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留心间的微笑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苔菲(1872—1952),俄罗斯著名的侨民女作家,俄国白银时代的“幽默王后”,原名娜杰日达·洛赫维茨卡娅,出身于贵族门第,家族艺术氛围深厚。她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兼演说家,幽默风趣之名远扬。苔菲文中之“笑”大概承袭自他。家中五姐妹也都与文学有着不解的缘分。比如苔菲之姐米娜·洛赫维茨卡娅是20世纪初俄国文坛的著名诗人,两次获得普希金大奖。其他姐妹也都擅长戏剧和诗歌创作。少年时的苔菲大多数时间都沉浸在书香诗海之中,当她回忆起自己的青葱岁月时,曾满怀诗意地说:“春天读屠格涅夫,夏天读托尔斯泰,冬天读狄更斯,秋天则是加姆森。”但无疑苔菲是家中文学才华最突出的一位,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在1910年一年内再版3次,她的《幽默小说集》7年内再版了十余次。后来其影响跨越了国界,在巴黎、布拉格、柏林、纽约、华沙甚至上海、哈尔滨等地的俄语读者中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以至于当时的市场上还出现了“苔菲牌”香水和糖果。
  苔菲塑造的世界是汇集了貌似最讲究风度的“绅士”、自认为最出类拔萃的“人精”、虚伪做作的文人、吹牛大王、溜须拍马的记者、傲慢自负的官吏、卖俏女郎、傻瓜蛋、失意者等各式人物的“人间喜剧”。然而它却不是一本令人恐惧的大部头,只是一个个短篇连缀而成的世间百态微缩浮雕。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沙皇尼古拉二世,抑或是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列宁,都盛赞她的才华,是她忠实的读者。
  轻描淡写的笑容
  苔菲的幽默短篇小说中总是充斥着独具一格的气质,她的“笑”中蕴含着对所处时代的细密观察和人生思考。作为女性作家,苔菲有着天然的优势,尤其是在其创作早期,她以一颗女性敏感的心来感悟人生和世界,使其在对爱情、童真、少女的情怀等主题进行创作时更是游刃有余,动人心弦。评论家列尔涅尔甚至称她是那个时代短篇小说家和幽默作家中的魁首。
苔菲作品

  身不由己的命运
  在读者的眼中,小说就是虚构的人生,但是在小说家的世界里,虚构亦是一种真实,她所经历的每一个孤独的日日夜夜,她与小说中的人同欢喜同悲伤同生共死的每一天,都是真实存在的,她在创造他们的生,也在催促着他们的死。苔菲作为一个女性作家,极为擅长细微地体察生活,表现最真实的人物内心和本性,同时敏感地体味读者的心理,极好地拿捏着分寸,对于人物创作的维度把握得炉火纯青。她的短篇小说不仅是情境的喜剧,更是性格的喜剧。现实生活中发生在各色小人物身上的种种琐事,仿佛就在身边出现的对话,无不充满生活气息。《关于温柔》描述了孩子、成人和动物之间的种种温馨,像一片片色彩斑斓的马卡龙,品读之后让人不免心甜意暖;《胸针》中厨娘一枚胸针引发“惨案”,一对夫妻因此分道扬镳,令人哭笑不得;《安泰》中伊万·彼得洛维奇面对妻子的琐碎唠叨表现出的可笑的大男子沙文主义,让人捧腹之后不免深思;《五月的虫》中流亡法国的俄侨科斯佳生活困顿,最终选择自杀,让人可叹可悲。这种接地气的创作饱含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如此直面芸芸众生使得苔菲的作品拥有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此外,对于小人物的丑陋,苔菲并不是一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给予嘲讽,而是坦然地告诉读者她自己亦不能免俗。自嘲与嘲他在苔菲的文中都很常见,有时前者更甚。例如《回忆录》中,苔菲将自己和周围朋友称为“社会的鲜奶油”,嘲讽自己的不谙世事以及对周遭复杂社会的种种不适。这样的叙事特点和人物设计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代入感。随着他们穿越时空,却感悟超越时空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读苔菲的小说,阅读之初只觉平淡无奇,但细细回味之后却觉意趣盎然。因为她的恬淡怡人、抚慰心灵,令人犹如品味了一杯清新淡然的绿茶。即使苔菲笔下的小人物充满了为现实、为生活而不得已的种种无奈、难堪甚至悲哀,但这一切的背后始终有一抹笑意,这一缕会心之笑可以给人带来希望,愈合心灵的创伤,蕴含着勃勃的新生。在《瓦尼亚·谢戈廖克》一文中就展示了一名垂死的伤员对于生之希望的顽强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在生命的最后一夜,他以坚定的意志反复叨念:“我没时间死。我要回家,就让死神跟在我后面跑吧!我会甩开他的!我无论如何不会死的。”虽然他终究没有逃过死神的镰刀,但其强韧的意志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比如《宠物》讲述的是孩子对玩具温柔的守护。对于小主人公卡佳来说,毛茸茸的绵羊有一双人一样的眼睛,他将其当作自己的同伴。这个孤独的小男孩儿用他独有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善意和友好,展现出了一个冷寂却又纯粹的童年世界,告诉读者世上还有如许童真值得珍惜。成人的世界固然冷漠、残酷,但也不要忘记去寻找美好。《亚芙多哈》中的老太太由于不识字,始终无法弄清关于儿子的信件到底代表着生存还是死亡,虽然这是她人生的支柱,但她仍然坚强地活着,期盼着,为未来的人生努力着。激烈的爱总是想要征服、占有,苔菲书中淡淡的温柔的爱则是无尽的奉献、守护和照顾自己所爱的对象。
  时光、幻梦、爱情及其他
  除了贯穿于苔菲小说中的一脉清新温柔,还有一些意象和主题是她所钟爱并经常使用的。因为如此,才使得她的作品似一泓温柔的泉水,隽永并荡漾在每一位读者的心田。其一是时光。时间是苔菲舞台上一道最重要的幕布,春天和夏天是苔菲所偏爱的。每一个季节可能都是一种暗示,有时甚至是隐喻。如《春天》中曾有这样的描写:“夜是完全春天式的,有点闷,很平静。在这样的夜晚人们都忙着去什么地方,仿佛春天的喜悦就在某个地方等待着,只需要找到她。”“夜”是压抑的、哀伤的,春天却又让人萌生希望,这是期盼新爱情来临的象征。二是梦与幻想。这类意象的存在类似于宗教的救赎一般,它可以帮助人们自由徜徉在幻想的圣地,远离现实中的悲伤,缓解心灵的痛楚。《小船》中的护士韦列季耶娃在战地医院繁忙的救护工作之后,微作小憩,看到了初升的太阳照耀下的涓涓细流,上面有美丽的小舟,船中坐着两个可爱的孩子。然而这一切不过是虚幻,事实却是满地狼烟,白骨累累,一派火与血的悲歌,又哪来的绿水、轻舟和幼童?但是其中反复提到的小舟这个意象在此语境下也就具有了独特的涵义:在充满不幸的世界,还是有救赎的,但那却只能在主人公的梦中或者幻想里才能体味到。最后是爱情。这是苔菲最擅长且热衷的部分。爱是一种充满着矛盾和张力的情感,在苔菲眼中它既包含快乐、温柔、欣喜、爱慕等积极的方面,也包含着暴烈的摧毁一切的力量。正如她的《爱如死一般强盛》,讲述一个迷恋威尼斯伯爵夫人的俄罗斯男人在求而不得后,又以其他花样繁多的猎爱方式来彰显他所获得的爱情真谛,可那还是真正的爱情吗?小说《春天》的女主人公深深怀念着自杀的勃比克,每每追忆曾经的花前月下,对比如今的形单影只都是黯然神伤。以上种种在苔菲的小说中是美好的也是令人心酸的,是激动人心的也是令人忧郁的,是值得同情的也是可悲可叹的。但是无论如何,它们都是苔菲笔下永恒温柔的变体与载体。
苔菲

  当今社会有太重的压力、太多的无奈、太少的温情,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人性的丑恶、社会的悲哀。年深日久,我们的心越来越粗粝,再难鲜活,再难激动。仿佛便如出走离乡、渐感前路苍茫的旅人,隔着岁月的迷雾,始终望不见失落已久的故乡。久而久之,精神一片荒芜。这片清愁,不知究竟何时才能得以慰籍。或许苔菲的小说可以成为清凉之风,吹散障雾,带我们重温真正的人间喜剧。
其他文献
“东西方文化冲突”,已成一种概念,并在众人眼里,视作定律一条。中外交往之中,凡遇障碍,皆顺手牵羊,或以“文化”的钥匙释疑,或以“冲突”的利刃解惑。大而化之,固然省事,但远离贴切,多为隔靴搔痒。  托开放之便,自二十四五年前开始,我拖着行囊,多次域内域外云游。以丹麦为圆心,网罗周边诸国,曾有由秋到冬的勾留。之后有东南亚的云山之高,亦有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湖海之远。数度赴美,与白人朋友结伴,为看太平洋与大
2019年年底,人类派往恒星际空间的第二位使者——美国宇航局旅行者2号探测飞船穿透日球层顶(也叫太阳风层顶,即太阳系边界。在这里,太阳风被弥漫银河系的等离子体取代)。6年前,旅行者1号探测器也穿透了日球层顶。现在,这两艘旅行者号的合并探测结果为我们展现了太阳系边界迄今最详尽的信息。科学家发现,旅行者2号的窗外景象在2018年11月5日发生改变,当时这艘飞船距离太阳大约178亿千米(比地球距离太阳远
在上期文章 《漫画中的葡萄酒文化—— 中的“十二使徒”葡萄酒》中,我们初步了解到《神之水滴》这部漫画小说的故事梗概,以及主人公神咲雫与远峰一青比试赏鉴葡萄酒水平时提到的“十二使徒”葡萄酒。为了让读者更充分地了解《神之水滴》这部小说的主旨是推广葡萄酒文化,我们将结合小说情节着重介绍作品中反复出现的15支葡萄酒的特点及其产地概况,因为每一支葡萄酒都不是虚构的。  《神之水滴》之Domaine Gros
达拉·豪恩(Dara Horn,1977— )的小说《来世》(The World to Come)由诺顿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小说甫一面世,便赢得好评一片,获得了2006年“美国犹太图书奖”、2007年“瑞巴罗奖”,并被《纽约时报书评》列入“编辑推荐书目”,自出版以来先后被译成十多种文字,进一步确立了达拉·豪恩在美国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  达拉·豪恩出生在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
奇装异服,行为古怪,被许多人看作是当代艺术家的标签。不过,这样的艺术特质并非始于当代艺术,早在《庄子-田子方》就记载了“解衣盘礴”的故事。而徐渭和凡·高更是个中两位杰出的前辈。命运给予了他们凡夫俗子难以望其项背的才华,却也施加给他们常人无法承受的磨难,于是他们常常徘徊在地狱的门口窥探世界最本质的美,他们的艺术也充满了癫狂之美。艺术家个体的悲剧和世人对美的再认识就此交织在一起。  徐渭(1521—]
《情人》因着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传奇而风靡世界,年届七十的杜拉斯用疯狂恣肆的文字抒写着关于记忆与遗忘、距离与背弃、苍凉与激情,以及在黑暗中阅读与爱恋的种种。小说面世7年后,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  关系的突转:交易还是爱情  脑海里常常浮现结尾这个镜头:年轻的少女站在西贡开往法国的轮船上,头上是越南男人才戴的毡帽,倚着栏杆,两眼含泪,看着岸上那辆黑色的房车,车里有她这辈子最爱的人
If there is no God.  Not everything is permitted to man.  He is still his brother’s keeper  And he is not permitted to sadden his brother,  By saying that there is no God.    如果上帝并不存在,  人类也不会去为所欲为。  他
“大家”阅读  互联网时代,读者并不缺乏信息,但一些真正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却往往淹没于信息洪流之中。力求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最有锐度、温度、深度和多维度的思考与表达,最值得阅读的网络优质原创内容,快速呈现给读者,是《世界文化》与腾讯《大家》建立合作的初衷与共同努力的方向。【“大家”阅读】每期将臻选《大家》所汇聚的中文圈知名学者、专栏作家的最新文章,与读者分享“大家”眼中的“世界文化”。  一提起希
追梦旅程  16世纪后期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经历了“前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和“后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存在的鼎盛期后,渐渐意兴阑珊,露出将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光景,时代呼唤新的继承者出现。  于是,巴洛克艺术应时而生。这种新兴艺术同样诞生于意大利,教会和皇室贵族是其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因此其极尽奢华壮丽之能事,常常取材于神话宗教故事,装饰感强,想象浪漫。同时它继承了文艺复兴
伯顿和斯皮克  1815年至1857年间,许多白人尤其是英国探险家纷纷涌入非洲。当人们发现奎宁能够有效治疗疟疾时,去往非洲的探险家人数不断增加。  探险家理查德·弗朗西斯·伯顿,1821年生于英格兰,其父曾是一位富有的军官。伯顿是19世纪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位语言学家,精通30种语言。在牛津(他自恃远远比其他同学更聪明,这种态度自然招致众人的厌恶)不安定地度过了一段时间后,伯顿参军并在印度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