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抒情主体人称剖析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zh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听听那冷雨》时,不少学生问:“这篇课文的叙述人称为第几人称?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这是一个费思量颇难答的问题。
  首先,这篇文章的“人称”不该称“叙述人称”。《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作的基本思路是:即景—联想—抒情。其中最关键、最主要的是抒情。无情怎会即此景?有情方能生联想。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抒情。尽管文中对“雨”的描写,从表达方式看,可归属大分类的“叙述”,但《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抒情散文,而不是一篇叙事散文,因此,该文的人称不可谓“叙述人称”,而应该称之为“抒情主体人称”。
  那到底是第几人称?第三人称还是第一人称?从文本语言的行文人称看,确有第三人称“他”。如第三节“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又如第五节“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再如课文最后一节“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可除此之外,文中其他部分的人称均未明示为第三人称“他”。如第一节“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谁“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谁“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是“我”是“他”都可。又如第四节“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闲,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是谁“回到台北,世人问起”“笑而不答心自闲”?是“我”是“他”又都可。
  那这些内容中的人称究竟是“我”还是“他”?这就关乎作者创作此文时的行文构思了。笔者揣摩作者在构思此文时,将自己化成了两个“本体”:一个是“灵魂”的“我”,一个是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而文中“灵魂”的“我”又不时地与情境世界中的“我”在进行着对话(从阅读的角度看,当然也在和读者对话):“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请这样做吧!“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这是灵魂的“我”的真切感受,文本情境世界中的“你”可真正体验到了吗?于是,文中除明确有第三人称“他”以外的其他行文内容的人称均有了具体着落,都是第一人称“我”:“灵魂”的“我”和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文中凡是带有祈请语气的句子,其人称均为第一人称“灵魂”的“我”,如上文所举二例;其余人称则都是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而文中所谓的“他”,则是指现实世界中的那一个“他”(“他”与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有关,但不等同于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这种关系近似于创作者与文本抒情主体的关系)。
  因此,《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的“抒情主体人称”主要为第一人称“我”。而“灵魂”的“我”和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以及现实世界中的“他”则交叉显现。文章一开始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因身处台北霏霏之雨中而联想到了大陆,引发了强烈的怀乡之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从而联想到了“杏花、春雨、江南”及其中国汉字所内含的丰富意蕴。于是,“灵魂”的“我”便祈请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请这样做吧!同时又告诉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这雨不仅下在了“你”身上,更下在了包括现实世界中的“他”以及所有人的身上。于是,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又联想到了美国丹佛落基山的“雨”,告诉人们,美国丹佛落基山的“雨”虽好,“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进而,灵魂的“我”再一次显现,告诉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这是灵魂的“我”的真切感受,文本情境世界中的“你”可真正体验到了吗?并且告诉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现实世界中的“他”,“十年前,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于是,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便联想到了在大陆上的千家万户和台湾岛上日式瓦屋中听雨的感受。进而因台北公寓时代的到来,听雨情景不再,发出了深深的感慨:“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最后,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的思绪———这一只翩翩的“灰蝴蝶”又回落到了现实世界中的“他”身上:“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无限感慨:“‘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只可再‘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的行文构思、“抒情主体”的人称表述如此特殊,估计与作者余光中先生文学修养的内在世界有一定的关联。他在一九九二年回大陆讲学时说:“我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可见,除爱国主义思想外,中国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也许,庄周梦蝶“周邪?蝶邪?”的翩翩文学之“蝶”时常会翩跹于他文思泉涌之时,否则,《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怎会出现这样灵魂的“我”和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以及现实世界中的“他”交叉显现的奇妙构思,并且是那样的挥洒自如又痕迹不露呢?同时,西方哲学世界中“灵魂”拷问“肉体”的哲思与中国式的君子自省之道在他身上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当然,这仅是本人在教学、备课时的一些随感体验,未能充分求证,尤其是得到余光中先生的首肯。因此,在此也就不敢充分展开了。但教学也是一种体验,能将自己的体验写出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也就满足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在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瑶山深处,有一所大山脚下的学校——大圩中学.在这所偏远山区学校,有一位教师立志要做一颗瑶山孩子人生路上的闪亮星星. 他叫杨亮,扎根山区15年,用执着与
文章介绍了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实践,包括教学内容、实验过程管理和辅导等方面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整合与运用。
测井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石油测井领域的特殊表现形态。三年多来.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测井公司“)根据《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与石油大学(北京)合作进行测
胡承珙的《毛诗后笺》是“诗经清学”考证派的代表作之一,备受梁启超等学术大师的推崇。其书主旨申述毛义,而其训诂成绩尤为卓著,颇有创见。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俗话说:情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我想,如果把情感融于语文教学中,一定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改善和发展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持正确的态度和体验,即
韦昭《国语注》是《国语》现存的最早注本,韦昭在分析实词的词性和用法、训释虚词和分析特殊句式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反映出三国时代汉语语文学者的语法观念和分析语言所达
两年前,正读四年级的他从外地来投靠株洲的伯父,从而转入我校就读。可是,他刚转入寄宿部3天,告状的声音就不断传到校长室——往饭菜里面吐口水;故意撩打就餐的同桌;操场上,蛮
期刊
让个性在语文教学中飞扬,是21世纪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怎样才能让个性在语文教学中飞扬?    一、发掘教材个性——语文教学个性飞扬的立足点    现代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发掘教材个性。不管哪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感情和个性的凝结。文学长廊里的任何一部作品,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从审美趣味到语言特色,无不显示出各自的特
教育即唤醒.最有效的教育应该是给予人合适的、需要的、自由的唤醒,点燃内心蕴含的美,并不断散发出来.如此定位,融入了我们对教育现实的思考,尤其是当前教育留下的“果实”与
分析了我国普通玉米和鲜食玉米产业化发展的可行途径,同时提出适用的育种目标和方法,为我国普通玉米及鲜食玉米产业的崛起与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