岁生日的讲话时讲的。这是对党的领导作用的新的提升,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的理论认识的一个重要成果。现在将其列入党的《决定》加以明确,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它既使過去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的说法,由内在的“软实力”外化为硬实力的表述,又使过去一直讲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个论断所蕴含的题中应有之义凸显出来、明确起来,从而更增强了党的领导的威力。显然,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成为根本制度建设,这是由党的领导本身的地位和伟力所决定的。
三是第一次使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称谓,并论列了六大具体制度,这有利于使党的领导作用得到全方位落实。过去讲党的领导制度,一般比较多地讲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干部制度、作风制度等,没有在党的领导制度这个层面使用“制度体系”说法。这次明确党的领导是个“制度体系”,所论列的六大制度的内涵很丰富,涵盖面很广,而且指出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提升了“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统帅性。从而,使“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个政治论断能得到全面、深入、彻底的落实。《决定》对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工程构筑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这凸显了它作为根本制度的统帅地位。
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最根本的制度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许多具体制度不健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总结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经验教训时,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治党、治国思想,并且就是从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提起的。他在1980年8月发表的那篇振聋发聩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指出:“文化大革命”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要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并不是说这个根本制度不好,而是要改革某些具体制度的弊端,使好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邓小平在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立的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是,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包括组织制度、干部制度,还存在不少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改革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制度,首先是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此后,党的历届中央都在为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努力,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包括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理念,加快了制度建设步伐,强调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明确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定了《决定》。《决定》构建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13个,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之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其中,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党的领导制度被定位为最重要的根本制度,对其他制度建设具有统帅意义。
《决定》为了强调党的领导制度是具有统帅意义的根本制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突出了这样三个思想:
一是在第一次概括的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十三大显著优势中,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列为头条显著优势。为什么将这条显著优势列为头条呢?此前,我们一直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个“最大优势”在众多优势中当然就是“头条”!为什么对其内涵又作上述三个要素的概括呢?这是因为“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这个大国、大党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的需要所决定的。简言之,没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国家很容易走向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党就会失去凝聚力、战斗力。要坚持党的科学理论,这是使我们党始终具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品格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全国人民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要保持政治稳定,这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没有政治稳定,其他一切都谈不上。我们国家正是因为具备这一显著优势,因而才能创造《决定》中所说的“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才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由过去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条显著优势是党的领导制度成为根本领导制度的重要前提。
二是第一次将“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重要论断写入中央文件。这个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作为庆祝党的97岁生日的讲话时讲的。这是对党的领导作用的新的提升,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的理论认识的一个重要成果。现在将其列入党的《决定》加以明确,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它既使過去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的说法,由内在的“软实力”外化为硬实力的表述,又使过去一直讲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个论断所蕴含的题中应有之义凸显出来、明确起来,从而更增强了党的领导的威力。显然,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成为根本制度建设,这是由党的领导本身的地位和伟力所决定的。
三是第一次使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称谓,并论列了六大具体制度,这有利于使党的领导作用得到全方位落实。过去讲党的领导制度,一般比较多地讲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干部制度、作风制度等,没有在党的领导制度这个层面使用“制度体系”说法。这次明确党的领导是个“制度体系”,所论列的六大制度的内涵很丰富,涵盖面很广,而且指出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提升了“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统帅性。从而,使“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个政治论断能得到全面、深入、彻底的落实。《决定》对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工程构筑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这凸显了它作为根本制度的统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