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特质及发展“新”向度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acle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最新论断,是中国现代性话语的最新表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三重超越”性质,既具有现代化的普遍性特征,也蕴含现代化的“新”特质,与西方现代化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共享的现代化、人民民主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植根于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民性、民主性、共享性、正义性与和平性,是有“根”、有“魂”、见“人”、见“物”的现代化。消除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阿碦琉斯之踵”,做好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大学问”,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新”向度。
其他文献
汉字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变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汉字在线条、形态、意象上极具艺术性,该特征与服装结构设计存在共通点。如果将汉字形体与服装结构设计相融合,将创新服装形式,开阔设计思路,使现代服装更具文化内涵,拥有精神文明传播价值。文章论述了二者融合发展的价值,探究了将汉字形体应用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具体方法,以期推动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
自2016年杭州成功举办G20峰会以来,城市人口虹吸效应更加明显,新就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青年人大量涌入,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也日益突出。2021年以来,在国家层面首次明确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新模式背景下,杭州结合城市租赁人群住房租赁需求,迅速出台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吸收借鉴蓝领公寓和人才专项租赁住房试点经验,搭建三项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保障
目前国内站城一体项目已经进入成规模实践阶段。在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中,从不同节点阶段开始进行站城一体化研究,所需的设计方案、实施策略以及取得的效果都会有所不同。通过梳理从不同节点阶段研究站城一体化设计的差异,总结站城一体化设计介入铁路工程项目的时机选择及设计要点,以期完善站城一体化设计理念的研究体系,进而指导设计实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在教学中,教师需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课堂氛围,从而显著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益。因此本文对师生互动的应用策略展开探究,以期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现如今,“三农”问题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等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农村教育的普及程度较低,农村劳动力现有的文化水平、专业技能、管理能力欠缺,增加了科技在农村发展的难度,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农业发展重视度的提高,教育体系在农村不断完善,除了基础教育,职业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在农村也逐步开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必然趋势,也是实施乡村振
我国与日本同属于东亚文化圈,都存在着青年人“躺平”现象,背后有相似的原因,更有国情不同造成的迥然相异的缘由。“躺平”对社会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对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妨碍,对青年人劳动积极性与奋斗精神的瓦解。“躺平”既是由个人意志作出的决定,也是在大环境构成因素的束缚下群体行为的自然发展。中国两国处于不同社会背景和发展阶段,对邻国同类现象的研究,具有前瞻探索的意义。
金融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所在,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乡村振兴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创新、协调、共享、开放”的发展理念,就需要加大绿色发展力度,推进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并应着眼于全局视角,积极推进乡村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改革,顺应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律,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同时,增强乡村振兴的创新驱动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然而,在绿色金融支持乡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水利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投资越来越大,但是项目实施后的效果参差不齐,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开展后评价工作十分有必要。目前,江西省乃至全国对生态水利工程领域的后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科学的后评价模型和方法,寻找一种适用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后评价方法并建设相关评价模型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对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评价工作主要是针对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虽然这些方
<正>“智能工厂、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了制造行业最新的代名词。而在汽车产业中,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代表了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汽车制造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企业的经济效益迎来了巨大的挑战。注重技术创新,将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技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制造当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