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新的载体使思想政治教育摆脱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本身带有天然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融入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将会更发出更大的价值,不仅能够有利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实效性增添新内容、开创新途径。
关键词:思政课;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优势
根据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空间。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能等。
近年来,在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冲击下,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或正在消亡,现存的也大多处于濒危状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高校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应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体系、激发青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建立在高校基础上的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机制是人类文化延续的重要传播途径,具有天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第一,科技文化优势,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背景和极强的学习能力,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第二,资源丰富优势,高校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例如图书馆、研究所、实验室、实习车间等,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增强动手能力的场所;第三,群体调度优势,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上人员最为集中、最易于管理的一类群体。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对大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做全面的普查和搜集工作,还可以组成实践团队,就近研究和考察,以及做护理工作,能够充分的发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二、高校思政课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必要性
在高等教育中一些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的艺术院系已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但是仍具有局限性,例如,对于其他专业,特别是理工类的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少,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范围相对缩小,没有充分的凸显出高校的优势。因此,如果在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渗入到各个学科和领域的大学生中去,有利于全面的、深入的渗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当前高校思政课的开展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从教育内容上来说,难以引起深刻的印象和极大的触动,从教育形式上来说,重知识教育而轻实践载体运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难以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找到新资源搭建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新资源需要符合以下标准:一是形式的新异性,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内涵的丰富性,从横向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纵向可以深入研究,使学生不断的从中受到源源不断的启发和教育;三是受众的可参与性,能使学生亲身参与其中,让书本知识与现实接轨,在实践中有感、有思、有得。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将这个资源引入高校思政课中可以为思政教学增强实效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价值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反映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显示出绚丽多彩的文化之美。民间文学幻化出凄美的爱情故事,励志的传说,传奇的神话渗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极具自然天成之美。丰富多彩的音乐,有的粗狂豪放,有的柔美温润,有的浪漫悠长,有的铿锵有力,有的活泼欢快,滋润着人的心田。舞蹈形式多样化,傣族的孔雀舞婀娜多姿,回民的秧歌舞活泼喜庆,朝鲜族农乐舞热闹欢快……风情各异的舞蹈真实的反映了地域特色,还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美术作品和工艺品巧夺天工、千姿百态,或精美细腻,或高贵典雅令人惊叹前人的高超技艺,爱不释手。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最朴实无华的艺术手段,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无一不体现了独特的形式美、意境美、节凑美和动态美,极具有审美的教育价值。思政课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水平的培养和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道德标准迷茫期,社会中种种道德缺失现象比比皆是,传统道德的传承需要年轻一代承担。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公示名单中,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01个项目入选,其中包括"梁祝传说"、"春节"、"茅台酒酿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以利用这些宝贵的精神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唤醒作为中华民族儿女的民族自尊、自爱和自信的文化自觉,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正确的精神导向。例如河南的花木兰传说,对于河南的大学生来说,当说到此例子的时候,让他们油然而生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大学生感受到花木兰爱国、爱家的情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意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讲授过程中,加入 "梁祝"传说歌颂矢志不渝的爱情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愚公移山"的传说,赞美顽强苦干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心智,"董永"传说描画感人至深的亲情爱情,褒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美德。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大学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树立新时期的荣辱观、人生观、价值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内容,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当前思政课教育主抓实践教学,但部分院校的实践教学落于俗套,只为了应付检查,没有实际意义,仍然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资源的融入使实践教学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走访、抽样调查、对比统计、录像记录等多种形式进行非物质文化的发掘保护工作。例如走访河南登封市的中岳古庙会,新郑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洛阳牡丹栽培技艺等民间活动,亲自在网上搜索资料,制作调研题目,统计调研结果,形成调研论文。让大学生亲身感受到自己家乡浓厚的历史底蕴,回家与家长、朋友沟通时体现出自豪感,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思政、进课堂、进实践体现了合理利用资源,传承传统文化的指导方针,是高校新资源教育的有益尝试,也是思政课的教学创新,有利于造就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思政课教育教学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2).
[2]张泰城,龚奎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方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2).
作者简介:周文娟(1986-),女,河南郑州人,硕士,郑州科技学院思政部,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思政课;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优势
根据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空间。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能等。
近年来,在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冲击下,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或正在消亡,现存的也大多处于濒危状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高校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应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体系、激发青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建立在高校基础上的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机制是人类文化延续的重要传播途径,具有天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第一,科技文化优势,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背景和极强的学习能力,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第二,资源丰富优势,高校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例如图书馆、研究所、实验室、实习车间等,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增强动手能力的场所;第三,群体调度优势,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上人员最为集中、最易于管理的一类群体。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对大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做全面的普查和搜集工作,还可以组成实践团队,就近研究和考察,以及做护理工作,能够充分的发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二、高校思政课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必要性
在高等教育中一些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的艺术院系已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但是仍具有局限性,例如,对于其他专业,特别是理工类的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少,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范围相对缩小,没有充分的凸显出高校的优势。因此,如果在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渗入到各个学科和领域的大学生中去,有利于全面的、深入的渗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当前高校思政课的开展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从教育内容上来说,难以引起深刻的印象和极大的触动,从教育形式上来说,重知识教育而轻实践载体运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难以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找到新资源搭建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新资源需要符合以下标准:一是形式的新异性,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内涵的丰富性,从横向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纵向可以深入研究,使学生不断的从中受到源源不断的启发和教育;三是受众的可参与性,能使学生亲身参与其中,让书本知识与现实接轨,在实践中有感、有思、有得。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将这个资源引入高校思政课中可以为思政教学增强实效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价值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反映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显示出绚丽多彩的文化之美。民间文学幻化出凄美的爱情故事,励志的传说,传奇的神话渗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极具自然天成之美。丰富多彩的音乐,有的粗狂豪放,有的柔美温润,有的浪漫悠长,有的铿锵有力,有的活泼欢快,滋润着人的心田。舞蹈形式多样化,傣族的孔雀舞婀娜多姿,回民的秧歌舞活泼喜庆,朝鲜族农乐舞热闹欢快……风情各异的舞蹈真实的反映了地域特色,还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美术作品和工艺品巧夺天工、千姿百态,或精美细腻,或高贵典雅令人惊叹前人的高超技艺,爱不释手。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最朴实无华的艺术手段,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无一不体现了独特的形式美、意境美、节凑美和动态美,极具有审美的教育价值。思政课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水平的培养和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道德标准迷茫期,社会中种种道德缺失现象比比皆是,传统道德的传承需要年轻一代承担。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公示名单中,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01个项目入选,其中包括"梁祝传说"、"春节"、"茅台酒酿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以利用这些宝贵的精神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唤醒作为中华民族儿女的民族自尊、自爱和自信的文化自觉,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正确的精神导向。例如河南的花木兰传说,对于河南的大学生来说,当说到此例子的时候,让他们油然而生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大学生感受到花木兰爱国、爱家的情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意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讲授过程中,加入 "梁祝"传说歌颂矢志不渝的爱情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愚公移山"的传说,赞美顽强苦干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心智,"董永"传说描画感人至深的亲情爱情,褒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美德。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大学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树立新时期的荣辱观、人生观、价值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内容,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当前思政课教育主抓实践教学,但部分院校的实践教学落于俗套,只为了应付检查,没有实际意义,仍然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资源的融入使实践教学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走访、抽样调查、对比统计、录像记录等多种形式进行非物质文化的发掘保护工作。例如走访河南登封市的中岳古庙会,新郑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洛阳牡丹栽培技艺等民间活动,亲自在网上搜索资料,制作调研题目,统计调研结果,形成调研论文。让大学生亲身感受到自己家乡浓厚的历史底蕴,回家与家长、朋友沟通时体现出自豪感,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思政、进课堂、进实践体现了合理利用资源,传承传统文化的指导方针,是高校新资源教育的有益尝试,也是思政课的教学创新,有利于造就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思政课教育教学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2).
[2]张泰城,龚奎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方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2).
作者简介:周文娟(1986-),女,河南郑州人,硕士,郑州科技学院思政部,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