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已经四年了,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意识。很多学生不会自主学习,对老师很依赖。有的教师以此为借口,认为初中学生的阅读方法和能力还不够,于是,就“喧宾夺主”,课堂上依然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还有的教师意识到学生阅读的薄弱,有改变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的想法,事先设置许多的问题,在课堂上“满堂问”,俨然以新课程理念自居。“一言堂”“满堂灌”的阅读教学,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教师成了阅读的专制者,而学生充其量只是教师和教学参考的复制者,缺乏学生自己的阅读思想和情感,语文教师理应摒弃它。那么,“满堂问”的阅读教学就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吗?其实也不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一样吗?不会。那么,教师设置的阅读问题就是学生在阅读中的需要吗?非也。这样看来,“满堂问”与“一言堂”“满堂灌”,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在诸多的新课程理念中,笔者更赞成阅读课应该是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过程这一理念。
那么,学生的自主阅读的意识怎么养成?
第一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最重要。教师应该把学生引导到自主学习的方面来,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知识,培养学生必要的阅读能力。
一是,激发学生“想学”的阅读欲望和“乐学”的情感。这是见仁见智的事,笔者主要谈谈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调控阅读过程的一点技巧。(以下引自课堂实录)
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如何让学生领略这篇散文的意境美,我作了这样的探讨:
师: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鲁迅先生想在文中表达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在品读中去感悟吧。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二段文字,读后想想这段话主要写什么内容?
生读。
生1:我觉得这段话主要写童年的鲁迅在百草园里自由快乐的生活。
生2:我觉得这段话主要写百草园优美的景色和鲁迅童年的快乐生活。
生3:我觉得这段话主要写百草园的自然景色美和鲁迅童年的富有情趣的生活。(这些学生都会说,是整体感受,是粗浅的,但也是必要的,是赏析散文意境的铺垫。)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见解吗?(学生做摇头状)看来同学们已经读懂了这段话。但是仅仅停留在这点内容上的阅读是不够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唯有披文入情,透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去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才算真正领悟了文章。(教师适当的方法的点拨,引导学生学习的深入。)
生再次默读第二段。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发言,谈谈刚才的阅读有什么发现?
生1:我觉得这段文字具有整齐的节奏美。例如:第一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就是使用了排比句,写出百草园中的景色美。
生2:我觉得这段文字还富有童趣美。例如:“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既写出了鲁迅小时侯的顽皮、淘气,又写出了稚气、爱冒险。
生3:我觉得这段文字具有语言美。写景物抓住了像“碧绿”“紫红”表示颜色的词。
师:从这位同学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善于观察景物。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4:我觉得这段文字的语言美。不仅抓住景物的颜色,还写到形状——高大的皂荚树,写到外表——光滑的石井栏,还有写木莲和何首乌、覆盆子的形状、味道,写得丰富、具体。
师:这位同学几乎概括了所写静物的特点。那么,所写的动物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学生的思维有时局限在某个方面的时候,教师就要适时引导了。)
生1:写动物,写出了动物的不同叫声——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弹琴。这里还使用了拟人手法,真美呀。
生2:写动物写出不同动物的动作,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叫天子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的“伏”和“窜”很准确。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好。谁能结合原句说说“伏”和“窜”这两个动词准确性是怎样体现的?
生1:“伏”写出黄蜂采蜜时紧抓花朵的样子,“窜”写出了叫天子行动的敏捷。
生2:“伏”写出了停靠在菜花上,醉心吸蜜的样子;“窜”写出了叫天子惊慌飞起的样子。
生3:“伏”写出黄蜂贪婪采蜜的样子;“窜”写出了叫天子急速飞起,惊吓了童年鲁迅的样子。
(学习语文,就是要读出语言的味道,如果离开了语言的学习,就失去了语文学习的真谛。)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百草园的生活在鲁迅中年时候想起,依然记忆犹新,它真是童年鲁迅生活的乐园。
师:同学们,现在请齐读第二段,体会刚才同学发言的精彩。
生齐读。
(赏析到这里,似乎已经完成语言的任务,如何把握散文的意境美似乎还是零碎的。怎样引导学生注意结构美,从而整体感受意境?我灵机一动,来了一番激情背诵。)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感触。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让老师作为导游,我们一起畅游百草园。
师一气呵成,声情并茂地背诵起来。
生鼓掌,又惊异。
师:同学们一定很惊奇,我为什么能如此快速地背诵下来。一方面是文章的语言和情感的美感动了我;另一方面,我有个秘密要告诉大家。
(适时展示一个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学生恍然大悟,老师一段激情背诵又引领学生进入了散文的结构美之中了。)
教学中,教师充分考虑了激发学生“想学”的阅读欲望和“乐学”的情感。以赏析语言美为突破口,赏析了散文优美的意境。学生在语言的学习中学到了方法,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只有当学生觉得阅读有收获了,学生“想学”“乐学”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才能增强。
二是,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使之“能学”“会学”。在学习中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一般地,我们阅读有这样的循环往复的自然过程:阅读需求——阅读文本——感受体验——形成评价。我们知道,每个人在阅读中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如果强求学生整齐划一地按照教师的意愿读,这就违背了阅读教学的规律。在拿到文本的时候,提倡学生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而确定。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制订目标。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不太适应,教师可以作“示范”。学生从大方向上学习如何把握住学习目标。对于现代文的阅读,一般可以从内容、写作方法、主题思想和个人阅读感受等几个方面设计学习目标。
例如:学习散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师可作这样的引导,设计四个方面的问题:1.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哪些章节可以体现题目中的“巨人”一词?2.文中对贝多芬这个人物作了怎样的描写你从中看出贝多芬具有怎样的性格?3.对于你身边熟悉的人物,你将用怎样的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起来?4.学完本文后有何发现和感悟?
设计的第一个问题,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已有的学习经验,提出自己的需要,然后通过交流,同学之间相互借鉴,吸取同学的长处,弥补自己的学习盲点。设计第二个问题,在于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他们自己的学习程度。第三个问题是为了读写结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而第四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阅读有了一般性的了解,学生能够自己确定阅读目标,学起来就有了自主意识。
“课本只是一个例子”告诉我们:不必只拘泥于课本的知识,而应该以课本为例,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第二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构建成学生学习的舞台。真正还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
课堂是学生阅读实践的主阵地。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下面就从学生的课堂阅读的角度谈谈自主意识的形成。
一是问题的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问题应当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教师的预设。有个老师在教《拿来主义》,自己认为教学已经接近尾声,任务已经完成时,突然有学生问:“老师,尼采为什么会发疯?”结果是新一轮解读文本开始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学生群体爆发了巨大的学习动力。
二是多元解读的落实。不迷信于教师的答案和所谓的权威们的既成的解读,提倡个性化的解读,有创意的阅读。在教学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对小说的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的看法就不同:有人说他们唯利是图,六亲不认;有人说他们也是生活所迫,当初面对“于勒”的挥霍还是宽容的,后来迫于经济的压力才送他去海外谋生;有人又说菲利普夫妇其实也想做“体面人”,他们有高雅的情趣,从全家到“哲尔赛岛”的旅游可以看出;有人说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子女的前途才不得不下了狠心,更何况“于勒”自己也不争气;有人说是这个社会逼迫他们这样做的,于勒就是他们最好的“前车之鉴”。试想:如果不是让学生自主探究,人物形象还会有这样丰富多彩吗?这样的探究,真正从学生的内心发出,恰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三是合作学习的效益。《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合作学习为落实这一理念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满堂灌”“满堂问”都是从教师个人出发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的阅读各顾各的,缺少相互的交流,所以这样的学习是低效的。唯有把个体的争论的分歧点、独立思考的意见、个人阅读的收获等拿出来交流,那才是有价值的。《羚羊木雕》中“我”与“父母”的不同观点的辩论就是合作学习的好教材。
四是恰当的练习。老师们都擅长此道。
可以这样说,自主学习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船舶,学习目标是航行计划,学习方法是船上的风帆,调控的过程就是掌舵,反思就是驾船的经验了。还是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任你老师费尽口舌,学生不乐意学,那就是“白搭”,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在诸多的新课程理念中,笔者更赞成阅读课应该是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过程这一理念。
那么,学生的自主阅读的意识怎么养成?
第一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最重要。教师应该把学生引导到自主学习的方面来,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知识,培养学生必要的阅读能力。
一是,激发学生“想学”的阅读欲望和“乐学”的情感。这是见仁见智的事,笔者主要谈谈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调控阅读过程的一点技巧。(以下引自课堂实录)
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如何让学生领略这篇散文的意境美,我作了这样的探讨:
师: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鲁迅先生想在文中表达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在品读中去感悟吧。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二段文字,读后想想这段话主要写什么内容?
生读。
生1:我觉得这段话主要写童年的鲁迅在百草园里自由快乐的生活。
生2:我觉得这段话主要写百草园优美的景色和鲁迅童年的快乐生活。
生3:我觉得这段话主要写百草园的自然景色美和鲁迅童年的富有情趣的生活。(这些学生都会说,是整体感受,是粗浅的,但也是必要的,是赏析散文意境的铺垫。)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见解吗?(学生做摇头状)看来同学们已经读懂了这段话。但是仅仅停留在这点内容上的阅读是不够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唯有披文入情,透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去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才算真正领悟了文章。(教师适当的方法的点拨,引导学生学习的深入。)
生再次默读第二段。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发言,谈谈刚才的阅读有什么发现?
生1:我觉得这段文字具有整齐的节奏美。例如:第一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就是使用了排比句,写出百草园中的景色美。
生2:我觉得这段文字还富有童趣美。例如:“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既写出了鲁迅小时侯的顽皮、淘气,又写出了稚气、爱冒险。
生3:我觉得这段文字具有语言美。写景物抓住了像“碧绿”“紫红”表示颜色的词。
师:从这位同学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善于观察景物。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4:我觉得这段文字的语言美。不仅抓住景物的颜色,还写到形状——高大的皂荚树,写到外表——光滑的石井栏,还有写木莲和何首乌、覆盆子的形状、味道,写得丰富、具体。
师:这位同学几乎概括了所写静物的特点。那么,所写的动物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学生的思维有时局限在某个方面的时候,教师就要适时引导了。)
生1:写动物,写出了动物的不同叫声——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弹琴。这里还使用了拟人手法,真美呀。
生2:写动物写出不同动物的动作,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叫天子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的“伏”和“窜”很准确。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好。谁能结合原句说说“伏”和“窜”这两个动词准确性是怎样体现的?
生1:“伏”写出黄蜂采蜜时紧抓花朵的样子,“窜”写出了叫天子行动的敏捷。
生2:“伏”写出了停靠在菜花上,醉心吸蜜的样子;“窜”写出了叫天子惊慌飞起的样子。
生3:“伏”写出黄蜂贪婪采蜜的样子;“窜”写出了叫天子急速飞起,惊吓了童年鲁迅的样子。
(学习语文,就是要读出语言的味道,如果离开了语言的学习,就失去了语文学习的真谛。)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百草园的生活在鲁迅中年时候想起,依然记忆犹新,它真是童年鲁迅生活的乐园。
师:同学们,现在请齐读第二段,体会刚才同学发言的精彩。
生齐读。
(赏析到这里,似乎已经完成语言的任务,如何把握散文的意境美似乎还是零碎的。怎样引导学生注意结构美,从而整体感受意境?我灵机一动,来了一番激情背诵。)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感触。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让老师作为导游,我们一起畅游百草园。
师一气呵成,声情并茂地背诵起来。
生鼓掌,又惊异。
师:同学们一定很惊奇,我为什么能如此快速地背诵下来。一方面是文章的语言和情感的美感动了我;另一方面,我有个秘密要告诉大家。
(适时展示一个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学生恍然大悟,老师一段激情背诵又引领学生进入了散文的结构美之中了。)
教学中,教师充分考虑了激发学生“想学”的阅读欲望和“乐学”的情感。以赏析语言美为突破口,赏析了散文优美的意境。学生在语言的学习中学到了方法,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只有当学生觉得阅读有收获了,学生“想学”“乐学”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才能增强。
二是,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使之“能学”“会学”。在学习中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一般地,我们阅读有这样的循环往复的自然过程:阅读需求——阅读文本——感受体验——形成评价。我们知道,每个人在阅读中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如果强求学生整齐划一地按照教师的意愿读,这就违背了阅读教学的规律。在拿到文本的时候,提倡学生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而确定。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制订目标。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不太适应,教师可以作“示范”。学生从大方向上学习如何把握住学习目标。对于现代文的阅读,一般可以从内容、写作方法、主题思想和个人阅读感受等几个方面设计学习目标。
例如:学习散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师可作这样的引导,设计四个方面的问题:1.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哪些章节可以体现题目中的“巨人”一词?2.文中对贝多芬这个人物作了怎样的描写你从中看出贝多芬具有怎样的性格?3.对于你身边熟悉的人物,你将用怎样的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起来?4.学完本文后有何发现和感悟?
设计的第一个问题,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已有的学习经验,提出自己的需要,然后通过交流,同学之间相互借鉴,吸取同学的长处,弥补自己的学习盲点。设计第二个问题,在于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他们自己的学习程度。第三个问题是为了读写结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而第四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阅读有了一般性的了解,学生能够自己确定阅读目标,学起来就有了自主意识。
“课本只是一个例子”告诉我们:不必只拘泥于课本的知识,而应该以课本为例,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第二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构建成学生学习的舞台。真正还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
课堂是学生阅读实践的主阵地。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下面就从学生的课堂阅读的角度谈谈自主意识的形成。
一是问题的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问题应当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教师的预设。有个老师在教《拿来主义》,自己认为教学已经接近尾声,任务已经完成时,突然有学生问:“老师,尼采为什么会发疯?”结果是新一轮解读文本开始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学生群体爆发了巨大的学习动力。
二是多元解读的落实。不迷信于教师的答案和所谓的权威们的既成的解读,提倡个性化的解读,有创意的阅读。在教学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对小说的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的看法就不同:有人说他们唯利是图,六亲不认;有人说他们也是生活所迫,当初面对“于勒”的挥霍还是宽容的,后来迫于经济的压力才送他去海外谋生;有人又说菲利普夫妇其实也想做“体面人”,他们有高雅的情趣,从全家到“哲尔赛岛”的旅游可以看出;有人说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子女的前途才不得不下了狠心,更何况“于勒”自己也不争气;有人说是这个社会逼迫他们这样做的,于勒就是他们最好的“前车之鉴”。试想:如果不是让学生自主探究,人物形象还会有这样丰富多彩吗?这样的探究,真正从学生的内心发出,恰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三是合作学习的效益。《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合作学习为落实这一理念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满堂灌”“满堂问”都是从教师个人出发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的阅读各顾各的,缺少相互的交流,所以这样的学习是低效的。唯有把个体的争论的分歧点、独立思考的意见、个人阅读的收获等拿出来交流,那才是有价值的。《羚羊木雕》中“我”与“父母”的不同观点的辩论就是合作学习的好教材。
四是恰当的练习。老师们都擅长此道。
可以这样说,自主学习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船舶,学习目标是航行计划,学习方法是船上的风帆,调控的过程就是掌舵,反思就是驾船的经验了。还是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任你老师费尽口舌,学生不乐意学,那就是“白搭”,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