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我国养老社区化服务存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养老社区化服务的对策,为老龄化社会合理安置老年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养老 社区化服务 老龄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制约,家庭养老仍然处于主要地位。随着“421”家庭模式成为主要结构方式,家庭养老的功能日趋弱化。探索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势在必行,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实现多元全方位的养老模式,是满足老年人需要的,符合老年人意愿,并切实可行的模式。
1. 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存在的必然性
1.1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和意愿
符合老年人的需求
按照人的发展阶段,老年期是人生三个年龄段中最后一部分,具有特殊性。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样的,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分为五个角度分析。
(1)生理需求是老年人的最基本需求,包括对生活的基本需求,衣食住用行以及性心理需求等。基本的生存需求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也有特殊的处理方式。老年人的食物要侧重于保健,对水质量和空气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应该清新,卫生,低糖低脂,注意食物的火候等。老年人对于服装的需求从宽松、舒適、保暖的角度出发,符合老年人的发展心理,适当运用颜色和花色点缀,偏重实用,轻便。生活设施要考虑老年人的实际特点,整体布置要舒适简约,无障碍。性心理需求作为人本能需求已不再强烈。
(2)老年人满足生理需求后就会提升安全需要的地位。通过保护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减少外界对自身造成的伤害,减少生理损伤、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和意外等。老年人对安全的需求比较强烈,集中体现在医疗、住房和出行这三个方面。在我国,一方面求医难,费用高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性关乎民生的问题。另一方面,老人一旦生病,护理照顾工作成为一大难题。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局面是老人所追求的和谐安康的晚年理想生活。从这一层面上看,老人对健康保健的需求较之青年人更加强烈。老人的住宿环境要宽敞整洁,楼层要低,方便老人行走,必要时安装护栏,防止老人摔伤。出行安全更加需要注意,防止老人在出行时发生意外。
(3)满足老人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渴望被爱,对群体情感的归属,相互关系照顾。老人享受子女的天伦之乐外,向往社会活动,排解寂寞,寻找心灵慰藉和归属,对于丧偶的老人注意其对爱情的追求。
(4)老人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有被尊重的需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年人阅历丰富,自尊心强,自主意识明确,希望有独立的主张,并有发表意见的渴望。
(5)老年人也有自我实现的需求。他们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价值,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社会多做些事情,发挥余热,从中得到满足感。
1.2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意愿与需求
老人家居养老既可以得到来自子女的照顾,也可以得到社区所提供的辅助性照料与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各层次的需求。
1.2.1再就业意愿。在实际调查中,老年人有三成以上表示愿意继续工作。65岁以下的占到一半以上。但大多数体现在男性需求上,女性对于再就业的意愿热情不高。年龄和工作意愿呈反比关系,这与接受力、身体承受能力等因素有关。
1.2.2社区生活照顾需求。特殊照顾是社区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上门服务所涵盖的家务,护理,看病,服务热线,老年饭桌以及陪同看病,帮助日常购物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对于社区生活服务照顾的需求越来越高(女性寿命比男性高),长期空巢的女性家庭中更需要得到特殊的关爱。
1.2.3社区参与意愿。对于老年人参与社区的意愿,对生活有困难的老人提供的帮扶,带领老人开展娱乐活动,代表民众反映实际情况,表达困难等。城市老人对参与社区的需求意愿高涨。50%的老年人愿意同他人进行交流,积极参与娱乐活动,并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反映实际情况,维权意识明确。
1.3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前景
社会分工的紧密使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功能弱化,家庭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人口比例不断攀升,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分化。为了更好的保障家庭养老中老人的生活质量水平,社会化养老应运而生。今后一段时间内,老龄人口将达到顶峰,大量身体机能衰退的老人将越来越需要社区对居家养老的服务支持。合理做好老龄人口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政策扶持,如何科学合理利用资源调配,对老龄化发展与社会和谐都存在重要的作用。
2. 新形势下我国养老社区化服务的建议
我国居家养老之所以得以实现和完善,社区化服务不可或缺,举足轻重。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社区服务向福利型转换,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实现资源合理调配,是我国养老社区化服务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的法宝。
2.1更新养老观念,使老人接受社区化服务
老年人随着生理、心理机能的减退,失落感和丧失感随之而来。强烈的生存反差使老人在心理情绪上产生波动,沮丧和绝望的感觉加重,有的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当老人的情绪长期处于消极状态下,并且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时,这时的老年人心理异常敏感。社区要积极正面的引导老年人的观念意识,扩大老年人交际领域,在实现老年人同社区的信任的基础上,通过新闻媒体的搭理宣扬,培养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态度,在潜移默化中感染老年人积极向上,并且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多为老年人举办政策咨询,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
2.2扩展老年人社交范围
以就业岗位、学习交流、文体活动为突破口,为老年人建立社交活动,通过娱乐或者运动增加老年人的价值感,促进身心健康。社区要积极了解老年人的思想及心理,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特点和优势所在科学引导,帮助老年人激发潜能,发挥其组织管理能力,让老年人在社区服务指导下完成自我实现。
2.3合理配置养老资源,实现按需服务
社区根据老年人个体的差异,性格特点不同,切实从实际出发,设置个性化特色服务,可以开设老年信箱,文化娱乐,托老服务等,广开言路,降低服务价格,可以实现帮扶结对子,定期陪护老人,尊重老人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等。
2.4加强社区医疗保健服务
老年医疗卫生所的建立是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前提条件。社区要根据实际需要,鼓励社团组织、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来,建立卫生服务机构,加大宣传保健的力度,提高老年人维权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合理科学的养生,提高自身免疫力,并可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为老年人定期的免费体检等。
总之,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居家养老方式必然根据时代需要与时俱进,逐步形成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和谐局面。
参考文献:
[1] 黄瑜.江西离退休干部养老照顾社区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12.
[2] 贾先文.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可行性分析[J],武陵学刊,2011.1.
[3] 周德民.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J],宁夏党校学报,2002.6.
[4] 郑建娟.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和发展思路[J],商业研究,2005.12.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城区街道办事处)
【关键词】 养老 社区化服务 老龄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制约,家庭养老仍然处于主要地位。随着“421”家庭模式成为主要结构方式,家庭养老的功能日趋弱化。探索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势在必行,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实现多元全方位的养老模式,是满足老年人需要的,符合老年人意愿,并切实可行的模式。
1. 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存在的必然性
1.1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和意愿
符合老年人的需求
按照人的发展阶段,老年期是人生三个年龄段中最后一部分,具有特殊性。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样的,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分为五个角度分析。
(1)生理需求是老年人的最基本需求,包括对生活的基本需求,衣食住用行以及性心理需求等。基本的生存需求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也有特殊的处理方式。老年人的食物要侧重于保健,对水质量和空气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应该清新,卫生,低糖低脂,注意食物的火候等。老年人对于服装的需求从宽松、舒適、保暖的角度出发,符合老年人的发展心理,适当运用颜色和花色点缀,偏重实用,轻便。生活设施要考虑老年人的实际特点,整体布置要舒适简约,无障碍。性心理需求作为人本能需求已不再强烈。
(2)老年人满足生理需求后就会提升安全需要的地位。通过保护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减少外界对自身造成的伤害,减少生理损伤、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和意外等。老年人对安全的需求比较强烈,集中体现在医疗、住房和出行这三个方面。在我国,一方面求医难,费用高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性关乎民生的问题。另一方面,老人一旦生病,护理照顾工作成为一大难题。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局面是老人所追求的和谐安康的晚年理想生活。从这一层面上看,老人对健康保健的需求较之青年人更加强烈。老人的住宿环境要宽敞整洁,楼层要低,方便老人行走,必要时安装护栏,防止老人摔伤。出行安全更加需要注意,防止老人在出行时发生意外。
(3)满足老人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渴望被爱,对群体情感的归属,相互关系照顾。老人享受子女的天伦之乐外,向往社会活动,排解寂寞,寻找心灵慰藉和归属,对于丧偶的老人注意其对爱情的追求。
(4)老人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有被尊重的需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年人阅历丰富,自尊心强,自主意识明确,希望有独立的主张,并有发表意见的渴望。
(5)老年人也有自我实现的需求。他们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价值,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社会多做些事情,发挥余热,从中得到满足感。
1.2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意愿与需求
老人家居养老既可以得到来自子女的照顾,也可以得到社区所提供的辅助性照料与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各层次的需求。
1.2.1再就业意愿。在实际调查中,老年人有三成以上表示愿意继续工作。65岁以下的占到一半以上。但大多数体现在男性需求上,女性对于再就业的意愿热情不高。年龄和工作意愿呈反比关系,这与接受力、身体承受能力等因素有关。
1.2.2社区生活照顾需求。特殊照顾是社区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上门服务所涵盖的家务,护理,看病,服务热线,老年饭桌以及陪同看病,帮助日常购物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对于社区生活服务照顾的需求越来越高(女性寿命比男性高),长期空巢的女性家庭中更需要得到特殊的关爱。
1.2.3社区参与意愿。对于老年人参与社区的意愿,对生活有困难的老人提供的帮扶,带领老人开展娱乐活动,代表民众反映实际情况,表达困难等。城市老人对参与社区的需求意愿高涨。50%的老年人愿意同他人进行交流,积极参与娱乐活动,并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反映实际情况,维权意识明确。
1.3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前景
社会分工的紧密使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功能弱化,家庭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人口比例不断攀升,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分化。为了更好的保障家庭养老中老人的生活质量水平,社会化养老应运而生。今后一段时间内,老龄人口将达到顶峰,大量身体机能衰退的老人将越来越需要社区对居家养老的服务支持。合理做好老龄人口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政策扶持,如何科学合理利用资源调配,对老龄化发展与社会和谐都存在重要的作用。
2. 新形势下我国养老社区化服务的建议
我国居家养老之所以得以实现和完善,社区化服务不可或缺,举足轻重。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社区服务向福利型转换,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实现资源合理调配,是我国养老社区化服务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的法宝。
2.1更新养老观念,使老人接受社区化服务
老年人随着生理、心理机能的减退,失落感和丧失感随之而来。强烈的生存反差使老人在心理情绪上产生波动,沮丧和绝望的感觉加重,有的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当老人的情绪长期处于消极状态下,并且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时,这时的老年人心理异常敏感。社区要积极正面的引导老年人的观念意识,扩大老年人交际领域,在实现老年人同社区的信任的基础上,通过新闻媒体的搭理宣扬,培养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态度,在潜移默化中感染老年人积极向上,并且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多为老年人举办政策咨询,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
2.2扩展老年人社交范围
以就业岗位、学习交流、文体活动为突破口,为老年人建立社交活动,通过娱乐或者运动增加老年人的价值感,促进身心健康。社区要积极了解老年人的思想及心理,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特点和优势所在科学引导,帮助老年人激发潜能,发挥其组织管理能力,让老年人在社区服务指导下完成自我实现。
2.3合理配置养老资源,实现按需服务
社区根据老年人个体的差异,性格特点不同,切实从实际出发,设置个性化特色服务,可以开设老年信箱,文化娱乐,托老服务等,广开言路,降低服务价格,可以实现帮扶结对子,定期陪护老人,尊重老人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等。
2.4加强社区医疗保健服务
老年医疗卫生所的建立是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前提条件。社区要根据实际需要,鼓励社团组织、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来,建立卫生服务机构,加大宣传保健的力度,提高老年人维权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合理科学的养生,提高自身免疫力,并可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为老年人定期的免费体检等。
总之,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居家养老方式必然根据时代需要与时俱进,逐步形成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和谐局面。
参考文献:
[1] 黄瑜.江西离退休干部养老照顾社区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12.
[2] 贾先文.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可行性分析[J],武陵学刊,2011.1.
[3] 周德民.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J],宁夏党校学报,2002.6.
[4] 郑建娟.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和发展思路[J],商业研究,2005.12.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城区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