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部肌锥外间隙疾病的HR-MRI表现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c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眶部肌锥外间隙疾病的HR-MRI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对诊断明确的44例累及眶部肌锥外间隙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缘、范围、邻近结构及磁共振信号的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磁共振扫描采用1.5T GE Signa及Siemens Magnetom Sp63磁共振扫描机,用眶部表面线圈,SE系列常规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21例行脂肪抑制扫描、41例行增强扫描.结果眶部淋巴瘤、血管瘤、炎性假瘤、横纹肌肉瘤及转移瘤等占此区病变总数的70%.3例血管瘤表现为圆形、边缘清楚的肿块,眶部淋巴瘤多为边界不清、不规则形的大病灶,转移瘤及横纹肌肉瘤多为圆形、边界不清的病灶.淋巴瘤的占位推移效应不明显而更多是对邻近结构的浸润与侵犯.淋巴管瘤MRI信号表现为特征性的无强化的短T1长T2信号,黑色素转移瘤具有特征性的短T1短T2信号,3例血管瘤的强化明显而不同于其他肿瘤.横纹肌肉瘤发病的平均年龄为7岁,50%转移瘤具有明确的先前原发肿瘤病史,3例炎性假瘤均对激素治疗敏感.结论病变位置、MRI信号及形态学特征、临床病史及占位效应对眶部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体会. 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92~2003年收治的36例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主要依
目的 观察尿激酶脑室灌注外引流对脑室出血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30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接受尿激酶或安慰剂治疗,观察30天死亡率,计算其30天的预测死亡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全组平均脑室出血量为(35.17±23.12)cm3,且17例合并脑内血肿的平均脑内血肿出血量为(8.17±5.52)cm3.全组发病30天内死亡8例(26.67%),非常显著性低于(P<0.001)其预测死亡率(66.13%)结论尿
目的探讨ITP治疗前后骨髓巨核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ITP患者进行骨髓巨核细胞光镜与电镜检查,并作了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巨核细胞数、颗粒型巨核细胞百分率,治疗后均明显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超高度(等效球镜度数>-10.00 D)近视的远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99例(173只眼)超高度近视行LASIK矫正,术前屈光度数-10.00~-23.50 D,平均(-13.7±3.6)D(等效球镜),其中-15.00 D以上41只眼.常规行裂隙灯显微镜、三面镜眼底检查、OrbscanⅡ眼前段分析系统、眼压、A超、角膜测厚、电脑验光、散瞳检影、
目的 本研究通过应用抗CXCR4 单克隆抗体 12G5抑制趋化因子SDF 1的生物活性 ,观察HL 60细胞生物学性质的变化 ,探讨SDF 1在维持HL 60细胞生存、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HL
我院对原有门诊药房调剂方式加以改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调配药品.门诊挂号处通过计算机录入病人资料,医师用计算机录入处方;配药药师直接凭打印的药袋配药;发药药师按医师开出的打印处方内容逐袋逐项核对.调剂方式具有以下优点:方便病人、保证划价的准确性、减少病人取药程序,大大减少药师配、发药和病人取药的错误,提高药房配、发药品质量;有效保证处方的完整性、可查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服务态度的转变.病人满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低下的X线改变,提高对该病X线改变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对34例甲状腺功能低下骨龄落后状况、X线改变与甲状腺功能(TT3,TT4)以及智力障碍程度对比分析.对骨龄
总结了120例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的护理体会.认为检查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是检查成功的基础;检查中医患默契配合和熟练操作是关键,并应强调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膀
目的 了解早期显性梅毒患者皮损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患者RPR试验阴转的关系.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检测30例早期显性梅毒患者皮损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并于驱梅治疗结束后的第1,3,6,9,12个月随访这些患者的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情况.结果10例一期梅毒患者在随访期内血清RPR试验均转阴,皮损中有9例表达Th1/Th2型细胞因子,1例仅有Th1型细胞
目的:总结26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的经验.方法: 2001年1月26日至2003年9月26日,先后对26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供者均为脑死亡者,供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