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大咖走心的年终Review

来源 :女友·家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子过得嗖嗖的,这不,又到了岁末。每年的这个时候身在职场的我们都要交这样一份作业——年终review。当然,肯定会有很多人例行公事般敷衍这个review,去网络上扒或者把几年前的改吧改吧应付了事。当然,肯定也会有很多人上交一份“官方版”review,而私下里也会有一份很走心的、真正给自己的 review。毕竟, “往回看”是为了“往前看”。
  本期,邀请了不同领域的4位大咖,来聊聊他们的年终review。不过呢,也许你读完了,会有些许的失落,觉得咖们的review并无太多惊喜,或者说他们提供的捷径并不多。其实呢,规则就那几样,而努力践行规则的人就是最终赢家。或许,每年我们都该给自己一份特别定制的成长礼物——年终review。
  华尔街“财子”跟你聊聊赚钱的节奏
  


  开篇我们就来谈谈钱。2016年,跟钱发生的事件似乎还真不少,而且件件都深深地戳到了我们的心窝子——房价以豹子的速度又上来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眼看着下去了↓↓↓;“一亿的小目标”成了2016 年年度网红词……有网友这样形容人民的币:不要总说国产的东西不行,比如这个东西我感觉很好用我一直都在用,唯一的缺点是老断货。岁数越大越明白,原来最便宜的是钱,因为买任何东西都要花很多钱!那么,这个赚钱的节奏和花钱的节奏怎样更匹配一下呢?“请看大屏幕”——
  Slow is fast!
  Slow is fast!也许很多人恨死这句话了,觉得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以现在的节奏没法慢,不敢慢。其实我们谈赚钱的节奏,说的是“道”,而非“术”,因为方法和规则一直都在,只有你真正领悟到“道”的时候,“术”才会起作用。正如刘延锋在自己的微博上转发的一句老友金言——“要操心你的觉悟,不要操心你的前途!”
  “Slow is fast!”是刘延锋的口头弹。在大家都挥臂挣快钱之时,刘延锋却可以安之若素,以慢即是快的投资之道,诠释财富投资与人性规则间的紧密联系。“金融风险的世界里从来没有神话,保持对风险的敬畏之心,永远假设自己没有改错的机会。Trust and confidence 是金融的两大支柱,需要专业能力和长期眼光才能建立。基因不正,急功近利,无法走远。”他说。
  “商业逻辑和商业规范并不是你急吼吼的就能怎样,长久来看,短期的成功可能是未来的失败。不计较短期,才是很多事情本身的逻辑。其实不管是事业的发展还是人生的规划甚至家庭生活,都要看得长远一些,不计较某一次的得失,成就感和满足感的体现也不是非要在某个阶段。凡事还需放眼量,就好比你站在离墙很近的地方,只能看到墙的局部,而且越近局限越大就越只能看到局部,一旦你往后走些,自然就会看到整面墙。”刘延锋语速超快,一下子“供出” 这么多的review。
  刘延锋刚走出校门的时候,觉得赚钱快赚快钱很有成就感,眼睛盯着的是银行卡上数字的涨幅。在华尔街,他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服务,为他们赚到更多的钱,整个生活状态都是唯结果论,没有时间关注自己与别人的感受,自己把自己套进一个光环里,忙碌而麻木。
  


  外表光鲜的行业顶配、丰厚的财富回报、专业领域的权威认可、繁忙之极的日程安排以及无可限量的职业前景,这一切在他人看来如在云端般的高高在上且光芒耀眼,而他的内心中,似乎有一点莫名的空荡。他说:“从华尔街到硅谷再到自己创业,走了一圈发现赚很多钱的感受并不是很好,这个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带来的并不是幸福感。内心的平静和安详有时候是靠财富,但有时候不是,我被‘赚钱’所控制的这种感受反倒很糟糕,而公司的估值也不是纯粹的财富。”
  从去年开始,刘延锋就提醒自己,不要去找捷径,越快越找死,读近百年的商业史,如果长期的基础问题没解决,都是昙花一现。
  倒着推才能不倒退
  “如果十年后你想要完成一个理想或者目标,那么倒推回来,五年后你应该完成哪些事情,一年后你应该做哪些准备,下个月你应该怎样过,这样就都一目了然,非常清晰了。”这是刘延锋的倒推思维。前段时间,他还偶然发现自己当年上学的时候的小纸条,“三个月,两个月,一个月的规划,非常细致,甚至一分钟的差错都不允许出现。”
  从十几岁开始,刘延锋就学着独立做决策并承担后果。他说:“刚来北京上学的时候,我几乎走遍了北京所有的天桥,我不能忍受一秒钟我没有方向感,不知道在哪里,往哪里走。”那个时候,他还几乎跑遍了全北京的高校去听他想听的课。
  就是给家里写信,他也会很正式、结构很清晰,像思想汇报似的,比如组织了哪些活动获得了什么奖……这样的习惯也用在了review上,即使现在,每年春节刘延锋依然会给自己来个小总结,不过跟前几年比写得比较简约,但是最终“预判都成为了现实”。
  “review越玩越深,这是不断剖析自己的过程,思考并写下来,越写越清晰,越写越明白,对自己毫无保留,透彻心扉地面对自己,同时也是安全感建立的过程。那种感觉就像放风筝,高时,拽拽绳子重新定位,不会飞着飞着就断了。” 刘延锋的形容恰到好处。
  面对——分析——远离,刘延锋从来没想过在有压力郁闷的时候去找人倾诉,而是选择自己想明白。2007年刘延锋进入斯坦福大学修读MBA课程,生活节奏较之于前大幅放缓,而此段经历于其个人,是转弯、沉凝,更是俯身。“我一个人开车的时候,把斯坦福商学院所有的有声书全部听完。”他还选读了所有的社会心理学课程,用尽全力真诚地去找寻、探求、了解自己内心原本的丰盈,也从此开始真正体会和感知周边人不言其心却真实存在的内心所需。   2016年,金牌女制片的N种可能
  2016年,对于黄澜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继黄菡成为《缘来非诚勿扰》(原为《非诚勿扰》)的新任点评嘉宾和合伙人。一年的节目做下来,因为其自信、睿智的点评风格,被网友誉为“非诚勿扰女神”,更有男嘉宾直接在台上向她表白。而且,即将热播的大戏《如懿传》也出自她手。
  惊艳亮相《缘来非诚勿扰》
  


  2015年的一天, 《非诚勿扰》节目组找到了黄澜,邀请她来做点评嘉宾。
  在此之前,她一直担当幕后制片工作。在影视圈,她以响当当的几部大戏——《辣妈正传》、《虎妈猫爸》等被业内人所熟知,但是要从幕后走到前台,还是让她有些犹豫。
  其实,在《非诚勿扰》节目组看来,黄澜首先具有细腻的思维,感情丰富;其次,她以前制作的几个家庭情感大戏,个个爆红,这证明她有对婚姻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对两性关系的洞察力。
  当然,她的高颜值以及优雅、自信的气质,无疑是这个时代女性的标杆。
  在节目组的真诚邀请下,黄澜决定挑战一下自己。她想的是,以前拍戏时,都是自己在幕后看着演员在台上,现在走到聚光灯下,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体验一下演员的生活,说不定对自己的拍戏有帮助。同时,也可以在婚恋节目中找找素材,说不定还能为以后的影视制作带来些灵感。
  决定加盟《非诚勿扰》前,她很是做了一番准备。她找出《非诚勿扰》以前的节目,仔细看了一遍,同时揣摩点评嘉宾们说话的分寸,如何找到匹配自己的点评风格等。在黄澜看来,只要真诚地用心去和嘉宾、观众们交流,不做作、不伪饰,把自己在情感生活中的一些感悟推心置腹地分享给大家,应该就会引起共鸣。
  于是,2016年春节后,由黄澜坐镇的第一期《缘来非诚勿扰》播出了。在节目开始前,主持人孟非特别卖关子式地介绍了她,让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落落大方、优雅美丽的黄澜身上;而黄澜的一句俏皮话“一个黄老师离开了,千万个黄老师成长起来”,让台下的观众开心大笑。
  她的首秀赢得了观众的好感,当天的节目播完后,有人在《缘来非诚勿扰》的百度贴吧里评论:她像一个邻家大姐,知性、优雅,我喜欢她。
  大制作《如懿传》开机
  担纲了大半年的《缘来非诚勿扰》点评嘉宾,黄澜用温暖的性格、迷人的笑容圈粉无数,她显现出来的自信、独立等新女性特质更是备受称赞。许多观众纷纷成了她的铁粉,有观众留言说:“在我心中,黄澜堪称完美女性的代表,将传统女性美与时代气质结合得如此巧妙,感觉她身上有种温柔沉静的力量。作为一个女生,好想成为她的样子。”
  许多妹子还说,正是因为黄澜在《缘来非诚勿扰》的舞台上存在,才对许多女嘉宾的恋爱价值观起到了一个正本清源的作用。
  而除了担纲《缘来非诚勿扰》的点评嘉宾,黄澜还要忙着自己的制片工作。2016 年8月23日,由她制作的大戏《如懿传》开机。这部大戏还在酝酿阶段时就因为主演天价片酬引得舆论沸沸扬扬,对此,黄澜不希望谈得太多,她希望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制作上,而且《如懿传》是一部精良的大制作,她也希望它能够达到《甄嬛传》的高度。
  Hot mom 高质量亲子互动
  策划出那么多get到时代痛点的都市情感热播剧的黄澜,在《缘来非诚勿扰》节目上侃侃而谈的黄澜,她的情感和家庭生活是怎样的?这样的一个女神,她自己又有着什么样的情感经历?
  黄澜曾经有过一段十多年的婚姻,但是后来离婚了。虽然分手了,但是她和前夫还是好朋友。在她看来,和前任成好朋友,这没有什么不可以啊,很多前任都是可以在婚礼现场互相握手的。她说:“我觉得爱不要那么狭隘,我有时候还会和前夫、前男友、前男友的老婆一起吃饭,也挺好的。我前夫从事法律工作,前男友遇到什么法律问题,我还会让他打给我前夫咨询。自然一点、宽容一点,想爱就爱,不爱就不爱,对我来说就真的是友情的关系了。”
  离异后的黄澜,带着两个孩子当起了单亲妈妈。独自带两个孩子,又要担任新丽传媒的电视部总裁,又要做《缘来非诚勿扰》的点评嘉宾……这么繁忙的工作,听着都头大。对此,黄澜却自有一套时间管理方法。
  她每天早起送孩子去上学后,在办公室集中精力高效处理工作。大多数时候,平均一天要开四个会议,见数位客人谈工作。这样高效率的工作,是为了尽量不加班,好晚上回家陪孩子。
  晚上孩子睡觉之前,是她雷打不动的亲子时间。这段时间,她会给孩子讲故事,陪着孩子做作业等。在她看来,亲子时间不在长短,而在质量。当终于把孩子们哄上床睡觉后,就到她看剧本、挑选项目的时候了,许多观众熟知的大剧就是在这个时间段被她挑选出来的。
  华裔作家邓敏灵:一年入围3个文学大奖
  邓敏灵将整个身子裹在一件灰色的长毛衣里面,长发长裙,说话慢声细气。她的新作长篇小说《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Do Not Say We Have Nothing》),入围了英国久负盛名的“布克文学奖”(Booker Prize)终选提名,同时,还入围了加拿大英语文学最高奖“吉勒文学奖”(Giller Prize)和“加拿大总督文学奖”(Governor General Awards)的终选名单。
  如果用度娘搜索“邓敏灵”,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她获奖的信息,至于其他背景资料少之又少。幸运的是,我们的铁杆作者梁彦有幸在加拿大独家采访到了她,得以近距离听她聊她的2016,以及一切的缘起和发生。
  唯有消化才能滋养
  1974年,一对马来西亚年轻华侨夫妇移民加拿大。他们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而太太正怀着身孕,移民三个月之后,邓敏灵降生在温哥华。
  她的父母都是受过英语教育的人,但是,在加拿大的日子依然很艰辛,父母亲常常打着好几份工,才能勉强应付日常的支出。   她回忆说,小时候,家里没有书,更别提小说了,她就去图书馆借,一本又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可以读上几十遍,在心理上消化得很彻底,就感觉那是自己写的。同时,她又觉得自己是这个家庭的异类,内心对文学的热爱令她喜悦又彷徨。
  母亲对她的影响更深一些,因为母亲也喜欢阅读,而且坚信艺术熏陶是孩子们成长的一部分。所以,尽管家境清贫,母亲还是设法送邓敏灵去学习芭蕾、钢琴、国画、书法……邓敏灵笑着数出一大堆小时候学过的东西。
  后来,她在大学主修英语文学,辅修现代舞。后来读硕士,选择的是创意写作。
  写作,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2001年,她的短篇小说集《简单食谱》(《Simple Receipts》)出版。这部处女作为她赢得了“温哥华城市图书奖”。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同样以写短篇小说见长的加拿大著名作家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读完这本小说感叹道:“这是一位出色作家的处女作。我为这本书清晰又简洁的风格,以及书中体现出的情感纯度感到震撼。”
  此后,她基本是以每五年一部长篇的速度在写。
  2006年,她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确然录》(《Certainty》)。这本小说为她赢得了加拿大亚马逊小说处女作奖,讲述的是生活在温哥华的年轻一代华裔追寻父母在马来西亚的抗日战争中的过往。
  2011年,她的第二本小说《周边的狗》(《Dogs at the Perimeter》),讲述的是柬埔寨红色高棉给民众带来的灭顶之灾。它得到了法兰克福书展的Liberaturpreis图书奖—— 一个为描述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以及中东的文学作品设置的奖项。
  而今年这本引发轰动的《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正面描述了上世纪60年代在上海学习古典音乐的三位大学生跌宕起伏的家庭与人生。小说跨越七十年,从抗日战争开始,经土改、反右、“文革”,直到现在。
  说到这本书的酝酿与写作,邓敏灵说她虽然一直在不停地阅读关于中国的书籍,但是,从没有想过要描述中国故事,或许是因为中国过于复杂了。直到2002年,母亲去世了——母亲在世时,一直希望回大陆看看,但没有来得及,这一下子令邓敏灵更渴望去了解中国,替代母亲来看看,毕竟中国是她的故乡。邓敏灵希望描述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瞬间,直面残酷与血腥。
  邓敏灵喜欢在清晨写作,从早上七点开始,不停气地写到中午,每天写五个小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的初稿写了一年半,每天都写,连圣诞节和新年也不例外。她说:“我也喜欢在外面写作,比如在一个清早开门,不在意你一坐一个上午的咖啡馆,我戴上耳机,买上一杯咖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父母是真正的英雄
  在邓敏灵成长的1970年代,加拿大对于移民与少数族裔的态度还远不如现在开放。她说,第一代移民的小孩儿对于父母的态度很复杂:一方面,从小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父母保护者的角色,比如,填报各种账单报表、和政府机构打交道、出门在外充当翻译、遇到歧视不公要纠结于是否挺身而出;而另一方面,会下意识地和自己的父母拉开距离,因为“他们的行为举止、思维方式和其他人不同”,这让孩子们难为情。
  邓敏灵说,她那一代的华裔孩子们,成长期里都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歧视。少年时敏感的内心是困惑甚至愤怒的,那种积蓄在内心的力量非常强大,以至于十几年后,促使她写出了《简单食谱》。
  这本书的中文翻译已经完成,正计划在国内出版。
  《简单食谱》由八个短篇小说组成,书中的主人公们是十四岁到十八岁的华裔少女。她们正处在青春期,处在自身身份确立的过程中。而华裔的家庭传统又令这些女孩子被莫名的负罪感控制着,觉得自己不够好,不能够在经济上帮助自己的父母,对父母的困境无能为力。她们总是在如何让母亲满意、如何成为孝顺的女儿、如何适应所处的环境等几方面之间挣扎。
  邓敏灵说到父母时,总是语带温柔。她说,直到现在,她才意识到,自己的父母才是真正的英雄,是需要绝对的勇气才会来到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抚养大三个孩子。
  “《简单食谱》是我写给父母的情书。”邓敏灵幽幽地说。
  2016, “超级女战士”艾诚的创业年
  2016年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并不算太好过,是大家熟知的资本寒冬,“疯投”漫天飞的好日子似乎已经走远,而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的离开,曾经一度让人觉得创业圈哀鸿遍野。创业者的艰辛,也被张锐一语道破——“晚上睡前会担心资金链断了怎么办,早上又打起精神鼓励自己说,自己的产品解决了那么多人的痛苦,这么有价值,一定会拿到钱,只是缘分不到。”他曾将创业比作“打麻将”,即指身在其中并不觉得累,实际对身体透支很大。
  可是,艾诚,这个集才华、美貌、财富、学识于一身的八七年出生的奇女子, 毕业于哈佛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四个名牌大学的学霸,本可以安稳地做她的女主播,为什么选择了一条艰辛的创业之路呢?
  2016年,艾诚称之为她的创业之年。
  学霸艾诚不仅是艾问传媒的创始人,还担任着几家创投公司的合伙人,比如中国知名的创投机构赛富创投。除此之外,她还是博螯亚洲论坛等数十场知名财经论坛、年会等常邀主持人。用她的话说是,只要她愿意接,2016年,请她去主持的各种大型财经论坛可以从年初排到年尾,一天也不落。她还经常要去大学等各种机构演讲,这么繁忙,还抽空写了好几本书,比如《创业的常识》等。
  有人说艾诚是女战士、女超人、女钢铁侠,网上盛传她常年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她的前同事这样评价她:那是一个精力狂,好像一个女超人,永远不知道疲倦。
  怎么就有那么多精力做这么多的事情?
  把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抛给艾诚,她笑着说,除了可能是天赐好身体以外,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做这么多事情,至少还和以下认识有关系。   积极运动,锻炼身体——她是健身房的常客。
  时间管理不好说明专业度有待提高。每个创业者的时间长度都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对时间的管理。至于每天日常的时间管理,在艾诚看来,首先要专业化,专业化才能提高效率。比如,好多创业者开一些会议,本来几分钟能解决的事情,偏偏要拖几个小时,大把的时间就这样浪费了。但如果专业能力足够强呢?艾诚说:“那么做决断的时间就会迅速,而工作效率就这样提高了。”
  很多创业者拿得起却放不下。工作的时候专注,休闲的时候也需要高质量。这么忙的艾诚,2016年还抽空去了趟云南旅游。她合伙的创投公司开年会,开完后,她去原始森林里野外徒步,在这个时候不接手机,不想工作,彻底清空,好好让自己放松了一下。她看见好多人,休闲的时候还盯着手机,脑子里还全是工作,结果工作没有工作好,休息也没有休息好,反倒事倍功半。
  热爱你的选择。当所有人都好奇她的旺盛精力来源于哪里时,艾诚有这样一番精辟论述:“人不是铁,总会有想休息的时候。但是身体累了,睡一觉,休息一下就补过来了。最怕的是心累,而且因为心累,身体更感觉累。当出现心累的时候,就要反思你所选择的创业和工作,是否是你真正热爱的了。”在她看来,累不累,要看心累还是身累,她承认,身体不累,那是假的。
  创业,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是一个让人血脉喷张的字眼,同样也是“崩溃”、“焦虑”甚至“抑郁”的代名词。而艾诚作为励志榜样,最近一次去大学演讲时,针对“作为一个创始人,你想对其他创业的小伙伴说什么?”的提问,她主要讲了两点:
  创业永远都是少数人的事,就看你是否遇见了最好的自己。艾诚告诉学弟学妹们:“创业永远都是少数人的事!如果你是那个少数人,我想说,这是一个创意的时代,打破桎梏,扫尽陈规;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众星闪耀,万家争鸣;这是一个创投的时代,野心优雅,一掷千金。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你是否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对于艾诚来说,她觉得创业让她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创业公司的困难几乎都是一样的。正因为她采访过许多财经大佬,她知道那些在外界看来起自信、侃侃而谈的创业大佬们,其实在创业过程中也有不断地自我否定、犹豫和怀疑的时候,而外界眼中看起来自信、干练的她,其实也常有内心彷徨、犹豫的时候。说起创业的困难,艾诚说自己现在每天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艾问传媒找人才,她的朋友圈的签名是:是朋友就给艾问传媒推荐人才。
其他文献
留尼汪(La Reunion),南印度洋上的小岛,一个拗口的名字,一个徒步爱好者的天堂,也让我第一次知道了赶上火山喷发也是运气。1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从零下五度的北京到零上三十度左右的印度洋小岛,我却并没有任何不适。这个法国的海外省、印度洋上唯一的欧洲行政区,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法国本土游客,其中大多数是来徒步的。好吧,那就加入他们的行列吧。  签证  法国内政部于2014年6月27日通过决议:法国部
期刊
为推广意大利最重要的国际级展会之一博洛尼亚国际美容展(Cosmoprof Worldwide Bologna),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和对外贸易委员会特别举办2016“在路上”纪念活动,以创建核心参展商与买家间的新关系。继拉斯维加斯北美国际美容展后,该活动已在哥伦比亚、智利等地成功举办,之后更是在亚洲引起巨大反响。年底到明年初,该活动还将在墨西哥、以色列、土耳其、迪拜、加拿大等地举办。
期刊
向来以现代美学和划时代时装著名的COS宣布他们将继续扩展于中国内地的业务,今年将于广州、杭州、成都和北京开设四间新商店。品牌于2012年在香港开设了首间欧洲以外的实体店,其后亦于短期内在北京开设商店。现时,COS连同早前于2016年在大连、厦门、广州首间店铺和香港最近开设的第四间分店,在中国一共有17间实体店。
期刊
每次看到命题作文就很头疼,觉得自己大概是得了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写着写着就会习惯性偏题。这个创伤说来也很久远了,2000年我参加高考,那年的作文题是让你展望一下10年后的上海世博会。当时的高考还是在热得要命的7月,我所在的考场在高架边上(当然了,当时的机动车还没那么多,噪音也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教室里没有空调,我坐在角落里,完全感受不到一前一后那两顶吊扇制造出来的微风。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
期刊
2016年9月22日,日本No.1美容家电品牌雅萌YA-MAN于上海时尚地标新天地朗廷酒店举办了“定格时光 随‘新’绽放”品牌进驻中国壹周年暨新品发布会,并隆重推出了以“CP”为概念的美容仪器套装,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有效的专业护理。本次发布会,YA-MAN特意选择中国上海,作为新产品“超声波祛黑头毛孔清洁仪”的全球首发地,我们将最新、最好的产品带到中国,让中国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体验YA-MAN的最
期刊
真是非常感谢这份工作,经常给我一些自省的机会。在和采访对象、作者交流的时候,我也在问自己,这么多年影响我的是谁?曾经我也是追星族,也会跟王卯卯一样给偶像写信,我的偶像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真正引领我的,是我的邻居老王—— 一个差不多长我十岁的姓王的姐姐。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她已经开始读大学。记得那个时候爸妈经常训我的一句话就是:“你以为学习是给我们学么?”其实我的答案是:“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期刊
地处欧洲边缘的爱尔兰,是飘着风笛的绿色岛国,犹如一块翡翠,带着天生的典雅,还有忧郁气质。跟随着风笛那婉转悠扬的旋律漂洋过海,走进悠远而宁静的爱尔兰渔村,见识都柏林的典雅,驻足古老修道院,感受莫赫悬崖的苍凉,余音未了,爱尔兰的美就这样永久留在了心底。  都柏林:一座城市的记忆  自然、悠然和淡然中,都柏林,轻声诉说着一座城市的故事。  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当年北欧海盗们最初的落脚点,如今却弥漫着优雅和
期刊
Girls and boys,噶闹忙的时装周又来了!过去这个只是给专业人士提供下季服装趋势的舞台,而今加入了明星、名媛、It Girls后有时候连味道都变了,大家的关注点都从T台本身转移到了台下,潮人们的街拍,谁穿得美谁又弄出笑话了……这次中国明星的队伍估计又是庞大的一支,对于外行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们,我们不如看看这四站的弄潮儿们都怎么玩。  纽约站  关键人物:Olivia Palermo、小贝一
期刊
一秒钟变身绿色达人  忙碌烦劳的工作让我们体会到亲近大自然对于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其实即便与他人一起合住,只要有一个阳台或者有一个窗台,你就可以改变环境,创造出一个mini农舍。所以,花花草草或是蔬菜赶紧种起来,感受“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美学生活。  一秒钟变身绿色达人,其实很简单。首先,你要决定栽种植物的位置。记住,水果和蔬菜们更喜欢在阳光充足并且拥有庇护能力的环境下生活,因此尽可能避免
期刊
一眨眼,2016年就要进入最后一个月了,逐渐迈向严冬,时髦Lady们自然也要好好扮靓自己的冬季Style。冬天的颜色基本来说都是深色系为主,不过即使是沉闷的深色系也有时髦的时候,尤其是近几季大热的高级灰、贵族蓝等都是大家趋之若鹜的配色。还在不知所措的你,不如看看时髦人士们冬天必备的时髦单品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