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自知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情的成败,往往并非是因为不知道“知己知彼”的重要性,而是因为知彼难,知己更难
  
  千百年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孙子兵法》上的名句,几乎无人不晓。不仅将兵者遵之,也为世人做事所循。然而,将兵战而殆者比比皆是,做事不成者更不鲜见。吾常为此纳闷儿:既知不殆之道,为何照殆不误呢?行兵布阵,兵来将往,于吾而言好似神话,天上地下,云中雾里,无力置一言半语。而身边之人日常做事,吾不乏目睹;自己也在做事,更身在其中。对于这个问题,倒是想过一些。
  一件事情的成败,往往并非那么简单,有诸多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但据吾之观察和体验,未能做到“知己知彼”、特别是“知己”,是许多事情失败的重要主观原因。之所以未能做到,主要不是不知道应该知彼知己,而是因为知彼难,知己更难!
  “知己”为何特别难?有人归结于当事者的骄傲自满。不排除骄傲自满是知己难的原因。但窃以为,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谦虚者就一定不会犯“不知己”的错吗?恐怕谁也不敢下这个断言,起码吾所见、所闻、所历之事,就并非如此。经过一番思索,不敢言心得,但有了些许模糊的认识:知己所以难,有复杂的认识、心理上的原因。
  识己难于识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认知对象的一种反映,正确的认识,是正确的反映。认识从感觉开始。人用眼、耳、鼻、舌、身,通过见、闻、嗅、尝、触,感知对象。若感知对象为认知者本人,那就会增加很多难度。就拿“视”来说吧,俗语说得好,“谁能看见自己的脊梁骨”呢!人的双眼长在前面,无法看到背上的东西。记得多年前有一次,吾出席一个重要活动,好几个人见吾走过后,便偷偷地扑哧一笑。吾很纳闷,不知为何。后来经一朋友提醒方恍然大悟。原来,吾衣服的后摆贴边一头开了线,脱线的一截贴边在身后摇来晃去,像长了一条尾巴,而吾却浑然不觉。这仅仅是生活中直观的、浅显的例子,更多的具有比喻的意义。其实,对于长在自己身上的许多缺点或长处,认识起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人对于自己总有一种美好的愿望。有人云,追求美好是人的天性。是否天性,吾没有研究过,不敢妄言。但吾之所见,大多数人是向往、追求美好的,甚至向往、追求到以良好的愿望代替现实。人对于自己,大多也是如此。这是一种无可指责的情感,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这种情感推动人们去追求真、善、美,追求更好的境遇和生活。但这种情感也可能使人产生一种思维定式,容易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而容易看不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即使看到了或别人指出了自己的不足,也不愿意相信,总希望它们不是真的。显然,这给正确地“知己”,造成了困难。
  强者心态。人世间,无论是国家、团体、个人,都会有相对的强者。那些强者、特别是超强者,有一种强者心态:不在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强者看来,小河沟里翻不了大船,蚂蚁吃不了大象。因此,不屑于找自己的不足,认为芝麻小事无足轻重。对于别人指出的问题,甚至对于来自他方的攻击,满不在乎。心想:汝能奈何我何!今日,一些强势国家、强势群体、强势个人的表现,不是这样吗?当然,不能认为强者完全不“知己”。他们知己之强、之长,而不知、至少不全知、不屑知己之不足矣。窃以为,知部分而不全知,不可谓真正“知己”。
  弱者心态。与强者相对,则为弱者;与强者心态相对,则为弱者心态。在弱者心态的影响下,弱者对于自己的认识,往往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其一,看不到、起码不能充分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因为自己弱,便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明摆着的长处都看不到,更不用说那些深层次上的优势了。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整日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无所作为,于是弱者更弱。更弱则更容易看不到自身的长处,如此恶性循环。其二,不愿看到、害怕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怕他者指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弱者害怕自己有不足。他们或想、或在潜意识中认为:本来就弱,再有不足和缺点,岂不更弱!弱者特别“自尊”,特别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对他人的话十分敏感,有极强的“自卫”意识。只要别人指出什么不足,无论善意与否,他们都会认为是对自己的歧视或伤害,进而作出强烈的反应。放在别人身上完全没有什么的话语或行动,放在他们身上则成了大不敬。此种情况看上去貌似自大,其实,是自卑心理的另一种表现:因害怕弱小而害怕自己的不足,自视卑微变成了害怕别人瞧不起。
  呜呼,正确认识自己多么不易!即使不自高自大、骄傲自满,也需要跨越那么多认识、心理、意识上的主客观障碍,方能达到“知己”的彼岸。难怪有伟人指出:“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知既难,不必自知可否?吾以为:不可!且不说“百战不殆”需要自知,就以做人、做事论,不自知能成吗?人生一世,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路,无论以什么方式走完这条路,能不做人、不做事吗?故吾以为,“自知”是人生遇到的一个困难而又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个人,生理上失去自知,会成为生理上的植物人;精神上失去自知,那将成为精神上的植物人。精神上的植物人,浑浑噩噩一生,人生之大悲哀矣!
  人既须自知,那么如何自知呢?以吾之见识、学问、悟性,无力开出一个处方。更何况吾在自知方面做得并不好,颇有点时而清醒时而迷的味道,何颜跟他人说长道短!不过,吾曾就此请教过一高人。高人初不肯赐教,曰:“不自知乃一顽疾,非一处方可愈。” 吾俯首合掌道:“吾明白,自知之功非一日可就。然为渡迷津,还望指教一二。”高人长叹一声曰:“善哉!汝既心诚,吾赠汝一偈吧: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佛前打稽首,闹市棋局开。”此君之偈,禅意甚深。既引了北禅神秀大师的话,又自有发挥。吾听后,似有所悟,又不甚了了。经几番冥思苦想,仍难得要领。不知此君是不是要吾“身正心明,不卑不亢,意平气和”?
  本来,“不自知”是自迷;“自知”是一种自悟。二者皆不离一个“自”字。如何自知,大概也就没有什么不二法门,只有靠自己去破迷入悟了!
  
  一个人,生理上失去自知,会成为生理上的植物人;精神上失去自知,那将成为精神上的植物人。
其他文献
曹禺诞辰100周年,人们以不同方式赞许他的成就。也有人唏嘘,他晚年时因“写不出东西”而备受折磨。作为女儿,万方则感慨:灵性慢慢干涸,这不是曹禺一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一代作家遭遇的困境    2010年9月24日,曹禺诞辰100周年。曹禺生前所在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幼年生活过的天津,故乡湖北潜江,乃至更多地方,都在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位杰出的戏剧大师。人们以不同角度,追忆自己心中的曹禺。  在这众多追忆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在农业、农村的发展上。最近几年,农村的水、电、路、气、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尽管城乡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能够看到全党都在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做好三农工作,除了党和政府的领导和重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社会的氛围正越来越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小康的概念,对于很多发达地区居民
1自白《中国园林》学刊约我在"名人名言"栏内"写点东西",拖了很久未能动笔,主要是我承担不起这个"名"字。年纪大了说话往往不合时宜、世务接触少了会不切时势,学用结合的日子早已远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为愈来愈多的用户所接受,本文论述了其结构和优点,以及作者所在单位的使用情况。
对《中图法》农业类目修订中存在问题的思考陈文姬,齐红(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哈尔滨150030)《中图法》第三版对"S农业"类部分的分类体系、标记符号作了适当的调整和增删,无论是编制结构还是
西方电影史上,总不乏将罪犯“正面化”的影片。  电影《公众之敌》就将美国历史上的传奇劫匪迪林杰,  塑造成了“敢作敢当、劫富济贫”的侠盗。  而他最终的伏法不但没让观众拍手叫好,反而让不少人热泪盈眶      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经济大衰退导致人们精神涣散、信仰崩塌。全民犯罪,成了当时的一种潮流。专绑架富家子弟的阿尔文卡皮斯、“机枪手”凯利,人称“银行自动提款机”的“娃娃脸尼尔森”、
曾经的造船盛世 造船行业有两大特点:一是产值高,一艘船动辄上亿元,再低的利润也相当可观。二是门槛低,只要你手握资金,可以聘请有经验的造船能手去实施。基于以上两个特点,在2003-
综述了煤的温和氧化反应研究现状,主要介绍氧化方法、抽提方法、产物分析和煤氧化机理及动力学等。认为由煤氧化制小分子脂肪酸及芳香羧酸是可行的,而且是一条值得探索的煤科学
羟基氧化铁的制备受到制备条件或环境的强烈影响,不同的制备方法将得到不同结构和特性的产物,如不同晶型不同形貌或相同晶型不同形貌的同质异构体.为了制备高活性的常温煤气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