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的同济路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7924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07年5月20日,是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百年同济,百年辉煌。为了祝贺与纪念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本刊特发表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1907年,凤阳路上的3幢西式洋房、3个操日耳曼语的专职德籍教师、33名满口“洋泾浜”德语的黄皮肤中国学生,组成了同济大学最早的雏形——德文医学堂;今天,同济已是拥有5个校区、5万多学生、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的国家重点大学。百年沧桑,风雨兼程。同济大学一路走来,其发展虽坎坷曲折却又厚重辉煌。
  
  初创: 茄门医生呱呱叫
  
  1899年,一位名叫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的德国医学博士在上海环视一周后,选址德国驻沪总领事馆附近的张家浜新马路(现凤阳路),开办了一家有20张床位的医院。该院取名“同济医院”,37岁的宝隆自任院长。由于当时的中国病人惧怕开刀做手术的西医,因此前往就诊的患者寥寥无几。宝隆灵机一动,便花钱雇人到马路上作宣传。这些人拿了钱,便一路高呼:“茄门(德国)医生呱呱叫!”随着医院渐渐声誉鹊起,宝隆深感医疗力量的严重不足——当时医院的医师大多由德医公会成员兼任——于是便想到就地招收中国学生,开办学堂,以培养施诊医生。由于当时在中国办医学堂符合德国政府和工商科技界的利益,因此宝隆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时任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及德国高等教育司司长阿尔托夫等人的赞同。在他们的支持下,为中国人办的“德国医学基金会”宣告成立。基金会从德国募集了25万马克资金及大量书刊、医疗器械等,又向上海的德、中商人募捐,同时还积极争取中国官方的资助。1907年10月1日“德文医学堂”举行开学典礼,校址就在同济医院的对面,即白克路(今凤阳路)23—25号。医学堂由董事会掌管,董事会共18位成员,其中包括宝隆等德医公会元老及3名德国商人,中国绅商朱葆三、虞洽卿也名列其中。宝隆当选为董事会董事长(时称总监督)兼校长(学堂总理),全面负责学堂的日常工作。作为同济大学的创始人,宝隆是中国早期国立大学创始人中唯一一位具有博士学位者,1909年因伤寒病逝于上海。
  
  发展: 德式教育树人才
  
  创建之初,医学堂设德文和医学两科。德文科学制3年,医预科学制2年,医正科学制3年,共8年,培养目标为施诊医生, 学生全部自费。1908年,克纳佩借各地德国领事之力,要求中国派遣官费生,这大大扩展了医学堂的生源,学生猛增至80多人。原校舍已容纳不下,于是便在今淮海中路南、复兴中路陕西南路西侧购地12亩,自建校舍,同时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09年暑期,新校舍落成,德文科和医预科师生都搬入新校舍。 同济德文医学堂的建成和发展,赢得了中德两国政府和有识之士的赞赏。清政府先后派皇室成员等来校视察,上海道署甚至还奏请清廷奖赏建校和出资赞助的德国人士。1911年,学堂有了一定的声誉,报考的人很多,于是便停止招收官费生,学生全部为自费。1912年工学堂建成,同年,医、工两学堂合并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月英、日联军侵占青岛,德国人开设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校被迫停办,该校的部分教师和43名学生辗转来到同济医工学堂。因43名学生中有30名学生为土木科专业,故学堂又增设了土木科,此后不久又增设了机师科。经过几年陆续建造,到1917年初,学堂校舍已初具规模,学生逾400余人,专职教师50余人,大多是德籍教师,他们有很高的学历,不少还是德国大学教授。从1907年创办到1917年,办学十年,学堂沿用德国教育模式,不仅使用德国医科、工科原版教材,以德语为第一外语,而且规定自德文科二年级起,一律用德语进行教学。此外还参照当时德国大学的有关规定,要求工科学生第一学年必须先在本校工厂实习一年;医科学生毕业后,必须实习一年并提交科研论文,经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博士考试。在严格的德式教育模式下,学堂逐步形成了严谨、求实,着重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精神。
  
  飞跃: 双喜临门升大学
  
  1917年3月中德断交,因地处法租界,同济被租界当局以敌产为由,强占校舍并宣布解散。后来经过同济师生及爱国华商朱葆三等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北洋政府迫于舆论压力,最终同意同济的迁校方案,同济500余名师生集体迁往吴淞,建起新校区。同年4月教育部下达训令,将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改名为同济医工学校,后经审批定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3月17日同济工科被批准为大学,教育部不同意医科改为大学,但学校名称可称为同济大学。经过努力建设,1924年5月20日,教育部下达训令,同意医科为大学,认为“该校学制系参照德国大学通则办理,核其内容与部定大学条例尚无抵触,应准改为大学,以宏造就。”恰好那时规模宏大的吴淞新校舍建设完毕,在5月18日刚刚举行了落成典礼,可谓双喜临门。这一时期,随着学校向大学过渡,各项制度相继建立和健全,各项活动围绕着办学宗旨展开,逐步形成了有同济特色的教学特色和严谨求实的学风。1927年8月,在蔡元培的鼎力推荐下,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命名同济为国立同济大学,当时一起任命的国立大学仅有6所。1937年,同济理学院正式宣告成立,至此,同济大学形成了具有医、工、理三学院的国立大学,学生人数亦逾千人,完成了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
  
  蓄势: 八年六迁泣鬼神
  
  就在迎来学校大展鸿图的鼎盛之际,同济的发展轨迹却因中日战争的爆发而再次被改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位于吴淞的同济校舍在日军的炮火中被夷为平地。在迁出市区20年之后,同济大学不得不再次迁入市区租界地,全校一千多名学生和教职工挤在今乌鲁木齐路的临时校舍内,期待着早日复课。然而随着战事的吃紧,即使是孤岛租界,也已容纳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9月,学校迁往浙江金华。两个月后,日军逼近杭州,学校又从不断遭受日机空袭的金华迁往江西赣州,并克服重重困难于1938年1月底正式复课。不久,医学院后期也从上海迁到江西吉安。医学院以第五重伤医院和自办诊疗所作为实习基地,开展教学、科研与服务活动,开创了中国人自办实习医院的先例,日门诊人数最多时达400余人。1938年7月,局势突变,九江危急,同济又从赣州迁往广西贺县八步镇。1938年冬,学校第一批校产运到八步江边还未及卸下,因日寇进攻华南,广州沦陷,全校师生尚未来得及喘息,便不得不再次经历颠沛流离之苦。1939年春节前夕,同济师生分批迁至昆明。次年秋,为躲避日机轰炸,已五次迁校的同济大学不得不再次作出迁校的决定。以周均时校长为主席的迁建委员会给四川宜宾县李庄富商钱子宁发函,请求迁往李庄。在得到“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所需,地方供给”的承诺后,学校开始了第六次迁徙,并于1940年底至1941年初迁校完毕。李庄有许多庙宇,同济师生便以庙宇为校舍,在既无电灯,又无书店的艰苦条件下,开展科研和教学,积蓄力量,等待大展宏图的那一天。1941年2月试办助产护士班,不久成立“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45年建立法学院;工学院造船组改为造船系,并增设了机械专修科;理学院数理系分为数学、物理两系。1945年夏,同济在宜宾建立了国内第一所正规化的医事检验学校——高级医事检验职业科。此时的同济,已逐步迈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方向。抗战胜利后,同济大学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日子,于1946年回到上海老家。面对一片废墟的吴淞校舍,师生们并不气馁,他们在分散于市内十多处的校舍内积极恢复教育科研活动,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至新中国成立,同济已发展为以拥有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海内外的综合性大学。十年之内连续六次南下北上,同心砥砺,济世兴邦,堪称高校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其精神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辉煌: 同济模式续新篇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同济大学由人民政府接管。从1949年到1952年,在“以培养工业建设干部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理念指导下,高等院校院系进行大规模调整。上海原有41所高校锐减为15所,同济的文、法、医学院及部分理工专业陆续调出,同时接纳了交通大学、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大同大学、大夏大学、之江大学等学校的土建学科,一跃成为当时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广、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经中央批准,同济大学恢复对德文化学术交流。在李国豪校长带领下,逐步实行“两个转变”:由土木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由国内普通高校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窗口之一的国际性大学转变。在历史性的转变中,同济逐步形成了三个办学特色:发挥土建学科优势,文、理、工等相互渗透,多学科综合发展;积极开展对德交流与合作,博采众长,成为我国吸收德国先进科技和研究德国问题的一个重要窗口;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重视函授及继续教育。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高校布局再次调整。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于1996年并入同济大学。2000年4月,同济大学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在高校布局调整中,同济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模式,被国务院领导赞为高校体制改革中的“同济模式”。目前同济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同济大学是首批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作为国家教委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同济先后进入“211工程”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行列,实现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现在,同济大学正以昂扬的姿态,在保持建筑和土木工程学科国内优势地位及德语教学特色的同时,不断向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一流现代大学迈进。
  百年沧桑,风雨兼程。同济大学一路走来,历经坎坷却又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百年来,同济从未停止过自己前进的脚步,同济一直在改变。然而,有一种东西自始至终却从未改变,那就是同济精神: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无论是“严谨、求实、团结、创新”,还是“同舟共济,自强不息”,表述不一,精髓不变。同济土木建筑的强大及名扬海内外的同济医学只是这种精神的一种缩影,一种代表而已。用同济人自己的话说:同济人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得最好!
其他文献
镇西村位于革命老区淮安市淮安区钦工镇镇西侧,曾经是一座穷村,经过5年的脱贫攻坚,2019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7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8900元;荣获区级文明村、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村、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卫生村;在2019年上半年区百面红旗评比中获党建、服务、发展、文明、和谐五面红旗。这些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村民心中的拓荒书记——支中海。  加强党建,配好“班子”,勇担重任  他有四海
期刊
安征夫,一位出色的抗战宣传鼓动家,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骁将。他1934年投笔从戎,北上长征去抗日,先后任红四方面军总政部宣传干事、八路军总部随营军校文化主任、抗大一分校宣传科长、《战旗报》主编、八路军滨海军区宣传部部长等职,参加了平型关大捷、抗大一分校二次东征、大青山突围、三次甲子山反顽等战斗,为开辟和巩固沂蒙山和渤海湾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10月25日,安征夫倒在了硝烟弥漫的战火之中
期刊
2005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问俄罗斯期间,与普京总统共同宣布?谉中俄两国决定互办国家年活动。2006年3月21日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在北京开幕;2007年3月俄罗斯举办“中国年”。这件事使我想起了五十年前周信芳率上海京剧院演出团去苏联访问演出的情形。  1956年的夏天,周信芳接到出访苏联的外事演出任务,这是我国政府根据中苏文化合作协定执行计划加以安排的。不久组建了上海京剧院访苏演出团
期刊
人们都知道贺龙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之一,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武术高手,一生热爱武术,弘扬和光大武术,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  出身武术世家  贺龙成为武术高手,与他出生在武术世家分不开。爷爷贺良仕是一名武庠生,人称衡山公。父亲贺士道也武艺高强。9岁那年,贺龙就拜同样是武术高手的堂叔贺士远为师。贺龙少年时也曾在本族私塾读过书,但13岁便辍学回家了。他除了帮助父亲干活外,剩下
期刊
1938年11月13日凌晨2时,一场震惊世界的大火,在有着近3000年历史的长沙城骤然发生,大火一直烧了5天5夜。长沙顿成一片焦土,成千上万的市民、抗战伤兵葬身火海,惨痛之极。长沙因此成为二战期间世界上损失最惨重的城市之一。60多年来,对于引发这场大火的诸多原因,以及是非功罪的评价,一直众说纷纭,它因此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桩世纪公案。长沙大火的亲历者,时任国民政府军197师少校副官的袁澈老先生曾对这
期刊
瞿秋白是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创始人之一。从在中共三大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担任《新青年》季刊主编起,他在大革命时期就先后编辑、主编过《向导》周报、《前锋》月刊及《热血日报》。大革命失败后,他又成为党的地下报刊的首创者、领导者。在他倡导下,党创办了《布尔什维克》《红旗日报》《实话》《斗争》等一批重要报刊,在党的新闻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而他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成为《红色中华》
期刊
70年前的朝鲜战场上,杨根思怀抱炸药包纵身跃人敌群的情景,成为一个时代的红色经典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英雄壮举并非偶然。杨根思靠自身过硬的素质和胆识,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300余次炮火洗礼,屡建奇功,成为新中国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英雄之路是一条战火淬炼之路。贫苦百姓心向共产党,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建设如火如荼。新四军和地方武装在敌后进行反“扫荡”作
期刊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党组成员郗同福,自入仕和走上领导岗位,工作上与“第一”几乎不沾边,可打自贪腐后,“第一”却接踵而来,谓予不信,请看事实。  “就是老母鸡从家门前经过,我也要捉回家下个蛋后再放走。”在套话连篇的贪官忏悔中,像郗同福这样检讨自己贪婪行为的,别具一格,堪称“第一句”。  案发后查明,郗同福除了大肆捞钱外,还捞房65套,车位30个,着实让人吃惊。在普通百姓举全家之力供一房的今天,
期刊
中共满洲省委是1927年10月至1936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构。在领导东北各界群众开展组织建设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过程中,满洲省委培养和锻炼了陈为人、刘少奇等一大批意志坚定、党性坚强的优秀领导干部。曾任满洲省委秘书长的廖如愿也是他们中的杰出一员。廖如愿,原名明洲,曾用名黄云腾,湖南省安化县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历任中共湘区安化特支书记、湘西地委书记、中共湖南
期刊
文史研究馆是建国初在毛主席倡议、周总理亲自关怀指导下筹建的,是一个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机构、聚才敬士之所。馆员大都是博学多才的文史耆宿。各馆首任馆长更是出类拔萃,名闻遐迩。本刊从今年首期起,在“翰林风采”专栏中,特邀各地文史馆的同仁撰写本省市首任馆长,让读者领略各馆“首任馆长”之风采,感悟一代名士之人生。    他曾驰骋于科举疆场:考秀才、中举人、中进士,直至撷取科举史上最后一顶“探花”桂冠;在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