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死亡原因之探讨(附109死亡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dongt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在夏秋季,死亡率甚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昏迷,高热、中枢性呼吸麻痹、惊厥以及循环衰竭等均为死亡之主要原因。根据历年来临床观察,呼吸麻痹为本症死亡之最重要而最常见之原因。

其他文献
患者,王某,男性,住院号13,920,23岁,江苏昆山人,於1954年12月22日入院,主诉为脓血样不规则大便已16个月之久。患者於十年前已有不规则大便之历史,初时无明显之脓血,每日为2-5次不等,但在每年夏季,大便常有脓血出现,每日达10-20馀次,约十数天不治而愈。直至1953年8月间,因冒雨抢修河流,脓血样大便持续至16个月之久。某院疑为阿米巴痢疾,经用吐根素与酚胂酸脲等治疗一月无效,於12
期刊
急性传染性肝炎在我国多为散发性小流行,但国外文献中,Blumer氏曾分析1923年以前50次大流行,Barker氏等曾报告1944年地中海区域1,000例。安庆市过去记载病例不多,惟自1953年9月起至1954年11月止,我院共收126例,其发病率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之2.8%,内科、儿科住院患者之4.5%。患者以本市市民为最多(95例,占75.4%),附近县镇次之,远离市区的农村最少。我们所见的1
期刊
日本血吸虫病为我国特别是华东地区流行寄生虫病的一种。该病在我国究竟於何时开始,因解放前反动政府漠视人民健康,记载不详,缺乏有系统的研究,无法肯定。解放後人民政府重视该病的防治工作,关於该病的研究,日有进展,文献报告及各种资料甚为丰富,但日本血吸虫病引起肺部变化的报告则较少。我院最近有一例,特作报告,以供同道参考。
期刊
黑热病为我国重要寄生虫病之一,本文第一作者曾於1948年开始用短程尿素斯锑巴明疗法治疗黑热病12例,其中11例痊愈,一例治疗後黑热病有进步,因蛔虫病,服山道年後抽搐死亡。所用尿素斯锑巴明之剂量约为每公斤体重50毫克,其中一例用静脉滴入法於五小时内滴入2.1克治愈。治疗过程,反应不大,疗效迅速,故认为系一值得继继研究的治疗方法。
期刊
布氏杆菌病最近在国内报道逐渐增多,但布氏杆菌引起脑膜炎的病例,国内则尚未见到报告。最近我院一例布氏杆菌病患者,在治疗中发生脑膜炎,以后又继发动眼神经麻痹及球后视神经炎症状。
期刊
日本血吸虫病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对人民的健康危害很大。在某些村落中,其发病率可高达50-75%,最高有达95%者。本病临床表现隐显不一,诊断须依据粪便检查、孵化试验、挑拨试验、结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尾蚴薄膜试验等,甚至或须用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及补体结合试验等方法才能确定诊断。常因时间、物力、人力及技术条件所限,进行以上的诊断的方法,困难颇多。因此寻求一种简便、快速而又准确的诊断方法,实感迫
期刊
对50个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硬化型动脉内膜炎(多数在50岁以上)的病人,使用了多种维生素综合制剂,内含菸硷酸、硫胺、核黄素和抗坏血病酸。用磷酸盐缓衡剂调成,以便中和其酸性。本品作肌内注射用,每日1-2次,每次量为2-3毫升。以10-15次注射为一疗程,病势严重时,注射20次。
期刊
炭疽杆菌所引起的出血性脑膜炎是一种罕见的疾病。1874年Wagner氏首先报告三例,原发病灶在皮肤者两例,在肠者一例。此后仅有零星之病例报告。近年来,文献中关於炭疽感染之报告已渐减少,而炭疽杆菌性脑膜炎则更少见。脑膜炎一般被认为是皮肤炭疽的一种稀见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5%。Bell氏却认为在死亡的炭疽病例中,此种情况并不少见。Szendey氏曾提及在死亡的炭疽病例中发现40%有脑出血。1952年H
期刊
非那冬(фенадон)系苏联镇痛剂之一,其化学式为Chloralhydrate 6-dimethylamino-4,4-diphenyl-3 heptanone。于1950年首次公布其药理性能。非那冬之镇痛力量大于吗啡2-4倍。
期刊
作者报告印度32例慢性阿米巴痢疾病例,病程已有3-12年。过去经使用各种药物治疗无效。具有腹泻、腹部压痛、肠胃胀气、消化不良、贫血、维生素缺乏症状。其中7例并有肝炎或肝脓肿。决定并用金霉素治疗。每次给金霉素500毫克,卡巴胂0.25克,双碘喹啉0.6克及氯喹啉0.2克,每日三次,共六天;继续给双碘喹啉及氯喹啉14天。经此种治疗,23例在治程结束前或其後症状全部消失。另4例仍有腹泻,其中3例推测是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