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好小学科学课的几种方法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83-01
  摘要: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们的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地凸现。但如果我们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试论 小学 科学 几种 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作为科学课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生所认可,探究式教学已成为科学课教学的主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指出:“科学探究既作为科学学习方法,又作为科学学习内容出现,目的旨在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课中实施探究大体上应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学习、诱发求知欲望、培养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解疑和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是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做出不同的艺术处理。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实验,教师都要提供足够的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自由摆弄这些材料,并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从而激发质疑兴趣,以趣生疑,由疑引思,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杠杆》一课,我设计了一个“比谁的力气大”的游戏,让学生推荐出班级中公认的一个力气大的和一个力气小的两位同学来比试。力气小的压离支点远的木棍一端,力气大的压离支点近的一端,结果力气小的几次都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这样的结果,很显然出乎学生的意料,于是学生提出了问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从而激发了学生研究杠杆的兴趣。
  二、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已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活动预见性的重要实施渠道。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针对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预测或作假设性解释,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畅所欲言。例如:研究不倒翁的秘密,教师让学生玩一玩不倒翁并拆开看看,让学生大胆预测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与什么有关?学生认为:“可能与里面的橡皮泥有关”,“可能与底部是球形有关”,“可能与橡皮泥在底部有关”……从材料的“结构性”出发,做合理假设,学生就会紧扣主题,自主探究,步步深入,层层推进。
  三、制定探究方案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让学生放开思路,自主地、大胆地设计制定实验方案,这也是一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一所学校有教学计划,一家企业有营销计划,同样,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也是为了自主探究顺利有序地进行,使自主探究的成功有了保证。当然,学生初次设计,很难做到思路清晰、设计合理,但教师可有意识地作指导和训练,比较几个学生设计方案的优劣,师生一起评议优劣各在什么地方,久而久之,学生制订计划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四、实施探究
  根据探究方案实施探究是科学探究课的中心环节。新课程的实施和推广,更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强调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掌握科学方法、感悟科学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五、展示与交流
  课堂上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倾听他人意见中使自己成长、在肯定自我中培养自主意识、在交流评价中发现新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展示与交流环节要注意两个方面:
  1.创设民主氛围。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的影响的,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交流的催化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全放松,全身心投入,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才敢畅所欲言。
  2.允许学生犯错。在交流时,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而无所顾忌。
  六、教师过分强调让学生动手、而忽视了要动脑
  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非常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对于“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在理解上过于片面,认为只要是科学学习都要动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许多动手的活动,以致于课堂上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热闹闹的忙碌景象,但是课后学生的头脑依然是一片空白,并没有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太多实质性的培养和提高。其实我们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如在准备材料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学生动手,而在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以及进行反思时都要让学生动脑。在该动脑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
  所以在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动手操作,更要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先动脑进行猜想、预测,在实验后进行研讨解释,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七、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进行指导、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在课堂上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教学中学生就是上帝,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依照学生所提议的进行,其结果常常是使课堂教学成了一种“放羊”。我们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
其他文献
利用带有P43启动子的表达分泌载体pWB980,实现了简单节杆菌3-甾酮-1-脱氢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表达出的目的蛋白的分子量为55kDa。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得到胞内和胞外可溶
目的:评估整合siRNA、融合抗原基因、hIL-12的新型肺结核DNA疫苗在人胚肾细胞293中三个表达单元独立互不干扰表达。方法在已构建含有靶向抗调亡基因Mcl-1L的siRNA、结核分枝杆
本文首先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假定和推导。然后结合我国1978年一2003年的相关历史数据,对宏观经济学中基于三部门的凯恩斯总需求决定模型进行联立方程的识别和估计。从而,在不考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
“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我说:“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它比智力更能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会对小学生学习语文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旨在引导语文教师提高衔接意识,因为其衔接意识的强弱、衔接教学策略的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能否顺利地完成与小学教学的衔接,也直接关系到小升初的学生能否顺利渡过衔接期,更直接关系到中学语文教学效率是否真正得到提高。  一、语文知识教学的衔接策略  小学到初中语文基础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很强的社会的人才,而数学又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就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思维能力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1 加强并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  数学
根据雌激素类化合物的转录调节原理,构建受雌激素应答元件(ERE)调控的3×EREEGFP—N1重组报告基因载体,转染雌激素受体阳性的MCF-7乳腺癌细胞,分离出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ERE—G
将海藻酸盐凝胶包埋法与交联法和聚电解质静电自组装覆膜法相耦合,对含有海藻糖合酶活性的亚栖热菌的透性化细胞进行了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重氮树脂和聚苯乙烯磺酸钠对
人工合成人甲状旁腺激素1~34肽段(PTH1-34)的cDNA序列,克隆到大肠杆菌蛋白表达载体pThioHis中,获得了高表达菌株.经发酵、破菌、金属螯合层析、反相层析和凝胶层析后获得了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