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亲子关系确认制度的适用困境与解决方式

来源 :法律适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272206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子身份是绝大部分权利以及义务的基础.《民法典》意图建立完善系统的亲子关系确认制度,力求保障以继承权为代表的身份权利能够健康行使,同时督促抚养义务等相关身份性义务的有效履行.作为一项身份确认制度,亲子关系确认制度本身应与继承权、抚养义务等身份性权利义务息息相关,直接影响自然人民事主体的人身、财产权益.目前《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有关亲子确认制度的相关规定在适用层面仍存在困境,亲子关系确认主体的范围较窄,缺乏对于亲子关系确认、否定事由以及权力行使期限的规定等问题束缚着亲子关系确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公正、高效运用.针对上述问题,未来的法律解释应在稳固子女最大利益原则的基础上,坚持血缘真实与保持家庭身份稳定原则,以保证对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进行最有利的协调.最终,通过对现有制度进行行之有效的解释来解决亲子关系确认制度的适用困境.
其他文献
基于与离婚相关的财产协议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情事变更制度的规范意旨,在与离婚相关的财产协议中引入情事变更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民法典》第464条第2款为在与离婚相关的财产协议中参照适用合同编的情事变更制度提供了规范基础.在参照适用情事变更制度时,需要把握与离婚相关的财产协议的家庭伦理属性及该种协议相较于一般商业交易协议的不同特点,对情事变更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解释.情事变更制度在参照适用于与离婚相关的财产协议时,主要存在以下值得探讨的事由类型:子女出生;一方因残疾或严重疾病丧失劳动能力;一
在数字时代,去劳动关系化加速,劳动法陷入功能和存续危机.为解决此问题,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方案,但这些方案将导致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混沌化.要实现从混沌到有序,应引入类型思维.用工关系协调中出现的劳务关系、类劳动关系、非标准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等属于类型而不是概念.应通过对常素的评价确定这些范畴,应将它们置于用工关系法律调整的规范谱系中,并通过将它们与谱系中的典型形态(或曰“里程碑”)相比较来确定它们的具体内涵.对于用工关系调整的法律适用,应采用评价式、分解式以及探究事物本质与立法目的式的规范适用方法.在我国,为了
具体危险犯的“结果化”认定,以避免将行为危险异化为具体危险、抑制具体危险犯的过度“口袋化”为目的,主张行为造成的危险须达到现实、紧迫地危及法益的程度方成立具体危险犯.在具体危险犯“结果化”认定的视域下,具体危险被视为一种结果性危险.结果性危险以一定的现实危害后果作为外在表征.现实危害后果不是具有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危害结果.一定的现实危害后果的存在表明行为足以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如果行为没有造成现实危害后果或行为造成的现实危害后果表明行为不存在引发危害结果的可能,则证明行为并未引发具体危险.具体危险犯的“结果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把“坚持统一战线”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强调“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统一战线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的重要法宝作用,深刻把握党坚持统一战线的宝贵历史经验,奋
期刊
正当利益条款为纷繁复杂的价值及利益冲突留下必要的缓和空间,这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通过构建“抖音案”的请求权规范链条可以发现,《民法典》及《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合法性基础的直接规定难以容纳个体性商业利益,有必要确立正当利益条款.作为对侵害非物质性人格权责任认定的一般规定,《民法典》第998条与正当利益条款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而且在内容上互为补充,由此即可形成我国的正当利益条款.落实到个案裁判,应区分价值及利益冲突与具体考量因素两个层次,并注重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权衡方法达致更为合
准合同制度是我国《民法典》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包括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准合同概念源于罗马法.随着合同一般概念的发展,准合同概念中的意思论要素被法学家们不断强调,其中,近代自然法学派尤其重视对准合同概念进行意思论的改造.然而,意思论的准合同处于法定之债与意定之债的中间环节,已不再被当代主要大陆法系国家立法所坚持.由于我国《民法典》的立法者采取了实用主义的立法思路,所以,我们应在法定之债模式下理解准合同制度.无因管理制度的准合同属性主要体现在《民法典》第984条中,即管理人管理事务经受益人事后追认的,从管理事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rn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rn悠悠百姓事,枝叶总关情.“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分量最重.rn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考察调研,跋山涉水、风雨兼程、步履不停;访农户、进社区、探企业、看军营;拉家常、问冷暖、听民意、重民生;心中装满老百姓,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期刊
作为现代证明责任本质的客观证明责任是指案件要件事实真伪不明时的裁判风险.真正理解现代证明责任的风险性质有助于我国民事司法的现代化转型.关于证明责任性质的认识以往存在多种误区.证明责任作为一种风险是从这一制度总体或生活世界系统上来说的,是一种法律适用活动本身所必然附带的风险.证明责任作为一种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不可归责性及可预测性.证明责任风险说启示人们应在诉讼中提高风险意识、调整风险决策方案、选择风险管理策略及强化风险归属规则.理解现代证明责任的风险性质有助于证明责任制度在我国的深入贯彻.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是中国文物工作者的生动实践.rn故宫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承载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拥有着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和186万余件文物珍品,是中国古代建筑理念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保存地.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履
期刊
破产财产的界定涉及到物的归属,因而与《民法典》规定的物权变动规则密切相关.在未发生物权变动但受让人已经取得物权期待权的场合,法律应严格限制管理人解除合同的权利.担保财产属于破产财产,担保物权人只能行使破产别除权,就特定财产优先受偿,而不能行使破产取回权.保留所有权买卖的买受人或者融资租赁的承租人破产时,出卖人或者出租人在符合条件的情形下既可行使破产取回权,也可行使破产别除权.在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下,登记虽仅具对抗效力,但在出卖人破产的情形下,应类推适用《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54条的规定,认定该财产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