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习作中的“网语”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511526198209172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征文活动中,我让学生们将写好的习作发到我的QQ邮箱,结果发现班上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有QQ号,便让班长策划组建了一个班级QQ群。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穿梭其间如鱼得水,我不禁感叹:新时代的孩子真是与网络世界齐步走、共成长。
  在阅读习作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不少新鲜的词句,例如“我木有去听课,那些童鞋讲的神马?”“究竟是洗具还是杯具?”……我便在QQ群里问他们那些词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发出后,很快回复了好多“偷笑”的图标和文字:“哈哈,老师,你out啦!”我赶紧回了个“害羞”的图标。我真的out了?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网络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通信、游戏、影视、购物、培训等迅速走进了网络,各种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模仿、引用。小学生是一个极易接受新事物的庞大群体,同时又是一个判断辨别能力有待提高的弱势群体,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流行用语,感到新颖好奇、应接不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有的是谐音、错别字、象形字改创而成,有的是引用部分流行的典型语录改编而成,具有出现随意性、变化快捷性、生命短暂性、意念虚幻性等特点。学生如若盲目地在习作中运用网络流行用语,可能有无视、蔑视中国传统语言文化之嫌,使习作带着浓重的“网味”,一旦滥用成瘾,会使习作携带“网络病毒”,使表达缺乏了应有的庄重规范,忽略了自然朴实的生活气息和习作的本真意义。那么,是否可以将网语准确地运用到生活里,又是否能够巧妙地用于习作中,这一点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引辨真伪,当好“网导”。习作是一种描述真实生活、表达思想观念的思维样式,它需要语言的吸纳、积累、感悟、整合,注重积淀语感,学以致用,力求创新。而网络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写生活经历与感悟,用上一些诙谐幽默、智慧灵动、感染力强的网络流行用语,是“现学现卖”(积累与运用)的最直接、最具体表现,不但无可厚非,还很与时俱进,值得鼓励倡导。但同时我们又意识到网络从属于生活,却不全等于生活。网络语言从属于生活语言,却不全同于生活语言,因为有些实在不能苟同,只是一时的新鲜,没有厚重的底蕴。例如有的学生为了显示“网络新少年”之特点,而满篇滥用网络语言,像“全替换”一样,将习作中所有的“什么”都写成“神马”,像这类网络新词究竟能起多大的表达和润饰效果呢?还有一些有失风雅的灰色词汇,与经典的传统文化是相抵触而不相融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掉这些“伪时尚、伪前卫”的所谓网络新奇,传承真正具有思想灵魂意义的文化用语。
  有机融合,双面俱秀。语言是一个时代不断创新发展的文化产物,蕴涵和体现着传统经典与现代意义的多重价值。经过千锤百炼的传统精致语言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内容。传统与现代的自然接轨、有机融合,必然离不开多元创新。网络是现代社会语言发展的主渠道之一,当我们看到有些网络语言,不得不佩服现代人的灵感火花。如利用谐音效果创造的“杯具”与“洗具”, 跟某些歇后语的创造模式有些相似,偶尔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就很可能起到优化表达效果的作用 (“杯具”表面是一种哀叹、惋惜,实际上透露的是一种乐观明朗的现代人心态,没有原本的“悲剧”来得凄婉消极,具有典型的现代诙谐智慧色彩)。因此,教师的习作教学,在传统经典把握应用的基础上,还应引领学生感悟现代,吸纳网语精华,让他们在写作的人生历程中,建立起现代高雅气息与经典传统文化“双面秀”的语言习得和运用体系,使之“多面一体”,打造出时代的精品。
  保驾护航,包容发展。生活真实可感,网络虚幻莫测,小学生同时游历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角色的转换一般不够迅捷,角色的语言也容易混为一谈,会导致生活、网络“两不像”,或“一边倒”,习作的味道混杂而不纯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当好绿衣使者,通晓“两方”语言,弄清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本质区别。同时二者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传统语言经过“改良”以后,可能变为时髦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出现之后,即经历一个被淘汰或被传承的过程,它的价值与分量一旦为大众所接纳、认可、赞同,便会自然衍生为约定俗成的规范语言,而那些经不起推敲与考验的、生命力不强、昙花一现的临时网络语言,会逐步从语言世界里淡化以至消失。这就需要我们辩证地去考虑语言的多面性与发展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包容性,反思如何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合理选用网络语言,才能让新的语言产物发挥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网络是新时代的产物,缺乏应有的规范与成熟,呈现一些不合生活时令的语言,也是情有可原的。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奇,一旦走进网络世界,眼花缭乱,不识庐山真面目,实属正常。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予以包容并正确引领,让学生在社会、人生的旅途上健康地发展。
  总之,教师在进行传统语言教学时,应让学生体会、理解、把握传统语言与网络语言的多元特点和相通之处,取网络语言之精华,去生活语言之陈旧,将两方语言有效融会贯通,并娴熟自如、简要精当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兴化市沈伦中心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审计》教材是学生学习审计知识的依据,是实现审计教学目的主要载体。编写具有高职院校特色且符合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审计》教材,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审计专业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  关键词:高职;《审计》教材;应用;创新    教材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储存及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依据,是实现教学目的主要载体。教材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基本知识的
跨境电子商务以其惊人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在近两年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却显露出了一系列与之不适应的问题,包括产品、物流、通关、支付系统等问题尤为严
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自学习惯的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学科承载着教授学生基本语言能力与强化人文素养的双层功能。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过分强调字、词、句、章的训练,而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不强。尤其是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只局限于课本文章的阅读上,课外阅读较少,进而导致了学生不喜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了,因为这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和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也能够培养和造就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实践能力的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而全面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国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全面改革和新的发展。  今天的少年儿童绝大多数都是
摘要:一切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产生不满足感。好的问题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数学;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情境创设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策略,也是提供与生成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社会养老方式愈加重要。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所提供的数据,研究了有无社会养老保障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状况。结果显示,
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带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智能化、规范化发展,充分增强管理效果和工作水平,实现高校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可是,当前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信息
1944年12月13日夜,美军78轻步兵师指挥官小欧文·P·帕克少将忧心如焚。他的部队这天清晨开始进攻亚琛东南部15英里处的一个乡间小镇——凯斯特因,现在夜色已浓,但前方
没有谁像你这样敞开门,容纳大地和生灵。我把你看做一种前世——石块和金属的前世。然而你又实实在在呈现着今生的容颜——天空是你的镜子,映照着迷茫和旷远。我生长在你的怀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本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的最好教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教学之中,使其成为语文教学过程的灵魂。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巧用布白,引导学生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