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朋友沦为人脉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益交换是交友的大忌
  很多人喜欢把朋友和人脉混为一谈,把朋友的朋友发展成社交圈,把正常社交当积累人脉的途径。闲暇无事,游走于各种饭局,游走于各种社交场所,想方设法建立各种“价值交换”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状态里,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把套路玩得风生水起。
  张嘴闭嘴喜欢把朋友二字挂在嘴边,天下尽人皆友,奉迎、拍马、谄媚、讨好,把“价值交换”尽量做到利益最大化。这样的朋友哪里是朋友,你跟他交心,他不跟你掏肺,想方设法利用你,平常从不联系,一找你准没好事。这样的朋友如果多了,人生会不会变得无趣?估计连社交质量也要下降一大截。
  其实,朋友就是朋友,人脉就是人脉,就算再怎么亲密,也不要混为一谈。交往的出发点和初衷不同,最终的结局也会大相径庭。朋友是可以交心、可以麻烦、可以解忧的人,可以一起乐,也可以一起哭。而人脉不管披上多华丽的外衣,最终都逃脱不了“价值交换”的目的。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人脉拓展到最宽,且沾沾自喜,人脉越广,似乎自身的价值就越大,能力得到体现,心理得到满足。打開微信朋友圈,5000多的好友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用积累人脉,最终达成自己的价值体系认证。
  人生在世,真正的朋友哪里会有那么多?金庸笔下的大侠萧峰,智勇双全,纵横江湖半生,朋友遍天下,可是真正的兄弟只有两人,那就是虚竹和段誉,真正的好朋友只有完颜阿骨达。由此可见,这世上彼此能真心相待,惺惺相惜的人并不多,有三五个已经很富足了。
  古人交友更是慎之又慎,《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朋友之间交往,不仅需要相互了解,更要知心走心,这才是交朋友的最高境界。《诗经》则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朋友之间交往,要有情感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诗仙李白一生更是交友无数,朋友圈里各路牛人都有,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中间还有文朋诗友兼粉丝。当然,最要好的也是能数得过来的那么几个。最喜欢李白与岑夫子、丹丘生一起饮酒的诗《将尽酒》。诗仙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朋友间,喝酒唱歌,喝到高兴处,不惜拿宝马裘衣换取美酒,不喝个一醉方休,谁也别想回家。豪放之情,跃然纸上。
  千万别把朋友和人脉混淆在一起,朋友之间的交往需要走心,情趣相投,三观相合,隔一段时间,彼此问候一下,没有功利色彩,没有价值互换。人生低潮时,朋友是那个宽慰你的人;烦恼抓狂时,朋友是那个倾听你诉苦的人。生活中,真正的朋友绝对是稀缺资源。
  人脉则不同,人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你的社会属性,体现着你的能力。很多人认为,人脉越广,人缘越好,生活会越便利。其实不然,良性的人际关系和人脉资源不是靠纯粹的感情去维系的,而是靠彼此互利互惠去完成的,需要付出相当多的精力和体力去维系。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没有人脉不行,但也不至于需要几百几千的朋友,那还不把自己累死?
  别把朋友当人脉,也别把人脉当朋友,别把时间都浪费在人脉交往上。这世间,除去酒肉之交、利益之交、权钱之交,真正能做朋友的人还剩下几个?所以,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的内心,人生这一辈子,到底需要朋友还是需要人脉?漫无目的地奔走,不停地参加各种社交聚会,越来越多的人脉都是有效的资源吗?人脉不在广,切实有效就行。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刚开始我只认为语言是工具,后来才知道语言是艺术。我发现把话说好听,是一件没有底的事。话说好了,能瞬间让人泪目,或者瞬间热血沸腾。”这段话出自主持人董卿。无论是主持节目还是接受访谈,董卿给人的感觉总是蕙质兰心、知性优雅,娓娓道来,舌灿莲花,其语清澈纯净,其情真挚感人,惹得观众对她由衷地喜爱。  爱情的每次发生都是值得的  作为一位才貌双全的主持人,董卿常被问到关于爱情的看法,她说:“在我看来,真正
1986年,52岁的徐传化开始创业,做液体皂启动资金少,市场需求量大,便想尽办法筹得2000元钱,在家里建了简易工坊。没有锅炉,就搭个土灶;没有专用的反应锅,就用水缸替代;没有搅拌机,就全人工操作。硬件问题可以克服,但最关键的是没有液體皂的配方。靠自己瞎琢磨生产的液体皂,又清又稀,根本无人购买。  听说肥皂厂退休工人黄师傅有独家秘籍,徐传化忙登门邀请,但黄师傅年岁已高,不愿出山。徐传化好话说尽,黄
我脑子里一直存在着一个画面:春日的一个正午,一个年轻人,圪蹴在台阶前,看着一群列队行进的蚂蚁,蚂蚁的队列中,有许多蚂蚁正在合力将一小团有水分的甘蔗屑搬上台阶。在垂直的台阶壁上,它们扛的扛,拉的拉,推的推,行进得很顺利。只是,到了台阶转角处,眼看就要上去了,那甘蔗屑“哗”的一声就掉了下来。那“哗”的一声,是年轻人当时想象出来的声音。  可是蚂蚁没有放弃,它们迅速沿原路返回,齐心协力再一次搬动甘蔗屑。
湖南卫视《我们的师父》节目中,师父蔡澜与大张伟等徒弟在饭桌上聊人生,大张伟问:“上流社会是什么?”蔡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候,苏州的一位男士什么都没有,还莫名被人家打了一顿。在走路回家的时候,他从路边脏兮兮的沟渠里捡了一些浮萍,回到家里放在茶杯里面,精心養育,每天看着这个浮萍生长,看得饶有兴致。他老婆看到这样的丈夫,不但没有为丈夫事业遇到瓶颈而怨声载道,反而因他的情趣
今年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課》播出之后,引起了广泛热议。最具争议的不仅是节目中十多分钟的广告,更是4个“小鲜肉”的粉墨登场。  我们或许不该过多地指责这几个“小鲜肉”的妆容,必定有人会以女性亦可穿西装为理由反驳,因为着装毕竟是一个人的自由。只是这妆容的目的,不应该仅仅以成为“小鲜肉”为目的而将自己打扮成“小鲜肉”,那就是东施效颦了。  “韩风”兴盛时,白白净净的韩国男星吸引了众多阿姨和少女的眼球
我来东莞17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12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农民工。  湖北农民工  2020.6.24  这则写给东莞图书馆的留言,出自一位农民工之手,写得情真意切、自然流畅,让无数网友为之感佩。有的
2010年10月,电视连续剧《黎明之前》热播。该剧第17集有这样一个情节——国民党情报局原医务处处长马蔚然被怀疑是共产党卧底,剧中人物齐佩林便拿着马蔚然的全家福照片,让第八局谭局长过目。细心的观众发网文指出,齐佩林所拿照片严重穿帮,竟然是李敖的全家福,只是将原版照片中李敖头像换成了剧中人物马蔚然头像,而李敖儿子李戡、妻子王小屯的头像则清晰可辨,同时,照片还做了黑白处理以突出年代感。  很快,在北京
鹰有时会飞得比鸡还低,  但鸡永远飞不到鹰那样高  娄敬第一次为刘邦出谋划策,事因韩王信叛汉,刘邦亲自讨伐他。到达晋阳时,得知韩王信与匈奴勾结要共同进攻汉朝的消息,刘邦震怒,就派使臣出使匈奴摸清底细。匈奴把他們强壮能战的士兵和肥壮的牛马都藏了起来,只显露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派去的使臣十余批回来,都说匈奴可以攻击。  当刘邦派娄敬再去出使匈奴,他回来说:“两国交兵,这时该炫耀显示自己的长处
2004年12月5日,我的第一篇文章刊载于《明报》,至今已逾15年,现在才准备出第三本书,我清楚知道自己不是作家。只是这15年里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偶尔有所感触,心中有话想说,就会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我习惯深夜写作,通常是早上6点完成,然后我会迫不及待发给好友金圣华,等她7点半起床,请她打开计算机,听完她对文章的回应,我才安心睡觉。  多年来,每逢1月1日元旦当天,我都会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新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在今天的读书会上与大家分享我的读书体验。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我在历史阅读中深感此言不虚。我从许多古人身上领悟到深刻的道理,譬如春秋时期的鲍叔牙,他的眼光、胸襟、品格真的令我受益无穷。  可能有人觉得,一个流亡的公子最终登上权力的巅峰,春秋最抢眼的霸主,自然非齐桓公莫属;可能有人认为,使齐国兵强马壮,百姓富足,君王大有作为,管仲凭自己的实力诠释了何为治大国若烹小鲜,他是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