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悬吊联合3D腹腔镜在Ⅶ、Ⅷ段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s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脏悬吊联合3D腹腔镜在Ⅶ、Ⅷ段肝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就诊的26例肝肿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8.7岁。所有患者均行肝脏悬吊联合3D腹腔镜肝Ⅶ、Ⅷ段肿瘤切除。分析手术相关资料。

结果

除1例中转开腹,余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65~350 min,平均153 min。Pringle法阻断第一肝门15例。术中出血量30~1 200 ml,平均155 ml。术后腹水4例(16.0%),胸水2例(8.0%),无胆漏及切口感染。术后住院时间4~10 d,平均6.2 d。

结论

肝脏悬吊联合3D腹腔镜应用于Ⅶ、Ⅷ段肝肿瘤切除术,结合精准解剖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介绍了正常毛发和头癣病发的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重点描述了头癣病发的扫描电镜图像,并进行了分析讨论。作者认为,头癣病发的扫描电镜图像与毛发的病损程度有关。
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到来,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管病(ArCSVD)越来越多。常见的两种类型是小动脉硬化型CSVD(aCSVD)和脑淀粉样血管病(CAA)。仅从临床症状上识别ArCSVD较为困难,现代成像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到CSVD在大脑中的病变,通过ArCSVD的影像学标志物可以更好地区分和诊断aCSVD和CAA。aCSVD主要与深部和非脑叶定位(基底节、内囊、丘脑、脑桥)相关,而CAA多累及脑叶。
脑淀粉样血管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常常共存,二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β淀粉样蛋白在这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明确Aβ的作用有助于认清疾病的本质,从而更好地把握这两种疾病不同的临床特征,更好地作出诊断和治疗。
脑小血管病是导致中老年认知功能损害和痴呆、情感障碍、尿便障碍、步态异常、生活能力下降和高致残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得到重视。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到缺氧/低灌注、内皮功能障碍、血脑屏障破坏、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静脉异常和遗传因素等学说。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快速进展对于揭示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起到关键作用。重视生物学标志物在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加强此方面研究,可能为脑小血管病早期诊断
期刊
目的观察增龄相关脑白质高信号(WMH)与帕金森病(PD)脑萎缩、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运动障碍性疾病科且行三维磁共振结构成像的原发性PD患者连续样本。患者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WMH严重程度采用Fazekas半定量量表(0~6分);通过FreeSurfer自动化定
目的探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高盐饮食合并慢性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模型的组织病理、单核细胞功能表型、脑组织动脉硬化相关血管因子转录改变。方法21只6周龄SHR按照简单随机法直接抽样分成正常饮食组(SHR-ND,n=7)、高盐饮食组(SHR-HSD,n=14,予以8%高盐饲料喂养),在高盐饮食诱导20周后按照简单随机法直接抽样分配一半SHR-HSD予以施行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术(SHR-HSD-UCAO
目的探究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管病(ArCSVD)合并特发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INPH)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年1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ArCSVD合并INPH的病例10例,均符合入组和排除标准,完成头颅MRA平扫、T2 FLAIR和SWI序列,对其进行深髓静脉征(DMVs)评分、INPH严重程度(DESH评分)评估、皮质/皮质下和深部微出血(CMBs)个数统计、侧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5年总体生存率不足10%。门静脉系统侵犯是胰腺癌远期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根治性手术是此类患者获得长期存活的唯一有效手段。我中心依据临床实践,提出了以重建门静脉系统为目的的门静脉系统侵犯胰腺癌的分型标准,并针对不同分型制定了相应的治疗策略,并在临床开展同种异体血管置换的手术,本文就我们的相关临床经验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