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杜仲漂浮型脉冲释放片处方的研究

来源 :安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f_2004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杜仲漂浮型脉冲释放片的处方.方法 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包衣层材料中羟丙甲纤维素(HPMCK15M)、乳糖、碳酸氢钠的百分含量为考察因素,以释药时滞和起漂时间为考察指标,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试验设计,对指标与因素之间进行多元线性和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通过效应面法优化最佳处方为:HPMCK15M、乳糖、碳酸氢钠分别占包衣层质量的35%、20%、20%,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 各指标与因素之间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良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55和0.9668,采用优化处方制备的杜仲漂浮型脉冲释放片具有脉冲释药和快速漂浮特性,各指标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1.94%和-3.77%.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本制剂处方的优化,所制得的杜仲漂浮型脉冲释放片具有体外定时脉冲释药特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通过0.4μm孔径大小的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方式,将巨噬细胞种于上室,将脂肪细胞种于下室.实验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NC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干预组(TNF-α组)和APS干预组(APS+TNF-α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巨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最常见的胃肠道急症,病死率达30%,多见于早产儿,尤其是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典型表现为回肠末端及结肠近端出现炎症及坏死,虽然目前NEC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随着NEC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落紊乱早于NEC发生,肠道的炎症及坏死也干扰肠道微生物群部落的平衡.本研究对近年新生儿肠道微生物群落与NEC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精神疾病常常表现为慢性病程,具有反复发作、慢性迁延及致残的特点,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疾病负担.但是,目前大部分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不断增加的研究证据表明,内质网应激(ERS)与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这些疾病以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及抑郁障碍这三种常见精神疾病为代表.同时,研究也发现一些相关药物可能通过靶向ERS而发挥作用,提示ERS可能是精神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因此,未来深入探讨ERS在精神疾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可为精神疾病的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核蛋白,可被动地从受损细胞中释放或从免疫细胞主动分泌至胞外,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在HMGB1作为一种关键的炎症介质参与炎症反应,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然而,HMGB1也被发现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心肌梗死后修复,因此对心肌细胞产生有利的影响.本研究系统综述了HMGB1通过RAGE和TLR2/4等受体介导心肌I/R损伤以及HMGB1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病人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入住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病人202例,将病人分为DPN组(n=120)与非DPN组(NDPN组)(n=82);根据25(OH)D水平,将DPN组进一步分为25(OH)D缺乏组(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是DPN合并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25(OH)D诊断D
目的 探讨吴茱萸碱对人甲状腺癌TPC-1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19年5—8月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吴茱萸碱在24、48和72 h对TPC-1细胞生存活性的影响;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诱导TPC-1细胞48 h后,细胞中存活蛋白、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叉头框蛋白3(Foxp3)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TPC-1细胞经吴
目的 探讨大血藤总酚酸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细胞活性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心肌细胞H9C2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缺氧复氧组(缺氧4 h,复氧12 h)、大血藤总酚酸低、中、高浓度组(造模前分别用12.5、25.0、50.0 mg/L大血藤总酚酸培养2 h,然后进行缺氧复氧处理)、大血藤总酚酸-H+NC组(将miR-155模拟物阴性对照转染至H9C2中再用50.0 mg/L大血藤总酚酸培养,最后进行缺氧复氧处理)、大血藤总酚酸-H+miR-155 mimic
石蒜属植物花型花色丰富,花色苷是影响石蒜属植物花色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石蒜属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RHSCC比色卡和色差仪、HPLC分析了石蒜属植物花色种类及花色苷成分.结果表明,83份石蒜属植物可分为8个色系,花瓣呈色的主要成分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葡萄糖苷次之,天竺葵素双葡萄糖苷最少.CIE Lab参数和花色苷含量的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将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分为浅色系和深色系两大类群,浅色系总花色苷含量(TA)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与测色参数无显著相关性;飞燕草素葡萄糖苷与黄度值
目的 探讨分析影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生存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策略.方法 选取2019年6—7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药学门诊就诊的COPD病人120例,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其一般资料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分,通过欧洲五维健康量表计算健康效用值,对量表与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发放120份问卷,有效回收115份,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用药种类越多[“≤2”比“3~5”比“>5”:(0.747±0.225)比(0.733±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大量临床研究表明:SGLT2i可通过非胰岛素依赖机制降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和心力衰竭住院率,有望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药物之一.本综述总结了SGLT2i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机制和相关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