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0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阅读教学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和加工处理文字表层信息,还要有意识地融入思维的培养,通过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来促进其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34-2
  阅读教学通常由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大板块组成,下面笔者将围绕阅读教学的模式,结合阅读教学实例片段说明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设计高阶思维活动任务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着眼标题或插图,思维开启,培养学生预测和探究能力
  根据人的阅读心理,拿到一篇英语阅读文本后,首先关注的就是标题和插图,小学生更是如此。因为不管是标题还是插图,都是对文本内容的提炼,可以帮助读者预测文章内容,降低阅读恐惧,激发阅读兴趣。因此,这两者都是可以巧加利用来助推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
  【教学片段1】 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6 My efriend Story time板块
  文章围绕efriend展开,在学生阅读前,教师让学生针对文章题目进行自由提问。
  T: Look at the title,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S1: What is “efriend”? Is that “网友”?
  T: Bingo! How do efriends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S1: They write emails.
  S2: They chat on QQ.
  S3: They chat on Wechat.
  T: Right. Internet makes people closer.
  Any more questions?
  S4: Whose efriend?
  S5: Is the efriend a boy or a girl?
  ……
  文章標题就像一个磁力场,教师只是轻轻抛出一个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纷纷被吸引到标题磁力场周围,充分发挥预测和探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看似低阶的问题却引出了学生复杂多元的思考。在很多情况下,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是互相转换的,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提问,注重问题的质量,学生的思维也会越有品质。
  教师将学生提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接着播放文章录音,要求学生记录下这些问题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自己提的这些问题。我们在进行标题导入时,问题数量不宜多,而且要紧贴语篇的主题或最重要的信息,另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来回答,这样的思维碰撞才有意义,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实质发展。
  二、关注语篇整体,思维整合,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对细节问题过于关注,而忽略了语篇整体性。我们应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融入篇章概念,培养学生从宏观结构去理解文章,从整体上去把握篇章的结构和组织模式,增强学生对语篇结构和组织模式的敏感度。在此过程中,思维贯穿语篇进行提炼和整合,阅读教学效果势必得到提升。
  【教学片段2】 译林版《英语》六上 Unit 8 Chinese New Year Story time板块
  教师是这样对文本内容进行处理的:
  1. Listen and choose. 用听的方式整体感知文本大意
  A. Annas plan for Chinese New Year.
  B. Annas greeting for Chinese New Year.
  2. Read and order “What is Annas plan?”
  30秒快速阅读,根据文中有效信息完成课本第80页的图片排序。
  3. Read and circle 圈出文中表示春节时间段的词汇。
  4. Read and underline “Whats Annas plan on each day?”
  5. Complete the form and try to say:
  Anna is going to... before Chinese New Year.
  Anna is going to... on Chinese New Years Eve.
  Anna is going to... on Chinese New Years Day.
  Anna is going to... on the seco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
  6. Read the story.
  7. Try to retell the story by the table.
  8. Try to write “My plan for Chinese New Year”.
  这篇课文的内容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难,但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以促进最后写一写自己的新年计划,教师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来进行文本解读,不论是一开始以听的方式整体感知文本大意,以快速浏览的方式进行图片排序,还是圈出描述春节时间段的词汇和根据表格关键信息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复述,都引导学生仅仅抓住文章的结构和脉络,不仅帮助学生更有条理性地理解文本内容,还更好地达成了以读促写的目的,同时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可谓事倍功半。   三、聚焦阅读细节,思维渗透,培养判断、推理和质疑能力
  判断、推理和质疑是高阶思维能力的体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在关注自我教学的同时,应将目光投向学生,如果学生只是按部就班被动地获取信息、理解文章,那培养思维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是高阶思维的培养了。真正的阅读,应是读者主动的需求,对文本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对文本有价值线索的寻找过程,加深对文本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从而养成积极思考的阅读习惯。
  【教学片段3】 译林版《英语》五上 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板块
  在文本学习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思考,判断四个句子的正误并在文中找出依据。我们可以发现,前三个句子学生判断起来并不难,他们很快就做出了判断,并用自己的语言转述了文中的依据。
  对于第四句,学生们有了不同的意见,原文如下:
  Su Hai: What does Helen do at weekends?
  Mike: She always has dancing lessons. She sometimes goes to the cinema with her friends.
  究竟Helen喜不喜欢舞蹈课呢,文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T: Does Helen love dancing lessons?
  S1: I think she loves dancing lessons.
  T: Why?
  S1: Look at the picture. Shes very happy.
  S2: I think she doesnt like dancing lessons.
  Maybe her parents ask her to have dancing lessons. (也许是父母逼着去学的)
  S3: Maybe at first she doesnt like dancing, but at last she loves it.
  ……
  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或困惑引发的,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要精心创设问题。“问题”的本身能决定思考的结果,思考的结果也就能反映思维的过程,因此“问题”的性质会对高阶思维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教师这四个句子判断的设计可以说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前三个句子基本都是文表信息,要求学生找出的同时需要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是一个考验;第四个句子是个亮点,也是阅读中不易察觉的细节,不仅考验学生的语言组织,更是对学生观察推理以及求异思维的培养。其目的就在于要求学生不仅仅关注文本表层信息,还应该对一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激发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积极性。
  四、深入挖掘文本,思维拓展,培养想象和评价能力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尤其是高阶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按照各自的理解和兴趣去续编对话或故事的多种可能,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更是对他们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锻炼。
  【教学片段4】 译林版《英语》五上 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Story time板块
  在2014年译林《英语》五六年级新教材培训中,黄珍霖老师在故事最后给学生们设置了这样一个任务:当Goldilocks看到三只熊后又发生了什么,你能想像一下吗?学生们热情高涨,迅速自组小分队,一起商量着写剧本、分角色表演起来。只要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还你一个舞台。孩子们的想象真是天马行空,有的最后熊和Goldilocks成了好朋友,Goldilocks还邀请三只熊到自己家做客;有的是Goldilocks不仅和三只熊成了朋友,还带着自己的朋友再次到熊家做客;还有的是Goldilocks逃跑后还一直留恋三只熊家的汤和床,又一次冒险进入三只熊的家……
  作为故事类型的文本,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比较浓厚,除了消化文本内容外,学生们更渴望自己做编剧做导演做演员来呈现不一样的故事发展。在进行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拓展,在落实天马行空想象的同时,他们的语言势必要跟上,思维的培养最终落实到语言的发展。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否真正落实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取决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基本技能、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和学生心理认知等多方面,我们在实际操作的同时,还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养要以兴趣的激发为起点
  我们在研究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各种方法,不论是哪种方法的实施,都是要以学生兴趣的激发为前提的。试想一个学生连阅读一篇文章的兴趣都没有,他怎么还会跟着教师的方法一步一步走下去呢?安凤歧(2004)认为,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发学生天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使阅读成为令人愉快的活动。学生以个人意愿愉快地进入阅读,他的思维自然也是欢快乐动的,因此在这样良好的心理阅读氛围下就更有利于高阶教学活动的开展,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2.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养要以学生的主体为根本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人的发展。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纯粹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目的,因为阅读教学是一项需要技能支持的双边活动,既要老师教,也要学生学,两方面必须同时发力,效果才有保障。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无法也不能代替,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如此,教师万不可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学生,更不能为了看似流畅完美的课堂而剥夺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
  3.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养要以教师的助推为保障
  思维培养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作为课堂教学的执行者,教師的助推力不可或缺。我们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时,都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处于低阶还是高阶思维层次,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自己的教学是否期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情境,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习任务是否提升了学生的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高级思维技能的培养。这样的思考可以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让我们的教育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服务。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入学数量增多,为思政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当前,由于高校学生尚未深入社会,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
本文将从中俄高校交流与合作的渊源谈起,浅析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现状及问题,从人才流动性、实质性合作和办学层次等方面展开讨论,为“一带一路”下的新时期中俄教育合作发展提
俞源村的俞姓聚族而居,他们在这里已经生活、建设了近千年。在这千年的历史中,他们生活的主题是什么?他们建设了那么多的建筑,这些建筑的意义又何在呢?画在上面的壁画仅仅是
大学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第一步,是引导新生进入大学生角色的重要环节,更是在大学里学习与生活基础;体验式入学教育适应当下教育发展,找到并解决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具有重
对于声乐表演来讲,二度创作可以丰富作品内涵,赋予作品生命力,进而提升作品的表演效果.若要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则需要深入了解作品,并通过正确的方法完成创作.基于此,本文将
有着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其中经典的艺术符号数不胜数。怎样从传统元素符号中提取适合现代设计的时尚元素,这是当代设计师应揣摩的问题。本文分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重精读,忽视泛读,无论教师怎样鼓励自觉阅读,学生阅读的动力明显不足。基于以上现状和问题,笔者采取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开展研究,在初探Krashen的持续默读实
这组片子是我今年儿童摄影创作主题的一个重点,拍摄的初衷是要把海的宽广博大表现出来,体现一种对海的依恋,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模特是我的老顾客——一个八岁的小女孩。我把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钛的纳米切削分子动力学仿真模型。工件原子间采用嵌入原子势EAM(Embedded atom method),工件原子与刀具原子间采用Morse势函数,研究了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