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与当代生态伦理育成

来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at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大量的生态智慧,对当代生态伦理育成具有重要价值。学习其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爱万物、节用寡欲等观念,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整体生态世界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科学发展的生态实践观,关爱自然、保护物种和生态平衡的生态价值观,勤俭节约、适度发展的生态消费观。
  [关键词]中国传统 生态思想 生态伦理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10)03-0076-04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生态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由于人类不恰当的自然观和行为模式造成的,“观念是关键……最严重的污染是心灵的污染。环境的改善归根到底取决于价值观的改变”。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首先需要改变人类的生态观念,代之以新的生态伦理,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人类对环境伦理的需求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是解决生态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并进的重要保障。我国传统文化以“和谐”为核心理念,提供了大量的生态智慧,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在西方生态伦理的“东方转向”大潮下,身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人的我们更应当加强对本民族生态智慧的发掘和研究,积极寻求现代性转换和整合,为当代生态伦理育成提供精神滋养。
  
  一、继承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整体生态世界观
  
  “天人合一”观念最早可追溯到《周易》。《周易》是研究天道和人道会通关系的书,其中就提出了“天人合德”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同时这一思想又是辩证的,即一方面人类应顺应自然而“弗违”,遵守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人又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自然规律。
  “天人合一”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孔子否定了天是超自然的上帝,把“天”作为自然界来论述。他认为天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还将人类的德行修养和自然界联系起来,提出著名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说。孟子主张“天人相通”,“知其性,则知天矣”。认为人性与天性是完全相通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即“天人合一”的境界。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认为人既应改造和利用自然,又应保护自然。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认为天、地、人“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也”。宋代张载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天人合一”,强调认识自然规律就能和自然一体。“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程颢提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说,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道无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则为天道,在地则为地道,在人则为人道”。朱熹也主张“天人一理”,“天即人,人即天”。明清学儒等也进一步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道家哲学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被西方生态主义者推崇。“在各种伟大传统中,据我看来,只有道家提供了最深刻而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本质两者的基本一致。”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顺应自然、法地则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明确地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万物和我们人类同生于道,天地间的一切,无不统摄在自然之下。“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是和谐共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
  佛教的“依正不二”原理与生态伦理学观念不谋而合。“依正”是指“依报”(环境)和“正报”(生命主体),“依正不二”是说生命与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佛教用“三世间”表示人、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认为要做到“三世间”的关系协调正常,就要实施“依正不二”的原则。
  综上,虽然各家论“天人合一”的主张不尽相同,但都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基本出发点,以“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伦理价值目标。其所包含的整体论原则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可以为当今人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合理的思维模式,帮助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世界观。
  西方生态学者认为,生态危机的出现和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有关。长期以来,西方哲学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又带来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从古希腊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到基督教教义认为人代替上帝掌管自然;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机械自然观,到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总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是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人的价值为衡量标准的。受此影响,进入工业社会后,人们运用现代技术对大自然进行过度的掠夺和索取,最终导致了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西方学者在反思“主客二分”模式、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主张学习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德国哲学家赫尔曼·凯泽林就指出:“在对自然的控制方面,我们欧洲人远远跑在中国人的前头,但作为自然意识的一部分的生命,它在中国找到了最高的表现……在这种意义上他们比我们站得更高远些。”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思考的永恒命题,中国文化传统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社会和自然是相互融合的有机统一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直到两千多年后,西方生态伦理学才提出类似观念。“天人合一”的生态观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整体境界,正是主客二分的西方工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所缺乏的东西。它提供了一种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视角,有利于指导人们正确对待自然。其中包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可以帮助现代人克服工业文明下的人类中心主义,从唯工具理性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转变到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可以为育成人类战胜生态危机、开创未来生态文明的新的生态伦理提供思想资源。
  
  二、借鉴传统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原则,树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科学发展的生态实践观
  
  “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思想的创始者是老子。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包括人在内的万物所遵循的最高法则,既有宇宙规律的意思,又有自然而然、不事人工的意义,是道、天、地、人都要共同遵循的最高规律;“道法自然”就是反对任何破坏自然、违反规律的行为,要求人尊重和顺应自然的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自然规律中确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法则。因此,老子推崇“自然无为”、“无为而治”,即一切要顺乎自然而不加妄为。所谓“无为”,并不是要求人们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人们应该顺应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是按着人的意志去强行改变,胡乱施 为。如果不尊重自然规律任意地胡乱妄为,必然会招致祸害。
  儒家也强调尊重自然规律,自觉与天地和谐共生。《周易·系辞》指出:“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些是指人类的行为要顺应自然,适应自然,不违反自然规律。天道先人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有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人应该顺应这个规律,违反了就会招来祸害。儒家还提出了“以时禁发,以时养发”思想。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和进行农业生产时,要顺应生物的繁育生长规律,维护生态平衡。荀子主张,“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耕、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人类的生产活动只有顺应了自然规律,才能源源不绝地从自然得到馈赠。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思想能够帮助当代人克服科技理性对自然的破坏,建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生态实践观,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生态危机就是由于人类从工业化、商业化和实用主义出发,不顾自然的承受能力,违反自然规律,滥用科技手段和工业文明任意地破坏自然,无度地掠夺自然,才最终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失衡,使人类陷入了生存危机。人类应该吸取教训,在社会发展和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选择符合生态环境规律和自然本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的行为生态化,将生产和生活方式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
  我们应该学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原则,树立尊重自然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科学生态实践观。应该最小地影响其他物质和地球,合理借鉴“无为而治”思想,反对人类为自己的目的大规模地改变自然,不过分干涉自然,把破坏和干涉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坚决不可再走浪费型、破坏型的发展道路。要建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少破坏少干预自然、按规律办事、不妄为的宏观调控原则,处理好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的关系。
  
  三、学习传统的“万物平等”、“仁者爱物”观念,树立关爱自然、保护物种和生态平衡的生态价值观
  
  中国古代对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伦理思想具有普遍的认同,儒、道、佛都有惜生、爱生的慈善情怀,把尊重一切生命价值,爱护自然万物视为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天地之大德日生”。儒家思想不仅提倡“仁者爱人”,而且认为对待天地万物也应采取仁爱态度,把尊重生命、维护生命、长养生命作为人的“大德”。孔子把对待生物的态度看作是一个道德问题。《礼记》提出爱护动物的“六不”:不火烧草木而畋猎、不猎杀小兽、不取禽鸟之蛋、不杀怀胎的动物、不摧折幼小动物、不捣毁鸟兽之巢穴。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把爱护自然万物提高到君子的道德职责的地位。董仲舒说:“质子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矣谓仁?”即仅仅爱人还不足以称之为仁,只有将爱民扩大到爱鸟兽昆虫等自然万物,才算作仁。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认为人类万物无不是生命的结晶,是我的同胞和朋友。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看法,朱熹也认为真正的仁爱是“在天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者也”。
  道家强调物无贵贱,物我同一。人与天地万物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是相互依存的,万物应得到同等的尊重。老子认为万物同源,与道为一,人只是四大之一,只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更不是自然的主宰,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因为万物为道所创生,因此从原初性上就与人类具有同样的价值和尊严,所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只是万物之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即万物都是平等共生的。
  佛家主张众生平等,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认为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佛教强调慈悲为怀,关爱众生,把所有生命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去体验,使“爱”或“慈悲”所关注的对象不仅限于人,而且还要遍及所有生物。“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这对伦理学是一种革命。任何生命都把保护自己的生存当作至高无上的目的,这是生命世界的准则。”“不杀生”的道德信条表现出了尊重生命、善待万物的生态保护思想。
  西方哲学只承认人的内在价值,自然界的价值只不过是作为资源为人利用的。亚里斯多德说:所有的动物肯定都是大自然为了人类而创造的。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动植物是为了给人类提供食物。这种思想导致了人类为了自身需要而不顾其他生物的生存,破坏自然植被,乱捕乱杀野生动物,最终造成了动植物大量灭绝和地球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恶果。科学家发现,人类活动造成的物种灭绝比自然灭绝的速度高1000倍。近几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气温升高、栖息地环境遭破坏、人类的捕杀等原因,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2004年全球物种调查》显示:全球有超过15000种物种濒临灭绝,12%的鸟类处于濒危状态,1/4的植物种类将绝迹,大约有11%的鸟类、25%的哺乳动物、34%的鱼类濒临灭绝,50年后,100多万种陆地生物将绝迹。
  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灭绝就意味着多种生物灭绝,会带来破坏性的连锁反应。事实上,人类自身的生存依赖于其他物种的存在,野生生物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会受到影响。英国生态学家诺尔曼·迈尔斯说:“倘若有一半的昆虫消失,那么不出一年,我们的农业体系就会遇上大麻烦。”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承认一切生命的内在价值,把保护自然界看成是人类的道德责任,内在包含着爱护万物、保护生态平衡的逻辑必然性。当代人应该学习传统的万物平等、仁者爱物的生态道德,树立关爱自然、保护物种和生态平衡的生态价值观,做到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严格控制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垃圾分类回收,废电池妥善处理,不捕杀或食用野生动物,不生产使用一次性木筷,不乱砍滥伐,不破坏植被,为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一个洁净的自然家园。
  
  四、提倡传统的“知足常乐”、“少私寡欲”精神,树立勤俭节约、适度发展的生态消费观
  
  知足常乐、崇尚节俭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同样也是古人对待自然资源的基本原则。《周易》中有“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的思想。儒家要求统治者节制自己的行为,克制欲望。管仲提出:“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要求人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按照规定的时节进行。孟子认为,“故苟得其养,无物不 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如能认真保护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就会取之不竭,反之就会枯渴。荀子提出了“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的道德观念,强调合宜恰当地对待自然万物,实现永续长久利用。陆贽在《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疏》中说:“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对自然的消费应该遵循适可而止的原则。
  老子指出贪得无厌会带来无穷的灾难:“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如果人类放纵自己的欲望,无限制地予取予求,其结果是超出自然的承受能力,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因此,老子批判奢侈,追求俭朴的生活方式,反对放纵自己的欲望,提出“知足常乐”的人生原则:“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就是满足于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知止”就是止于自然承受的限度。老子要求人类要“少私寡欲”。“去甚,去奢,去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即要懂得适可而止,节制欲望,将自己置身于功名利禄之外,以求长治久安。人类只有从宇宙生态伦理出发,自觉克服自己的私欲,才能保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正是基于人类的过度贪欲和追求物质感官享受的奢侈观念激起的恶性消费和恶性开发,给脆弱的生态环境、有限的自然资源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带来了毁灭性的威胁。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改变人类追求奢侈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知足常乐”、“少私寡欲”的主张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节约性”原则不谋而合。“这种‘适度’原则,在现代生态伦理学中也叫‘节约性’原则,即主张人类应当‘节欲’,有限度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反对为了满足人类的无休止的欲望而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从而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以提倡合理消费、简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消费文化是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少私寡欲”、“知止知足”的思想有助于树立可持续发展的适度、绿色的消费观。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并不富裕,但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不能继续走“透支”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道路。要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必须正确对待消费与节俭的关系,关注长期效益、长远利益,坚持适度原则、节约原则、有限原则,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坚决反对因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大肆掠夺、破坏自然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吕 楠]
其他文献
会议
Objective: Self-directed training represents a challenge in simulation-based training as low cognitive effort can occur when learners overrate their own level o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会议
会议
会议
正是一年花落,翘待来日争春。年关岁尾是盘点的季节,算一算耕耘,数一数收获,思一思教训,给人的有奋进,有鼓舞,有惊醒。《中国投资》是投资领域的专业刊物,自然要对2004年发生
会议
韩国韩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联合总会总会长韩晟昊博士,韩国华侨。他的人生历程充满了传奇:与数位韩国总统交好,被称为他们的私人保健医生;受卢泰愚总统之托,秘密前往中国联络中韩建交之事;获得了代表韩国最高荣誉的国民勋章……    中韩建交前的秘使    1988年2月28日,也就是大韩民国第三十届总统上任后的第四天深夜。汉城新东和汉医院院长韩晟昊博士,一位年逾花甲却精力超人的瘦小老人,像往常一样,正倚在床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