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tao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面对人口红利趋于消失的局面,蔡昉认为,虽然潜在增长率不能超越,但可以科学地提高劳动参与率。因此,如何实现城乡人力资源互补,如何实现城乡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直接决定着人力资源将带来人口红利还是人口负债。
  
  一、资源配置理论
  西方经济学站在资源稀缺的角度来解释资源配置,认为通过价值规律,以供给与需求为信号,依靠优胜劣汰可以把稀缺资源配置到竞争性用途中。在经济生产中,生产要素作为一种稀缺资源,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标准,实现帕累托改进。而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要素的最重要要素之一,长期受到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结构的约束,造成城乡严重分割的状况,这有碍于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所以,有必要对城乡人力资源进行统筹。
  城乡人力资源配置是对城乡现有的人力资源在地区、部门间的分配及其流动的排列组合。培训只是对人力资源潜能的第一次开发,且具有侧重个体的特征,而城乡人力资源配置是人力资源开发总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人力资源的第二次开发,侧重于群体潜能的开发,是更高层次,更复杂,更重要的人力资源的开发。这样的人力资源配置具有人力资源开发其他环节所不具有的优点,这也是决定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一体化是城乡人力资源一体化捷径的原因。
  在资源稀缺性条件的约束下,要优化资源配置,追求效用最大化,就应对如何利用资源进行选择,这种选择表现为资源的配置。根据配置主体不同,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主要可采取市场配置、计划配置和混合配置三种类型。市场配置方式是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及公共选择学派等所推崇的配置方式,强调效率优先原则;而关于政府配置,在理论界最有影响的系统性理论是凯恩斯针对1923年经济危机提出的,主要强调政府干预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二、历年来我国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改革前,我国城镇奉行统包统配的人力资源配置政策。统包,是政府将城镇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全部包下来;统配,是每个用人单位招什么样的人,招多少人,以及就业者到何地从事何种工作都由政府计划者做出决策。统包统配的城市人力资源配置政策完全由计划配置主导。在农村,实行由生产队统包下的“自然就业”政策,劳动者从达到就业年龄开始一直“自然”就业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止。所以有城市的“铁饭碗”因“硬”甩不破,农村的“泥饭碗”因“土”也甩不烂的说法。这一时期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特点在形式上是“高就业”,但本质上却是“低效”的。
  为了支持工业赶超型发展战略,我国采取了限制城乡人力资源间流动的“户籍制度”,固化了城乡“双轨制”的二元就业政策。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村开始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自发进入城市,形成半遮半掩的城镇“民工潮”现象,市场配置进驻农村。在城市,人力资源配置由政府配置向市场配置的大门是慢慢打开的。80年代初期,大量下乡知识青年回城,在城镇待就业人口剧增的压力下,城镇人力资源由政府配置的统包统配政策遭遇挑战。这一时期人力资源就业呈现出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三结合”的配置特点。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市场因素,采取老职工仍捧“铁饭碗”,新招职工“合同制”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的城市“双轨制”配置方案。直到80年代末,城市人力资源配置破除了“终身制”,裁减出企业冗余人员,尽管冗余人员工资照发或内部待业,但已经突破了政府计划配置的限制。
  进入21世纪,城市人力资源市场把农村人力资源市场远远甩在后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各方面福利待遇都劣于城市居民,这种二元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引起的公共服务不均等影响着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配置市场显得愈发重要。
  
  三、统筹城乡人力资源配置途径
  (一)产业引导城乡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过程,即由于收入高低的变化为商业>制造业>农业,收入上的差异促使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动力便由一产、二产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应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1.通过工业化带动农村产业化、城镇化。通过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农村商品经济,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厂进镇,在本地域内(县以下乡镇)的非农产业就业,实现农业剩余人力资源在农村就地转移、就地“消化”。农业家庭经营体制向非农产业延伸,大力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劳动密集的小商品生产,放手发展家庭工业、私营经济、股份合作等民营经济,以小城镇为依托的经济运作方式,不仅可实现农村剩余人力资源的健康有序转移,而且可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当地小集镇蓬勃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2.城市人员在农村投资、办厂,发展民营企业。城市人员到农村开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入股及自己的优势经营农产品产业化项目,促进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在此基础上,培育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农户”的合同契约、股份合作、资产参与模式,引进和组建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集团化农业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户,形成“产+销”紧密衔接的产业组织体系。
  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旅游业是一个能够拉动内需、带动众多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是一个可以促进三次产业互相渗透融合,有助于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发展的催化产业。乡村旅游业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业,颇受城市工作族的欢迎,通过对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和规划可以促进城市人员将新信息带到农村,同时农村可以将历史人文社会资源和特色生态产业带到城市,促进城乡资源互动。此外,可以促进和增加新的农业功能和服务业功能,扩大农民向非农业转移就业的机会和岗位。
  (二)构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现阶段人力资源市场面临着两个市场: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和城市人力资源市场。这种二元市场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要构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必须做到:消除农转非的城乡户籍制度限制条件;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城乡就业体系;发展培训体系,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
  (三)政府引导城乡对口扶持
  要促进城市的人才、资本、项目、科技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需要对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进行重大变革。目前,单纯依靠现有的农民是难以做到的,政府应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牵头组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支农活动,引导城市的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如科技下乡活动,干部下基层,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服务,等等。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
  
其他文献
7月19-20日,2019年全省第四期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班在天水开班。会议通报了全省贫困村合作社巡视整改逬展情况,天水市、岷县、环县等市(县)分享了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经
201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四个着力”,其中之一就是要求要转方式、调结构,推动转方式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延长资源型产业链、创新驱动、节能减排、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相结合(即“五个结合”)。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五个结合也正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调整和优化。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以下简称“分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必须在这场转方式的攻坚战中继续承担责任,发挥优势,服务战
6月26日至27日,2019中国国际马铃薯博览会在北京市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召开,这一盛会是马铃薯业界最具权威、最有代表性的国际活动。甘肃康勤薯业有限公司、定西市农科院等10
在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46届世界邮政日。我谨代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邮政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广大邮政客户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区邮政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  “情系万家,信达天下”是本届世界邮政日的主题,充分体现了中国邮政恪守诚信、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展现了中国邮政通政、通商、通民的社会责任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
近年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山东不少轮胎企业把发展绿色高端产品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双星绿色轮胎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新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受到了极大关注,先后收
丰田汽车公司计划在印度投资110亿卢比兴建柴油发动机厂,该厂建成后年产量可达10.8万部。丰田汽车公司新的柴油发动机厂坐落于班加罗尔,于6月第3周正式启动。
科学技术部2011年7月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建立多渠道科技融资体系,加快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新型金融服务机制,积极探索支持创新的融资方式。受此影响,甘肃省也陆续出台相应政策以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  2011年7月,甘肃科技金融推介会在兰州成功举办,会议主题就是“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推动中小企业发展”。2012年6月,甘肃省高新技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小康”,最早见于《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代表劳动人民对社会稳定、生活丰衣足食的向往。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为小康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十八大总结了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初步成就,对小康社会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
文章基于《ASTM D7899-2013在用发动机油分散性能油斑试验标准方法》,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滤纸油斑快速制成装置。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制成的油斑滤纸样片,配合内置的标准
采用热重(TG)、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旋转氧弹实验(RPVOT)以及有机热载体的热氧化安定性实验等方法,考察了二苄基甲苯基础油以及不同类型抗氧剂在二苄基甲苯基础油中的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