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节语素化”的理论思考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faqiang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音节语素化”的提出及表现
  
  (一)“音节语素化”的提出
  “音节语素化”也有学者称为“语素化音节”,关于它的定义,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教材上。教材第三章(P151)指出:所谓音节语素化,主要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这种提法从总体上指出了音节语素化的实质,即音节升格为语素。但善于再思索的人可能会发生这样的疑问:音节是怎么变成语素的?“不表义的音节”具体又指哪些音节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不能从此定义中得到解答,显而易见,这个定义是不完备的。笔者在这里想提出自己的看法。所谓音节语素化,即由于语言交际的语用需求,某些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中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升格为表义的语素,并代替整词的意义参与构词或行使交际目的一种语言现象。这里指明了音节语素化的动因,音节的所属范围,音节化为语素后的作用,从而给人的一种明晰的认识。
  (二)“音节语素化”的表现
  本文所说的“音节语素化”的表现是以一种动态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的。某些单纯词,无论是外来的还是本民族固有的,在运用中都有不同的语用需求,即具体的言语交际对这些单纯词中某些音节化为语素的要求不一样。从语言发展的实际和现有的语料来看,音节语素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音译外来词的首音节语素化;其二是音译加注外来词的双音节语素化;其三是联绵词的音节语素化。本文拟在这三方面作细致探讨。
  第一,音译外来词只求对译过程中声音相似地接近,较少考虑所用汉语音节所结合的意义。比较常见的是音译外来人名、地名、概念名的首音节语素化。如老瓦(瓦尔德内尔)、巴以冲突(巴勒斯坦、以色列冲突)、米教练(米卢教练)。这些音译的人名、地名往往是专有名词,但所用音节很长,所以采用首音节来指称事物。
  此外,普通名词中也有首音节语素化而参与构词的,比如,由“的士”的“的”构造出“打的、的姐、摩的”等,由“咖啡”的“咖”派生出“奶咖”“苦咖”等。
  第二,音译加注外来词就是在音译的基础上再加上表示该事物类别的语素。比如,鸦片(烟)、吉普(车)、卡通(片)、高尔夫(球),但在语言交际中往往说“抽鸦片、开吉普、看卡通、打高尔夫”,这里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逐渐脱落,而原来音译部分的音节代替整词义转化为语素。
  第三,汉语中的联绵词也存在音节语素化现象,但联绵词的音节语素化不一定非得首音节,任何一个音节都有可能。比如,“蟾蜍”构造出“蟾宫”“蟾酥”;“蝴蝶”构造出“黄蝶”“彩蝶”;“蜘蛛”构造出“蛛网”“蛛丝”等等,可见前后音节都可能语素化。此现象不仅存在于外来词中,汉语自身词汇系统中也存在无意义音节升格为语素的现象。
  这里也可看出“音节语素化”中的音节不外乎属于两类词——音译外来词和联绵词。对于语言发展中的这一现象很多人虽有感知,但并未切实理解,即使有所思考,也不够深入。有学者说:“音译外来词是用汉语来译写外语词的读音,其内部的每个音节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音译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现象似乎没有更多的依据。”①本文第二部分将重点去探讨这一现象。
  
  二、“音节语素化”的理论思考
  
  (一)如前所述,“音节语素化”指不表义的音节升格为语素。上述理论告诉我们,音节能够升格为语素是因为它为语素的形成准备了语音形式,换言之,音节的存在为自身的升格提供了形式上的现实性。这样看来,“音节语素化”的存在有其合理的语言理论依据,即语言是一套层级装置,底部的音节层是基础,是符号层存在的语音形式,而语素作为符号层的第一级必须借助于这种形式,即这种形式本身也就是语素的一部分,因而只要结合恰当的语义,音节便化为语素了。
  可是在一个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中,哪些音节更具备升格为语素的条件呢?任何一个音节都可以吗?显然不是,音节的选择必须合乎汉语的表达习惯、汉语的构词规则,必须合乎交际的目的。再进一步推理,仅具备语音形式还不够,语义成分更重要,因为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综合起来,我们认为音节升格为语素必须具备三个充分必要条件:第一是音节的合理选取。音译单纯词大多选取首音节语素化,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阿非利加”和“阿美利加”,没选打头的“阿”,因为“阿”无法细致区别这两个词,“非”和“美”才能区别清楚,这也证明音节的选取要合乎交际目的。第二是语义的完整性。这里指音节所获得的语素义必须是完整的,表义是独立的,语素化之前的不表义和之后的表义是不同的,两者并存于语言之中。第三是符号音义结合指称的整体性。音节化为语素后形成一个独立的符号,音义结合要凝固,有特定的能指和所指,指称明确。前两个条件是基础,后一个条件是飞跃。那么,音义具备之后通过怎样的组合才能形成指称事物的完整概念呢?这需要我们具体分析“音节语素化”的三种表现。
  (二)首先分析音译外来词的首音节语素化。这类外来词以人名、地名居多,它们是音译单纯词,也是成词语素,所指称的现实现象是独一无二的。而外来音译词往往是多音节的,它们进入汉语的词汇系统,虽然弥补了汉语词汇指称事物上的不足,但不能满足汉语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汉语词语有明显的双音化趋势,表达上要求以简洁代替繁复,缩略便成为语言经济的有效手段。比如,“撒切尔夫人”缩略便成为“撒夫人”,“菲律宾总统”缩略为“菲总统”,“英法联军”“印巴之战”等都是这种用法。它选取音译词的首音节与后面的汉语词语直接组合形成简洁的表达形式。
  对于音译语素,为什么非得选择“首音节”呢?因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交际中传递信息的媒介,又以听觉的形式诉诸人的脑神经。这种听觉符号呈线性序列在时间上展开,人们听多了,最为耳熟能详的便是首音节,于是在缩略、提取信息时便选取了首音节,用它来代替整个词语。
  其次是音译加注外来词语素化现象,这类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主要指前面的音译部分。它们在音译过来时,为了更好地融入汉语词汇系统以有助于国人理解词义,便在其后面加上表示事物类属的汉语语素。而随着这些词语使用频率的提高,交际时,即使不加上那些汉语语素,人们也已理解其所称述的事物。那些汉语语素逐渐脱落,原来三音节的单纯词变成双音节的,具备了汉语词的音节优势,因而能代表整词独立成词。
  “茄克”“耐克”“香槟”“芭蕾”这些外来词频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交际时已忘记了这些词刚产生时所具有的形式。细致推究,这种形式的音节语素化也是由缩略的规律造成的,一方面这种缩略符合汉语词的音节形式——词语的双音化,另一方面“缩略的自身构成成分与缩略语的意义不大,而且缩略语的自身构成成分有自己的独立意义,再加上缩略语的形成实际上略去了原词语的许多具体、鲜明、细节的语义成分,这些都为缩略语的独立发展埋下了伏笔。”④比如,“香槟酒”缩略为“香槟”,两者都指称一种“酒”,而且这种概念早已定格在人们的头脑中,“香槟”缩略后有自己存在的独立形式,也更能满足交际需求。所以“和原词语相比,缩略语的这种长度的缩短和自身一些语义成分的缺失,使得缩略语在表达概念方面显得更适宜、更简洁” ②。
  最后,我们分析的视角由外来词而转入汉语里特有的一类词——联绵词。所谓联绵词,就是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联绵词是双音节成词语素,每个音节都不能单独表示与整体相关的意义,它的意义体现在两个单音节字的组合中,它所记录的词是只有一个语素的单纯词。
  按理说联绵词不能拆开来用,但汉语中某些联绵词的音节语素化却打破这一条既定的规律。那些联绵词多为动物名,如“鹦鹉、蚂蚁、蜘蛛”等,而且以双音化形式出现,但作为一个自由成词语素,它们可以构建一个更大的语言单位(短语或句子),比如,“粉蝴蝶、蜘蛛网、骆驼毛”等。可这类联绵词字音难读,字形难写,人们仍要求语音书写形式上的缩略,于是把整个词的意义压缩到一个代表性音节上,因而“粉蝴蝶”缩略为“粉蝶”,“骆驼毛”缩略为“驼毛”,类似推之,“蛛网、巨蜥、麟角”等。“蝶、驼、蛛、蜥、麟”都具有了表义成分,有人称为这些语素为“缩略的语素”。 ③
  “联绵词不可拆训是从构词法上讲的,但在日常使用时,由于习惯用法或修辞的需要,也可以灵活使用。如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用某些联绵词的一个记音符号(汉字)代替整体” ④,这种观点道出了联绵词音节语素化的语用要求,指明了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认识误区,语用需求与词本身的构成是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上述分析,让我们深入理解了音节语素化的动因——语用需求使然和音节语素化的作用——参与构词或用于交际思维,但更应当看到缩略规律在这种现象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音节语素化”是个动态过程,而缩略就是这个动态过程的助推器。语素形成中的音义结合不是自发的,而是人们在语言使用中自觉意识的体现,那么缩略则是促使音义结合的有效手段。因为“音节语素化”现象是语言发展中的特异现象,音节升格为语素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词语运用当中,单纯的音义结合是不存在的。缩略成为词语运用中的音义结合的一条规律,而这条规律本身也符合语言发展的经济、有效原则,因此,也必然成为音节语素化的合理依据。
  
  三、小结
  
  本文从“音节语素化”的现象入手去探讨这一现象,由定义的阐释、现象的列举和归类逐渐过渡到理论的思考,所采取的论证方法是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经过层进式推论,发现“音节语素化”的存在有其合理的理论依据。音节能够上升到语素,一方面由于语言的层级装置性,音节的存在为语素的形成提供了语音形式,具备了形式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音义具备之后,语言语用中的缩略规律使两者结合起来,完成音节语素化的动态过程。这便是笔者对“音节语素化”的理论思考。
  
  注释:
  ①董小敏.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文化语言阐释[J].语文研究,2003,(1):30.
  ②刘杰.缩略语词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4.
  ③程志兵“蝴蝶”的尴尬[J].汉语学习,2001,(1).
  ④梁宗奎 许建章 阚兴礼.论联绵词的界定及分类[J].泰安师专学报,2001,(1):61.
  
  参考文献:
  [1]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叶蜚声 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刘 苹,安徽合肥一六八中学)
其他文献
科研工作者们在过去的50年前赴后继的工作中深入研究了ATP合成酶的功能,并努力尝试解析该酶的空间结构以便能够从结构基础上对ATP合成酶的催化机理进行阐明;但蛋白的纯化工作
用Galerkin方法证明了动力学膜壳方程解的存在性和惟一性.
给出一个推导Runge-Kutta公式的简单方法,这个方法也可以用于推导其它公式,如Gear方法等.
在电解锰废渣中掺入锰矿粉,以提高锰废渣品位,探讨锰废渣中锰的硫酸法浸取回收效果.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矿渣比、液固比、浸取pH值、浸取温度和浸取时间等因素对锰浸取率的影
对Schrōdinger形式理论的基本理论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随着对Schrōdinger形式理论认识的加深,这套理论从最初的对光束在实数折射率介质中的传输研究,推广到
关于同素异序词的问题,近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探讨。所涉及的有同素异序词的定义、成因、语法语义差异分析、专书的同素异序词研究等方面。关于同素异序词定义,本文比较赞同高惠
Web站点正在快速成为旅游业的重要营销环境.传统的基于2种模型的应用表现出许多弱点,比如应用开发与维护代价太高.多层体系结构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在基于多层模型的应用中,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试行一年,请认真贯彻执行。
英语名词作前置定语的数量越来越大,但主要分布在科技文中作专名;汉语前置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主要是所属关系,英语主要是相关关系和类属关系,而且定中之间的语义关系更复杂。
根据双尺度方程导出的尺度函数的Fourier变换无穷乘积公式,结合函数与函数的Hilbert变换之间的Fourier变换关系,提出了由2个共扼正交滤波器所构造的2个小波基是双小波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