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教育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一堂成功的课能留给人久远的记忆,一堂精彩的课能留给人深刻的影响。在新课改活动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多年教学实践证明,优化学生主体作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则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着力点。
一、优化教学设计,奠定高效教学基础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受到场所、时间、任务和学生实际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教者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及难点,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初始学习状态,科学实际的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意外”,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能够顺畅的进行,并且在明确的引导下,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有效思维,避免学生随意发挥,远离教学主旨的“意外”。也就是说,课堂如同一部电影,教师要事先设计好场景,构思好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尾,指导学生自觉地融入其中,去感受领悟,去积极探究,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取得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二、优化教师讲解,唤起学生主体意识
新课改要求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教师主宰课堂的陈规陋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意味着新课改要教师“退位”,让学生“登基”。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依然是核心,而且是真正的核心。当然,这个核心不再是拿着一本教参书让学生做笔录的人,而是引导者、启发者、点拨者,是平等中的首席。面对当前争议较大的讲授法,我认为,教师适时、恰当、精彩的讲授像“仙人指路”,在学生的思路出现滞涩疑绝时轻灵而高妙的一“点”,即收到“柳暗花明”的效果。这样地讲不是灌输,而是启迪、点拨。正如一句名言讲得好:“没有讲授就没有教学。”
教师的“讲”要围绕重点,讲在关键,拨在疑难。尽量做到少而精,为学生多读、多思、多讨论、多交流创造时间和机会。例如在讲授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了30多条李清照的词句,要求学生选出自己喜爱的。这里有学生学过的,也有学生没学的,学生争着读词句,并小声议论,一定时间后,学生自由发言,一些用来评价词的用语,如含蓄隽永、传神有致、委婉清新等均被学生罗列出来。通过评议,学生不仅理解了词句的内容,还增进了对李清照的词的浓厚兴趣。因为有了这些“准备”,学生学习正文时,教师用不了几句话,学生对词的意象、意境、意趣就基本掌握了。
通过读拓宽学生视野,通过写提高学生认识水平,也是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措施之一。仍以李清照的词《声声慢》为例,由于学生已有前面的认知基础,教师可不再多讲,而让学生对其词进行评析。通过独立学习,合作讨论一段时间后,学生宣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声声慢——命运与惆怅的宣泄》,写得神采飞扬;另一篇是《李清照,请让我与你同行》,写得凄清委婉,尤其是作者将自己在中秋节的经历与词人孤寂清冷、沉重的心绪巧妙结合,使师生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共振。
三、优化教学提问,搭建有效思维平台
提问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教师优化教学的策略之一。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提问,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也常常以问题为线索,以问题为平台,并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体现问题的科学性,即设计的问题既不以学生的简单感知为出发点,更不以现成的知识结论为出发点,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其探索思考过程为主线,模拟问题的发生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用创设的问题情景启动学生思维,给学生提供发现的机会,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从教材重点、难点中挖掘蕴含的问题因素,结合学生实际对其进行恰当的改造、重组,丰富内容的思考价值和教育因素。使抽象的概念栩栩如生,枯燥的词句含情脉脉,从而形成生动典型,新鲜有趣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获得进步,谋得发展。再次要把握好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注意问题的梯度和照顾学生差异,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及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将问题的起点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避免学生因过难而无所适从,过易则不加思考、脱口而答等因设问不当而缺乏有效共鸣的情况。同时通过问题的有效变换引出一个个“问题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领悟,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和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构建、自我形成过程,这种过程是他人无法取代的,应是由内到外的生成,而不应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因而教师还应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对学生的突发异想应予以尊重和正确的引导。教师的问不宜问尽,有的问题应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想、去问,并及时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乐于思考,乐于质疑的精神。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应不急于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应将学生分成小组,主要采取讨论方式加以解决。教师可以是任意一个小组的成员,但不是问题的解答者,而应只是学生解答问题的指导者。比如在学习《故都的秋》时,大屏幕上始终出现两个问题:(1)作者写了故都的那些秋景?(2)选写这些秋景有何用意?可以说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便把握了文章的重点。对前一个问题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多组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可列出答案。后一个问题的弹性强,因而学生回答时各抒己见,尤其是对都市闲人的分析更是异彩纷呈。
四、优化学生训练,构建实践快车道
优化训练关键是如何练?练什么?一是明确“练”是为了巩固活用所学知识,须要紧扣重点关键。二是要注重课堂紧扣课本,但不能死扣课本。三是练要考虑差异,分层布置,分层推进。四是练中培养合作,互帮促进,共同提高。五是强化个别指导,抽样检查,适时点拨。六是练后要求自我总结反思。七是练后注重讲评,发现闪光点,及时鼓励,既要展示成功者的成绩,还要巧妙指出不足。练的方法很多,但关键是抓“实”做“全”,才能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训练思维,培养兴趣的目的。
学习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学生吃鱼之欲,授学生渔鱼之道,教学生做渔鱼之具,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就能有效提高。
(责编 李 晔)
一、优化教学设计,奠定高效教学基础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受到场所、时间、任务和学生实际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教者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及难点,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初始学习状态,科学实际的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意外”,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能够顺畅的进行,并且在明确的引导下,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有效思维,避免学生随意发挥,远离教学主旨的“意外”。也就是说,课堂如同一部电影,教师要事先设计好场景,构思好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尾,指导学生自觉地融入其中,去感受领悟,去积极探究,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取得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二、优化教师讲解,唤起学生主体意识
新课改要求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教师主宰课堂的陈规陋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意味着新课改要教师“退位”,让学生“登基”。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依然是核心,而且是真正的核心。当然,这个核心不再是拿着一本教参书让学生做笔录的人,而是引导者、启发者、点拨者,是平等中的首席。面对当前争议较大的讲授法,我认为,教师适时、恰当、精彩的讲授像“仙人指路”,在学生的思路出现滞涩疑绝时轻灵而高妙的一“点”,即收到“柳暗花明”的效果。这样地讲不是灌输,而是启迪、点拨。正如一句名言讲得好:“没有讲授就没有教学。”
教师的“讲”要围绕重点,讲在关键,拨在疑难。尽量做到少而精,为学生多读、多思、多讨论、多交流创造时间和机会。例如在讲授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了30多条李清照的词句,要求学生选出自己喜爱的。这里有学生学过的,也有学生没学的,学生争着读词句,并小声议论,一定时间后,学生自由发言,一些用来评价词的用语,如含蓄隽永、传神有致、委婉清新等均被学生罗列出来。通过评议,学生不仅理解了词句的内容,还增进了对李清照的词的浓厚兴趣。因为有了这些“准备”,学生学习正文时,教师用不了几句话,学生对词的意象、意境、意趣就基本掌握了。
通过读拓宽学生视野,通过写提高学生认识水平,也是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措施之一。仍以李清照的词《声声慢》为例,由于学生已有前面的认知基础,教师可不再多讲,而让学生对其词进行评析。通过独立学习,合作讨论一段时间后,学生宣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声声慢——命运与惆怅的宣泄》,写得神采飞扬;另一篇是《李清照,请让我与你同行》,写得凄清委婉,尤其是作者将自己在中秋节的经历与词人孤寂清冷、沉重的心绪巧妙结合,使师生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共振。
三、优化教学提问,搭建有效思维平台
提问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教师优化教学的策略之一。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提问,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也常常以问题为线索,以问题为平台,并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体现问题的科学性,即设计的问题既不以学生的简单感知为出发点,更不以现成的知识结论为出发点,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其探索思考过程为主线,模拟问题的发生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用创设的问题情景启动学生思维,给学生提供发现的机会,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从教材重点、难点中挖掘蕴含的问题因素,结合学生实际对其进行恰当的改造、重组,丰富内容的思考价值和教育因素。使抽象的概念栩栩如生,枯燥的词句含情脉脉,从而形成生动典型,新鲜有趣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获得进步,谋得发展。再次要把握好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注意问题的梯度和照顾学生差异,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及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将问题的起点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避免学生因过难而无所适从,过易则不加思考、脱口而答等因设问不当而缺乏有效共鸣的情况。同时通过问题的有效变换引出一个个“问题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领悟,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和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构建、自我形成过程,这种过程是他人无法取代的,应是由内到外的生成,而不应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因而教师还应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对学生的突发异想应予以尊重和正确的引导。教师的问不宜问尽,有的问题应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想、去问,并及时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乐于思考,乐于质疑的精神。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应不急于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应将学生分成小组,主要采取讨论方式加以解决。教师可以是任意一个小组的成员,但不是问题的解答者,而应只是学生解答问题的指导者。比如在学习《故都的秋》时,大屏幕上始终出现两个问题:(1)作者写了故都的那些秋景?(2)选写这些秋景有何用意?可以说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便把握了文章的重点。对前一个问题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多组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可列出答案。后一个问题的弹性强,因而学生回答时各抒己见,尤其是对都市闲人的分析更是异彩纷呈。
四、优化学生训练,构建实践快车道
优化训练关键是如何练?练什么?一是明确“练”是为了巩固活用所学知识,须要紧扣重点关键。二是要注重课堂紧扣课本,但不能死扣课本。三是练要考虑差异,分层布置,分层推进。四是练中培养合作,互帮促进,共同提高。五是强化个别指导,抽样检查,适时点拨。六是练后要求自我总结反思。七是练后注重讲评,发现闪光点,及时鼓励,既要展示成功者的成绩,还要巧妙指出不足。练的方法很多,但关键是抓“实”做“全”,才能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训练思维,培养兴趣的目的。
学习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学生吃鱼之欲,授学生渔鱼之道,教学生做渔鱼之具,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就能有效提高。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