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对孤儿学生的情感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整个教育过程中孤儿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孤儿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孤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
关键词:孤儿;情感教育;朋友;爱心
孤儿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特殊性,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将是我们从事孤儿教育的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知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动力下进行的,由此可见,学习者的情感是教育目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促进情感教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教育的情景中,互动的情感关系是学生最终取得学业成功,教师最终实现教育成功的关键。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所在。教育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方法的使用,每一个决策的执行都应该体现和蕴涵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孤儿孩子的这种教育就缺少全面和谐的发展。孤儿孩子在生命的某一阶段受到过心灵重创,所以在学校受教育阶段对其进行全面、和谐的教育更为重要。孤儿教师的事业是“没有感情干不了,感情少了干不好”。面对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投入到教育孩子的事业中,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康的孩子,稍有倦怠就可能前功尽弃。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的观念,坚持把自己的情感完全投入到孤儿身上,坚持不懈努力,在事业上不断进步,以自己的行动不断激发学生勤奋进取。
首先,要多体贴、关心、爱护孤儿学生,多关注孤儿学生的心理想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其次,要多与孤儿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部分孤儿学生具有自卑封闭性格和逆反心理等,应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朋友,当他们把自己当成知心朋友时,才能充分了解孤儿学生的内心活动,才能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正确引导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在了解孤儿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抓住他们的思想倾向。用爱鞭策孤儿学生,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说理教育,真心爱护教育对象,教师就必然要严格要求他们。及时了解孤儿学生的表现,及时了解他们某些行为或思想变化的原因,及时教育他们、调节他们的心理。
对于孤儿学生来说,学校既是学校又是家庭。孤儿学生从小失去父母的爱,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面对孤儿学生时,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扮演好孤儿“父母”的角色。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多督促他们,在做人上多引导他们,在培养他们成才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培养他们如何做人。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熟练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新理论、新观点,特别是情感教育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善于从中汲取营养,丰富教育理论;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孤儿学生情感需求的内容和特点,摆脱传统的“说教式”德育模式的束缚,不断实践,善于总结,寻求情感教育规律。
二、以教师之“爱”激发学生之“情”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孤儿教师必须要有一颗爱心,多与孤儿学生沟通,把自己真正融入他们中间,使他们信任老师,愿意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愿意与老师多方面地交流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同情人、关爱人是教育的血和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一再强调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教师对孤儿学生真挚的爱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不仅能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而且有利于他们智力的发展,形成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教师应该以真诚、适度的爱,培养孤儿学生的“亲师感”,使整个教育过程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愉快进行。教师既是孤儿学生的“良师”,又是他们的“益友”。只有我们对孤儿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我们的教诲。我们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孤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得他们对教师崇敬、信任和亲近,形成教育孤儿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其次:培养健康向上的集体,使孤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学习、团结共进的良好人际关系。对于孤儿学生来说,他们的不合理认知形成的时间较长,不易改变,教师应该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他们,注重班级团体氛围的营造,用集体的力量去建构学生合理的认知。对于孤儿学生来说,学校就是他们的“家”,放学就回“家”。所以,作为孤儿教师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处处把自己看做家庭中的一员,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鼓励孤儿积极努力为集体奉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形成爱集体、互助友爱等优秀品质。
关键词:孤儿;情感教育;朋友;爱心
孤儿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特殊性,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将是我们从事孤儿教育的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知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动力下进行的,由此可见,学习者的情感是教育目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促进情感教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教育的情景中,互动的情感关系是学生最终取得学业成功,教师最终实现教育成功的关键。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所在。教育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方法的使用,每一个决策的执行都应该体现和蕴涵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孤儿孩子的这种教育就缺少全面和谐的发展。孤儿孩子在生命的某一阶段受到过心灵重创,所以在学校受教育阶段对其进行全面、和谐的教育更为重要。孤儿教师的事业是“没有感情干不了,感情少了干不好”。面对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投入到教育孩子的事业中,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康的孩子,稍有倦怠就可能前功尽弃。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的观念,坚持把自己的情感完全投入到孤儿身上,坚持不懈努力,在事业上不断进步,以自己的行动不断激发学生勤奋进取。
首先,要多体贴、关心、爱护孤儿学生,多关注孤儿学生的心理想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其次,要多与孤儿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部分孤儿学生具有自卑封闭性格和逆反心理等,应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朋友,当他们把自己当成知心朋友时,才能充分了解孤儿学生的内心活动,才能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正确引导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在了解孤儿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抓住他们的思想倾向。用爱鞭策孤儿学生,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说理教育,真心爱护教育对象,教师就必然要严格要求他们。及时了解孤儿学生的表现,及时了解他们某些行为或思想变化的原因,及时教育他们、调节他们的心理。
对于孤儿学生来说,学校既是学校又是家庭。孤儿学生从小失去父母的爱,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面对孤儿学生时,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扮演好孤儿“父母”的角色。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多督促他们,在做人上多引导他们,在培养他们成才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培养他们如何做人。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熟练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新理论、新观点,特别是情感教育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善于从中汲取营养,丰富教育理论;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孤儿学生情感需求的内容和特点,摆脱传统的“说教式”德育模式的束缚,不断实践,善于总结,寻求情感教育规律。
二、以教师之“爱”激发学生之“情”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孤儿教师必须要有一颗爱心,多与孤儿学生沟通,把自己真正融入他们中间,使他们信任老师,愿意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愿意与老师多方面地交流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同情人、关爱人是教育的血和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一再强调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教师对孤儿学生真挚的爱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不仅能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而且有利于他们智力的发展,形成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教师应该以真诚、适度的爱,培养孤儿学生的“亲师感”,使整个教育过程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愉快进行。教师既是孤儿学生的“良师”,又是他们的“益友”。只有我们对孤儿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我们的教诲。我们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孤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得他们对教师崇敬、信任和亲近,形成教育孤儿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其次:培养健康向上的集体,使孤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学习、团结共进的良好人际关系。对于孤儿学生来说,他们的不合理认知形成的时间较长,不易改变,教师应该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他们,注重班级团体氛围的营造,用集体的力量去建构学生合理的认知。对于孤儿学生来说,学校就是他们的“家”,放学就回“家”。所以,作为孤儿教师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处处把自己看做家庭中的一员,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鼓励孤儿积极努力为集体奉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形成爱集体、互助友爱等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