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音文化深入孩子内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inghaiyangzh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八组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唱的故事。该故事已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全文共77字,5句话。1句为起,2、3、4句顺承而下,5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文意,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等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教學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感悟知音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生互动,彼此介绍,初识成友。出示有关友情的诗句,学生自读感悟。老师送上祝愿:希望你们人生当中都有自己知心朋友和你相伴。
  (一)自读古文 理解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伯牙绝弦”,指导学生读好课题,让学生注意“弦”的读音。
  2.明确自读要求,自读古文。出示自读提示:借助拼音和课下注释,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2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理解“绝弦”和课题“伯牙绝弦”的意思。
  4.补充资料,了解俞伯牙、钟子期两位人物。
  补充《荀子·劝学》的中的语句(出示:“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mò)。”),感受伯牙的琴艺高超,明确身份;补充钟子期的资料,了解子期的身份。
  对比两人身份,引发思考,引入文本。
  【设计意图:由课题引入简洁、明了,读题解题中处理了生字,交代了主题,了解了故事大意,补充资料明确人物身份,引发了思考,激发了阅读期待。】
  (二)理解文意 纵情吟诵
  指名读古文,明确读古文的要求:古文在朗读的时候不仅要把读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读出节奏,读出古文的韵味。
  结合注释,是学古文的好办法,那《伯牙绝弦》这篇古文中除了课下的注释以外,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
  预设1:理解 “善”字在文中的意思,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善”字,练习说句子。
  明确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中就有不同的意思,古文中的 “一字多意”。
  抓“哉”、“兮”指导学生读好带这两个字的语句,抓好停顿、延长,读出顾问的韵味。
  预设2:理解“志”和“念”的意思,引导学生明白古文中不同的字表示同一个意思的现象。理解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意思。
  预设3:抓 “谓”的理解指导学生朗读
  没有注释时,可以借助工具书。(谓:①称为 ②认为,以为③评论) “谓”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
  理解后,指名读、齐读。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节奏 。
  【设计意图:理解文意是读好古文的关键。抓“善”、“志”、“谓”的理解,既教给了理解的方法,又在理解中提升了朗读质量;通过读好语气词“哉”、“兮”,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自读、范读等多种读的方式,让诵读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也完成了感知故事内容的任务。】
  (三)读议结合 感悟知音
  古文中的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呢? (出示语句)
  1.发挥想象指导诵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补充资料(“登泰山而晓天下” 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图片理解泰山的雄伟壮观,进行诵读(指名读,齐读)。
  2.善发挥想象指导诵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理解江河在古文中的特殊意思(长江、黄河),思考描写长江、黄河的词语或诗句,展开想象进行诵读。
  3.对比“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两句话,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有叠词,“峨峨”、“洋洋”)
  像这种描写景物的叠词你知道的还有哪些呢?
  练习运用“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
  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含义。
  【设计意图:用“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贯穿教学,抓实具体描写的语句,运用词语、诗句联想的方式丰厚语言,丰满形象,指导朗读。同时注重学用结合,深入体会了人物之间的默契。关注祖国文化:在朗读指导中渗透“泰山”、“江河”的文化意味,感知这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
  (四)破琴绝弦 祭奠知音
  1.痛失知音,感悟伯牙内心之悲伤。从“子期死” 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2.想象补充。出示:“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想象这时候,你又仿佛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伯牙?
  3.纵情朗读。借助情感错位,抓“世再无知音”,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形象。
  5.补充资料,体味悲痛,出示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的一首短歌。
  感悟伯牙绝弦,是绝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的情感;懂得这一破一绝让伯牙子期的故事成了千古绝唱。
  【设计意图:从“子期死” 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想象补充,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人物形象;借助情感错位,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形象。】
  (五)深化主题 传颂知音
  1.出示历朝历代描写知音的诗句,诵读感悟,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
  2.全班背诵,传颂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感悟“伯牙绝弦”已成经典,“知音情深”已成文化。
  3.推荐《列子·汤问》,引领学生读古文,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设计意图:补充历朝历代关于描写知音的诗句,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影响力,体会知音难觅,感受“知音”文化。背诵全文,让其铭记知音;推荐书籍,引领学生诵读古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他文献
【学习目标】  1.掌握淝水之战、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  2.通过史料分析,能够灵活迁移运用本课所学重点知识,感知身边民族交融的事例。养成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北方民族
期刊
我所在的学校,是河源市龙川县某镇的一所乡镇小学。在农村,在经济利益的驱驶及生活的压力下,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父母抚养,这就出现了留守儿童的现象。据统计,我们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留守儿童,陪伴他们的是四五十岁的老人家。这些陪伴者无论是文化程度还是生活方式与时代显然都有了隔阂,这就给留守儿童在学习、情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了一些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  一、留守
期刊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全诗艺术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满怀豪情地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长征中的故事从影视及课外书籍中了解了一些,但对于文中提到的地点并不熟悉,对于诗歌,能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逶迤”“磅礴”“泥丸”“岷山”等词语。
期刊
一、坚持合理饮食  1.坚持合理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补充身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膳食宝塔”,一日三餐,食物多样化,荤素食合理搭配,摄取的总量可根据自己的身材大小、活动强度、生理状况等因素来确定,一般以每餐饭点前半小时有饥饿感为宜。  2.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不良,都会危害身体健康  一
期刊
学习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拼等活动发现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2. 讓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相应的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成为所有语文老师关注和困惑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老师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总是收效甚微。通过我平时的作文教学,我有一点自己的拙见,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端正态度,认真写作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写作水平差的一个原因是:写作态度不端正,根本不认真。老师每次布置一篇作文,许多学生都是应付差事,完成任务。或是把别人的文章套用为自己的,或是一二百字草草了事。我想
期刊
内容摘要: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涌入到教育教学领域。综合实践教学也不例外,这种信息、技术的引入,为传统教学注入了一种活性催化剂,促进了教学技术体系的整体协调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兴趣,引发思维,强化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新的挑战。  关键词:多媒体 提高 纸模服装设计 教学效率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设计朗读形式等方法,感受樟树的“蓬蓬勃勃”的特点和“香气拒虫”的可贵之处。  3、通过体会宋庆龄对樟树的不舍之情和补充阅读宋庆龄的相关资料,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感受宋庆龄的坚强不屈和一身正气。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抓关键词句,理解樟树的外形特点及可
期刊
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外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是语文课内阅读的重要补充和延伸,使语文学习的结构更加完整。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积极健康的课外阅读能够明显帮助其提高文化修养、开阔视野、健全心智。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今年我们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开展
期刊
我有幸聆听了王坤庆教授讲的题为“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讲座,其间他向我们介绍了1921年由教育家尼尔创办的夏山学校,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夏山学校施行民主自由的教育方式,因为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所谓人性化是因为它没有作息时间表、没有课程表、沒有考试,这样大胆的制度真让人瞠目结舌。仿佛有一阵阵热潮冲击着我的心扉,我不断的叩问自己:运用我们有限的力量,我们可以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