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精神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zon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阳文忠公曾有言:“晋无文章,唯《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千百年来其文以朴素明快的文字,冲和恬然的思想一直为世人推重。我个人认为此文更是一篇表达生命自由的独立宣言。作为教材经典名篇,值得精讲细读。我在第二次教学精研文本的时候,产生了如下二个疑问,并做了一些较粗浅的解读。
   一问意象:独照之匠窥意象。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云、鸟”句如何解读?“盘桓”必有所思,陶渊明思什么呢?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周易· 系辞上》)
   这应该是有关意象最早的论述了。意象,应该理解为“人心营构之象”,即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性的有机统一。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里的意象就是“人心营构之象”,实际上就是审美主体对外物观照之后,于内心生成的意象。因为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它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式性的再现,而是一种瞬间理智与情感的复合体。所以解读意象,对于解读作者微妙复杂情感应该是一个最佳媒介。这四句的“云,鸟,落日,孤松”,便是深度解读作者情感的媒介,能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陶渊明的内心世界。
   云无心随风飘而出山头,鸟儿飞倦后自然归巢,这是一幅自在淡泊、与世无争的自然画面。“无心”,说明陶渊明做官实是无心之举,并非有意钻营逐利追名。和前边小序的家贫,亲旧劝告,刺史爱才,离家近等原因相照应。“倦”,说明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痛恨,和小序的“违己交病”相照应。这里的“云”和“鸟”,已不再是单纯的当时之景再现,而是陶渊明理智和复杂情感结合的呈现。“云”和“鸟”,分别象征着陶渊明的出仕和归隐。这两个意象,恰当地表现了陶渊明出仕的无意和归家的自然。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阳光暗淡,太阳快要下山了,自己抚摸着孤松徘徊。太阳落山寓意着时光飞逝,实言自己生命也快到尽头了;与下段的“感吾生之行休”相照应。反复徘徊中,陶渊明必有所思,那么他会思考些什么呢?这里有一个突破口就是“孤松”。“松”,傲然于天地之间而不改其性,经风雨历霜雪而不变其节。“孤”,尽显其不合流俗,独与自然精神往来的状态。“孤松”,不随时俗,不易其性,渊明之人格化身也。与前文“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相照应互解,所以陶渊明思考的,应该是自己要像这棵孤松一样,傲岸坚贞,保持品性,顺天应时,生机勃勃。用文中话回答,思考的其实就是下文的“善万物之得时”,且为“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表达融身自然乐享生命的情感做铺垫。天地万物皆顺应时令而生长,而我又为何非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和天性呢?
   由此可见,文章处处意脉相连,立象以尽意也!
   二问哲思:千古文章意为高。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到底是不是体现渊明的消极生命观,要怎样来解读?
   这是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听起来有些消极,但陶渊明生活在政治腐败黑暗,士人醉生梦死的东晋,他想出仕却“恨吾生之不得时”。他既不愿入朝为官与显贵同流合污,也不愿低三下四向官宦卑躬屈膝,加上“性本爱丘山”,归隐遂成必然。归隐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悟言一室之内”,一是“放浪形骸之外”。由是,东晋涌现出了“竹林七贤”一类的文人,或整日饮酒纵歌醉生梦死,或炼丹修道以求飞升。陶渊明不认可这种浪费生命的态度,于是去寻找一条有意义的度过生命的道路。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生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这一恶劣环境,却促使了人的生命觉醒,唤醒了一批保持自由个性、张扬生命本真的斗士。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历史的进步与生命的胜利。他们为生命赢得了尊严与价值,是生命战胜世俗的英雄。
   陶渊明是有着道家思维的大儒。他的智慧产生于对生与死、永恒和须臾的思考。将对生命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融汇之后,得到了第三条路——“自然”。
   “自然”,一说山水田园之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环境。“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自然是永恒的;追求永恒是人类不变的话题。这种情感,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直接明了地体现了出来。他们选择将生命融入到自然中去,达到物我合一,以从自然中得到快乐与新生,从而实现永恒的目的。虽然,得到永恒,无疑是令人嘲笑的痴梦,但古往今来,人们却孜孜以求。正如西西弗斯不断地向山上推石头一样,石头虽然每每在将要推至山顶的瞬间滚落下来,推石人却乐此不疲;这虽然在物理上是无用功,但在精神上却是一种无形的升华。陶渊明亦如此。他的幸福生活遥遥无及,但在追寻之中,获得了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自然”,一说“道法自然”之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法则。无论是“植杖而耘耔”,还是“临清流而赋诗”,都是自然的体现。人之常情,有何可避?陶渊明早已放下,所以才能保持孩童般率真的天性,才能在这自然的无拘无束中得到内心的平静。他的思想已有了“释”的萌芽,“纵浪大化中,无喜亦无惧。”就是佛家的大自在。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和什么意义上自我解放出来。”顺应自然听从本心,就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值得所有人称赞。乐天知命、达观处世有何不好,总比充满心机、整日遑遑的扭曲人格要高尚。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是一个更高的人生阶段,一个饱含着人生智慧的通透明达阶段。这里有必要浅析“乐天知命”和“听天由命”的差别。“乐天知命”是了然生命状态而享受生命的自在,是一种大智慧;“听天由命”则是指处于蒙昧无知状态不识好坏不做改变,是一种消极的等待。一代贤哲陶渊明清晰地认识到“寓形宇内复几时”的悲痛,所以按照生命本身发出的指示去生活,这不是对生命的一种至爱,一种最大的尊重吗?
   文本的解读有多个角度,可以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不独《归去来兮辞》。但是,我认为意象和哲思这两个角度应该是我们对每一篇经典文章进行分析的重要门径。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我们对文本的追问和探讨,不仅可以唤醒他们课堂上思维的火花,更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作者通联:黑龙江伊春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就一般的读者而言,小说的表达技法永远是深不见底的谜。这是因为一般的读者并不是小说创作研究的专家。   但如果是语文教师,从教学的需要来看,从教师的素养来看,倒是非常需要用一些时间来潜心地研究、体味、欣赏小说的表达技法。它们是真正文学的东西,是真正高雅的东西。试想,如果一位语文教师,在小说的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指导小说的要素等基本常识,那是很难说得上是有一定教学素养的。   似乎可以说,能够懂得小说
于漪曾说,教师应该“把握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传之以情,并善于以情激情,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学得感动,学有难忘的收益”。①本文通过研究彭才华老师的经典教学案例——《凡卡》,再次品味其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探讨语文课究竟该如何带领学生造境悟情。  一、彭才华名课《凡卡》案例简述及评析  1.《凡卡》案例简述(教学实录详细过程略)  ①图片导入  彭才华的《凡卡》教学是以两张图片导入
当前文言文本解读中存在着流于浅层、缺乏内在逻辑性的现象,这导致文言教学内容单一化、浅层化,既不利于学生的文言学习,也不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文言文本解读也需要讲究逻辑性,需要往文本深处挖掘。解决好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的问题,有助于解决文言文教学中“文”不够深刻、“言”太琐碎、“文”与“言”相割裂的问题,以达到深化文言教学内容、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
文本解读是强调多元性的,问题在于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从何而来,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过于标新立异往往并不能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获得共鸣,而基于学生的认识去发现文本的隐性线索,往往可以在文本解读中另辟蹊径。本文试以《辛德勒名单》一文的解读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无意发现的隐性线索  在《辛德勒名单》一课教学即将结束之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辛德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问
阅读教学如果从研究言语的矛盾入手,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就能对文本进行微观细读的内在诉求,从而发现有意义的语言现象,读出文本中深层的东西。换一种阅读视角领略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的风景,以语言矛盾的分析法审视作品语言的形式及其意义时,我们将更容易体味母爱的伟大与真淳。  《秋天的怀念》开头写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暴怒无常,砸摔东西,憎恶一切美好的事物,这个时候,母亲有这样的表现: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拜读了刊载于《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0期)庄平悌老师的《“别里科夫是中国式小人”》一文,受益颇多:庄老师能够在课堂中凸显新课程“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理念,新课程呼唤的课堂生成扎扎实实地出现在了庄老师的教学中,笔者不得不为庄老师的教学智慧点赞。然而,庄老师的这堂课、这篇文章也触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甚感有与庄老师商榷之必要,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思考一:解析“套子”是在“炒冷饭”吗?  庄老师在
文本通常都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联系的开放网络”,这就是文本的互文性。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些文本具有明显的互文特征,这就为互文解读提供了空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诗词拔萃中选择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一词,并附上了陆游的同词牌词,这样的文本呈现方式在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学生可以同时欣赏到两首风格迥异却又相遇成趣的名篇。在教学中,抓住互文的脉搏追求词的意蕴,就成为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应有的内容之一,但目前,人们对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在目前讨论教学内容确定性的热潮中,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确定往往被忽视了。毋庸置疑,研讨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确定的问题是有价值且亟需的。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唐江澎老师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面颇有建树,执教的口语交际教学课《走进语言现场·问答之间》在中学语文教学界引起很大反响,给同仁以很大的启示。本文即以唐江澎老师《走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选用了现代著名作家陆蠡的散文《囚绿记》。对这篇散文主题的探讨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分析为:“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有人认为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作者对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是陆蠡对心灵印痕的真实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选录了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一诗,书下注释在解释诗题时认为:“李儋、元锡,都是作者的友人。”而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唐诗鉴赏辞典》在鉴赏该诗时提出:“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前者认为李儋元锡是两个人,后者认为李儋元锡是一个人,我查阅了对于该诗进行鉴赏分析的各类参考书,对李儋元锡的注释不外乎上面的两种说法。截然不同的两种注释,究竟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