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范词的语义与法律的规范性指向

来源 :理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bo13514244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规范法学向来重视对法律语词的意义分析,这其中又以对法律规范词的分析尤显重要,因为规范词往往通过对行为模态的设定而决定着法律规范的意义。通过界定“不得”的主要禁止性规范词的地位、辨析其音义以及将规范词“不得”与作为体标记的“不得”的严格区分,规范词“不得”的准确意义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这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的规范性指向并将法治建设推向深化颇有助益。
  〔关键词〕 法律规范词,语义分析,意义范围,规范性指向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3-0107-06
  现代中国法律是以汉语日常语言为表达载体的实在法体系,而现代汉语又是以复合词为其基本词类的语言文字系统。一般而言,汉语中的复合词很多都是多义词,甚至是多音多义词。那么,要确定某个法律语词的意义范围及其规范性指向,就主要受到立法目的和法律文本语境的限制。在法律规范的语词构成中,有一类语词对于该类规范整体的意义及其规范性指向的确立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是法律规范中表达立法者意志指向并对行为模式具有方向性限制的模态词,或者如法律语言专家所言,它们是词性上属于虚词范畴的“规范词”。〔1 〕 (P112 )根据法律规范类型的不同,法律规范词可以区分为表达义务指向的“应当”、“必须”,表达允许性指向的“可以”,表达非命令性指向的“可以不”以及表达禁止性指向的“不得”、“禁止”等四类。① 在本文中,笔者以对禁止性法律规范的主要规范词“不得”的意义及其规范性指向的考察为范例,深入揭示法律规范词意义的析定对于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一、“不得”作为禁止性规范词的地位界定
  受制于立法者的规范目的和侧重保护的法益的差别,法律规范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形式变化不仅表现为所用规范词的差异,而且还可以在句子的语态和主词变化等方面得到体现,从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态。就禁止性法律规范而言,以规范词“不得”引领的句式亦非该类规范唯一的表达方式。立法者作为规范目的的设定者,同时必定有意识地追求着最为有效地实现其规范目的的手段,由此可以推论,法律规范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凸显的乃是立法者在展示法律的规范性向度问题上对规范目的与实现手段之关系的理性考量。让我们结合规范实例作出较为简要的分析。
  “禁止”的意义有多种表述方式。作为负载规范性向度的虚词,“不得”是主要的但并非唯一可用的禁止性规范词。可以用作禁止性法律规范词而具有相同或近似意义的词项还有:不准、不许、不可(以)、不受、禁止、严禁等。我们以我国宪法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这一规范为例,这一规范还可以表述为:(任何人或组织)不得或不许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宪法)禁止或严禁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等等。在采取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之后,法律规范的基本意义虽然没有发生改变,但引发如下追问:为什么可以采取如此不同的表达方式?其合理性何在?根本原因在于,立法者希望突出的规范语句的主词不同,往往需要不同的表达“禁止”意义的语词。学者指出,语言中产生同义词的必要性在于,随着人们对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认识的日益广泛、深入、细致、深刻,就需要更多有细微意义差别的语词来表达认识的这种微妙区分。〔2 〕 (P88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这一规则的不同表达方式为例,我们发现,尽管这一规则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方式,但似乎还是感到宪法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更能够突出立宪者的意图。既然每一法律规范需要达成的具体目的有所不同,就可能要求突出不同的法律主体或法益,也就需要不同的规范词,此时,对规范词的选择就会有微妙的差别。就这里谈到的宪法规范来说,当规范以法律本身(实际上是立法者)作为主词时,往往会选择“禁止”或“严禁”作为规范语句的规范词,此时的表述方式相应地就是:(宪法)禁止或严禁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这样的表述既能达到保护公民人身自由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突出宪法(或法律)的尊严。但当有意突出应受到限制的法律行为主体并以之为规范语句的主词时,则会较多地选择“不得”作为规范词,那么,此时相应的表述方式就变化为:任何个人、机关或组织不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而当立法者意欲重点强调需要保护的主体权利或利益时,则会将某一法律行为的受动者或者其所指向的具体法益作为规范语句的主词,此时采用被动语态就成为立法者表述规范的最好选择,这意味着规范选用的规范词亦应发生改变,对于禁止性规范而言,此时最恰当的规范词乃是“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从规范语句表达方式和规范词选择的上述情形可见,在法律规范具体表达形式变化背后起着支配作用的,乃是立法者对于其所规划的规范意图与语言表现手段的理性考量;这种语言表达选择上的差异性也必将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法律主体对其行为方式的选择,从而能够对现实法律秩序的塑造产生深远影响。
  可见,在看似相同的立法目的之下,立法者却可能会采用三种不同的表述方式之一种:直接以法律自身作为规范语句的主词,规范词一般用“禁止”或者“严禁”;或者以法律所要禁止的行为的发出者作为规范语句的主词,规范词一般用“不得”或者“不准”;抑或为了突出要保护的主体及其权利和利益,则以某种法律行为的承受者作为规范语句的主词,规范词一般为“不受”。通过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就能够在阐明规范内容的同时,突出法律制度的目的性要素:在形式上进一步彰显法律的尊严、凸显法律的目标指向或者重点保护的主要群体或者价值。由于法律“不是客观事实的保护者,而只是对历史形成和发展的、符合目的性、适当性的以及——在最佳情况下——‘正义’的相对表述” 〔3 〕 (P61 ),为了突出规范的目的性指向,法律规范除了要清晰地表达规范内容外,在表述方式上适当采用具有不同形式的规范语句也是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加强规范效果的良好作用。   尽管禁止性法律规范可以有以上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然而一般地讲,“立法者……倾向于用朴实的直陈式表述规范性的当为内容。” 〔3 〕 (P59 )而那种直接申明主体“不得为”某种行为的表述方式无疑属于这种最为朴实的表达,因为任何法律规范的设定都必须针对法律主体的行为,以法律主体为主词的规范表达方式有利于社会行为者简明直接地在法典中发现其应遵循的行为依据。而且,统计数字也表明,在法律规范中,也是以这一类表达方式占居优势地位。以宪法为例,在我国宪法中,一共有44处禁止性规定,其中以“不得”为规范词的有20余处,以“禁止”为规范词的有13处,以“不受”为规范词的有11处。可以说,禁止性规范词在我国宪法中的分布既照顾到了表述方式的丰富性,同时突出了以“不得”为主要规范词的规范句式的主导地位;但总体上,那种直接昭示立法者意志而以法律自身为主词的表述方式似乎仍嫌过多,这是我国宪法表述形式上与西方宪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在美国宪法中,宪法典及其修正案中共有禁止性规定91处,其中以“不得”为规范词的有69处,以“禁止”为规范词的仅有6处,以“不受”为规范词的也同样只有6处,“不得”在以上三种规范词中占有绝对优势。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仅以不同规范词数量及其分布的差异来评价某种法律体系的先进与否,关键还要看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以及对由此导致的法律秩序品质的现实评价。
  鉴于“不得”这一规范词在禁止性规范语句表达中的主导地位,我们将“不得”视为禁止性规范语句的标志性规范词,并在此意义上视“禁止”、“不受”、“不准”等规范词为“不得”的同义变体。在此基础上,将含有“不得”这一规范词的禁止性规范视为该类规范的标准形式,通过进一步考察“不得”的语义和功能,深入揭示法律的规范性特质。
  二、禁止性法律规范词“不得”的意义辨正
  确立了“不得”一词在禁止性法律规范中的标志性规范词地位,为界定“不得”的意义范围提供了必要的合法性前提。在汉语中,“不得”一词是由否定副词“不”和副词“得”组合而成的具有偏正结构的复合虚词,其词义虽然侧重于“不”所表达的否定意义,但副词“得”在构造“不得”的实体意义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也就是说,“不得”的意义乃是建立在“得”的实体意义基础上的否定性表达。但问题在于,“得”亦是一个多音多义词,所以欲确定禁止性规范中“不得”一词的意义,就必须首先析定“得”的音调与意义范围。
  考察“得”的意义的首要途径是借助权威工具书进行辨析。在《辞源》中,作为虚词的“得”有两种音和义:其一,“得”字读作dé,作“能”、“可”讲,也就是“能够”与“可以”的意思。其二,读作děi,作“必须”讲。再看《辞海》的解释:在《辞海》中,作为副词的“得”有四种用法:其一,“得”读作dé,是“能”,“可”的意思;其二,作疑问副词,仍读dé,作“怎得”、“得无”讲;其三,读de,作语助词,表示“效果”或“程度”,如“说得好”,“好得很”等;其四,“得”读作děi,作“必须”、“须要”讲,如《红楼梦》第94回:“这件事还得你去,才弄的明白”。从以上权威解释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虚词的“得”,有三种读音(dé、de、děi)和四种基本含义。其中,“可以”与“必须”这两种含义与我们所要分析的法律规范标志词有密切关系:“可以”与“必须”都能够被用作重要的法律规范词。但“可以”与“必须”却表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规范性指向:“可以”表达的是法律对行为主体的权利或权力授予,〔4 〕而“必须”则表达对行为主体强制性义务的课予,凡是“必须”的行为,都是必为性的义务行为。作为由“不”与“得”构成的复合词,对规范词“得”的含义的探析势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规范词“不得”的意义界定。
  首先,对法律规范词“得”的语义和用法予以考察、辨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宪法文本中,“得”字曾经作为规范词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假定,在这些宪法性文件中,“得”既可以作为“可以”讲,也可以作为“必须”讲。但我们立刻就意识到,这样的假定是不可能站住脚的。因为,法律规范要能够获得实在的规范效果,在形式上就必须保证意义的清晰、明确与一致性,不会造成理解的歧义。富勒将之作为法治的八项原则之一并认为:“这八个方向中任何一个方向上的全面失败都不仅仅会导致一套糟糕的法律体系;它所导致的是一种不能被恰当地称为一套法律体系的东西。” 〔5 〕 (P47 )如果一部宪法中作为重要规范词的“得”字能够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义,那么,它就不仅无益于法律表达的清晰性与一致性,而且必定会导致法律适用中的矛盾与冲突。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为例,该宪法性文件规定,皇帝有宣告戒严之权:“当紧急时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如果规范词“得”既可以理解为“可以”又可以理解为“必须”,则人们从中解读出来的是两种相互冲突的信息:在紧急情况下,皇帝一方面可以下达诏令限制臣民的自由,也可以不这样做,是否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乃是一种具有选择性质的权力;但当把“得”理解为“必须”时,该规范则被解读为:在紧急情况下,皇帝必须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这是一种没有选择自由的必为性义务规范。对法律语义理解的冲突性必然导致法律实践的混乱和法的实效性的丧失,此乃任何立法者力图避免之大忌。既如此,我们必须在“得”字两种可能意义之间作出确定的选择。
  其次,通过对规范词“得”的两种可能意义进行实证考察和检验,确定其合理的规范语义。规范词“得”在宪法中的应用基本上只存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宪法文本中,② 亦能在某些较早的外国宪法中译本中寻觅到其踪迹。我们首先检视1949年以前的中国宪法文本。国民政府1936年5月5日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或称“五五宪草”)第47条规定:“中华民国国民年满40岁者,得被选为总统、副总统。”我们假定此处的“得”字可以解读为“必须”。那么,该条宪法规范就可以理解为:中华民国国民年满40岁者,必须被选为总统、副总统。显然,这样的理解是十分荒谬的,且不说,以当时的中国人口计,中国公民年满40岁者何止千万?而且,如果这些公民必须被选为总统、副总统,所谓的选举还有什么意义?可见,至少在该条宪法规范中,将“得”字解释为“必须”是行不通的。如已述及,既然一个规范词在同一部法律文本中不应当具有两种不同意义,则可以推断,在这部宪法中,所有的规范词“得”都不应当被理解为“必须”。那么,是不是在中国近现代的所有宪法文献中,这样的界定都能得到支持呢?事实表明,自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文献《钦定宪法大纲》始,新中国成立前各个时期宪法文本中的规范词“得”都只能理解为“可以”。这一点可经由对《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一书中收录的宪法文本的考查得到证实。〔6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上溯到古代法律文献中对“得”字的应用加以考察,亦会有同样的发现。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商纣王对西伯姬昌发布的一条诏令:“使西伯得征伐”。③这是一条授权姬昌征伐叛臣的法令,其规范词“得”与现代法律中的授权性法律规范词“可以”完全同义。一般而言,只有在用于口语表达时,“得”才可以解释为“必须”。《辞海》中将“得”字解释为“必须”时所例举的也是口语表达:“这件事还得你去,才弄的明白” (《红楼梦》第94回)。《辞源》所举亦为同类例子。《现代汉语词典》则直接将“得(děi,必须)”列为口语用法,即是明证。可见,规范词“不得”中的“得”字,只能读作“dé”,其基本含义为“可以”;则法律规范词“不得”的基本含义,就只能界定为“不可以”。
其他文献
人生有许多的第一次,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第一次溜冰、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植树……提起难忘的第一次,当然莫过于我第一次摘棉花。  那是在暑假里的一天,我们全家来到外婆家时,正巧碰上收棉花的时候到了。可外婆因为忙着干别的事,没时间带我去收棉花,这使我很沮丧。每当我看见农民伯伯在那些大片大片的棉花丛里夺宝似地拼命摘棉花,我心里可痒痒了。于是我就对妈妈边撒娇边说:“好妈妈,你看外婆没时间摘棉花,你就带我、爸
今天,阳光灿烂,东东到小河边去钓鱼。  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真是钓鱼的好地方。东东拿起鱼杆,套上鱼饵,把鱼钩往河中心一甩,就坐在河边,专心地等鱼儿上钩。不一会儿,鱼杆动了一下,东东连忙把鱼杆一提,哈哈,一条又大又肥的鱼上钩啦!他乐滋滋地把鱼放进水桶里。接着,东东又钓到了许多小鱼。东东奇怪地想:为什么会钓到这么多小鱼呢?难道这条大鱼是它们的妈妈?伤害它们多不好啊!想到这里,他连忙把所有的鱼儿放回
指导老师:廖宇红  “快!小道消息,可靠消息,王老师要检查作业了!”  一阵阴风吹来,王老师走进教室,怎么办呢?是告诉她我没完成,因为我昨天去大润发玩,结果把作业给“吃”了;还是骗老师,告诉老师我忘带了呢……  老师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吞吞吐吐地说:“我……我忘……带了。”  “怎么会忘带呢?别的同学怎么不会忘记带,就你会忘记带。还有我不是跟你们说过吗,作业做完就要立刻收进书包里,你是不是没把我
长大了,翅膀硬了,可以自己飞了!但是对于母校——小学,都会依依不舍。这里有我们的回忆,有我们童年的记忆。  到了中学,我们会回想起小学的美丽。小学我们可以调皮,可以捣蛋,可以当小淘气包,可以在父母面前撒娇,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我爱你——母校。花儿谢后还能再开,秋天过后还能再来,唯独那宝贵的时间不能再返。  我要离开那鲜艳的红领巾啦!那意味着我半成年了,要像爸爸妈妈那样担任起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
新一轮课改将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落实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上,具体到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其中的计算思维教育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提出了“信息时代的创新,如果缺少了计算思维,犹如鸿雁失去了翅膀”的口号。据此,基于为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而教将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那么,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
指导老师:刘雅鹂  指挥交通的叔叔,  叫我“好孩子”;  挥汗如雨的园丁,  叫我“红领巾”;  步履蹒跚的老人,  叫我“小雷锋”;  噢,这些都不是我的“名字”,  我只不过是一名阳光下成长的“小少年”!
知人不知心的杀妻案  斯托尔57岁,高1.53米,体重82千克。他每天锻炼身体,注意饮食。但是,他在37岁时就曾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此后接受过无数次的血管成形术治疗。2013年7月,又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医生留给了他更多的生存机会。  谋杀的那天晚上,卡罗琳·奥佩还盼望着与自己的丈夫共进晚餐,庆祝自己的44周岁生日呢。迪拜说,“那天,奥佩姐姐还打电告诉我们,说肯定会给她一个惊喜的。听上去,她是
发生在中部的群山万壑之中的邓玉娇案,无论诉诸法律还是常识,都并不复杂,为何在一个月内震动朝野成为2009年以来最为人瞩目的事件?因为邓玉娇案将中国底层社会的生态展示得淋漓尽致!  一个因为靠近交通要道启动经济增长的小镇,公款开支的晚宴后,负责招商的公务员和他的同事们共赴洗脚城,他们视一切为理所当然,但是当他们肆无忌惮地表现出权力和金钱的傲慢时,遇上了邓玉娇,一个23岁活泼刚烈的女孩,她不惜一切,奋
【摘 要】 文章通过比较中小上市银行的市场地位和资产规模等特征,并特别以华夏银行为典型分析对象,研究了中小上市银行盈利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印证。最后还从资产规模、资产收益性和财务杠杆的角度对中小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银行; 盈利能力; 华夏银行    一、中小上市银行的规模比较  (一)中小上市银行的市值规模比较  资本市场主要
李梦瑶她们刚刚走上高三年级所在的四楼,就碰上了迎面走来的化学老师陆飞,于是她们就上前很礼貌地与陆飞打着招呼。  “陆老师,一个暑假没见你变得越来越帅了。咱们班上的女生本来就对你个个倾心的,现在又变帅了,你叫我们这些女生咱们办呐!”何静拉着李梦瑶的胳膊调侃道。  “你这张嘴就是闲不住,现在居然敢开起老师的玩笑了。赶快去上课吧,都高三了,还有心思想其他的事情!”陆飞也半开玩笑地回应着何静的调侃。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