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危机到转机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un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文化巨匠,鲁迅一生的不同阶段已被众多研究者所关注、阐释并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研究者对鲁迅少年时期家庭发生的两件大事即“科场案”和“父亲的病”均给于极大的重视,并一致认定这两件事对鲁迅先生的人格长成、性格气质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它们使得鲁迅先生过早品味了世态炎凉,令他成年后在看取世界时取一种偏激的视角,对人性持一种怀疑的价值判断。这种结论置于一般大众的人生历程或许能得以成立,但以此为衡准去量度鲁迅先生却失之于简单。笔者认为应超越现有的思考判断层面,从一个更为积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这段不幸的遭遇之于鲁迅所具有的意义。
  1893年春,因为鲁迅的曾祖母去世,作为孝男,鲁迅祖父周介孚从京城回绍兴老家奔丧守孝。丧事办完后,他却因为几位亲戚的事而陷到贿赂乡试主考官的“科场案”中。由于受到“科场案”的牵累,鲁迅的父亲周伯宜被褫夺了秀才的“功名”,并永久性地被剥夺了再求“功名”的权利和资格。这种带有羞辱性的株连处罚对伯宜公的精神打击是十分沉重的,第二年的冬末,他就抑郁成疾突然吐血,终于在两年后身亡。从“科场案”的发生到父亲的病殁,周家曾经显赫过的家道彻底败落了,少年鲁迅的命运也从“读书人家子弟”一步一步地沦落为“破落户子弟”。这其间,鲁迅深深体会了世态炎凉给予他难以道尽的苦楚和心酸。但也意外地培养了鲁迅开始具有一种自作主宰、自行决断的自由意志,使他能在一种别样的可能中做出自己的人生抉择,进而产生新的机运。
  对于家道中落给青年鲁迅带来的“伤害-转机”这双重意味,鲁迅在他成名以后有过多次的道说,其中下述两次最具代表性: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 ①
  “我的祖父是做官的,到父亲才穷下来,所以我其实是‘破落户子弟’,不过我很感谢父亲的穷下来(他不会赚钱)使我因此明白了许多事情。因为我自己是这样的出身,明白底细,所以别的破落户子弟的装腔作势,和暴发户子弟之自鸣风雅,给我一解剖,他们便弄得一败涂地,我好像一个‘战士’了。使我自己说,我大约也还是一个破落户,不过思想较新,也时常想到别人和将来,因此也比较的不十分自私而已。”②
  同是提及自己少年时代那段不幸的人生经历,以上两段话语却给人以强烈的反差感,前者似乎包含着无尽的悲哀与怨艾的情绪,而后者却显然是出乎一种庆幸和感念的心态。这种反差当然是由于话语言说的语境和言说者投射于话语的“在场”之心境的不同所构成的。然而,只要细加品味,我们不难发现,这两段话语性质的区别是明显的——即前者是单纯的回忆性话语,是对过往的事实做确然的描述,尽管这描述带有沉痛的缅怀情绪,但话语的性质是事实的陈述;而后者则是反观性话语,是从言说者“此在”的立场出发对过往的事实作一种价值的观照,所以话语的性质是价值的判断。鲁迅既以回忆的方式向我们述说了他当年的不幸及悲苦;同时,他也以反观的方式向世人道说了少年时代的际遇之于他生命所具有的一种超越性的意义。这超越性意义即在于:家道衰落的人生际遇既使他因早年失怙而悲哀,也使他在世态炎凉中比一般的人更早地知会了世道人心;既使他真切地体验到生计无着的痛苦,也为他提供了一种“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找别样的人们”的运会。而正是这种新的生命运会,使他能在新的人生路上作出新的抉择和期许,并终于将自己成全为一个新“思想”的“战士”。
  笔者对“家道中落”的不幸之于鲁迅生命的意义取如此积极的理解,并没有以此否认它之于鲁迅在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消极影响,也没有将此当作直接成全鲁迅生命的决定因素;而是想从这种意外的事件中去读取其中对鲁迅所具有的一种特殊意义,即为鲁迅的人生路径提供了某种有别于以往的“契机”。从鲁迅“决意往南京去”的那一刻起,鲁迅才有了一种堪以“自由”言及的初始的生命气象;因为,从此以后,鲁迅真正获得了对自己的人生趋赴“自作主宰”的自觉,即拥有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依着自己的期望自行作出选择和决断的权利。这种新的生命气象的获得对于鲁迅的意义是深远的,如果说鲁迅的生命是伟大的,那么其伟大并不是受惠于他人的恩赐,而是心有存主的鲁迅在生命途中不断地依靠自我选择和自我决断将自己成全起来;而“决意往南京去”虽然未必是鲁迅一生许多抉择中最为重要的一次,但它却是甚为关键的第一次。
  1898年初春,选择“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的人生决断,标志着鲁迅的生命跨入青年时代。
  
  注释:
  ①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第41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② 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第19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作者简介:严 冰(1965-)福建工程学院文化传播系副教授。)
其他文献
众说周知,生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在自然状态中生存下来的东西。原生态高原“花儿”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未经现代任何艺术加工的民间歌曲,是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生态高原“花儿”作为“原生的生态环境”中的伴生物,与各民族文化、地域环境、血缘关系、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它不仅是人们历史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
期刊
《文学语言专题研究》是王培基先生继《修辞学专题研究》之后的又一部学术专著。当初,洋洋40万言的《修辞学专题研究》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在语言学界、尤其是在修辞学界产生了不小反响,许多修辞评论家纷纷发表评论,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国修辞学通史》(当代卷)、《二十世纪汉语修辞学》等史著中也都做了专门评介,从而使他跻身于全国修辞学翘楚行列。  在此之前,王培基先生已编写过高校有关教材,在《修
期刊
“花儿”是流传在西北五省(区)的经典民歌,流淌在西北各族人民心里,由汉、藏、土、回、东乡、保安、裕固、撒拉等九个民族共同传唱,是人类罕见的文化现象。青海是“花儿”的主要传唱地区,历史悠久,曲令众多,歌手辈出。据史料记载,“花儿”的传唱活动在青海始于明代。明人高洪“青丝垂柳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的诗句反映的就是当时青海省民和县古鄯地区传唱“花儿”的场景,距今已有近七
期刊
一、青海“花儿”的语言特征  青海“花儿”表达的社会内容很丰富,有反映劳动生活的,有表达爱情的,有讴歌时代、赞美祖国河山的,有叙述历史的,有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婚姻自由的追求、还有借历史传说来表达当今的社会现状等等,总之“花儿”尽情地表达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在“花儿”中尽显人间百态。正如老百姓所说“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  “花儿”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的部分区域
期刊
青海灯影戏固有的内外矛盾  国家在编纂十大文艺集成(志)书时按其编辑体例规定,各省灯影戏均被列入“木偶皮杂”类而未被编入,青海灯影戏也不例外。但在我们青海,情况特殊,虽然在形式上它属傀儡戏,但它仍被称之为“戏”。是地地道道的地方剧种,它和“青海眉户戏”、“藏戏”,还有后来创立的“青海平弦戏”,并称青海四大剧种。  青海灯影戏虽然其外在表象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戏剧艺术,但从戏剧艺术的构成因素去审视,它
期刊
空间是建筑及其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核心,本文从传统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传统中国画中山水画的意境与建筑空间的意境,通过对两者的分析,剖析意境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例从设计师和建筑本身两个方面来浅谈如何才能创造出有意境的空间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意境的内涵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按照辞海的解释,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生活图景和表现
期刊
塞尚的一句经典:“天地间唯余色彩”,让我们记忆犹新。他坚持认为,“要画出世界的精华所在,你就必须要有一双画家的眼睛,一双仅仅从色彩的角度去观看的眼睛,把它抓住,然后再向其他事物诉说这一切。在自然面前,你再怎么谨慎、再怎么真挚、再怎么谦恭都不为过。”色彩之于塞尚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既是绘画要表达的对象,又是塞尚塑造画面空间形式的手段。  一、色彩逻辑  塞尚始终认为绘画是视觉艺术。他说,“绘画首先
期刊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历史和世人会永远记住这个地点:青海玉树。  震级分别为4.7级和7.1级的两次连续地震,使位于三江源头的青海玉树结古镇的房屋在瞬间倒塌,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事态严重、情况危急。  离得越远的地方发生的事,就更多地依靠电视。遥远的玉树发生地震,省内外、国内外的人们都迫切希望着从青海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看到关于玉树地震的电视新闻。  不久,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最先播出
期刊
“意识形态”一词为法国哲学和经济学家德·特拉西在《意识形态概论》中最早提出。原本意识形态是指观念学说和关于人的心灵、意识的生命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把意识形态作为和经济形态相对应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学。①二十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是歪曲客观现实的教义体系,科学与意识形态相互区别;文化学者杰姆逊认为“意识形态在某种意识上说是异化在意识或者思想领域内所采取的形式,它是异化了的思想”。②
期刊
一、肖邦和他的音乐创作  弗雷德里克·肖邦(Frederie-Chopin1810-1849)是十九世纪波兰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肖邦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他自幼热爱波兰民间音乐,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在七岁时便已经写出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定居巴黎后,他便成为了巴黎著名沙龙中的偶像,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钢琴教师和演奏家。  在肖邦短暂的三十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