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荷兰 海平面以下的“洼之国”

来源 :旅游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feng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志撰稿人阿兹猫是一位职业旅行者、摄影师和过千万点击量的旅游博主,足迹已遍布五十余个国家,曾先后多次赴荷兰深度游走,“四海之广,八荒之大,旅行者的足迹置放其间,用点线面描绘出一幅既抽象又具体的美妙图画,在面上可以看到天地的广阔,在线上可以看到历史的悠长,在点上可以看到思想的深邃。”
  这一次,我们借由阿兹猫的相机、脚步和语言,去认识海平面以下的“洼之国”——荷兰。
  来荷兰的理由看一个你不知道的荷兰
  在欧洲版图上,在文学的法国与哲学的德国之间,我发现了奇妙的荷兰。与英国隔北海相望,南接比利时,东临德国,荷兰的面积仅有41528平方公里,大约两个半北京大,南北不过300公里,东西不过200公里,人口只有1600多万,仅为上海的2/3。荷兰有27%的土地低于海平面,30%的土地海拔高度不足一米,是世界最低洼的国家,但荷兰人的平均身高世界第一。其实“荷兰”应该称之为“尼德兰王国”(The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Netherlands”指的是低地之国”,而“荷兰”(Holland)仅指西部一个地区——南北荷兰省,这些西部省份在17世纪最发达富庶,也是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这些知名城市,不过我们还是用大家已经习惯了的名字“荷兰”来指代这个国家。
  提到荷兰,首先浮现于你脑海的,是仰之弥高的绘画大师梵高和伦勃朗?还是著名的足球三剑客?是风车、郁金香、奶酪?还是红灯区、木鞋、钻石?这些当然都是荷兰的标志,但它的魅力不仅限于此,荷兰有繁华热闹的大都会,也有僻静悠闲的渔村小镇,有傲立于世的艺术文明,也有经济实用的平民设计,有全年都适合旅行的气候和世界公认的最美风景,春可赏花,夏可戏水,秋游运河,冬可赏雪,荷兰的美是毋庸置疑的。
  对我来说,旅行已经不纯粹是欣赏异域风光、新奇事物了,当我不远万里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我期待看到和体验的,已不仅仅是那些从电视或报刊上熟知的景物,还有更多更有意义的东西,尤其像荷兰这样具有独特文化和艺术成就的国家。
  文化低地文化与博物馆文化
  荷兰的一切景象,几乎都与“水”有关,连荷兰人提到自己的国家,都会亲切地称她为“潮湿的小国”。然而区区几个字却包含了这里4万多平方公里的十分之一土地,荷兰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最大挑战之一:围海造田。海对于荷兰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荷兰临着北海,位居莱茵河、玛斯河、西尔得河西欧三大河川的出海口,历史上也曾经是航海大国。纵观荷兰民族的历史,就是一个与水患斗争、与风车共存的历史,显然,这种自然缺陷已经成为了多少世纪来荷兰最伟大的力量源泉,而与大海争地的百年历史也使得荷兰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低地文化与传统。荷兰本土的7处世界文化遗产,大部分都与水有关:斯霍克兰低地、阿姆斯特丹水防线、小孩堤防风车群、沃达蒸汽泵站、贝姆斯特圩田和阿姆斯特丹运河带,它们记录下的是人类与大海共生共存的历史。在这个低地小国旅行,除了独特的风景,还能感受到荷兰人治水、用水的智慧。
  关于水的低地文化是需要我们结合她的历史用心去感受的,而博物馆却是我们可以直观用眼睛去看的文化。荷兰是世界上博物馆密度最高的国家,有各类博物馆、美术馆2000多座。一个国家公民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博物馆文化却正是滋养与提升公民素质的一块极其重要的沃土。荷兰的一些大城市,比如海牙、鹿特丹等都有代表性的综合博物馆,而阿姆斯特丹更是以40多家博物馆独占鳌头。阿姆斯特丹的伦勃朗博物馆,见证了大画家的辉煌与衰落。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馆藏着全世界最多梵高的作品,每天有来自世界各地络绎不绝的人们来向心中的大师致敬。鹿特丹的博伊曼斯美术馆,是和国立及皇家莫里茨并列的荷兰三大美术馆之一,馆藏着高更、莫奈、达利、毕加索、梵高等著名大师的作品,其中最受瞩目的镇馆之宝,是彼得·勃鲁盖尔(Peter Bruegel)的《巴别塔》。
  在我的博物馆之旅的清单上,还有很多小巧别致的私人博物馆,主题五花八门,比如世界独一无二的猫博物馆,收藏有2000多只名牌手袋的手袋博物馆,只有一个展厅的郁金香博物馆,迷人的考斯特钻石博物馆,世界上第一个以“性”为主题的阿姆斯特丹性博物馆,风车村的木鞋博物馆……实在是妙趣横生。文化之旅,简单点说,就是有格调地玩吧。
  艺术生活中必不可少
  荷兰人对艺术的喜爱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发自内心的。很多荷兰人生活都很朴素,但是透过家家户户的窗户,你可以看到客厅墙上一定会挂着艺术品,而且通常是原作。与其他国家不同,挂在政府和公共建筑中的国家元首——荷兰女王的画像很少是照片,而是当代艺术作品。这是个艺术的国度,上至女王,下到平民百姓,全都将艺术视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艺术家们也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在这个潮湿的三角洲,地平线上永远是开阔的风景,空中永远飘着一层迷蒙的水汽,物体的轮廓软化,经过晕染,若隐若现,画面上占主要地位的是一块一块的体积,颜色由淡到浓的各种层次,这一地区的画家对色彩的美妙与细腻特别敏感,尤其在风景画中充分体现出来。不过荷兰画家不喜欢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他们勇敢地挣脱了千余年来神话和宗教题材的束缚,而是用绘画来表达发现之美,发现之感悟,以及生活之真谛。从伦勃朗笔下的那些普通人,到维米尔为代表的风俗画,还有哈尔斯那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人物肖像,无不体现了荷兰地地道道的平民艺术。
  环保自行车王国
  每次在荷兰旅行,我都深深感到这才是“自行车王国”。骑行是荷兰人主要的交通方式,这是西方世界中少有的,恐怕与他们自身国土面积狭小,对环境的重视有很大关系。荷兰人口密度大,节约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就成了历届政府推行的重点,发展自行车交通也成了自然的选择。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以来,荷兰政府逐渐意识到机动车辆增多给空间、环境以及安全带来的问题,于是开始有意识地鼓励人们放弃机动车,转用自行车代步。荷兰有自行车1800多万辆,比人口还多出100多万,适龄骑车者人均拥有1.3辆,是世界上人均自行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值得一提的是,城市以外的自行车道不仅质量好,而且沿途风景优美。荷兰非常注重修建连通旅游景区的自行车道,因此很多荷兰人喜欢全家骑车去城外领略大自然风光,甚至与小汽车结合作长途旅游。   游走荷兰城乡结合
  在欧洲国家旅行,“城乡结合”是最地道的玩法,既能感受大城市的繁华热闹气息,又能在环境优美的乡村小镇回归大自然,比如玩意大利的米兰,就可以搭配五渔村,玩法国的巴黎,就不要错过吉维尼小镇。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荷兰,或者说,荷兰是最适合这种玩法的国家。因为它每个城市的周边都有风景迥然不同的小镇村落,只有把这些地方结合起来,才算真正认识荷兰。
  阿姆斯特丹北方威尼斯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既有国际大都会的风范,又有古城的优雅,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此名号的由来,与它河网交织,并且于201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运河带有关,坐船游运河是感受阿姆斯特丹最好的方式。当你站在运河游船上,仰视着两岸17世纪形形色色的运河屋,会不由发出一遍又一遍的惊艳感叹。与运河屋的古典气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那些数不胜数的大小酒吧,不只是娱乐秀场,更是阿姆斯特丹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运河
  阿姆斯特丹共有160条河渠和1281座桥梁,船只可以在运河中自由航行到市内的任何地方。一张24小时不限次数的船票,花上大半天时间,就可以把运河巴士的四条线路都坐一遍,而游船线路刚好经过运河带的大部分经典景点,坐在船上不用费力便可将阿姆斯特丹尽收眼底。以中央火车站为中心,四条运河(辛格运河、绅士运河、国王运河和王子运河)相互平行呈半月弧形向外层层环绕,组成了阿姆斯特丹的运河带。17世纪,人们通过运河排干沼泽地,填平中间空地来扩大城市空间。现在,运河带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阿姆斯特丹的城市标志。从水上看这座城市,不同于地面上的浮华喧嚣,阿姆斯特丹变得更安静朴实。
  围绕着市中心的各条运河,沿岸都有不可错过的景点,在乘船巡游过程中,可以造访这些景点,真实感受居民的生活。辛格运河两岸有许多餐厅和酒店,还有一处叫“猫访”(Poezenboot)的地方,是阿姆斯特丹最不寻常的跳蚤市场之一,它其实是一艘游艇,曾经是野猫的避难所。绅士运河的黄金河岸,有许多双倍宽度的宅邸(Mansion)、内园(InnerGarden)和车房(Coach Houses),还有博物馆。国王运河是繁华的购物地,有很多创意品小店,可以挑选手信。王子运河上的大部分建筑都建于荷兰黄金时代,沿线有不少风景名胜,比如最高的教堂西教堂、北教堂、同性恋纪念碑和船屋博物馆,著名的安妮之家也在王子运河河畔。
  红灯区
  红灯区是阿姆斯特丹港口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吸引各国游客的重要景点,是阿姆斯特丹的标志景观,但现在,它的前景似乎不太妙。阿市年轻的副市长Lodewijk Asscher上任后,提议终止橱窗卖淫,打击阿市的贩卖人口活动,妓院和大麻咖啡店必须在未来让位给餐饮业和“正常的”商店,让阿姆斯特丹洗心革面。
  红灯区位于老城区Wallen,其实就是六、七条街道构成的十几个街区,它有个好听的绰号:花街,花街上最吸引人的是“橱窗女郎”,女郎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诱人装束,让这些真真假假的火爆肉弹造成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在窄小的道路两边,充斥着色情海报、性用品店和暧昧的脱衣舞馆。入夜,红灯区人声鼎沸,橱窗的粉红色灯光下,女郎们为招揽客人特别订制的荧光胸衣格外显眼,橱窗前人来人往。
  由红灯区“无冕之王”的当地老大杨·奥廷(Jan Otten)经营的“红屋”秀场(Casa Rosso)深受游客们欢迎。秀场每晚八点开始,循环表演,45欧元一张含酒品的门票,不限场次,随买随看。一般有八对左右的表演者轮流上场,中间还有单人舞女串场,没有激情,没有温情,有的只是技巧和力度的展示,看多了便觉得无趣。仔细观察一下,里面的中国游客不少,但大多神情严肃,不苟言笑,面对舞女的幽默挑逗,倒是西方观众表现得更轻松自如些,尤其是互动环节,中国人看起来都很紧张,生怕被拉上台献丑。除了“红屋”秀场,他旗下还经营一家性博物馆、Banana脱衣舞酒吧,以及红灯区仅存的一家偷窥秀场“性王宫”(SexPalace)。杨·奥廷(Jan Otten)面对政府的整治忿忿不平,“我不经营橱窗,‘红屋’秀场只提供正常的性表演,而非变态演出,这些表演者是艺术家”。
  红灯区是属于外国游客的,熙熙攘攘的游客浑然不知,在红灯区的背后,政府与经营者之间的这场博弈已经开始,有些橱窗已被政府改造成“时装设计室”。红灯区日渐式微,若要体验还真得趁早。
  鹿特丹建筑之旅
  鹿特丹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的交汇处,低于海平面一米左右,整个城市地势平坦。鹿特丹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拔地而起、设计独特的现代建筑了,鹿特丹也因此被誉为现代建筑的试验场。市中心的林班街一带,既是热闹的步行街,也是品味独特建筑的起始点。按照游客中心给的建筑之旅路线,就可以开启漫步鹿特丹的建筑之旅了。
  在临近鹿特丹港的区域,老远就看到马路中间横空架起一座黄色的立体方块“桥梁”,房屋的入口和底部都是封闭的圆柱,上半部分是倾斜45度角的立方体,并且架在柱子上,栋栋首尾相接,当地人叫它“树屋”,鹿特丹共有51座立体方块屋,38座为私人住宅,其他的则成为办公场所、服装店、小吃店和咖啡馆,乃至学校的一部分,还有一座可以参观的博物馆,门票2.5欧元。
  “树屋”分为上下三层:一层为一个立方体三角形的下截面,三面向外倾斜的屋墙,一个角被主人用作厨房和餐厅,一个角作为卫生间,另一个角是一个小小的写字间,三个角便构成了一个温馨而紧凑的起居空间;二层像是立方体的对角平面,面积最大,有两室一厅,主卧含有一个带澡盆的盥洗室;三层像是一座小金字塔,三面天窗环绕,视野宽阔,光线充足,这个多功能厅既可做客房、小型聚会的酒廊茶室、也可做太阳房。每个立方体的层高为7.5米,使用面积100平方米左右。大部分住户是较为年轻的荷兰夫妇。
  新马斯河(Nieuwe Mass)边,一座漂亮的斜拉锁桥横跨河两岸,这座以哲学家命名的大桥,设计更富有诗意,犹如一只巨大的美丽“白天鹅”,它因此成为了鹿特丹的标志之一,并被评为世界上最美的13座大桥之一。Kunsthal博物馆出自设计师Koolhaas之手,他本人被奉为“建筑界的教父”,虽然前卫大胆的作品常常引起争议,比如北京的央视大楼“大裤衩”,但在鹿特丹,库哈斯的大本营,他的作品是最耀眼的,Kunsthal博物馆就是最好的证明,它不但成功保留了原来为行人通行要道的任务,还附加了庞大的展览空间。   鹿特丹的现代派个性建筑已经成为了这个城市的名片:欧洲桅杆、联合利华桥式办公楼、玻璃大厦、铅笔大厦、oren op Zuid倾斜大楼等等,以各种梦幻造型大刺剌地矗立街头,对游客来说是参观景点,对当地人来说却是非常实用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也因为它们,让这座城市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马斯特里赫特嘉年华
  嘉年华意味着随处可见的欢乐、喜悦和庆祝,无论什么年龄什么职业的人,都可以暂时忘记一切,投入到狂欢的海洋中,而狂欢带来的激情也演变成一种力量,让人们面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勇气。荷兰的嘉年华从中世纪起就开始盛行,但随着荷兰皇室信奉新教,这个属于罗马天主教的节庆只在马斯河以南的地区,比如南部的林堡省和北布拉邦特省延续了下来,成为荷兰南部一年一度最大的露天民俗节庆,从前一年的11月开始筹备,每年的2月至3月间举行,一般持续一周左右。马斯特里赫特嘉年华的正式活动共有3天,第一天是花车及化妆队伍游行,第二天是家庭和儿童游行,第三天为音乐比赛,期间整个城市所有人都放下手里的工作加入到欢乐的海洋中。
  白天都是官方组织的节目,一切按预先安排的时间表进行,而真正的狂欢是在晚上,夜幕降临后,人们通宵达旦地狂欢、狂歌、狂舞。各啤酒罐在这几天里的进项相当于平时几个月的收入。这三天里,整个城市的人都放下手里的工作,商店、景点都关门,除了快餐店和酒吧,找不到可以吃饭的地方,有些不爱热闹的当地人早早安排了和家人外出度假,把城市留给来自周边地区和国家的狂欢人群。
  除了嘉年华,每年3月,马斯特里赫特还会迎来只开放10天的顶级艺术博览会(TEFAF),瞬间云集世界各地的富豪和艺术品爱好者。而世界各地久负盛名的画廊和古董商也会出现在这个顶级艺术博览会上,展出无与伦比的大师级作品,并将这些总价超过10亿美元的艺术品和古董,在为期10天的展会结束后出售。
  农村生活新定义
  在游览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马斯特里赫特这些大都市的同时,务必要搭配些周边“农村”一日游的行程,因为荷兰的小城和乡村是世界最美的。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库肯霍夫公园,是世界上被拍摄最多的景点,每年的3月底,就是一片花的海洋,还有桑斯安斯风车村,不但可以欣赏美丽的风车,还能感受当地人生活的传统风貌。比江南水乡更原始的羊角村,是我最爱的地方,没有之一,还有古老的渔村沃伦丹,最美小城白村……荷兰,这座西方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却也是“欧洲最美丽的村庄”。
  羊角村
  羊角村(Giethoorn),是荷兰东北上艾瑟尔省(Overijssel)的一处“水乡”,与江南水乡相似的是,到处小桥流水,鲜花繁茂,不同的是,这里人很少,羊很多,牛很美,多了几分幽静。我住在羊角村南部的德荣旅馆(DeJonge Hotel and Restaurant),旅馆的老板娘德荣夫人特地为我准备出了一栋传统的羊角村“农舍”(farmhouse),里面犹如一个“博物馆”:木地板、吊扇、老式壁柜、传统的搪瓷火炉、白色蕾丝窗帘、羊毛地毯,还有大大小小的物件儿摆设,齐齐整整,窗台上瓶中插着鲜花儿,盆里栽着常绿植物,看得出主人花了不少心思,打造了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家,最有意思的是保留了老式的荷兰“箱床”,一种只有一米五宽,藏在柜子里面的床,一定深受带小孩的家庭度假者欢迎。
  随着小船悄无声息地穿行在水乡,一片温婉浪漫的光影中,羊角村的美一点一滴地在我的眼前展开,岸边的草地上,肥肥的小羊儿安静地吃着草,那些都是这里人家的宠物羊。国家公园里生活着不少野生动物,像村子里的那些天鹅都是从保护区过来的。很多房屋屋顶都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茅草,每个庭院都修饰得精致漂亮,邻里间好像在进行园艺竞赛,除了常见的绣球,雏菊,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花卉,各种充满情趣的工艺品点缀其间,为了方便路人“参观”,主人甚至把客厅的窗帘拉起来,让里面的摆设一览无余,也以这样的方式向外人展示自己的艺术品位。世代居住在羊角村的人们十分珍惜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为那样才能找到生活最本质的美吧。
  沃伦丹
  从阿姆斯特丹乘坐巴士三十分钟可到达沃伦丹,这个古老的渔村位于围海造田形成的艾瑟湖边。1957年筑造的北海大堤(Afsluitdijk)连接起古老的马肯岛和大陆,过去许多老房子建造在岛中的高地和山坡上,以抵挡洪水的定期袭击。尽管建起了拦海大堤坝,但如珍珠项链般环绕湖畔的渔村并未因此走向没落,相反仍保留着传统的风貌,如今是荷兰最著名的旅游观光地之一的沃伦丹,也成了相当热门的婚纱外景地点。走在沃伦丹小镇上,可以听到世界各国的语言,也不乏来自亚洲的游客,热闹非凡。这里最吸引人的有三样东西:海鲜,传统服装拍照和五花八门的旅游纪念品。
  海边小村的街口不远处有一家“Fish & Chips”海鲜小馆儿,生意很好,挤满了人,从二楼的窗户看出去,是密密叠叠的木造房屋的红色尖顶,过去的悠闲时光似乎又浮现在眼前。大街上有好几家照相馆,里面挤满了各国游客。渔村的小码头上,不时穿梭着前往另一个渔村-马肯的班轮。相对于沃伦丹的热闹,马肯是个相当宁静的小村庄。
  晴空下,小木屋的绿色、红色愈发明亮,街边晒太阳喝咖啡的游客一脸惬意的表情。我则忙着购物,这里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纪念品,而且价格比阿姆斯特丹的要便宜许多,而且种类更多,于是毫不犹豫地开始大采购,希望朋友们会喜欢这来自荷兰小渔村的礼物。
  白村
  白村(Thorn),顾名思义,这里的房屋都是白色的,为什么都要漆成白色,有不同的解释。—种说法是,当年法军入侵后毁了大批房屋,居民们为了重建,不得不从周边的一些古建筑甚至小教堂里偷得木料砖瓦,为了不让人发现,他们把房子都漆成白色,看不出所用的材料,无意间造就了一座童话般浪漫的白色小镇。
  这座远近闻名的荷兰最美小城之一,随着十世纪Thorn天主教教堂的修建,成为南部地区的宗教中心,许多15-18世纪的古老建筑已经成为白村的标志,吸引了不少游客。城中心有一座雄伟的哥特式修道院,完全是中世纪的风貌,教堂前路面的鹅卵石已经有八百多年历史了,是从附近的马斯河打捞上来的。古老的修道院曾经是一所女子学校,宗教与世俗生活结合在了一起。12世纪修道院是一座坚固的罗马式建筑,到了13世纪末,教堂被改建成哥特风格,15世纪又扩建了正厅旁的附属小教堂,18世纪时又打造出后巴洛克风格的大厅,直到1797年法军入侵,宣布占领修道院,结束了八百年来白村宁静祥和的生活。修道院里还有一间小展示厅,展出从前白村贵族少女们的女红刺绣和日常用品等,淑女与古典相得益彰,从中可以窥见那份悠闲安逸。   品味荷兰
  平心而论,荷兰并不是一个美食王国,本土食物种类单调,做法也极简单,甚至都谈不上烹饪,但这丝毫不影响荷兰人热爱美食的胃,尤其是经历了大航海时代,荷兰盛情欢迎世界各地的美食落户,于是法国、意大利、印尼、中国、日本、南美等地的餐厅遍地开花。不过既然到了异乡,我的原则还是探寻一下当地的原味儿美食。
  风车海鲜餐厅
  鹿特丹旁边的小城斯奇丹,是一座风车之城,从前的二十多座风车如今只剩下了七座,其中最高的的一座——北风车(DeNoordmolen)已经有了新的功能:一家提供地道海鲜美味的餐厅。这座风车有三层,地面和第二层用作餐厅,虽然有200多年历史了,但保护得不错,老板在装饰上面下了不少功夫,墙面上挂着各种时期的风车相片,全新木头扶梯也全部做了仿旧处理,桌上的烛台是德国名家设计,据说为了找到能匹配风车的灯,还专程去西班牙跳蚤市场上淘宝,配上地上200多年历史的石头,有种时空倒流的错觉。老板林先生是一位新加坡人,他推荐了这里最受欢迎的一道海鲜SOLE,一种来自北海的冷水鱼。菜肴有些改良,比荷兰西餐要入味好吃些,还搭配了松子蔬菜沙拉。虽然没做过什么宣传,但慕名而来的亚洲游客络绎不绝。
  海鲜饕餮大餐
  有这样一句话,说荷兰是建在鲱鱼骨上的城市。直到今天,荷兰人在食用鲱鱼时,仍保持着几个世纪前形成的饮食习惯,鲱鱼被去除内脏之后,简单腌制,不经过任何烹调,直接提着鱼尾一口吞下,或者把鲱鱼切成几节,与生洋葱一起用小叉子吃。生鲱鱼十分肥嫩,鱼骨头很软,略带腥味,是荷兰的街头美味,据说鲱鱼含有极高的维生素D,有益于心血管以及强壮骨头。荷兰的沿海城市,比如海牙、鹿特丹等地,都可以找到不错的海鲜馆。阿姆斯特丹有一条著名的“食街”可以品尝当地美食,其中有不少海鲜餐厅’但做法很油腻,东方人的肠胃恐怕难以消化。海牙的席凡宁根海滩有各种鱼档海鲜馆,鲑鱼、淡水鳕鱼、鳎鱼、银鱼样样鲜美,烹制方法有生食、蒸煮、炸和烟熏等等五花八门。如今这里已经成了当地人和外国人最喜欢光顾的美食场所,而且海鲜的价格也很实惠。
  荷兰煎饼
  荷兰街头出现最多的典型荷兰食品,就是Pancake(荷兰煎饼),有点像小时候吃的鸡蛋饼,不过荷兰煎饼的花样很多。阿姆斯特丹的莱兹广场边有一家专门做煎饼的餐厅“Pancake Comer”(荷兰煎饼之角),下午茶时间餐厅里人满为患,菜单上有几十种荷兰煎饼口味可供选择。“海鲜大全煎饼”算是煎饼中的“高端产品”了,焦黄的煎饼上堆放着一层层生猛海鲜,其中有烧得五颜六色的鱼、虾、蚌、蛤等,海鲜上浇有紫红色汤汁,最上面盖几片绿色蔬菜。吃这种煎饼也有讲究,不能横向吃,要纵向吃,像吃八宝饭那样一勺插到底,各层海鲜尽在口中。
  当然更多的荷兰人喜欢在早餐时吃“迷你煎饼(Poffertjes)”,只有五公分左右大小,可以沾奶酪、蜂蜜食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荷兰煎饼也出现进一步改良的趋势,街头巷尾出现了形形色色简单易吃、便于携带的快餐式煎饼,人们可以拿在手上边走边吃。
  荷兰特色酒店
  酒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国家文化和历史的缩影,荷兰的特色酒店就是最好的见证,它们大抵可被分为三类,首当其冲的是历史感厚重的古老型酒店,比如位于海牙的HotelDes Indes和Kurhaus Hotel都有超过百年的酒店历史了。还有一些由城堡、教堂、修道院等古建筑改建的高端酒店,比如马斯特里赫特的柯瑞舍伦酒店(Krusheren Hotel),就是由15世纪的一座哥特式修道院改建而成的。第二类就是极具荷兰当地特色的酒店,比如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船屋和两岸的运河屋,著名的普利策酒店就是由运河屋改建而成的,而在以独特建筑设计闻名的鹿特丹,酒店的造型也是不成话题不罢休,最抢眼的莫过于Hotel New York。还有一类就是遍布在荷兰乡村小镇中的家庭式旅馆B&B,也是融入当地生活最好的体验方式。我们在此推荐这两家极具代表性的酒店,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普利策酒店PulitZer Horel
  普利策酒店坐落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老城区,附近有二十多座地标性的商场建筑,西教堂的钟声为普利策酒店增添了不少古老的西方韵味。这座四五层高建筑是由运河屋改建而成的,钻石面窗户和尖房顶有超过200年的历史了,媒体大亨约瑟夫·普利策的曾孙于1971年拯救了这座建筑,使它免于倾颓,所以这家酒店本身也是一处文化遗产。酒店的一面朝向王子运河,另一面朝向国王运河,两面之间沿街划出一个弧形,使得整座建筑成U字形,中间的部分作为内院和花园。酒店的所有客房都个性鲜明,各不相同,一半以上的房间都是全水景视野,每个房间都给人融入阿姆斯特丹历史的感觉。酒店有私家专享的游船,可按住客要求安排体验运河之旅,或设计一条城市步行路线。这家酒店营造了众多凌乱却十分浪漫的角落,让人不自觉就消磨掉一两个小时的时光。建筑内部的咖啡屋、酒吧、餐厅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这座高大而优雅的建筑令很多人向往和痴迷。双人水景豪华房的价格在400美元左右,园景房价格约为375美元。
  伯利恒城堡学校酒店
  这家酒店位于马斯特里赫特,是一座建在古堡内的高端设计型精品酒店,2010年开业,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全部由酒店学校的学生来管理运营。虽然外观看起来很新,但酒店所在的伯利恒城堡(Chateau Bethlehem)却是一座历史古迹,别看城堡规模不小,但酒店仅有26个房间,而且每个房间都很特别,同一个主题,用不同的材质和颜色来区分,比如有地面和墙壁铺满蓝色瓷砖、天花板上还有一只游泳的大象的泳池主题房,还有用纯手工“纸”打造的“纸套房”等。房间里没有电视机,而卧室里却摆着一台老式留声机和瓦格纳的唱片,营造非常复古亲切的气氛。酒店的餐厅被设计成教室的模样,墙上的黑板上面是各种数学公式,餐桌被摆成课桌,天花板上还有绘画,这些富有想象力、又很符合酒店定位的设计,让人惊叹不已。每周会轮换50名学生到酒店来实习一周,然后他们再回学校上课,大一的新生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周时间是在这里实习度过的,他们的学习从最基本的烧开水、摆刀叉开始。而大二学生则负责监督指导,以及担任前台接待和酒吧的工作,大三的学生被分到各个项目组,而酒店经理则由大四学生担任。先后已经有1200名来自荷兰各地和海外的留学生,在此实习并从事酒店管理工作。
  编后
  看完阿兹猫的荷兰之旅,实在有抑制不住要在春天奔向荷兰的冲动。杂志曾经把荷兰作为荷比卢之旅的其中一站简略介绍,有时也在说到法国和德国时捎带一笔,以至于我们完全忽略了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水边的风车、望无边际的郁金香花田、古老和现代的建筑、大师画作、奶酪飘香……美丽的荷兰亟待我们细细去品味和挖掘。
其他文献
全景苏梅岛  泰国苏梅岛(Ko Samui)可谓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海岛。虽然她不像普吉岛和芭提雅那样,成为大多数游客去往泰国的第一选择,但对很多喜欢“小众游”、有一定海岛旅游经验的人来说,苏梅相对清静的沙滩、成熟的潜水业和质素不错的酒店,还是相当具有诱惑力的。不过,尽管自身先天条件不错,但不知为什么,苏梅始终成为不了“第一眼美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她的存在始终是“不温不火”的。而且在有些人的
期刊
1919年,赴歐和谈代表孔祥柯、许宗汉与外交部、省议会请愿团代表合影(左五为许宗汉、左六为孔祥柯)《长江歌》  看看看,滔天大祸,飞来到身边——  日本强盗似狼贪,硬立民政官!  此耻不能甘,山东又要似朝鲜!  嗟我祖国,攘我主权,破我好河山。  听听听,山东父老,同胞忿怒声,  送我代表赴北京,质问大总统!  反对卖国念一条,保护我山东,  堂堂中华,炎黄裔胄,主权最神圣。  这首《长江歌》是1
期刊
杂志曾经在2011年的10月刊写过浙江丽水的龙泉与云和,反映非常好,不少读者不惜驱车6小时前往一探。由于这里避居一隅,很长一段时间交通较为闭塞,因此这里完好地保存了山水田园之风光。松古盆地四周青山绿水围绕,尽是宁静与祥和。  上次探访就得知丽水这里沿途的风格很秀丽,尤其是配合着自驾开车,让不少司机大赞过瘾,我们一直很想推荐给大家。但是考虑到距离相对稍远,长时间地开车便失去了周末度假的意义。这不,上
期刊
从地理上看,人类生存的地球是个两极世界——南极和北极,一个是大陆,一个是海洋。  有些人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地球上存在第三极,那既不是整块的大陆,如今也不是海洋,那就是青藏高原。  因其高,因其地况地貌之复杂,因其神奇的自然人文景观,也因了入藏之路如此艰辛,人们心向往之又畏惧之!无论是否世界第三极,这个世界上最年轻海拔最高的高原,因为青藏铁路的到来,从而使她能如此近距离地与世人亲切接近。  我们
期刊
老济南两座火车站,曾并立20年  1908年,由中国清政府出资建设的津浦铁路正式开工,而且包括济南在内的北段建设,聘请的是德国方面的铁路工程人员,中德共用的大型济南火车站呼之欲出。但是中国民众维护路权的呼声高涨,为了有效控制路权,中方毅然放弃了共建车站这一节省费用的方案,坚持在济南另行修建了津浦铁路济南站,就是原来的济南老火车站——津浦铁路济南站。  为了与中方抗衡,德方决定扩建胶济铁路济南西站。
期刊
杂志的撰稿人张宁最近去了一次枸杞岛,她发现,如今的枸杞岛比起嵊泗更有度假的感觉,这里的大海清澈蔚蓝,堪称“上海周边最近的碧海蓝天”。这里的住宿也大有提升,新开了一家有杭州民宿水准的阡陌客栈。周末的时候去上一次,绝对是一次满分的离岛小假期!  最近的蓝色大海,更值得一去的枸杞岛  因为工作的原因,上海周边的海岛我虽去过不少,但是满意的却不多。浙江那里的海岛,比如东极岛、岱山岛、桃花岛等地,首先交通就
期刊
禪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禅宗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禅修茶道”传承古老而优秀的中华茶道艺术精髓,2016 年入选第四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了一张文化名片。位于山东淄博博山区的正觉寺,其中兴方丈仁炟长老传承禅宗参禅悟道的修心方法,以禅门茶礼为基础参考,运用《禅林备用清规》、《百丈清规》内讲述的细规,进一步补充整理和丰富发展,将禅修、茶道、诗词、音乐、养生等
期刊
胶济铁路始建于1899年,是一条串联起无数红色记忆的纽带。百多年来,裹挟着千年变局下的不安与躁动,与中国历史接轨,一战的硝烟,五四的呐喊,路权的收回……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沧桑变化。  在胶济铁路,在青岛四方机厂,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王尽美、邓恩铭……他们炯炯有神的目光,播撒下革命的火种,在二七大罢工后的革命低潮期,胶济铁路成为中国工人运动新的策源地,见证了党组织从无到有、不断壮大、渐成燎原之
期刊
台北,是一个貌似已经非常熟悉,其实杂志还不曾真真切切触及过的地方。  从花莲到垦丁,从苗栗到阿里山,上山下海小火车、温泉樱花、农场民宿……  关于台湾的玩法我们说得真不少,却恍然发现我们还不曾好好地“逛一逛”台北。  在大多旅行团游客的眼中,台北大抵就是101、故宫、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  这些景点组成的模样,而在听着台湾歌曲、伴随着台湾偶像剧和电影成长的一代人眼中,台北却有着文艺浪漫的气质
期刊
1月4日,桂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旅发委”)成立并正式运行。桂林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部长陈丽华,市长助理、国家旅游局人事司副司长余昌国,桂林市政府副秘书长时曦等出席同日召开的市旅发委干部大会。  会上,余昌国现场宣读了《中共桂林市委员会关于中共桂林市旅游局党组更名为中共桂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的通知》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分别任命市旅发委领导班子成员的决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