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廿年灯:风雨兼程的二十年江湖路

来源 :今古传奇·武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jie2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古传奇·武侠》顺时应势、横空出世。英雄本色第一家,笑傲江湖正当时。本刊将秉承传奇本色,发掘武侠精髓,弘扬侠义精神,展现江湖风云。与广大读者一起,共同構筑一个理想的、轻松有趣的精神家园。这段话是发表在《今古传奇·武侠》2001年试刊号上的卷首语,当时谁都未曾料想到,就是这么简单明了的一段话语却开创了一段关于武侠与江湖的传奇故事。
  二十年后,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中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一切是那么熟悉,一切又是那么的陌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不妨在《今古传奇·武侠》二十周年之际,一起徜徉于历史的海洋,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名剑初声 2001-2005


  关 键 词:传承与开拓
  人 物:小椴 时未寒 韩云波
  代表作品:《杯雪》《偷天弓》《换日箭》
  2001年9月,正值中国鼎盛的杂志市场上,出现了一本不起眼的杂志,小开本、电脑绘图的装帧,即便是放在当时的报刊亭中,也很难一眼被发现。然而,就是这么一本杂志,却创下了试刊号发行11万的奇迹。
  若穿越时光,我们可以在那本小开本的杂志扉页上看到这么几个大字:《今古传奇·武侠(试刊号)》。
  风靡大江南北的“武侠热”……
  《今古传奇·武侠》的创立绝非是我们初代武侠人的突发奇想,正如创刊词所言,它是“横空出世”更是“顺时应势”。
  众所周知,自六七十年代起,港台兴起了武侠小说热,以金古黄梁温,特别是以金庸和古龙为代表的武侠作品风靡于广大的华人社会。起初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大陆,这些武侠小说只在特定的人群中传播,也并未造成特别大的社会影响。



  到了八九十年代,出现了影视化改编的热潮,83版的《射雕英雄传》、84版的《鹿鼎记》,这些优秀的武侠作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被引进大陆,成为那个时代万人空巷的现象级文艺作品。而且武侠剧的风潮历久弥新,香港TVB在90年代基本把金庸主要长篇作品都翻拍了一遍,创造出了一代人关于武侠最直观的回忆。
  后来,港片式微,大导演张纪中与央视接过了翻拍金庸作品的旗帜,虽然毁誉不一,却也是荧屏上的一抹亮色。古龙的写意武侠也一改颓势,在影视化改编中涌现出如《绝代双骄》、《武林外史》、《三少爷的剑》等优秀影视作品。到了21世纪初期,一方面是武侠市场的火热,另一方面却是金古黄梁温的作品反复翻拍,武侠市场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而且三四十年前的港台文化所产生的武侠作品,在新世纪总是无法完全把握广大武侠爱好者的文化需求。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今古传奇·武侠》应运而生了。
  虽说是应运而生,但是第一代今古武侠人心中却并没有什么底气。武侠热最直观的体现是影视化改编,期刊杂志的火热也是香港《明报》、《大公报》四十年前的故事了。当时,大陆市面上没有武侠类型的杂志,江苏一家出版社的武侠类刊物只出版了两期,因不被市场认同被迫停刊,河北某出版社也做过类似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今古传奇·武侠》依托今古传奇传媒集团,决定发行一期试刊号,依据市场反响,再来决定后续是否创刊。谁都未曾料到,试刊号一经发行就创下了11万的发行量,于是编辑部立马着手创刊,两个月后创刊号发行,到了2002年,《今古传奇·武侠》开始以月刊的形式面向全国发行,发行量逐月上涨,于是同年11月改为半月刊,在2005年8月增加月末版,改成旬刊。
  横空出世的“大陆新武侠”……
  《今古传奇·武侠》创立的最初五年时间里,是广大武侠人草创江湖、初涉武林的五年。这五年里,星光熠熠,小椴、时未寒、沧月、江南、凤歌等一系列如今已叱咤文坛的作家登上了属于他们的舞台;这五年里,文气昂扬,《乱世英雄传(后出版名为杯雪)》、《绝顶》、《剑啸西风》等一系列作品恢宏壮阔,为武侠注入了豪迈之气。这五年里,大陆武侠人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力图从模仿前人与自我创造中找到平衡。
  第一个五年中,最耀眼的作家当属小椴与时未寒。就像中国白话小说的开端是鲁迅的《孔乙己》一样,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今古传奇·武侠》登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乱世英雄传》。这部书讲述了宋代的乱世之中,一段段交织侠义与友情的故事,并对历史、家国、情义都有了深入的探讨,诗词典故信手拈来,悲欢离合尽在笔下,为新武侠的开端打响了第一炮。时未寒也是所谓的天赋型作家,不过他不像小椴以文笔和意境见长,时未寒的特长在于谋篇布局和精工巧思,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偷天弓》、《换日箭》可谓是别具一格,小说中的故事一环扣一环,布局巧妙,结构严整,是老派武侠集大成者,也是新派武侠的奠基人。
  然而,不论是小椴、时未寒,还是初出茅庐的沧月与江南,这一时期的武侠作者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你的作品和金庸古龙的有什么不一样”,甚至更为尖锐,“为什么我放着金庸和古龙的小说不看,来看你们所谓的‘新武侠’”?这一时期的作品也反映了这个问题,许多作家都用不同的答案尝试回答这个问题。沧月《马后桃花马前雪》以妍丽的文字,深植于人物内心的描写;杨叛《小兵物语》别出心裁,探讨小人物的存世之道。金庸、古龙这两座大山横亘于第一代武侠人之间,面对大山,有人奋力攀爬,也有人另辟蹊径。
  最终在2004年,西南大学韩云波教授提出了“大陆新武侠”概念,用以区别前一时期的港台武侠,用韩云波教授的话讲,就是大陆新武侠有一种短兵相接的味道,香港武侠虽好,但往往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情怀,这跟它身处殖民地是分不开的,大陆则不同,我们自由,独立、领土广大,大可淡化这一类的情感,体现出一种成熟自信,有容乃大的气魄。后来大陆新武侠被总结为:“新江湖”、“新侠情”、“新体验”、“大武侠”。至此,大陆新武侠便成为《今古传奇·武侠》领头的一面旗帜。

盛世江湖 2006-2010


  关 键 词:光辉熠熠
  人 物:凤歌 沧月 步非烟
  代表作品:《昆仑》《七夜雪》《武林客栈》
  第二个五年无疑是《今古传奇·武侠》最为辉煌的时期,在2006年,《今古传奇·武侠》单月发行量达到78万册,创下期刊发行的一大奇迹。而在武侠作品上,前一时期的小椴和时未寒仍然是创作力未减,相继推出《开唐》、《绝顶》等重量级作品。更令人欣喜的则是,沧月、步非烟与江南等人创作愈加成熟,作品风格也都独具一格。一时间里,各类优秀的武侠作品如同百花争艳,各领风骚。
  “革金庸的命”与“剑挑金庸”……
  自从大陆新武侠的概念提出后,每个作家似乎都找到了自己要走的道路。步非烟在2008年提出要在武侠创作上“革金庸的命”,小椴也说过“剑挑金庸”。在创作理论上,相较于前一时期的模仿与创新,这一时期的武侠人则显得更为自信。各自的创作风格都明显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对前人的借鉴与模仿也更加自然不着痕迹。
  凤歌上一个时期的《铁血天骄》还是模仿金庸的笔法,而这个时期“山海经”系列中的《昆仑》、《沧海》,整体架构和小说叙述模式,虽是金庸一脉,然而引入阴阳五行和算术等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并且对于金庸的“侠之大者”也进行了深入的现代化思考,例如《沧海》中,对于男主从未对女主以外的女子稍有动心,有读者问凤歌为何,凤歌回答说:“角色虽是古代人,但我是现代人。”这样的创作思路,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符合当代读者的价值观。沧月则完全背离了传统的金古模式,深入挖掘故事中的人物心理变化,情节的推动也大多是依靠人物性格的外化,诸如《七夜雪》、《忘川》等,人物刻画细致入微,人物性格变化与情节的发展融为一体,代入感十足,读完总是让人不忍释卷。同为武侠女性作家的步非烟与沧月的风格却是大相径庭,身为北大中文系的高材生,步非烟的作品诸如《武林客栈》、《修罗道》等,往往借用那些广为人知的传说和典故,小说结构绵密,想象力丰富,故事奇诡莫测,情节发展如同抽丝剥茧,一层层还原出故事的内核,显现出极强的笔力。
  另外不得不提的作家还有盛颜。盛颜号称“中篇”圣手,被称为大陆新武侠作家中最会写中篇的作家。“三京画本”系列中,盛颜对三京之生活风土等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描绘。可是又不仅仅局限于一隅,而是以三京为背景,以时代为横轴,以成长为纵轴,形成一个既具历史感,又具时代感的恢宏画卷。同样以风土民俗见长的还有慕容无言的“大天津”系列,也是将地土风貌和人物命运融入到江湖故事之中。
  第二个五年是《今古传奇·武侠》百花争艳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却也埋下了纸媒式微的种子。
  在2005年以后,网络时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入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环节,在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大众生活的习惯与方式。
  2004年,以盛大起点文学网为代表的网络文学迅速挤占类型文学的生存空间,手机和电子通讯的发展,也为期刊杂志带来了冲击。
  2010年以后,传统纸媒逐渐进入了寒冬。

潜龙在渊 2011-2015


  关 键 词:创新与生存
  人 物:杨叛 东海龙女 李亮
  代表作品:《傀儡咒》《三眼神捕》《道是无晴》
  第三个五年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古传奇·武侠》的作品,那便是创新。其实话说回来,上两个五年也都是在追求创新,但第一个五年是为了超越前人的成就,第二个五年是为了展现自我风格。只有这一个五年追求创新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大陆新武侠赖以生存的“新”与包容性,在网络文学的冲击下已然粉碎。传统纸媒的传播劣势也在网络信息时代被无穷放大。武侠作者与读者的大量流失,使得《今古传奇·武侠》乃至武侠文化,从前一时期的先进文化,在这个时期逐渐演变成小众文化,反过来加速了流失的过程。为了生存,武侠人在这一个五年里,使尽浑身解数力图有所突破。
  求新、求變与求存……
  创新最早是从那一批早已成名、笔力深厚的作家开始的。
  杨叛的《傀儡咒》严格意义上讲已经超越了传统武侠的范畴,傀儡术与傀儡师在小说中被描述得近乎化神,不仅是内容,杨叛还将悬疑推理融入到主线故事之中,小说除了江湖的话语建构,已经完全超越了狭义武侠的范畴。不光是杨叛,这一时期许多作者都将悬疑推理应用到武侠之中,例如东海龙女的“三眼神捕”系列、三月初七的“临渊”系列、扶兰的《巫山传》,加入悬疑和推理的元素之后,使得小说情节更加紧凑,使得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更上了一个层次。
  不光是悬疑,自从2012年《今古传奇·奇幻版》停刊后,许多玄幻作品,也纷纷加入这一时期的《今古传奇·武侠》,最具代表性的是李亮的《道是无晴》和《墓法墓天》系列,前者带有浓烈的戏剧感,视角与场景的转换,极具画面感。而在写作技巧上的叙事轨迹,种种创新都为武侠故事尝试新的创作手法,而在《墓法墓天》系列中,江湖的飞檐走壁都变成了超能决斗,富有少年漫画感的能力设计和场景打斗,都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武侠作品。虽然,融合各种元素与题材的稿件,也受到了一批老读者的批评,但不可否认,这种尝试也给当时的武侠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网络文学对于《今古传奇·武侠》最直观的冲击并非题材与传播上的优势,而是作者的直接流失。
  不光是许多固有的作者转战网络平台,而且许多新兴作者,也将网络平台视为最重要的写作平台。为了应对这种冲击,在这五年间,《今古传奇·武侠》曾经举办过多次征文大赛,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2010年的A90大赛,涌现出了记无忌、任语桥、纤歌凝等一大批优秀的作者。
  这批征文作者,大多是在校学生,作品虽然不乏稚嫩、文气,但是新时代的莘莘学子,在创作的灵感与构思上,也是让许多武侠人大吃一惊,也正是这些新鲜血液,使得这个五年里,《今古传奇·武侠》还能保持较高的稿件水准。   这些新兴作家的创作在题材与创作手法上与网文已经趋同,然而他们的笔力更稳健,构思也更严谨,这些作家和作品都极大地开阔了武侠的内涵与外延。


独上高楼 2016-2021


  关 键 词:奋发图强
  人 物:赵晨光 王展飞 牧龙闲人
  代表作品:《隐侠》《大风吟》《天下图》
  站在第四个五年的节点来看第三个五年,不难发现当时的尝试有多么心酸与苦楚。然而正如齐白石所言:学我者生,似我者亡。《今古传奇·武侠》在第三个五年中的求新求变,其实并没有也不可能扭转纸质媒体的颓势。一味地学习网文的技巧与内容,反而让自身的缺点更加被放大。这时期,武侠人痛定思痛,努力反省自己,愈加奋发图强。
  因此在这个五年中,首先出现的是那些熟悉的作者,和他们笔下熟悉的作品。
  人面桃花相映红……
  先是赵晨光的《隐侠》系列的回归,随后赵晨光又相继发表了《逃杀》、《异乡人》。赵晨光是一位十分高产的作家,尤其是在后两个五年中,她的作品质量可谓是冠绝整个《今古传奇·武侠》。
  赵晨光的回归,也代表着传统武侠的回归。
  赵晨光的作品以文字洗练见长,平铺直叙中如品茶一般娓娓道来,作者主观遮掩的侠气又如同杯盏中的茶香一般直欲扑鼻而来,在经历过网文化武侠作品后,这股芬芳则愈加显得香浓醇厚。尤其是《異乡人》,以外国人的视角来阐述中国的侠义精神,是近几年来少有的回到侠义探讨的武侠作品。
  除了赵晨光,回归的作者中,最有代表性的则是王展飞,从2001年的《剑啸西风》,到如今的《大风吟》,王展飞也是一同见证了《今古传奇·武侠》二十年风雨的作家了。《大风吟》也是一改上一个五年的画风,回到了传统武侠的家国天下中,以一段白山黑水的历史画卷,勾勒出两代人的恩怨情仇。小说笔法老成持重,卷首的诗词文采卓绝,章回体的风格,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点,这里的武林似乎从来都没有发生过变化,每次《大风吟》连载,总有热心读者致电询问,仿佛他们也找到了自己的江湖,若能如此,那实在是我们武侠人的幸事了。
  八刀红茶的回归也是这一时代的大事,最近连载的《山上的少年》风格豪气热忱,在保留优秀的故事和出色的人设外,一改八刀早期作品的天马行空,开始着力于写实厚重的传统风。
  牧龙闲人也是这一时期的回归作家,他的《天下图》是侠世界征文大奖赛的一等奖获奖作品,于2018年开始在杂志上连载。《天下图》延续上一个五年求新求变的思路,将悬疑、盗墓、奇幻等各种元素融入大武侠的概念之中,小说节奏紧凑,结构宏伟,人物个性鲜明,作品以系列篇的形式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天下图景,是这个五年中的扛鼎之作。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仅是老作家的回归让我们看到了武侠的光辉,也有一批新作者带来了令人愉悦的武侠作品,如同阳光般瑰丽璀璨。
  2013年前后,《今古传奇·武侠》两任前主编木剑客与傲月寒共同策划,与小椴、蔡骏、李亮、三月初七等作家和编剧一同筹办的玄武纪写作小组正式开课。小组旨在培养有志于类型文学创作的年轻作家,并且以《今古传奇·武侠》为平台,发表刊登其中优秀的作品。虽然是2015年前后创立,但是这批作者创作真正开始成熟则是在2016年前后,期间涌现出一批如雨楼清歌、马贼、踏歌行、拂樱、谢前燕等优秀作者。
  雨楼清歌的作品《山中清眸》、《流梨卷》,一经发表便引起不小的反响。雨楼清歌的作品,文采华丽,内容隽永,极重写意,颇有当年小椴的风骨。同样是出自玄武纪写作小组的马贼,在这一时期发表了长篇系列作品《裂云曲》,融合了传统武侠的内核,与现代新式网文的结构。小说采用多角度叙事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而又熟悉亲切的江湖。五行与机械在小说中的应用,与当年的《昆仑》一脉相承,主人公与命运不屈的搏斗,也能让人联想出许多经典武侠人物。
  踏歌行《朗月吟》系列,文风洗练,故事构思精妙,是归属于传统武侠的精品。拂樱的《花间刑》系列也是这一时期的精品。拂樱文风细腻绵密,故事中蕴含无限情思,以人物情感为轴,推动故事的发展,颇有早期言情武侠的风格。谢前燕也是玄武纪写作小组中出类拔萃的作家,他的作品《阿海》、《青凤》集各家之所长,故事结构、人物风格都给编辑和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在这一时期,正是老作者的回归与新作者的加入,使得武侠尤其是传统武侠的题材大放光彩,在这个武侠稍显落寞的时代,这些作品中的侠义精神仍然让人为之动容。而这种精神,或许才是一批批武侠人历久弥坚、矢志不渝的初心。

结 语 :


  二十年前,与广大读者一起,共同构筑一个理想的、轻松有趣的精神家园的愿望,不知道在各位读者的眼中,是否已经实现,其实,结果并不重要。正如小椴的一句名言:请从绝处读侠气。诚然如此,武侠便是这样一种气质,你来便侠道不孤。人生在世不知能看多少二十年风雨,风雨兼程,重要的既不是遮风挡雨,也不是归向何方,而是旅程中不离不弃的一路陪伴。
  感谢有你,陪伴这风雨兼程的二十年江湖路。
其他文献
昆仑山,归墟海,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武林大会,十年一届。白衣少年由北方来,技击拳剑,义勇无双,遂败天下群豪,成一代盟主,扶危济困,为民为国。又十年,黑衣少年由南来,内力丹道,以遨以游,侠即是逍遥,绿林好汉心服之,践盟主位。又十年,黄衣少年由西来,光明拳,心无挂碍,地狱皆空,我方证道,岂不侠哉,群雄拱伏,譬若北辰。又十年,红衣少年由东来,圣火令,乾坤大挪移,铁甲簇簇新,赤帝斩白帝,新王出矣。又十年,
期刊
在57位开国上将中(1955年授衔55位,1956年、1958年分别补授1位),有50位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其中多位在长征时未满30岁,已担任重要职务。在二万五千里的远征中,他们用智慧和勇气克服千难万阻,带领队伍一路过关斩将、勇往直前,立下赫赫战功。长征结束,年轻的他们紧随毛泽东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功勋卓著。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马不停蹄,在党政军各界任要职,处处留下闪光的足迹……  中央红军中走出
期刊
空气说:《武侠版》二十周年了,是不是写点儿什么?这么回头一望,忽有点儿“万里霜烟回绿鬓”之感。  找出一篇压箱底的“泛江湖”,也算能约略地回望一下我与武侠版结缘时的初心吧。只望大家无论身在某城某街某巷,终有自己心底一片润泽恣肆,可得纵情之“江湖”。  在夜里,我倾听着整个城市的呼吸。  這个城市的呼吸是重浊的。一整个庞大的工业之肺代我们吞吐喷薄着。造物像个抽烟的男子,在天上摊晒着他千疮百孔的臭氧之
期刊
在1987年至1997年这十年间,乔石一直是党内的第三号人物,历任中央纪委书记和中央政法委书记多项重要职务,被视为党和国家的资深领导人。胡耀邦对他的评价是:有理论,有能力,党性强。他以低调著称,退休仅仅15年之后,就有很多年轻人问:乔石是谁?十八大召开之际,退休后长期深居简出的乔石推出新著《乔石谈民主与法制》,引人瞩目。  责任编辑/闻立   2012年6月20日,一本名为《乔石谈民主与法制》的书
期刊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却不是梦,是经历,是人生,是人生一段难忘的韶光,那些人,那些事,蓦然之间,脑海闪现,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2001年,《今古传奇·武侠》创刊,那时,我已经放下所有生意全心写作一两年了,在各种武侠论坛混脸熟,正在创作《刺卢》,这是投身写作计划三部书之一、长篇武侠《苍明》第一部。一天晚上,在自己開的网吧等待上机,再次拿起杂志社寄的《武侠版》翻看,良久,对一位远道而来的
期刊
武侠小说很早就有,从《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到中国人都知道的《水浒传》,这种文体慢慢舒展着枝叶,悄悄绽放,成为百花争艳中的一朵,美丽但未能独领风骚。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始,武侠突然就占据了文坛的半壁江山,大街小巷、士农工商、男女老幼,人人都爱它。在这之前还没有哪一种文学能够受到这么广泛与热烈的喜爱,可以说武侠小说凭一己之力将读者群体扩张到极致,各阶层各年龄段一网打尽。不管原
期刊
20年前,《今古传奇·武侠》怀揣一份激情澎湃伴随着诗与远方的梦想,新世纪新武侠从这里扬帆启航。  16年前,“大陆新武侠”从这里荣耀登场,点亮新武侠暗影中的如椽巨烛,照亮新世纪新武侠的光明远途。  15年前,国家期刊奖如期而至,《今古传奇·武侠》当之无愧成为武林盟主……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百年,新的征程,新的武侠,新的梦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期刊
人生如白驹过隙,倏忽两鬓已染霜华。在这个舒缓慵懒的盛夏,我整理书柜,打算晒一晒藏书。拉开其中一个柜门,满满一柜子的《今古传奇·武侠》,带着剑啸西风的豪情与饮马长江的雄图,羁尘而来。从最初32开的试刊号起,到而今16开的改版,几乎一期不拉。我为它们轻轻拭去浮尘,望着那曾经无比熟悉的封面,我的心,随着它们穿越回了二十年前那个同样晶莹剔透的夏日。那时的晴空深邃碧蓝,青春的记忆灿烂明快,在我一生中永难忘怀
期刊
在远去的童年时代,从信号模糊导致的电视機满屏雪花里,艰难地辨认高来低去、纵横飞跃的身影,是关于“武侠”的最初记忆。  第一次看武侠小说,是身为教师的母亲从课堂上收缴来的学生“不正经的读物”,厚厚的一本,是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随意丢在家中屉桌上。我好奇地翻开,谷之华与厉胜男,这白玫瑰与红玫瑰相映之美,连同那光怪陆离的世界,冲进了年少的心中。  那时母亲没有想到,几年后的我,也成为这些“不正经的读
期刊
毛泽东:“出兵朝鲜我想了三天,  要不要搞原子弹,我想了三年,  结论是两句话:  一、原子弹一定要搞;  二、既然要搞,那就早搞。”  彭德怀:“当然要搞!”  刘少奇:“有人帮就能快一点,省点事,不帮我们就自己搞。”  朱德:“要搞!有备无患嘛,搞了不用也得搞,不然,没法踏踏实实过日子。”  周恩来:“我建议中央,对原子弹早下决心。”  邓小平:“无论从我国面临的现实威胁,还是从民族利益考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