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按照现行的日历来计算的话,罗西尼至今也不过“五十六岁”。因为他于1792年2月29日出生,每四年才能过一次生日。如果他把这个似是而非的情况写成一部歌剧的话,相信也会成为一部因误解而充满笑点的喜剧作品。
大卫·加里克(David Garrick),这位传奇的艺人经纪人曾经指出创作喜剧作品真是一个要人亲命的活儿。描写在舞台上的戏剧性死亡比描写那些喜剧角色日常生活中的俏皮话和怪癖要容易得多,而罗西尼恰恰擅长创作后者。我们知道,即使在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演出结束,幕布放下后,剧中那些角色的故事仍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具有艺术家气质的费加罗、华而不实的巴尔托洛、浮华的阿玛维瓦、贪婪的巴西利奥等等。贝多芬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点,当他恭喜罗西尼创作了他所有作品中最有名的一部时说道:“这部歌剧只要意大利歌剧存在就可以一直写下去,除了喜歌剧外,不要再创作其他东西了。任何试图在其他领域成功的尝试都不符合你的个性。”
在音乐史上,很少有音乐家在年轻时就获得了像罗西尼这样的各方面成功。在他二十四岁时,《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就给他带来了名声,他的作品受到广泛的欢迎。当然,这部歌剧的首演之夜是个灾难,女主角被喝倒彩,一位演员摔倒受伤,罗西尼的竞争对手在场大声起哄,还有一只猫大摇大摆地走过舞台,这在当时预示着坏运气。演出的第二晚,罗西尼拒绝到场,并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然而,这晚的演出受到了观众极大的喜爱和拥护,当他的朋友把观众的欢呼转告给他时,罗西尼却在发牢骚:“去他们的欢呼……”
尽管演出的第二晚相当成功,罗西尼却对一位观众对作品的讥笑耿耿于怀。他就是这么的敏感。在这之后,每当有创作的歌剧失败时,他总是很努力地把自己的真实感觉隐藏起来。对于自己作品的怀疑以及对公众评判的过于在意一辈子折磨着罗西尼的神经。他太了解观众喜新厌旧的速度,所以常常以临场的机智来回应过多的赞誉。一次,当被问及他最喜欢自己的哪部作品时,他回答道,“奇马罗萨(Cimarosa)的《秘婚记》(Il matrimonio segreto)。”
还是少年时,罗西尼就以其出众的外表被称为小阿多尼斯(美少年),成年后更是以其迷人的外表受人瞩目。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伊萨贝拉·科尔布伦,一位著名的歌剧女主角。他们相爱时她还是当时将罗西尼带到那不勒斯的剧院经理多梅尼克·巴比(Domenico Barbaia)的情妇。巴比是个成功的商人,在做剧院生意前是拿破仑部队的饮食供应商,还是斯卡拉大剧院前厅赌桌的老板。自从巴比掌管歌剧界起,他就可以随意从剧院旗下的漂亮女歌唱家中选择伴侣了,他也不介意和罗西尼共享一个女人。1822年,伊萨贝拉和罗西尼结婚时已经是个富婆了,她送给罗西尼一笔丰厚的嫁妆。十五年后,这段婚姻已经名存实亡。1845年,伊萨贝拉去世,死前她仍念叨着罗西尼的名字,我们的作曲家则在妻子去世后迎娶了他的情人奥琳普·佩丽希尔(Olympe Pelissier)。
奥琳普·佩丽希尔是一位有钱的寡妇。她深深爱着罗西尼,并用自己的势力保护着罗西尼的荣誉,容不得任何对罗西尼作品的批评。柏辽兹曾无意中批评过罗西尼的一部早期作品,于是奥琳普寄给柏辽兹一个包着一对驴耳朵的包裹以示羞辱。
在罗西尼的一生中,他多以“严肃”歌剧而非滑稽歌剧的作曲家而著名。他众多出色的作品例如《奥赛罗》《埃及的摩西》《阿米达》《英吉利女皇伊丽莎白》都是出色的严肃歌剧。然而,后人更视他为喜歌剧大师。这里的喜剧更接近于莫里哀所理解的,一种通过搞笑来描写人性的愚昧从而讽刺社会的手段,也可以理解为拜伦笔下的“倘若我因任何凡尘之事发笑,全因我不可以哭”。
罗西尼出生在意大利佩萨罗的小渔村,父母都相当年轻,母亲安妮·罗西尼当时才十九岁,是位大美人。尽管安妮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但她的儿子形容她的嗓音迷人,优雅可爱。罗西尼一家总是过得很拮据。
罗西尼宣称自己六岁时就可以作曲了。十八岁时,他创作了《婚姻契约》,一部独幕滑稽剧,即使在两个世纪后的今天,这部作品还是令人忍俊不禁。罗西尼通过这部歌剧赚的两百里拉被立即送到了他妈妈的手中。在给他妈妈的信封上,这位自豪的年轻人写到:
致 罗西尼夫人
著名的焦阿基诺·罗西尼大师的母亲
玛焦勒 240号
博洛尼亚
在罗西尼的众多天赋中,有一项就是其快速创作的能力。他迅速创作的天赋使得他在对创作一部歌剧这样繁杂的工程前显得驾轻就熟。他曾对瓦格纳提过他在十三天内就完成了六百页《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创作,这样的速度,即使是一位熟练的乐谱抄写员也需要相同的时间来抄写。另一部作品《阿尔及利亚的意大利女人》则据说是罗西尼一夜成就的作品。他还定期调整和更新正在演出的作品,以满足大众的口味。有一次,罗西尼正在床上创作,床是他最爱的创作地点,有一页写了咏叹调的乐谱掉在了地上。因为懒得把它从地板上捡起来,罗西尼说他会在原来的位置重新补写一首新的。据说巴比曾因罗西尼来不及写《奥赛罗》的序曲而大为光火,把他关在房间里,给他提供意大利面,直到完成作品才放他出来。罗西尼曾指出,据他的观察,因为作曲家的创作压力过大,所有当时意大利的作曲家不到三十岁就谢顶了,包括他自己。
在罗西尼创作生涯的早期,莫扎特和海顿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他对音乐的热爱使他得到了“小德国人”的绰号。他的一位朋友曾把《费加罗的婚礼》和《魔笛》的乐谱借给十五岁的罗西尼。小罗西尼会抄写下声乐的部分,然后自己给歌曲配上新的伴奏,他说以这种方法,他能学到音乐学院里不能教给他的东西。多年后,我们仍能在罗西尼的作品中找到莫扎特,这位罗西尼的“音乐天使”的影子。在《阿尔及利亚的意大利女人》,特别是《奥利伯爵》中都有这样的例子。罗西尼自己也承认,莫扎特“在我年轻时令我仰慕,在我成年后让我绝望,在我年老时给我抚慰”。
罗西尼曾开玩笑说他能列一张他想创作的音乐清单。他的音乐灵感源源不绝,乐曲就这样从他的笔下倾泻而出。正如李斯特评价他的音乐“如同香槟酒一般”。他的配器精致细腻,对于木管乐器极为擅长,他最喜爱的乐器包括双簧管(例如《鹊贼序曲》)。他对音乐的一大创新是咏叹调的装饰音唱法。当时,歌剧女高音们被允许肆无忌惮地炫耀自己的唱功,当阉伶歌手的时代没落,女高音变成一部歌剧的主角时,罗西尼为了突出女高音的明星地位,特地为女高音度身创作歌曲,你可以在《灰姑娘》《赛米拉米德》中找到例子。这个做法讽刺性地导致女高音的收入比作曲家还高,这一现象延续至今日。尽管罗西尼愿意为她们度身创作,但他对歌手肆意在他的音乐中加入自己理解的做法非常恼怒。阿戴丽娜·帕蒂(Adalina Patti)一次在演唱《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我心中有个声音》时夸张了一些,罗西尼冷冰冰地对她说:“唱得很好,亲爱的,但是你最好搞清楚是谁写的这个曲子。” 罗西尼创作的最后两部歌剧是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他创作的舞台作品不仅成为了之后半个多世纪意大利歌剧的范本,《奥里伯爵》和《威廉·退尔》则为法国歌剧设定了标准。到了1829年末,罗西尼在二十年间创作了将近四十部歌剧,有时候他一年就创作三到四部歌剧,他有些筋疲力尽了。剧院紧张刺激的环境以及应付公众难以预计的反应极大程度地摧残了他的神经。三十七岁的罗西尼赚够了足够的钱能让自己生活得很安逸,在之后的二十年间,他再也没有创作过歌剧,也几乎很少作曲,其中最受人瞩目的应该是他在1841年创作的《圣母悼歌》。罗西尼人生的最后二十年受着病痛的折磨,唯独奥琳普的陪伴能让他舒心一些。
推荐唱片
1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詹妮弗·拉莫尔(Jennifer Larmore)
哈肯·哈格高(Hakan Hagegard),
劳尔·吉梅内斯(Raúl Giménez)
日内瓦和洛桑大剧院联合合唱团
洛佩兹-科伯斯(Jesus Lopez-Cobos)指挥
Teldec 9031-74885-2
2 《灰姑娘》
塞西莉娅·巴托莉,
博洛尼亚市政剧院合唱团和交响乐团
里卡多·夏伊指挥
Decca 436 902-2
3 《阿尔及利亚的意大利女人》
特蕾莎·贝尔冈萨(Teresa Berganza)
路易吉·阿尔瓦(Luigi Alva)
佛罗伦萨Maggio Musicale合唱团与交响乐团
西尔维奥·瓦尔维索(Silvio Varviso)指挥
Decca 417 828-2
4 《奥里伯爵》
曹秀美、约翰·阿莱尔(John Aler)
吉诺·奎利科(Gino Quilico)
里昂歌剧院合唱团与乐团
约翰·艾略特·加德纳(John Eliot Gardiner)指挥
Philips 422 406-2
音乐风格
活力
罗西尼的音乐活力结合了莫扎特式的柔和以及无穷无尽的旋律进行。通常一个音的突然转换暗示了意料之外的旋律变化,乐团的旋律会兴奋地不停向上进行直达一个高点。“欢欣,”罗西尼曾写到,“是艺术的目的和基础,旋律简洁、节奏清楚。”
序曲
它们通常由一个和弦或者乐句开始,让聊天的听众安静下来。当听众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后,罗西尼会给出一个容易记住的旋律并伴随着标准的、容易跟上的节奏型。在创作早期,他常常会在不同的歌剧里使用同一个序曲,有时他干脆会放弃序曲而直奔歌剧主题。
配器
罗西尼是位能创造出特殊效果的大师。他喜欢创作一个能将整个乐队和声乐部分融合在一起的终曲。他还喜欢创新:他在《鹊贼序曲》中创新性地将打击乐使用在序曲里。另一个创新的例子是他在《布鲁斯基诺先生》中让第二小提琴用弓敲击出旋律。
人物
与在他之前的那些音乐大师的固定模式不同,罗西尼歌剧中的人物都是生动的人类。他还追踪着他们的心理发展,例如在《灰姑娘》中,辛德瑞拉从一位可怜的被蹂躏的女仆成长为一位成熟懂事的公主。
大卫·加里克(David Garrick),这位传奇的艺人经纪人曾经指出创作喜剧作品真是一个要人亲命的活儿。描写在舞台上的戏剧性死亡比描写那些喜剧角色日常生活中的俏皮话和怪癖要容易得多,而罗西尼恰恰擅长创作后者。我们知道,即使在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演出结束,幕布放下后,剧中那些角色的故事仍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具有艺术家气质的费加罗、华而不实的巴尔托洛、浮华的阿玛维瓦、贪婪的巴西利奥等等。贝多芬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点,当他恭喜罗西尼创作了他所有作品中最有名的一部时说道:“这部歌剧只要意大利歌剧存在就可以一直写下去,除了喜歌剧外,不要再创作其他东西了。任何试图在其他领域成功的尝试都不符合你的个性。”
在音乐史上,很少有音乐家在年轻时就获得了像罗西尼这样的各方面成功。在他二十四岁时,《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就给他带来了名声,他的作品受到广泛的欢迎。当然,这部歌剧的首演之夜是个灾难,女主角被喝倒彩,一位演员摔倒受伤,罗西尼的竞争对手在场大声起哄,还有一只猫大摇大摆地走过舞台,这在当时预示着坏运气。演出的第二晚,罗西尼拒绝到场,并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然而,这晚的演出受到了观众极大的喜爱和拥护,当他的朋友把观众的欢呼转告给他时,罗西尼却在发牢骚:“去他们的欢呼……”
尽管演出的第二晚相当成功,罗西尼却对一位观众对作品的讥笑耿耿于怀。他就是这么的敏感。在这之后,每当有创作的歌剧失败时,他总是很努力地把自己的真实感觉隐藏起来。对于自己作品的怀疑以及对公众评判的过于在意一辈子折磨着罗西尼的神经。他太了解观众喜新厌旧的速度,所以常常以临场的机智来回应过多的赞誉。一次,当被问及他最喜欢自己的哪部作品时,他回答道,“奇马罗萨(Cimarosa)的《秘婚记》(Il matrimonio segreto)。”
还是少年时,罗西尼就以其出众的外表被称为小阿多尼斯(美少年),成年后更是以其迷人的外表受人瞩目。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伊萨贝拉·科尔布伦,一位著名的歌剧女主角。他们相爱时她还是当时将罗西尼带到那不勒斯的剧院经理多梅尼克·巴比(Domenico Barbaia)的情妇。巴比是个成功的商人,在做剧院生意前是拿破仑部队的饮食供应商,还是斯卡拉大剧院前厅赌桌的老板。自从巴比掌管歌剧界起,他就可以随意从剧院旗下的漂亮女歌唱家中选择伴侣了,他也不介意和罗西尼共享一个女人。1822年,伊萨贝拉和罗西尼结婚时已经是个富婆了,她送给罗西尼一笔丰厚的嫁妆。十五年后,这段婚姻已经名存实亡。1845年,伊萨贝拉去世,死前她仍念叨着罗西尼的名字,我们的作曲家则在妻子去世后迎娶了他的情人奥琳普·佩丽希尔(Olympe Pelissier)。
奥琳普·佩丽希尔是一位有钱的寡妇。她深深爱着罗西尼,并用自己的势力保护着罗西尼的荣誉,容不得任何对罗西尼作品的批评。柏辽兹曾无意中批评过罗西尼的一部早期作品,于是奥琳普寄给柏辽兹一个包着一对驴耳朵的包裹以示羞辱。
在罗西尼的一生中,他多以“严肃”歌剧而非滑稽歌剧的作曲家而著名。他众多出色的作品例如《奥赛罗》《埃及的摩西》《阿米达》《英吉利女皇伊丽莎白》都是出色的严肃歌剧。然而,后人更视他为喜歌剧大师。这里的喜剧更接近于莫里哀所理解的,一种通过搞笑来描写人性的愚昧从而讽刺社会的手段,也可以理解为拜伦笔下的“倘若我因任何凡尘之事发笑,全因我不可以哭”。
罗西尼出生在意大利佩萨罗的小渔村,父母都相当年轻,母亲安妮·罗西尼当时才十九岁,是位大美人。尽管安妮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但她的儿子形容她的嗓音迷人,优雅可爱。罗西尼一家总是过得很拮据。
罗西尼宣称自己六岁时就可以作曲了。十八岁时,他创作了《婚姻契约》,一部独幕滑稽剧,即使在两个世纪后的今天,这部作品还是令人忍俊不禁。罗西尼通过这部歌剧赚的两百里拉被立即送到了他妈妈的手中。在给他妈妈的信封上,这位自豪的年轻人写到:
致 罗西尼夫人
著名的焦阿基诺·罗西尼大师的母亲
玛焦勒 240号
博洛尼亚
在罗西尼的众多天赋中,有一项就是其快速创作的能力。他迅速创作的天赋使得他在对创作一部歌剧这样繁杂的工程前显得驾轻就熟。他曾对瓦格纳提过他在十三天内就完成了六百页《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创作,这样的速度,即使是一位熟练的乐谱抄写员也需要相同的时间来抄写。另一部作品《阿尔及利亚的意大利女人》则据说是罗西尼一夜成就的作品。他还定期调整和更新正在演出的作品,以满足大众的口味。有一次,罗西尼正在床上创作,床是他最爱的创作地点,有一页写了咏叹调的乐谱掉在了地上。因为懒得把它从地板上捡起来,罗西尼说他会在原来的位置重新补写一首新的。据说巴比曾因罗西尼来不及写《奥赛罗》的序曲而大为光火,把他关在房间里,给他提供意大利面,直到完成作品才放他出来。罗西尼曾指出,据他的观察,因为作曲家的创作压力过大,所有当时意大利的作曲家不到三十岁就谢顶了,包括他自己。
在罗西尼创作生涯的早期,莫扎特和海顿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他对音乐的热爱使他得到了“小德国人”的绰号。他的一位朋友曾把《费加罗的婚礼》和《魔笛》的乐谱借给十五岁的罗西尼。小罗西尼会抄写下声乐的部分,然后自己给歌曲配上新的伴奏,他说以这种方法,他能学到音乐学院里不能教给他的东西。多年后,我们仍能在罗西尼的作品中找到莫扎特,这位罗西尼的“音乐天使”的影子。在《阿尔及利亚的意大利女人》,特别是《奥利伯爵》中都有这样的例子。罗西尼自己也承认,莫扎特“在我年轻时令我仰慕,在我成年后让我绝望,在我年老时给我抚慰”。
罗西尼曾开玩笑说他能列一张他想创作的音乐清单。他的音乐灵感源源不绝,乐曲就这样从他的笔下倾泻而出。正如李斯特评价他的音乐“如同香槟酒一般”。他的配器精致细腻,对于木管乐器极为擅长,他最喜爱的乐器包括双簧管(例如《鹊贼序曲》)。他对音乐的一大创新是咏叹调的装饰音唱法。当时,歌剧女高音们被允许肆无忌惮地炫耀自己的唱功,当阉伶歌手的时代没落,女高音变成一部歌剧的主角时,罗西尼为了突出女高音的明星地位,特地为女高音度身创作歌曲,你可以在《灰姑娘》《赛米拉米德》中找到例子。这个做法讽刺性地导致女高音的收入比作曲家还高,这一现象延续至今日。尽管罗西尼愿意为她们度身创作,但他对歌手肆意在他的音乐中加入自己理解的做法非常恼怒。阿戴丽娜·帕蒂(Adalina Patti)一次在演唱《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我心中有个声音》时夸张了一些,罗西尼冷冰冰地对她说:“唱得很好,亲爱的,但是你最好搞清楚是谁写的这个曲子。” 罗西尼创作的最后两部歌剧是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他创作的舞台作品不仅成为了之后半个多世纪意大利歌剧的范本,《奥里伯爵》和《威廉·退尔》则为法国歌剧设定了标准。到了1829年末,罗西尼在二十年间创作了将近四十部歌剧,有时候他一年就创作三到四部歌剧,他有些筋疲力尽了。剧院紧张刺激的环境以及应付公众难以预计的反应极大程度地摧残了他的神经。三十七岁的罗西尼赚够了足够的钱能让自己生活得很安逸,在之后的二十年间,他再也没有创作过歌剧,也几乎很少作曲,其中最受人瞩目的应该是他在1841年创作的《圣母悼歌》。罗西尼人生的最后二十年受着病痛的折磨,唯独奥琳普的陪伴能让他舒心一些。
推荐唱片
1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詹妮弗·拉莫尔(Jennifer Larmore)
哈肯·哈格高(Hakan Hagegard),
劳尔·吉梅内斯(Raúl Giménez)
日内瓦和洛桑大剧院联合合唱团
洛佩兹-科伯斯(Jesus Lopez-Cobos)指挥
Teldec 9031-74885-2
2 《灰姑娘》
塞西莉娅·巴托莉,
博洛尼亚市政剧院合唱团和交响乐团
里卡多·夏伊指挥
Decca 436 902-2
3 《阿尔及利亚的意大利女人》
特蕾莎·贝尔冈萨(Teresa Berganza)
路易吉·阿尔瓦(Luigi Alva)
佛罗伦萨Maggio Musicale合唱团与交响乐团
西尔维奥·瓦尔维索(Silvio Varviso)指挥
Decca 417 828-2
4 《奥里伯爵》
曹秀美、约翰·阿莱尔(John Aler)
吉诺·奎利科(Gino Quilico)
里昂歌剧院合唱团与乐团
约翰·艾略特·加德纳(John Eliot Gardiner)指挥
Philips 422 406-2
音乐风格
活力
罗西尼的音乐活力结合了莫扎特式的柔和以及无穷无尽的旋律进行。通常一个音的突然转换暗示了意料之外的旋律变化,乐团的旋律会兴奋地不停向上进行直达一个高点。“欢欣,”罗西尼曾写到,“是艺术的目的和基础,旋律简洁、节奏清楚。”
序曲
它们通常由一个和弦或者乐句开始,让聊天的听众安静下来。当听众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后,罗西尼会给出一个容易记住的旋律并伴随着标准的、容易跟上的节奏型。在创作早期,他常常会在不同的歌剧里使用同一个序曲,有时他干脆会放弃序曲而直奔歌剧主题。
配器
罗西尼是位能创造出特殊效果的大师。他喜欢创作一个能将整个乐队和声乐部分融合在一起的终曲。他还喜欢创新:他在《鹊贼序曲》中创新性地将打击乐使用在序曲里。另一个创新的例子是他在《布鲁斯基诺先生》中让第二小提琴用弓敲击出旋律。
人物
与在他之前的那些音乐大师的固定模式不同,罗西尼歌剧中的人物都是生动的人类。他还追踪着他们的心理发展,例如在《灰姑娘》中,辛德瑞拉从一位可怜的被蹂躏的女仆成长为一位成熟懂事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