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su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孩子有了兴趣,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他就会以极高的热情,专注地投入学习中,学习也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给学生营造一个放飞思维,主动求知、学知、探知、用知的时空间,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内在价值,是数学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教师必须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积极创设生动、有趣、有价值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如教学《分一分》一课,是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实践中初步理解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教学一开始用多媒体出示可爱的小猴形象(取名为盼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盼盼打招呼。然后动态呈现教材情境,盼盼手里捧着6个桃,接着盼盼问:“把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呢?”谈话:小朋友们愿意帮助盼盼吗?利用学生酷爱的小猴形象,创设“帮小猴盼盼想想办法”的问题情境,有效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努力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二、利用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裨益。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序数”时,我让他们做“找位置”的游戏。让10个学生分别戴上1-10的其中一个数字,在排成一行的圆圈(10个)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说明自己是第几个找到位置的。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得第一名的可参加下一次的比赛。这样,学生在玩中学,比赛中学,不仅乐于学。还学得好,记得牢。
  
  三、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都很喜欢听成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课,可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以此导人新课。例如,在教学“0的加减法”时,我编了一段这样的故事:一天,小猫和妈妈一起去河边钓鱼。过了一会儿,小猫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花蝴蝶,小猫跑去捉蝴蝶,追了一会儿,没有捉到,小猫又跑回来,接着钓鱼。刚坐下来,它又发现了一只蜻蜒,于是,它又去捉蜻蜒,结果蜻蜒又飞走了,小猫只好又跑回来钓鱼。这时妈妈已经钓了3条鱼,可小猫一条鱼也没钓到,小猫非常伤心,妈妈告诉小猫以后做事要一心一意,不然什么事也做不好。小猫不再伤心了,又继续钓起鱼来。可是天色已晚,妈妈只好领着小猫回家了。小朋友们,小猫一条鱼也没钓到,用什么数表示呢?谁能算一算,小猫和妈妈一共钓到了几条鱼?老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学会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四、设疑激趣。激发学习欲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又是探索问题的动力。准确鲜明的设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教学要求衔接起来,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越过理解障碍,并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掀起教学高潮。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射,积极探究即成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针对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巧妙设疑,促使学生积极探究,从而培养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几和第几》时,我在教室创设“动物园”情境,设置了并成一排的猫、狗、鸡、羊、兔之家,在每只动物的家中贴上多幅图片(每幅图片上有5只相同的动物,其中一只动物的颜色不一样,在每幅图片中的位置也不一样)。活动开始时我以参观“动物园”的形式让小朋友们自由观察,请他们数一数:动物园里有几种动物?小狗的家排在第几?这时有的小朋友说小狗的家排在第二,有的说小狗的家排在第四。我就进行设疑:为什么小狗的家在排列上顺序不一样呢?通过这样的设疑,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后,再请学生自己进行释疑:原来小朋友数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从左往右数小狗的家排第二,而从右往左数小狗的家排第四。接着让学生自由寻找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观察,主动发现颜色不同的动物在图片中排列的顺序,以及让学生给动物排队的形式,继续进行《几和第几》的自主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从质疑到解疑,从探索到实践,开拓了思维,引发幼儿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人常说:“表扬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儿童不仅好玩,而且还好强好胜,喜欢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老师一句表扬的话,就想蜂蜜一样滋润着学生们的心,让他们兴奋上好几天。老师要善表扬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很情绪化的。我们老师要时时给他们鼓励,让他们追波逐浪,到达知识的彼岸。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积极创设乐学情情,寓教于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快乐健康地成长。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为文有三多,第一就是‘多读’,然后才是‘多作’,‘多商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管是自学还是展示,都要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使学生有足够的接触文本的时间,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注重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勤于积累课文中的有表现力的语句;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评改作文时以学生为主体,以赞美的语言确立学生写作的自信,从而让学生慢慢的喜欢上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 阅读 积累 兴趣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的形成与发展,而写作能力则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摘要】问题教学法”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介绍了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几种方法。和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教学法    一、引言    问题教学法就是从问题出发,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线索,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问题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
开展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教学( )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即具备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迫切任务,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
现象扫描:  师:同学们,看这道题怎么解决比较简单,“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100米,长比宽的4倍多4米,长方形操场的宽是多少米?”怎么列算式?  生1:(100 4)÷4  师:同意这样列式的举手(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举手)。老师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后,再次让学生列算式。  生2:可以用方程来做,解设:宽是x米,4x 4=100  师: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这样的方程对不对。然后又一次提问,谁能用算式来解决问
【摘要】围绕新课程理念,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可以通过选准教材切入点,切入时代脉搏,寻找真实结合点,体现教学的生活性,营造生命关注“点”,拨动生命的心弦等策略,激活思品教学“探究点”给课堂带来更多的生气和活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切入点;结合点;关主点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必需以育人为本,采取适当探究策略,灵活地将思品教学课堂,变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舞
课堂教学要有其有效性,其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这个定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时间的规定性。凡是效率问题都与时间挂钩,离开时间不能谈效率。第二,目标的规定性。凡是效率问题都要与目标挂钩,离开目标也谈不上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可从以下的途径和方法加以解决。    1、养成一题多说的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只注意“怎样解题”,而
本文所指“困难生”是指那些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暂时遇上困难的学生,习惯上大家把这类学生统称为“差生”,我认为“差生”这一称呼不是很科学和合理的,有点像给学生“贴标签”、下“判决书”,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会加重学生的思想负担,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成为真正的“差生”。因此我认为称这类学生为“困难生更恰当一些。  “困难生”形成的原因很多,包括学生、老师、家长、环境影响,学习目的和教学方法以及起始
【摘要】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和核心。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按照客观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创造者以敏锐的感觉,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经过创造想象,推理判断,获得新的、独特的认识的能力。  【关键词】培养;创造性思维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生物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讲到“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意味着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必要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作为综合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习作水平直接显示着语文教学的成败。就拿习作评改来说,我们常见的做法是,面对几十个学生的“文山”老师精耕细作,找错别字,改病句;察漏补缺,删冗除繁;评优评劣,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