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演示实验的几点体会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tong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而化学演示实验是配合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由教师示范操作或个别学生做演示而其他学生观察思考的一种实验形式,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最生动、最有效的直观教学,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手段,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第一次感知,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是很深的。
  在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增加了较多的演示实验。在有演示实验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以讲代做式”,这是教学态度问题,出现在老教师身上比较多;“自说自话式”,老师自己做实验,不管学生的感受,也不管学生能不能看得见,这是教学质量问题,在年轻教师中常见;“自我欣赏式”,老师包办实验,不让学生参与,只是在看,这是教学观念问题,在新老教师中都有出现。为此,我有些许认识,如下:
  一、“做”与“不做”不一样。首先,高中教师不做实验,学生会认为这个老师的专业技术不行,心想:这个老师教课水平行不行?连实验都不会做。再者,化学是自然科学,有些规律就是来源于实验中,如果不去实验,一些规律就很难讲明白。做演示实验是新教材的要求,也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感性材料的一种直观手段,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途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也应更新观念,教师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
  教师在演示实验时,许多学生对实验有直觉兴趣,喜好观察那些鲜明、生动、不平常的现象,而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不了解,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必须有标准的示范和引导,做到目的明确,一步步指引学生学会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演示实验的观察要素可分为:
  实验前:(1)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等);(2)反应条件(如是否加热、通电、点燃、加催化剂等);(3)反应装置(用什么做反应仪器、有何特点);(4)操作顺序(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添加药品的先后顺序)。
  实验中: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沉淀析出,是否有发光放热现象等)。
  实验后:(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2)仪器拆分顺序;(3)仪器整理。
  由于目的明确,重点突出,要求具体,引导得法,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都得到了全面准确的认识。例如“铜锌原电池”的讲解:先介绍铜、锌金属与稀H2SO4溶液反应的规律,然后再介绍原电池装置的特点;连接装置后,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电流表的变化,并记录现象。学生通过发现原电池中铜片上冒气泡和电流表偏转的现象,总结出了锌将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铜上的实质。
  二、顾与不顾学生的感受不一样。有经验的老师做实验时会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感受。如果只在讲台上做,后排学生可能看不到,那么效果就不会很好。如果将实验仪器抬高,让每一位学生都看到,实验是最感性的知识,无论基础好与差,都会对实验印象很深刻,所以课堂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教师在演示时应力求操作准确、规范、熟练,以起到示范作用。例如,手拿滴管的姿势、熄灭酒精灯、试管夹夹试管的位置等细微操作,错误都不应该在课堂上出现。速度适中,是指实验速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应使学生对每一个动作甚至动作细节都能看清。对于第一次接触的较复杂的操作要先示范分解动作,然后再演示连续动作,而且在演示实验中应尽量把定性实验改为准确定量的实验。在老师有条不紊、镇静自若的演示中,可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新奇、愉快和向往的审美感受,获得美的熏陶,培养审美的能力。
  三、学生做与老师做不一样。可采用“老师搭台,学生表演”模式。老师会做,学生并不奇怪,但是,如果一个学生实验操作相当熟练,那会让其他学生眼前一亮,师生间的距离就亲近了许多,学生们的积极性也就一下子调动起来了,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Na2O2和CO2的反应实验,先教给学生用玻璃管对着包有Na2O2的棉花团吹气,后让学生们观察实验现象。这时,学生会带着探索的心态去做完这个实验,其他人也会用期待的眼神去观察这个实验,这样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如果碰到学生不敢做或难于总结本质的实验,也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进来。还可以采用“老师示范,学生总结”的方法,以教师示范操作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边讲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现象发生和变化的过程,做到观察与分析相结合。特别是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到讲台上和老师一起操作,不仅能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平等的爱,在融洽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例如铝热反应实验,学生往往因为害怕反应过程中被烧伤,都不敢去尝试。这时老师可以先讲清实验的要领,然后让学生来做。结果敢上来的同学做得都很好,效果也不错。原因是,通过老师的鼓励,做出了学生的自信心,做出了实验的趣味性,更主要的是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愉快学习的愿望。又例如,“银镜反应”是含醛基化合物的特征反应,该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一个难点。而实验中产生银镜这一现象,对学生来说有极大的吸引力,如不能很好地结合观察后的讲解,就容易失去这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机。由于实验现象明显,完全可以通过以下讲解突破教学难点:既然产生了银,说明银元素发生了还原反应,因此乙醛必然被氧化,而乙醛的氧化产物只能是乙酸。由于银氨溶液中的银元素被还原,氨分子必然释出,乙酸和氨分子必然结合成乙酸铵,此外还应有水生成。这样,通过实验和讲解,学生对这一反应必然印象深刻、记得牢固。
  
其他文献
传统的语文教学从形式看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从内容上看是以讲授课文主题、结构、特点为中心的教学,这种教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21世纪的语文学科,其地位越来越显著,时代要求语文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整体素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正确的观点、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念、辩证的思维方
期刊
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实践性、综合性始终引领着改革前进的方向,其中“活动”这一思想尤为典型。因为“活动”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克服传统教育偏重书本知识、轻视能力的弊端。  一、如何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
期刊
每年各地高考地理的考查内容大多涉及到对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分析原理和规律,而各种地理现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将影响部分地理事物的各种因素总结一下,浅析其内在的原理规律。  一、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  1.海拔高度: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海陆分布:因海陆存在热力性质差异,所以海陆间气温与气压随季节发生变化。北半球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相反。  3.气温:同一水平
期刊
摘 要:情境教学强调为学生创设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的认知需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体验学习,完整地经历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认知全过程。本文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探讨了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 初中历史 应用    一、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1.想象历史情境——以课本素材为载体  初中历史教材,突出了在文字阐述中穿插展示丰富多彩、蔚为大观的图文
期刊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精心提炼和展示的过程。课堂上科学精巧的提问,能够激活学生及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精髓,通过课堂提问要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提问要使学生产生积极思维能力、积极探究能力和分析知识、归纳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是地理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
期刊
宋代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有句“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名言。这句话精辟地阐述了读书的技巧,尽管历经千年沧桑,我觉得对我们新时代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就必须指导学生“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正如阅读心理学家罗森布拉特所说:“读者不是单纯地追求作者在课文中所
期刊
摘 要:教学中,导入方法就像一把钥匙,只要我们选对钥匙,把握住因课因人而异的原则,懂得创新,就一定会为孩子们打开主动学习的大门。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学导入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教学 导入    于漪老师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课的第一锤要怎么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住学生的心魄呢?”由此可见,好的导入是一堂好课成功的开始,它起着打开教学局面的重要作用。我在教学实
期刊
每一个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在认知方法、认知发展和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还是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如果进行分层施教,在集体授课制下,每班的学生人数较多,我们也会经常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比如:分层施教是否会认为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如何界定哪些学生基础好、哪些学
期刊
摘 要:物理情境的建立,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识更贴近于实际生活,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有一种亲切感和现实感,同时丰富物理课程的形式。特别是在新教材引入研究性学习、探索性活动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在较少的课时内掌握更丰富的物理知识,物理情境的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要抓住物理情境的建立,将最基础、最典型的物理情境、物理问题介绍给学生,并通过建立物理情境,将研究方法和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
期刊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一个独具时代意义的字眼,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和谐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实现和谐教育的关键是构建和谐课堂。这给我们的课堂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注入了更新鲜的养分,让教育也日益出色。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语文课堂呢?  一、“关爱、公平、尊重”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