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调查显示,尽管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已经在逐渐消退,中职毕业生高就业率下同时存在就业质量不高这一问题,值得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基于中职学生就业力的视角,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力现状、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提高中职学生就业力相关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 吸引力 中职生 就业力
一、中职学生就业力现状
(一)中职学生就业现状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从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看:只有极少数的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选择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从就业渠道情况上来看是:大多数的毕业生通过学校推荐就业;少部分是通过中介介绍就业或者其他渠道就业。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也是加工制造类,其次是信息技术类、土木水利工程类和商贸与旅游类。
而在就业率方面,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以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仍然保持在95%以上。还有就是,我们按照现阶段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有政策,农民工有政策,唯独对中专生就业有利政策比较少。
(二)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就业力是指一个人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从而胜任工作、保持工作并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而中职生就业力,是指中职生通过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具体来说又表现为毕业生身上具备的综合素质。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则是指为人处世、适应社会等方面的素质。据一项权威的调查统计,在被调查的中职学生当中有90%对自己个人综合素质表示担心,尤其在交际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有85%认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一般,需要更多的锻炼和培养。13%的中职院校学生认为自己能力很差,只有2%对自身能力和素质充满信心。于此,我们可以知道,目前中职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中职学生就业力出现的问题
1. 国家政策的影响:随着2007年中职教育的大幅度扩招,中职教育的规模可以说是一年比一年宏大,生源的宽进宽出,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毕业生整体质量的下降。
2. 中职学生就业暴露出来的问题
(1)学生定位不准确,对待遇期望值过高
首先,很多中职生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其次,学生对所学专业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及性质了解不够。比如电子、机械、钳工等专业都属于技术工种。技术工种的特点决定了工作时间越长经验就越丰富,技能就越高,待遇才可能高。
(2)年龄偏小,心理不成熟,为人处世的能力较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中职学生走出学校面向社会,大多只有17歲左右。社会阅历十分有限,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看不清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善于沟通,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这在企业中是非常要不得的。
三、提升中职学生就业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一)从国家的角度出发
要提升中职生就业力,解决中专生就业问题,首先需要国家从宏观上进行调控。
1. 建立完善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系统
中专生毕业年龄普遍不大,社会经验及自我保护不足,尤其是实习期间对学生的安全保护,国家有关法令还应再进一步明确,如实习生工伤的确定和赔偿等。
2.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民营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
第二、三产业是吸纳学生就业最多的产业,国家应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应进一步增强吸纳就业的能力。同时要做好宣传和引导,逐渐改变服务业低人一等的意识。
(二)从教育管理部门、行业及学校的角度出发
教育部门应该把对中职院校考核的重心从考核中职学生的就业率数据方面转移到对其就业力的考核,提升我国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此同时,应该加强中职教育与其他高一级别的教育之间的联系,给予优秀的中职毕业生更宽更大的提升空间。
(三)从学生自己的角度出发
1. 定位准确,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对于中职生来说,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想到自己的不足,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都还很薄弱,到单位去了是要继续学习,继续磨练的。这样才更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2. 学会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工作意味着走出学校单纯的环境,走向社会的大舞台。这就必须要重视人际交往,懂得与人团结合作。另外还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宽容与忍耐,摒弃自私自利与霸气。再次,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尊重别人,讲究礼仪,从小事做起,养成文明交往的良好习惯。
结语
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仅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以及行业等等的大力支持,最重要的一点是中职生必须认清自己的角色,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就业力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晓峰.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成因浅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0.
[2]邱小健.提供免费教育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J].教育与职业,2009(5).
[3]郑薇.关于中职学生就业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教育报,2007.
[4]乌苏拉·山霍斯特·达乐.以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的瑞士职业教育与培训[J]. 职业技术教育,2010(22).
【关键词】职业教育 吸引力 中职生 就业力
一、中职学生就业力现状
(一)中职学生就业现状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从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看:只有极少数的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选择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从就业渠道情况上来看是:大多数的毕业生通过学校推荐就业;少部分是通过中介介绍就业或者其他渠道就业。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也是加工制造类,其次是信息技术类、土木水利工程类和商贸与旅游类。
而在就业率方面,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以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仍然保持在95%以上。还有就是,我们按照现阶段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有政策,农民工有政策,唯独对中专生就业有利政策比较少。
(二)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就业力是指一个人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从而胜任工作、保持工作并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而中职生就业力,是指中职生通过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具体来说又表现为毕业生身上具备的综合素质。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则是指为人处世、适应社会等方面的素质。据一项权威的调查统计,在被调查的中职学生当中有90%对自己个人综合素质表示担心,尤其在交际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有85%认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一般,需要更多的锻炼和培养。13%的中职院校学生认为自己能力很差,只有2%对自身能力和素质充满信心。于此,我们可以知道,目前中职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中职学生就业力出现的问题
1. 国家政策的影响:随着2007年中职教育的大幅度扩招,中职教育的规模可以说是一年比一年宏大,生源的宽进宽出,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毕业生整体质量的下降。
2. 中职学生就业暴露出来的问题
(1)学生定位不准确,对待遇期望值过高
首先,很多中职生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其次,学生对所学专业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及性质了解不够。比如电子、机械、钳工等专业都属于技术工种。技术工种的特点决定了工作时间越长经验就越丰富,技能就越高,待遇才可能高。
(2)年龄偏小,心理不成熟,为人处世的能力较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中职学生走出学校面向社会,大多只有17歲左右。社会阅历十分有限,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看不清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善于沟通,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这在企业中是非常要不得的。
三、提升中职学生就业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一)从国家的角度出发
要提升中职生就业力,解决中专生就业问题,首先需要国家从宏观上进行调控。
1. 建立完善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系统
中专生毕业年龄普遍不大,社会经验及自我保护不足,尤其是实习期间对学生的安全保护,国家有关法令还应再进一步明确,如实习生工伤的确定和赔偿等。
2.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民营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
第二、三产业是吸纳学生就业最多的产业,国家应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应进一步增强吸纳就业的能力。同时要做好宣传和引导,逐渐改变服务业低人一等的意识。
(二)从教育管理部门、行业及学校的角度出发
教育部门应该把对中职院校考核的重心从考核中职学生的就业率数据方面转移到对其就业力的考核,提升我国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此同时,应该加强中职教育与其他高一级别的教育之间的联系,给予优秀的中职毕业生更宽更大的提升空间。
(三)从学生自己的角度出发
1. 定位准确,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对于中职生来说,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想到自己的不足,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都还很薄弱,到单位去了是要继续学习,继续磨练的。这样才更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2. 学会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工作意味着走出学校单纯的环境,走向社会的大舞台。这就必须要重视人际交往,懂得与人团结合作。另外还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宽容与忍耐,摒弃自私自利与霸气。再次,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尊重别人,讲究礼仪,从小事做起,养成文明交往的良好习惯。
结语
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仅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以及行业等等的大力支持,最重要的一点是中职生必须认清自己的角色,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就业力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晓峰.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成因浅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0.
[2]邱小健.提供免费教育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J].教育与职业,2009(5).
[3]郑薇.关于中职学生就业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教育报,2007.
[4]乌苏拉·山霍斯特·达乐.以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的瑞士职业教育与培训[J]. 职业技术教育,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