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并且在生活中寓育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1.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1.1 访一访,认知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的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1.2 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而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1.3 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创造机会,有效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课文中的生活场景,积极沟通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会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领悟和意外的发现。
2.生活中寓育语文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2.1 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发现语文,利用语文知识让学校更美,更具有育人氛围。
2.2 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的真善美、假恶丑,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3 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
总之,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 《卡尔威特的教育》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1.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1.1 访一访,认知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的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1.2 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而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1.3 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创造机会,有效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课文中的生活场景,积极沟通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会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领悟和意外的发现。
2.生活中寓育语文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2.1 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发现语文,利用语文知识让学校更美,更具有育人氛围。
2.2 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的真善美、假恶丑,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3 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
总之,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 《卡尔威特的教育》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