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网络参与形式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已经逐渐成为现实。公民通过网络对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发表意见,并以这种新途径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公民网络参与有其特有的优越性,但也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何规范公民网络参与,使其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正确有效的帮助是当前公共管理者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公民网络参与 公共政策制定 影响
  中图分类号:C932 文献标识码:A
  
  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者为了满足公众的利益偏好和社会变革的需要而制定的社会价值分配方案,与公民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所以公共政策的制定必然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但如何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这种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过程中适当的引入公民参与一直是公共管理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由于经济政治等原因,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仍然是少数的精英和共同体。这种模式下所出台的政策往往效率低下,而且存在严重的公平缺失现象。为了改善政策的有效性和提高政策的接受性,公共管理者需要考虑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引入公民参与。因此,如何提高公众的制度化参与水平和公众参与的规范化、有效化,是公共管理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和维护政治秩序稳定的首要前提。
  一、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形式
  对于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公民参与,西方学者提出了很多方法。但考虑到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等多方面的差别,国外一些有效的公民参与方式,在我国并不一定完全适用。目前在我国还没有有效的公民参与渠道和制度,同时政府由于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想,也不愿意与公民分享权力。面对人民日益高涨的政治参与热情,我国的公共管理者需要找到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民参与形式。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民众表达自身诉求、参与公共决策的重要途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公民网络参与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因而,研究公民网络参与如何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和政府如何利用这种公民参与方式提高政策制定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公民网络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作用
  (一)网络空间的高效性有利于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是将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利益诉求,二是政府要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并将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 公民网络参与突破了传统信息传递中的逐级形式,形成扁平化的信息传递结构,使得公共管理者可以更快地了解到公民关心的问题,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而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样就缩短了社会热点问题转化为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政府也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将社会问题尽快转为政府议程。
  (二) 便于广泛获取信息,使政策制定更加科学。
  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政府部门如果不了解公众的实际需要就不可能制定出来正确的公共政策。而网络使得公众都有了话语权,只要可以上网,无论是谁都可以表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意愿,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保证了公众的意愿和看法可以更真实、充分地表达。这样一来,政府可以毫不费力地从网络上获得大量真实有用的信息,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
  (三)网络参与成本低廉,有助于减少政策制定成本。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已经和公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通过网络,公民可以自由的进行公共决策的参与,公民可以轻松浏览政府网站上的各种公务信息,针对某项即将出台的公共政策发表见解,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对政府部门各项服务加以评价。对政府而言,通过网络与民众进行互动,相对于通过传统方式获取民意,成本大大地减少了。
  (四)及时检验政策的接受性,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在一项公共政策出台后,需要确认公民对于该政策的接受程度如何。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不被公民广泛接受,或不符合现实需要,那么政府就要考虑对这些公共政策进行必要地调整。相对于我国传统的经济学成本效益分析之类的评估方法,通过网络得到政策执行的反馈信息要更加具有参考性。按传统方式进行的数据统计,往往耗时耗力,而通过网络收集数据就便捷了许多。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收集到的信息可以直接体现公民的意愿和想法,有利于公共管理者进行评价。
  三、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参与缺乏规范可能造成公民参与的非理性化。
  网络虽然可以跨越传统信息传播的障碍,为公民提供更加广泛的政治参与空间。但是,恰恰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有可能造成网络参与的群体在组织性和规范性等方面出现非理性化的无序行为。网络环境的包容性巨大,任何个人和团体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看法,这是公民参与的便利条件,但如果不能规范管理,也有可能出现不良的后果。
  (二)网络虚假信息可能造成政府公共决策失误。
  公共管理者可以便捷的从网络上获得大量的信息,但对于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却无法核实,有些公民不负责任的进行网络参与,毫无根据的随意散播假信息,决策者无法完全分辨信息的有效性,就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另一方面,严重超过需求量的信息也会导致政策制定的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难以抉择,造成政策制定缺乏针对性。
  (三)数字鸿沟造成公民网络参与的不平等性。
  由于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仍然有许多地区的公民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能够进行公民网络参与的公民,实质上是有一定经济、文化水平的公民,这部分人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公民。而在政策制定的公民网络参与中,最需要利益表达的恰恰是这部分无法通过网络来表达意见的公民。这在本质上是让一部分公民替代其他人来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这种参与实际上是变相的“精英主体模式”,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从而造成公共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四、完善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网络参与机制
  (一)建立现代化的公民网络参与信息系统。
  掌握正确全面的信息是公共管理者进行决策的基础,而网络上的信息量过于繁杂,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公民网络参与系统,用于指导公民正确地进行网络参与,分类整理出符合公共管理者制定政策需要的信息,便于公共决策和公民参与。首先要建立一个专业化的信息机构和一批具备专业化素质的信息队伍,保障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有序地运行。其次要有适应现代化的信息工具,这样才能建立起符合现代化标准的公民网络参与信息系统。最后要保证信息系统的覆盖面和共享性,使各类群体都能进行网络参与,同时帮助各级政府交换决策意见以及民意的快速传达。
  (二)培养网民素质,提高公民的网络参与质量。
  公民在网络上可以随意交流、讨论,因此每个人的言论都有可能对公共政策的制定造成影响。所以提高网民的素质,使其能够准确、完整地解读政策信息,才能有效地利用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政府采取措施培养网民的素质,加强网络教育,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政府应该首先规范网络环境,过滤网络上恶意攻击政府政策的言论,建立和谐、文明的网络舆论环境。政府在此过程中要进行正确引导,对于公民的利益诉求也要及时进行回应,并逐步形成一套能够将网络民意纳入决策过程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法规建设,规范公民网络参与秩序。
  混乱的网络秩序不利于公共管理者获取正确的信息,而且会对社会公共秩序造成负面影响。要改变网络参与的无序状态,减少非理性化的网络参与,完善现有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一方面应该健全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进行严惩;一方面要强化互联网内部信息服务的整顿,及时关停不符合标准的网站、论坛。另外还可以推行网络身份认证制度,逐步推行实名网络参与,这样有利于规范网络舆论,为公民网络参与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注释:
  李雪芳.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法制与社会 2009.(10).
  
  参考文献:
  [1]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赵洁.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网络参与.法制与社会 2009.7.
  [3]李雪芳.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法制与社会 2009.10.
  [4]薛冰.网络公民参与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学习论坛 2010.2.
其他文献
丈夫的礼物rn刚刚结婚半年,姜丽的丈夫刘海波就自费去了美国.临走时,他给姜丽买了一只皮毛油黑铮亮的德国黑贝.它虽然只有乳猪般大小,但锐利的眼睛时常流露出一种不经意的凶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越来越重视表达品牌理念、制定品牌计划,来表达自身的个性,让广大的消费群体逐渐认同它所建立的的品牌形象并产生购买欲望.结合很多
本文对交通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促进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人类进入 2 1世纪以来 ,随着世界地球村的形成 ,世界化、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从本质上来讲 ,世界化是指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国家概念日渐淡薄的一种现象。在
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推进,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改制的重视程度愈发提高.当前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国有企业资产评估结果可靠性较低、缺乏有效的改革措施、资产核销程
一、代孕问题的产生rn代孕,简单地说,就是妇女帮助她人怀孕生子.早在周朝就有男子“出租”自己的妻子给其他男性生育孩子 [1].这种生育行为在元朝开始被禁止,但民间“借腹生
期刊
人权作为政治口号是资产阶级最早提出来的,但人权并非资产阶级的“专利品”.各国的人权问题主要应由各国政府与人民自己来解决.当前,”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已成为西方国家干
期刊
中国古代青楼文化兴盛,由于对性病的病因和传染机制缺乏足够的了解,其治疗与预防长期被视为个人事务,社会缺乏对不洁性交的警惕,从而导致在漫长的青楼文化叙事史中性病长期缺
《人大法律评论》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支持下,由法学院学生自主创办、独立编辑并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人大法律评论》初创于2000年,2009年《人大法律评论》由法律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