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钱的事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_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知道我喜欢吃锅巴,特意打来电话, 诱惑我说:“林子呀!晚上回来吗?家里有锅巴,是你爸特意从老家带回来的,还有鸡汤。”
  鸡汤泡锅巴那是一个香!但我对鸡汤却不感兴趣,用母亲做的辣椒酱,涂在锅巴上,那才是一绝呢!我不用吃饭,就能“嘎巴嘎巴”撑个肚儿圆。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秘书走了进来说:“刘总,晚上怎么安排?”
  我匆匆地对母亲说:“妈,我还有事,到时候再说吧!”挂了电话。
  “你找王副总商量吧!我晚上有事。”我正着身子,犹豫了片刻说。
  那一刻,母亲提到的老家锅巴确实起了作用。我想到了开豆腐店的二叔家的那口大锅,直径足有一米,用干柴煮出来的锅巴黄灿灿的,那个香和脆,等我离开回家时,二叔还塞给我一饼干盒子锅巴带上。我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口水,连秘书什么时候离开都不知道。
  忙完了手头上的事,天就黑了,城市的夜景,繁华一片。这两年公司发展得不错,已经历过了最困难的事情,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妈,我回来了!”我敲着门喊了一声。
  门应声开了,母亲站在门里,虽然背着光,但面孔就像是一潭水被风给揉皱了。母亲让开身子说:“你不是说不回来的吗?有事——”
  “事情不能推掉呀!”我瓮声瓮气说,就走了进来。
  “这晚上没有烧菜呀!鸡也没有炖——” 仿佛贵客临门,母亲有些慌了,两只手就握在胸前。
  “随便了!”我说。
  这个家我也有几个月没来了,白天在公司里,晚上又要应酬,方方面面的,简直分身无术。上回父亲让我开车送他回老家,有急事,我正在开紧急的会议,草草地挂了电话,也没有回去。父亲和母亲就坐着火车,转汽车风尘仆仆地赶了过去。
  父亲正在大房间里看新闻联播,我走进去,就挨着身旁坐下,说:“这趟回去怎么样?”
  电视机映着父亲一张苍白的脸,他半天才扭头看了我一眼。身子像怕触到我了,屁股挪了挪,说:“什么怎么样?”
  “你不是才回老家的吗?”我笑着说。
  这时,大房间的灯被打开,母亲站在门口,说:“老头子,晚上吃什么?”
  “他不是回来吃锅巴的吗?就吃锅巴呗! ”日光灯光下,父亲认真地看了我一眼,再移目到母亲脸上,撇嘴说。
  “还是爸爸了解我!”我笑着亲昵地拍着父亲的肩说。
  父亲率先站了起来,我再一次表示亲昵的动作就只好停住了,手垂放下来,干坐在那里。父亲朝着门外走去,也没有回头,鼻子哼哼道:“我了解你,拉倒吧!我算认识你了——”
  “干吃锅巴?你儿子好长时间没有回来了? ”母亲对着迎面走来的父亲抱怨说。
  一个人面对着花花绿绿的电视坐着也无聊,我也走了出去,一边说:“你这里不是还有辣椒酱吗?有辣椒酱就行了。”
  当母亲从里屋拿出一袋锅巴出来,我有些意外,接过在手里,塑料袋上标签着老家特产,掂量着说:“怎么是这种?这里有卖的呀!就在我办公室楼下的卖土特产店里,你这买多少钱?”
  母亲说:“一袋十五,买了六袋,九十,你走的时候带几袋回去。”
  “买贵了!我买才七块钱一袋,我现在打电话给秘书,一般都是她带给我的。”我较真地说。
  不知道是赌气,还是为了要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反正我脑子一热,当即拨通了秘书的电话,确证价格后,我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当时父亲的脸黑得就像是锅底,我没有在意,还在自说自话道:“我想吃的是二叔大锅里煮饭出的锅巴,不是这种。”手一松,锅巴就掉落在桌上。
  “啪!”的一声,突然间就没了声音。父亲似乎憋了许久,手伸岀来,因为用力过猛,手关节捋不直,指头对着我,像一把手枪一般,说:“你给我走,走,一袋都不给你吃! ”
  很久没有人这样对我了,我气不忿地打开门,朝着屋里喊了声:“谁稀罕呀!”
  身后有跌跌撞撞的脚步声,伴着母亲断断续续的喊声:“林子,林子,等等我,你二叔他去世了,哪里还有——”
  “这锅巴的钱是你爸硬塞给小店老板的——”
  黑夜,无休止地弥漫着,从窗口漏出的灯光,是从墙上凿出的空洞,我停住步子回头,想尋找家的位置,一时间迷了眼,定住了,嘴里喃喃道:“是钱的事吗?”
  (陈昌喜摘自《团结报》/图 槿喑)
其他文献
与朋友下乡,行至途中,遇到一段正在翻修的路,新路与老路接合处,有一道明显的坎。习惯了城市道路的小车,因为底盘太低,试了几次也上不去。天色已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想找个工具相助也难。正当无计可施之际,同行的吴君提出一个方案:把车头调过来,改为倒车而上。  按这个办法一试,果然,问题迎刃而解——因为车子后部底座偏高,改为倒车方式后,后轮可轻易上去,而此时前轮也把前方的底座顺势抬起来了,小车底盘也就不
住村南梢儿的苗婶儿腿脚轻快,屋里屋外的大小营生一弄出头绪,她在家里就待不住,总乐意洗洗脸梳梳头描描眉擦擦粉,“吱扭”一声出院掩门,有时慢悠悠,有时急匆匆地往邻居家里动身挪步。弄啥?闯门子呗!  闯门子在乡下不稀奇,早春耕种夏锄管,秋来忙收冬日闲,哪个时序节点间都有闯门子的。城里人不,要闯门子得掂量来掂量去费不少脑筋,到头来还不一定能闯成。住楼高,离地远。楼上楼下,前楼后楼,甚至推门掩门抬头不见低头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儿子窝在沙发上读背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正在写稿子的我被这熟悉的句子吸引,脑海里浮现出我和这阕宋词的初相遇,时隔多年,那些细节依然清晰如昨。  那是24年前五月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我和我的同学要去县二高参加掐尖选拔考试,考试通过的话,不仅可以提前拿到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还可以分进学校的重点班。  县二高离我的初中有几十公里的路程,没有直达车,中间
一条蛇进入了一家木工店,在朝墙角爬过去之时,它从一把锯子上面爬过去,被轻轻地划伤了。  疼痛向它报警了,它转过身来,咬着锯子,锯子却严重地割伤了自己的嘴巴。  這时,它以为锯子在攻击它,就决定绕着电锯打滚,以便用自己的整个身子把它闷死。  它挤压得越紧,锯子就切得越深,这让蛇变得更生气,然后更用力地挤压,直到最后,蛇死于自己造成的创伤。  人生总有痛苦之时。这种痛苦有时是人为造成的,有时是意外造成
一度,很容易焦虑。  出门在即,小区班车发车的点就要到了,刚清理过的猫砂盆里又有了新的“内容”,妆还没化,衣服还没换好,急死了……其實可以换个思路。赶不上这班,可以乘下一班,或坐公交车。不过多费两块钱。  收到体检报告,小状况不少,焦虑了几天,想那钢筋铁骨的机器,经年累月昼夜不停地用下来,尚会磨损,遑论被肉骨凡胎包裹的五脏六腑?  又一天,提携帮衬过我的人,要我为其办为难之事,要么有求必应,要么打
8月,春熙路。我捏着娃娃头雪糕,雪糕已经开始融化了,化了的浓汁要滴下来。我小心吮掉,不能让它掉在我的白裙子上。  这是我买的第二根娃娃头雪糕。  1987年,当时正流行娃娃头雪糕。我们都喜欢它的口味,更喜欢它独特的造型。但是3毛钱一根的价格,对正读高二的我来说,相当不便宜。平时,我哪舍得连着吃两根娃娃头雪糕呢。但此时,等待的焦虑已经让我忽视了价格。  这一年的暑假特别漫长。前半个假期,我在等一封回
十多年前,家人在自家买的二手小楼中开了一爿火锅店,而我给它起了一个很文艺的店名:“凤凰林”,当那块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串起的“凤凰林”招牌挂上玻璃大门上方时,我嫣然笑望着,真的,那些大厅内围坐在十几张热气腾腾餐桌前的宾客们,都被我想象成六朝时期参加各类雅集的文人名士了。  一位要好的文友看过我微信朋友圈照片,多次留言“又见你的大板牙”,她其实是在赞我拍照上镜,嘴角永远是咧着上扬的弧线。我告诉她,那是
每个人都说“干货”,但大家的理解不见得一样。“干货”一词本是农牧业词汇,现在这个词的含义有了很大的变化。  “逻辑思维”不断强调说自己把一本书加工成短视频,是拿出了书中的“干货”。这种做法在商业上如此成功,以至于现在各种读书会和社群纷纷跟风。“干货”呈现形式多样:短文、笔记、思维导图、PPT、短视频、在线音频。  “干货”这个词其实很贴切——把一本书的知识摘抄出“干货”,不是把大图片压缩成小图片,
人到了五十岁以后,开始变得慵懒起来,厌倦俗世的浮华、虚套、喧嚣和热闹,向往大自然的拙朴、本真、静美和高远,放浪形骸,遁迹山水,栖身田园,便成为知天命过后的不二选择。也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段,才能真正体味出古往今来,大自然的瑰丽奇妙、幽静安闲,体味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魅力所在。  正是有了这种体悟和感触,我开始探寻起乐天知命后的兴之所至来。老家房屋的背后有一块闲地,多年荒芜
痒——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感觉并不比疼痛好受。《围城》对“痒”有过描述:方鸿渐夜宿一家所谓“欧亚大旅社”时,被蚤虱叮咬而“一处痒,两处痒,满身痒……蒙马脱尔的‘跳蚤市场’和耶路撒冷圣庙的‘世界蚤虱大会’全像在这里举行”,“到后来疲乏不堪……只得学我佛如来舍身喂虎的榜样,尽那些蚤虱去受用”。方鸿渐被蚤虱叮咬之痒的感觉,读来如同身受。  相声泰斗马三立有一段单口相声,说的是,有人在街上吆喝:“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