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历史思维能力,层级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5—0065—03
  历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是在学科教学中常常被误解—认为历史就是记忆,只要用功去记忆,历史学习便迎刃而解。实质上,历史学科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特点,历史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忆,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我国古代哲人曾对思维能力和知识学习的关系做过阐述,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夫之的“学愈博则思愈远”“思之困则学必勤”等都反映了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历史思维能力的特点分析
  心理学上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就是平常所说的动脑筋思考。而能力是掌握和运用知识,使学习与工作顺利進行的人格心理特征。在教育教学中,常常会听到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说法,但如果只提倡思维、只动脑筋思考而不行动,这个思维的训练意义就有限。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这种能力不仅仅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认识世界,進而形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心理学和认识论角度来看,历史思维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层级性。不管按照一般性历史思维来分(直观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还是按照研究历史的方法来分(史料的阅读与理解、史实的再认与再现、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评价等),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认识总是表现出由低到高的特点,因此,历史思维能力随着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也表现出由低到高的层级特点。历史思维能力的层级性,是在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认识中,通过对史料的认识和理解、对史实的分析和诠释、对规律的把握和揭示等所表现出来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能力水平。如在小学段,要求学习者具备阅读和理解历史的思维能力,能制作历史大事年表;在初中段,要求学习者具备解释历史的能力,根据历史材料,能進行分析、概括、总结、评价等;在高中段,要求学习者能掌握研究历史的基本技能,能对某些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和探讨,能按学术规范撰写两千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具体见下表。
  表1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划分,主要是根据思维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层级性来划分。具体到每个学段、每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内容,历史思维能力的呈现会有不同标准。
  第二,实践性。思维具有内隐的品质,思维能力具有外显的品质,所以,历史思维能力具有实践性,这种实践性要求主体不仅要对客观现实進行认识,还能够把认识转化成“产品”。如通过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对历史问题提出看法和分析,進而撰写研究历史问题的小文章;如采访一些学者名人,進而撰写访谈报告;如带着历史中有争议的问题,進行实地考察,進而撰写考察报告或考察记录等。即赵恒烈先生所说的要让学生学会“找证人、找凭据、找思想、找观点、找源头、找流向”。
  第三,目的性和问题性。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总是从问题开始,指向问题的解决。历史思维能力运用和体现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倘若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或对问题只能做出简单机械的“是”“不是”之类的回应,那么这将是一种无思维能力运用的过程,学习过程无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目的性和问题性是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特性,也是历史学习至为重要的一项品质。
  二、历史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的应用
  理解历史思维能力的内涵、特点、结构、内容等,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但要实现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的落实至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注意不同学段学生思维能力的层级性。不同学段的学生会具备不同层级水平的历史思维能力,小学段、初中段、高中段会逐级递深。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对不同层级的历史思维能力了然于胸,能区别不同学段所需具有的历史思维能力,对各个学段由低到高的历史思维能力有整体把握。如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在小学段要求学生能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進行认知,形成简单的阅读和理解历史的能力;在初中段需要教师指导学生系统查找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辨别、评价等方式,系统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历史的能力;在高中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因后果,能最大限度地查找、获取历史资料,能宏观地、多维度地论证某些观点,从而形成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历史的能力。
  又如教师在教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时,小学段只需要求学生知道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这个历史事件即可;可以通过让学生查阅图书资料并口头描述的方式,培养其阅读与理解历史的能力。初中段学生则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个历史过程,能分析、比较太平天国前后期的政策,能评价洪秀全等农民起义领袖,能概括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等;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查阅方式(网络、图书馆、档案馆、访谈历史学者等)去考证这段历史,并用文字把查阅到的资料转述出来;高中段要把太平天国运动放到中国农民战争史中,用宏观的视角诠释这场农民战争;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心理、经济、管理等)去考察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政策等,对相关问题能形成自己的思考,能撰写相关历史小论文。
  二应注意突出实践性特点。历史思维能力的实践性要求主体不仅要对客观现实進行认识,还要能够把认识转化成“产品”,即通过各种手段再现出来,如针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学习,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调查、访谈、讨论、撰写历史小论文或研究报告等,逐步实现学生研究历史的能力。可要求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如“抗战胜利”对老红军、老战士,進行访谈,然后可分“九一八抗战”“七七事变”“抗战相持”“抗战胜利”等几个小专题,将材料分类整理,撰写出访谈报告。访谈报告包括时间、地点、采访对象、采访内容等,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格式進行撰写。另外,调查报告、历史小论文、研究报告等都有一定的规范,这些规范与内容的呈现,既能反映出学生对某一历史史实的认知情况,体现出历史研究能力的高下;又能让学生体悟历史学习的生动、真实,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不过,历史思维能力的实践性不仅仅靠文字叙述展现出来,口头语言的讨论、总结、分析等也是历史思维能力实践性的一个表现,如,教师引导学生评价“焚书坑儒”之类的问题时,可以使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人物,从多种角度進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進而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口头语言类问题要具有思维性,只有拥有较大思维量的问题才能唤起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历史知识的纵横方向之间、新旧知识的联系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运动,才能从记忆的水平上升到理解运用的层次,历史思维能力才能得以体现。
  三应注意突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思考历史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学科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历史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具体的、全面的、发展的看待历史问题。针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不同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進行问题设计时需有侧重,区别对待,如初中段《历史与社会》中对《开国大典》一课,课标要求之一是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有教师上课在激发学生提问时发现,学生对该问题认识需求不同,学习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有学生甲问:“祖国大陆获得完全统一是西藏和平解放之后吗?”学生乙问:“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体现在哪里?”学生丙问:“西藏和平解放50多年了,取得了那些成就?目前还有那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三位同学的问题都围绕课程标准展开,但难易层次不同。所以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需兼顾各层次学生,要引导或者启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带动他们思考知识、历史、人生等问题。
  四应注意突出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历史是方法的学科,没有方法的历史教育是不能称之为学科的。20世纪以来,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为历史学科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历史学习以系统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思维能力培养的有力手段。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教会”“学会”到“会学”,也就是从接受、理解到灵活应用的过程,当学生“会学”时,历史思维能力也完成了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如教师可使用材料研习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历史的能力,材料研习法包括文字、图表、地图、图片等的研习与应用。在使用这一方法时,教师要告知学生如何阅读和甄别材料,如何确定材料的时代背景,如何找出关键词、主要观点,并窥析字面背后的引申义。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实现了从“教会”到“学会”的过程,如果能進一步挖掘和拓展资料内容,则实现了“会学”的过程,同时也進一步培养了其历史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刘冬梅,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教育理论。
  [责任编辑:全骜颉]
其他文献
文章阐述了莫干渠一号翻板阐工程,在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Moganqu No. 1 flap interpretation project, there are problems in t
怀化市水利水电工程总队始建于1963年6月,隶属怀化市水利局,是一家拥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叁级企业资质的施工企业。企业在册人员346人,其中
2月11日上午,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小平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强调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更加奋发的进取精神、更
王淑兰老师现年82岁,1978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王淑兰老师从教四十年,始终做低年级的班主任,担任低年级语文教学。“爱”是王淑兰老师教育思想的精髓。“儿童语文”
新的课程标准对于科学学科有着明确的要求,强调科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都是数学思维的活动,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它是数学思维的外壳和工具。数学语言能力既是数学能力的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图书馆要在新形势下求生存、促发展、与时俱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是关键,最佳途径是对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 The network e
企业奖年度贡献奖:捷豹路虎汽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获奖理由:着眼未来关爱下一代捷豹路虎中国青少年梦想基金专注于国内青少年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立足快乐体育、交通安全、人
4月14日,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指挥长会议在上海召开。太湖防总总指挥、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流域各省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
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理解新事物的能力比成人差是无可厚非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去要求小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小学生的绝对正确,因为小学生思想还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