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光亮是枯萎的花 , 在天空的晚秋”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琳·博耶(Karin Boye)是个让我为难的书写对象,我不是她的粉丝,甚至可以说对她的作品有些排斥,这或许因为已有太多人给她贴上女权主义的标签。但博耶在瑞典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算得上最著名的瑞典籍女诗人。(另一位更著名的瑞典语女诗人伊迪特·索德格朗Edith S?觟dergran,却是芬兰籍。)博耶在二十二岁的大学生时代就以诗集登上文坛,后来,她办过杂志,作过教师,三十一岁就成为常和瑞典学院并称的、著名终身制文学团体“九人社团”的一员,塞尔玛·拉格洛夫等著名作家都曾是其成员。照世俗眼光看,博耶完全可以有一个开心、满足的人生。然而,她十四岁时,母亲就觉得女儿会自杀。
  卡琳·博耶1900年10月生于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父系有德国血统。博耶的祖父起先做一家英国服装公司在汉堡的经理人,后移居哥德堡,开始自己的纺织品进口生意;其长子弗雷兹·博耶(Fritz Boye)成为一家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和公司雇员、小他十八岁的西格奈·利里耶斯特朗德(Signe Liljestrand)结婚,卡琳·博野是他们的长女。颇通文学的母亲给了孩子们启蒙教育,父亲和孩子们亲近不多,他情绪不稳,容易紧张。而在小学老师的记忆里,博耶是个圆脸的、温柔的小姑娘,有些忧郁,能回答所有问题,还总是用带韵律的、创造性的、精心挑选的字眼。
  1909年,博耶的父亲因神经衰弱提前退休,举家迁居斯德哥尔摩。作为长女的博耶看来遗传了父亲的神经,也因母亲的酗酒问题过早处于担忧之中,试图以她幼小的胳膊维护家的平稳。这外表平静的少女内心波澜壮阔,青春期以来的博耶有深刻的宗教危机,宣称自己是佛教徒,又回归基督教,基督教也不能消除她内在的困惑。她的心灵显然害怕真空,向往接触。情感肆意冲撞,往往是新的感情目标把她从和旧的爱恋对象分离的剧痛中解救,不待喘息,她感情的小船即扑向了前面的浪头,扑向新痛苦,她迷恋过女同学、男教师。女同学会订婚,男教师可能是众多女生倾慕的对象,这些都是难题——而最大的问题还是,她的感情对象主要是女性。
  1920年博耶中学毕业,想学教育或心理学,而老师建议她学神学。听从老师的,是“自我牺牲”,不听,是“自说自话”。在给友人阿格奈斯(Agnes Fellenius)的信中,博耶写道:“几天来,我哭得就像哥德堡的雨天。我跪着祷告,但得不到任何启示。一个声音说,‘牺牲你自己!’你,什么是你,一只蚂蚁。什么是你的可能性?他们得在需要他们的地方侍奉,而不是在他们完全得到发展的地方。你得弯下腰,放弃你的欲望!你不明白吗,这是在上帝的侍奉中。你的位置是在哪里你能顶用,而不是在哪里你觉得开心。自私的,自私的生物!可是,自我的主张以高过很多的声音哭喊:我不愿意。”
  后人以为,冲突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博耶对自己性倾向的发现。选择神学,她就得全面否定自己。
  在信中,博野继续写道:我在放弃我的意愿和膜拜我的意愿间徘徊。……也许可以说,有两个上帝,一个是我们从我们的观念中创造出的,一个是我们不了解的上帝,却是创造了我们的,在我们内部,它的意志在我们的和所有这世界的意志里。这是不是泛神论?也许。这两个选择间最重大的结果是,第一种情形下,有特定道德和固定法规……在第二种情形里,人得跟随自己,做自己的法规。
  在这重大的危机下,1921年2月,博耶开始写第一本诗集。同年,博耶进入乌普莎拉大学。1922年,博耶借诗集《云》的出版登上文坛。博耶在乌普莎拉学习希腊语、文学史、北欧语言等课程,她将很多精力投入社团活动,也经历了恋爱。在乌普莎拉大学的最后一年,博耶参加了左翼、反宗教组织Clarté? 因为这一组织,博耶了解到中国的童工问题,后来在博耶的第一本小说、1931年出版的《阿斯塔特》里就有一段写中国的童工。1926年,博耶从乌普莎拉毕业,回到斯德哥尔摩,在那里的大学学习历史。
  一直以来,博耶有过倾慕她或她倾慕的男子,更有过多个女友。这样一个看来开放的私人生活,并没让她真正超脱于社会秩序。她本人更将自己和女性的关系看作耻辱。博耶的诗中常出现“羞辱”、“审判”这样的字眼。比如她的后期诗作《供认》中有这样的话:没想过要做一个叛逆者,可这还是强加于我。为何我的命运如此非私人性?为何我没法随便它去?或者,假如现在我必须战斗,为何那里有折磨?……我血中的血,严酷地审判我的,把我扔进羞辱的……
  虽然感受到命运的翻弄,博耶没有选择沉默,第三本诗集《炉灶》于1927年出版。博耶也因此被欧森(Hagar Olsson)誉为给瑞典诗坛带来生气的燕子:燕子也许不如苍鹰那么有力,翼动没那么宽,也不那么勇猛,但燕子飞得高,飞得美,风在它震颤的羽翼间低语。欧森对博耶诗歌的出现大喜过望,认为它是新颖的,唤醒、点燃和推动着什么,是真的诗歌。人们在她的诗歌里面对的不是对简单日常生活的唯美的伪善,……而是面对着一个诚实的带着毫无幻觉的眼睛注视的灵魂,看着那无法避免的折磨,幸福的虚幻,并未试图从中找到避风港,而是把这用作更进一步的战斗。欧森认为:人们面对的是勇敢的精神,它走过了自我的毁灭,却未停留于此,没有抱怨和自怜,在更高的现实里寻找力量。…这精神中有一种特别的纯粹,是无畏的,也远不是感伤。它时刻准备好了要出发……
  欧森关于燕子的譬喻,我看还是来自博耶本人。《炉灶》这本诗集中就有一首题为《燕子》的诗,描写匆促的、箭一样的燕子,在啸叫的风中嘲笑地面上的缺乏生气,堪称博耶的自画像。我同意欧森的见解:博耶对人生的犀利注视,没有幻象和伪善,有的是斗争和出发。这本诗集出版在博耶二十七岁上,满篇能看到“坚强”、“向前”的字眼。比如《我想面对》里出现的是一个以柔克刚的和平的女英雄形象:
  武装着,直立,裹在盔甲里
  我来了——
  可因为恐惧我扔掉了铠甲
  也因为羞耻
  我想扔掉我的武器,
  剑和盾   所有坚硬的敌视
  让我冰冷。
  我见过干燥的种子
  终于发芽。
  我见过明亮的绿
  快速展开
  比铁更强大的
  是生命的温柔
  从地心给驱动
  没有防御
  春在冬的地域破晓
  那我挨冻的地方
  我想面对生命中的强权
  不带武器
  而此前1924年出版的第二本诗集《隐藏的大地》中,博耶还没显得这么坚定,还有掩饰不住的一丝自怜。比如这首已十分克制的小诗《星星的安慰》:
  我在夜里问一颗星星
  遥远的没人住的地方那一点光亮:
  “奇怪的星星,你为谁闪光
  你走着那么大,那么亮”
  带着星星的目光她注视着,
  叫我的怜悯失声:
  “我点亮一个永恒的夜,
  我点亮一个无生命的空间。
  我的光亮是朵枯萎的花,
  在天空的晚秋。
  这光亮是我全部的安慰
  这光亮是足够的慰安。
  《炉灶》之前的博耶不能说没有过抱怨、自怜、感伤甚至畏惧。不如说,在遭到自怜、感伤和畏惧的情绪侵袭后,博耶选择了在《炉灶》中把自己如同铁一般给以锻造,但勇敢向前的姿态并不保证她从此可以在生活里坚强如钢,刀枪不入。在《炉灶》以后的诗集中,感伤和畏惧的情绪以苍凉了的色彩重现。作为当时社会的另类——女性诗人、同性恋者和激进派,感伤和畏惧怕是博耶命运的胎记,那印记可以一时浅,一时深,但一直存在。
  正是在1927年,博耶的父亲去世。博耶在斯德哥尔摩开始瞒着母亲,接受心理治疗。博耶也写小说,这几乎成了她自我分析的一部分,她觉得写小说比写诗歌有趣多了。她写了当时有争议的主题,比如《危机》就以她本人青春期的信仰危机和对同性恋的发现为蓝本。1933年该小说发表时,正值瑞典掀起对同性恋给予更宽松法规的大讨论。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早期开始,博耶就多次因接受心理治疗等原因滞留柏林一带,1932年她曾写信给友人说,柏林是个可怕的地方,是垂死之地,或者说是垂死的世界的中心。1938年,博耶在维也纳看见到处飘着纳粹的旗帜,无比震惊。她说自己得到了一个闪电般的印象,这里有一个斗争,是一类人和另一类人、一种生活风格和另一种生活风格间的清晰斗争。“我被一种感受攫住,那感受一个狂热的国家社会主义者一定会有——当他突然发现,自己是百分之百的犹太人”。
  在某种程度上,博耶多少是感觉自己和另类站在同一侧,她从来都不是随波逐流,选择轻松生活内容的人;没想过要做一个叛逆者,可这还是强加于她,她更像是个天生的、没贴标签的精神上的犹太人。另外,希特勒政权排斥同性恋。同性恋者在多种社会形态里,历来属少数、另类和弱势的阵营。可也正是在柏林,博耶成了个女卡萨诺瓦,正是在柏林的同性恋酒吧,她结识了柏林人、十九岁的玛果特(Margot Hannel),从此开始了同居关系。这段关系因博耶在1932年拐走瑞典著名诗人贡奈尔·埃凯洛夫的新婚妻子约半年,而一度中断。柏林匿名的大都市环境及女同性恋者出没的酒吧、舞场的存在,让博耶过上了她一直希望的生活,一直以来博耶挥之不去的束缚和解放,自律和自由的冲突或许也因此格外强烈。
  1935年,博耶出版诗集《为了树的缘故》,她的不少最脍炙人口的诗篇都出于此,这也是博耶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诗集。这本集子里,和树相关的意象反复出现。比如《矮松》描摹在永恒的狂风中、在海边岩石上坚强攀升的松树;《在地下的树》,她看见一棵树在地面之下,这都是渺小而卓绝的生长。而最家喻户晓的博耶的诗是这首《是的,这当然生疼》:
  是的,这当然生疼,当芽儿迸发
  不然,春天怎会迟疑?
  所有我们热切的向往怎会
  连着那冰冻了的苦涩苍白?
  所有的芽儿在冬天可都是给封着的
  这消耗着爆裂着的新东西究竟是什么?
  是的,这当然生疼,当芽儿迸发,
  疼痛,因生长的,
  因阻碍的。
  是的,这很难,当水珠坠落。
  带着惊恐颤抖,它们沉重悬挂
  附着在枝上,增大和滑动
  重量把它们往下拽,不管如何紧贴。
  处于不确定、担心和分裂,可真难。
  体会深处的吸引和召唤真难,
  还停在那里,只是颤抖
  真难,想要停留,
  也想要掉落。
  然后,当事情到了最糟,什么也帮不上
  芽儿迸发像在欢喜里
  那时,再无恐惧拉拽,
  闪光的水珠在枝上跳跃
  忘了它们担心过新的,
  忘了它们惧怕过旅程
  感受那一刻它们最伟大的安全
  息在那创造世界的信任里
  这些诗句能让人联想起T·S·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中的几句:“四月最残忍,从死了的/土地滋生丁香,混杂着/回忆和欲望,让春雨/挑动着呆钝的根。/冬天保我们温暖,把大地/埋在忘怀的雪里,使干了的/球茎得一点点生命。”我怀疑博耶的句子受了艾略特的启发。不仅因为她是《荒原》瑞典文译者之一,也不仅因为她和艾略特是同代人。还因为,正是在这本诗集中,博耶开始冲破欧洲和瑞典的诗歌传统转向更自由的现代派诗歌创作,并因这自由,当年在瑞典诗坛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论。博耶的这首诗里充满对立:温暖葱绿的春和冰冻苍白的冬,芽的迸发和春的迟疑,生长和阻碍,水珠的附着和坠落,最糟的和最欢喜的,担心的和信任的。博耶将春芽萌生、水珠在枝上,这充满对立和冲突的瞬间放大,真难,想要停留,也想要落下。若没有对世界、对生活的信任,最意味深长的一切恐怕都不会发生,而这信任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爱。   我最喜欢的博耶诗作是这首《告别》:
  我想弄醒你到裸露,像一个早春裸露的夜,
  那时星星涌出
  大地在融化的雪下燃烧。
  我真想有那么一次见过你
  沉于创造的混沌黑暗,
  想见过你的眼如大开的空间,准备好给填充,
  想见过你的手如开放的花,
  空,新,在盼望中。
  你离去,没什么我给你的。
  我从未抵达那里,你灵魂裸露之地。
  你离去,不带任何我的随你——
  留我于挫败。
  我记得另一个告别:
  我们从坩埚里,像一个人一样被扔出来,
  当我们给分开,不再明白,
  什么是我,什么是你……
  可你——像只玻璃碗你离开我的手,那么彻底,
  好像不过是个死了的东西、那么不可逆转,
  那么没记忆,除淡淡的指印在水中给洗去。
  我想弄醒你到无形,像无形的
  跳跃的火焰,
  终于找到它生命的形状,它自己的……
  挫败,呵,挫败!
  “裸露”、“燃烧”、“形状”是诗中突显的字眼。裸露的夜,为的是有一个裸露的“你”、“你”裸露的灵魂。那“黑”的也是“亮”的,因为燃烧。那“空”的,为的是实,已准备好给“填充”。无形和有形是辩证对立,是同一个事物的两面。火焰,似乎无形,可在那无形里分明有它自己的形状。形的从有到无,可能是为摆脱外在世界的干扰,更自由地保全和接近内核,没了外在的干扰、外形的拘束,终于能让内在的火焰闪现,终于火焰的形状主导了生命的形式。
  这首诗可能确实是写情侣关系,写对另一方灵魂接近的向往而不能。但我总是不能完全推开另一种我的“误读”,这里的你和我,或许也可以是“我”的两种形式。这不同的“我”,是博耶两难的境地:放弃我的意愿,或膜拜我的意愿,一个是社会人的“我”,一个是赤子的“我”。严酷的“坩埚”何尝不是生活的熔炉,生活把赤子和社会人融成一体。此后,两者间再难划清。即便如此,依然是两个人,两种心,貌合神离,不得不分道扬镳。对一个固执地守着赤子之心的人来说,这是不得不接受的“挫败”。许多人在人生中都可能经历挫败,博耶的问题不止于挫败,她断言,她无药可救——“我因中毒而病了。我因干渴而病了,对这样的渴,自然还没造出可喝的”。
  既然无药可救,不带任何武器,只大步向前的博耶面对的就只有死亡了。很少有诗歌描写死亡以博耶那样热爱的口吻,死亡在多人笔下,即便宁静,也难免带着些凄苦和恐怖。在题为《那些我身后静静的脚步》的诗里,博耶写道:“假如我倾听,我能听见生命飞逝/现在飞得更加快了/那些我身后的静静脚步/死亡,那是你。”在博耶看来,“亲爱的死亡,在你的存在里/有那么种平复争斗的东西”,于是,她虔诚地匍匐在死亡的脚下,说“是的,我愿意!”
  自1940年,博耶越来越多地去一个叫Alingsas的地方。她的终身好友阿尼塔在那里(Anita Nathorst),因癌症不久于世。博耶想陪女友走完最好的日子,她干脆在那里住下,还创作了一部批判极权统治的作品,这成了她最后一部小说。1941年4月的一天,博耶带着瓶安眠药离开住处。几天后,她的尸体被发现。5月,和她同居过七年、留守斯德哥尔摩的玛果特开煤气自杀。阿尼塔8月病逝。10月,博耶的诗集《七宗罪》出版。
  人们对博耶的死有过种种诠释。或说博耶意识到阿尼塔才是一生最爱,阿尼塔不是同性恋者,只把博耶看作好友,不同意博耶陪她到最后,完全不能对博耶的爱作出呼应,这让博耶情绪低落。或说1941年是希特勒势力猖獗之时,这是让博耶绝望的大环境。博耶此前多次尝试自杀多次获救,她的兄弟和母亲对她的自杀本身并不觉得意外,意外的是自杀的时间和方式。何况博耶对玛果特保证过绝不会死。她和玛果特的关系像许多不幸的伴侣关系一样复杂,彼此牵扯、伤害,却未能分开。博耶一面对伴侣表示忠诚,一面走向另一个她更挂念的人。这人的身体垂死,却在精神上和博耶越发紧密,似乎成就了一段博耶向往的精神融合。相反,她的同居女友被认为在精神上很难企及博耶抵达的位置。
  不管怎么说,死亡这事,博耶终于是做成了,像她说过的:去死很简单。人们常说的是再也活不下去了,博耶死前的心境之真相只有上天知道。我们大致了解的只是,博耶不快乐、不平静,她说过,“没什么快乐和不快。只有活着和死去”,她还觉得,若掌握了这一点,人就不再因飓风而恐惧。或许可以说,博耶若放弃她不同寻常的意愿,就能得到世俗的生;膜拜她的意愿,就会坠入世俗的死。而没了自己意愿的“我”,对博耶这样注重灵魂的人来说,恐怕虽生犹死。博耶向往一个更自由、公平的新社会,她对社会和政治的关注或许出发于私人的切肤之痛。
  在一个4月的早晨,她走向死亡。像是一直在她感知中、等待里的一条小径,终于在一片雾霭中唯独对她呈现出来,唯独她听得见这小径的召唤。世人以为是苦,是冰冷的一切,在她或许是另一种体会。否则,有谁甘愿躺在北欧冬春冰冻的林地里死去呢。
  可能因为博耶的激进倾向,博耶死后,瑞典诗人雅尔马尔·古尔贝里对她大加赞美,比之为女英雄,可自杀也许不过基于简单的原因。假如博耶像母亲担心的那样在十四岁时自杀和她最后在四十一岁上自杀,也许那原因在本质上并无不同——这关乎她的意愿。岁月的车轮向前滚动,滚到四十一岁,到这里,博耶留下了对风景、人物和世事的感叹,这些成了如今人们还在阅读的她的文字。
其他文献
郑成功(1624—1662),原名郑森、郑福松,福建泉州安平镇人。他的父亲郑芝龙为明末海盗,往来于日本、中国台湾与闽海之间,垄断东南沿海贸易。崇祯年间郑芝龙受明廷招抚,任都督同知、总兵官等职。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自缢,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明小王朝,郑芝龙亦受封为“南安伯”。南京被清兵攻破后,郑芝龙拥立明朝皇室——唐王朱聿键于福州即位,年号隆武。可是,这个小朝廷的大权却操纵在郑芝龙手上。隆武帝欲
一  几年前,一位南非学者问我: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近三十年计划经济之后开始的,为什么一说搞市场经济,中国人就都会做生意、开公司、玩股票?你们的市场经济理念、规则、技能好像一夜之间就出现了,它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我当时内心一怔,肯定是满脸愕然。这位来自世界地图左下角那个大洲的学者,实在是离我们太远了,这问题问得如此陌生,甚至有点奇怪。是啊,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何时又这样去问过,又何时这样去
一  长久以来,我坚持文字的高雅、纯净,感觉上,那是写作者人格的一种体现,不容轻忽。年轻时走过苦难,那时的世界黑暗而残酷,面对丑恶,未曾改变自己所使用的语言,依然温文尔雅,不肯向粗俗低头。人到中年,有了机会提笔书写,更是抱定宗旨,描写人间地狱不必使用恶俗的文字。因之,对于抱持着同样宗旨的作家们,心生敬意。  柳德蜜拉·乌利茨卡娅出生于1943年,亲眼见证了苏联时代的种种倒行逆施。她的专业是遗传科学
难以平复的情感创伤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是正常人,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生活幸福,爱情美满。尤其是女性,因为她们通常更为感性。但令人回味的是,即使有的女人此生姻缘无成,却并不会因此影响她或他的情感世界,同样可以凸显值得称道的精彩。这不,民国时期才貌双全的著名女词人吕碧城,就以她充满传奇的一生,对此作了最有说服力的诠释。  1883年,原籍安徽旌德的吕碧城出生于山西太原。父亲吕凤岐曾是光绪朝进士,先
一  丁酉年的暑期,经过几个月的山中漫游,我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那洒满阳光的群山密林当中走了出来,进入了人类的文明与城市的中心,回到加尔各答的贝鲁尔圣地,入住恒河水岸的般若楼里,接到了自中国杭州传来的信息,即《印度生死书——四部奥义书义疏》要修订并重版的消息,我深为欢喜,亦不禁暗自叹息。这尘世间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边境线又最是漫长的邻舍,文化悠久,哲学深邃,他们彼此真的了解吗?虽曾有一千多年的车马
写日记是我睡觉前的必备“功课”,若事务繁忙没空写或忘了写,抑或太累“写不动”,那么第二天也得补上。“日记”二字于我来说,是真正的每日一记。  自1982年开始,一晃,这日记已写三十七年之久。  三十七年来,我只是默默地记着,从未想过要为写日记这件事写点什么。直至接到素不相识的康健先生约稿,这才动了“梳理”之念。  我找出以前写的日记,虽几次搬家,从湖北公安县到黄石市、武汉市,再到厦门,辗轉多地几千
在诸多中国近代史教材中,对于农民起义领袖、抵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英雄、兴办洋务运动的朝廷重臣、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不吝笔墨,然而对于在谈判桌上针锋相对、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修改不平等条约的外交官曾纪泽却鲜有涉及,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曾纪泽(1839—1890),曾国藩长子,字劼刚,号梦瞻,湖南双峰县人。光绪四年(1878),派充出使英国、法国大臣。其一生最大的功绩,是光绪
未来  现在和未来的分界线肯定和时间有关,时间画出了现在和未来的清晰界线。也许心理学家可以做一个测试,让人们说出自己心目中哪一个时段属于现在,哪一个时段属于未来。我相信测试的结果会有比较一致的结论,但是时间并不是现在和未来的唯一分界线。就是说,现在和未来的分界线也取决于经验对事情的掌握程度。知识和能力是构成我们心理感受何为现在的强大支柱。如果现在是一个王国,它的疆土就是经验,而国王就是知识和能力。
漫画家丰子恺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丰子恺身上,既有诗意盎然的艺术性,又有超尘脱俗的佛性,二者的融合使他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史的一株奇葩。  丰子恺的佛性可以说是生而有之的。从很小的时候起,丰子恺就不能吃肉,一吃会呕吐,他自己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丰子恺的母亲担心孩子不吃肉缺乏营养,就把肉切成小粒再用豆腐皮包起来,让他吞下去。结果丰子恺吃下去不久,就觉得胃里不舒服,而且连肉带饭都吐了出来,于是母亲不再强
舞台上的约翰王  梁实秋在他为所译《约翰王》写的短序开篇即说,《约翰王》在舞台上演时相当成功,不过在近代舞台很少上演,主因乃是该剧大体算一出近乎“时事问题的戏剧”,并称这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唯一触及当时宗教问题及英国君王与罗马教皇冲突的剧作,在1590年至1610年这二十年间,或有时对观众产生很大的号召力,但时过境迁,如今的人们已不可能再感同身受。以文学观点来说,“该剧有急就章之嫌,不能算莎氏的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