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一直以来,如皋始终统筹抓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站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起点上,如皋将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要求,继续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围绕“工业投入三年超千亿,百强排名挺进前二十”的目标,打开新局面、争当领跑者。
坚持总量和质量并举,构建实体经济新优势。没有量的增长,就不能为经济良性运行托底;没有质的提升,就不能让经济发展更有效率。如皋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更加聚焦聚力产业特色化、企业高端化、发展集聚化,加快提高经济质量效益。集中精力做实产业。抢抓《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契机,大力开展“产业强链”行动,重点加快智能装备、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细分领域产业链垂直整合、联动发展,狠抓日达精密模组配套产业园、金鹰产业园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充分挖掘长寿之乡资源禀赋,促进功能食品、医药医械、健康养生等生命健康产业一体化发展。集中保障培强企业。围绕存量企业转型升级,强化技改激励政策、金融支撑和“如意”创新服务供给,大力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培育工程,着力推动纳税500万元以上企业技改全覆盖、规上企业技改覆盖面达到60%以上,力争制造业贷款增量30亿元以上,新增上市公司3家、报会企业3家,促进更多企业实现裂变式发展。集中资源做优园区。围绕做强开发园区主战场,深化园区“去行政化”改革,加大土地、资金等资源保障力度,完善市场化招商、企业化运作模式,加快建设氢能、光电及第三代半导体等一批产业园区,推动如皋港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升格为省级化工园区,全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集聚、错位发展的园区发展新格局。
坚持蓄势和赋能并重,激活跨越发展新动力。县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如皋将进一步发挥重特大项目牵引作用,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和更深层次改革开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以重特大项目集聚更强势能。扎实开展“重大项目质态提升年”活动,创新项目服务机制,优化考核办法,确保全年招引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不少于32个、百亿元级项目持续突破,推动纳川稀土永磁体等3个省重大项目和华永汽车零部件等10个南通市重大项目顺利建设,加快集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势能。以科技创新注入更强动力。突出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主动融入南通沿江科创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委员会,扎实推进高企“倍增计划”,确保全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7%、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350家;以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孵化器创建为牵引,加快完善产业引导基金和企业研发投入普惠性奖励制度,做优做强中科院化合物研究院等科创平台;高品质建设青年人才公寓、国际社区,高标准办好科技人才洽谈会等活动,高水平提供创新政策供给和服务保障,积极打造优质创新创业环境。以改革开放激发更强活力。用足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持续深化“放管服”和国资国企改革,推动营商环境评价和政务服务能力保持全省前列;提速推进斯堪尼亚重卡等14个超3000万美元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如皋港跨境电商园运行水平,确保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以上,全力打造长三角最具资源和成本优势的中高端产业制造基地。
坚持城市和乡村并行,打造城乡融合新格局。城市和乡村协同并行、共富共美,是高质量发展应有之义。如皋将积极顺应城乡建设新形势新要求,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突出片区治理、全域提升、有机融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让城市功能强起来。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内外城河生态景观综合提升等工程,提速推动新城区万达广场、人民医院新院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規划建设如港新城“城市副中心”,全力打造老城新城互补融合、“一主一副”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北沿江高铁、张皋过江通道、通皋大道二期等重大交通工程,畅通紫光路北延等城市道路微循环,以市域交通体系的完善推动城市能级大提升;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开展城市“微治理”行动,加快打造精致精细、高效长效的城市管理新格局。让乡村面貌靓起来。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为引领,持续构建区域优势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等平台优势,强化农业龙头企业招引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力争新增南通乡村振兴示范村8家、先进村7家;构建完善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长效监管机制,全力推动乡村面貌改善、乡村振兴提速。让资源要素活起来。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全国试点成果应用,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试点,释放城乡发展新空间;持续深化“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确保建成强村加油站4座;健全农村金融、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准入、交易机制,力争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加快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坚持功能和品质并进,书写幸福民生新答卷。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发展阶段,关键是要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从普惠到优质的转变。如皋将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聚焦服务功能提优、生活品质提升,全力打造更有温度、更具质感的幸福民生。在公共服务上“精益求精”。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县域样板、长三角北翼教育名城”,加快推进附小新城园、如师二附、新城高中等教育工程和教师队伍建设,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市,让“全阶优质”发展步伐更快、“教育如皋”金字招牌成色更足;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供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和健康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稳就业,确保全年新增就业2.6万人,加快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在生态环境上“精雕细琢”。对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坚持用水点亮城市、用绿装扮城市,重点推进城区水系连通,扮靓护城河、龙游河等“城市项链”,加快实施如泰、通扬运河生态轴线改造工程,精心打造城市主入口、新城核心区等窗口区景观绿化,建设更多体现花木盆景之乡特色的“城市苗圃”“绿化廊道”;扎实推进夹江两岸企业有序退出,确保年内建成沿江生态景观带示范段,奋力打造美丽江苏“如皋样板”。在社会治理上“精耕细作”。发扬“绣花”精神,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做细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持续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以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为抓手,完善大受理、大联动、大监管工作机制,构建市镇两级全覆盖的社会治理架构,力争早日创成市域治理示范区;常态化开展“两代表一委员”密切联系群众活动,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利益的身边事,努力交出更加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作者系中共如皋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学科
坚持总量和质量并举,构建实体经济新优势。没有量的增长,就不能为经济良性运行托底;没有质的提升,就不能让经济发展更有效率。如皋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更加聚焦聚力产业特色化、企业高端化、发展集聚化,加快提高经济质量效益。集中精力做实产业。抢抓《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契机,大力开展“产业强链”行动,重点加快智能装备、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细分领域产业链垂直整合、联动发展,狠抓日达精密模组配套产业园、金鹰产业园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充分挖掘长寿之乡资源禀赋,促进功能食品、医药医械、健康养生等生命健康产业一体化发展。集中保障培强企业。围绕存量企业转型升级,强化技改激励政策、金融支撑和“如意”创新服务供给,大力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培育工程,着力推动纳税500万元以上企业技改全覆盖、规上企业技改覆盖面达到60%以上,力争制造业贷款增量30亿元以上,新增上市公司3家、报会企业3家,促进更多企业实现裂变式发展。集中资源做优园区。围绕做强开发园区主战场,深化园区“去行政化”改革,加大土地、资金等资源保障力度,完善市场化招商、企业化运作模式,加快建设氢能、光电及第三代半导体等一批产业园区,推动如皋港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升格为省级化工园区,全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集聚、错位发展的园区发展新格局。
坚持蓄势和赋能并重,激活跨越发展新动力。县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如皋将进一步发挥重特大项目牵引作用,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和更深层次改革开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以重特大项目集聚更强势能。扎实开展“重大项目质态提升年”活动,创新项目服务机制,优化考核办法,确保全年招引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不少于32个、百亿元级项目持续突破,推动纳川稀土永磁体等3个省重大项目和华永汽车零部件等10个南通市重大项目顺利建设,加快集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势能。以科技创新注入更强动力。突出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主动融入南通沿江科创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委员会,扎实推进高企“倍增计划”,确保全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7%、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350家;以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孵化器创建为牵引,加快完善产业引导基金和企业研发投入普惠性奖励制度,做优做强中科院化合物研究院等科创平台;高品质建设青年人才公寓、国际社区,高标准办好科技人才洽谈会等活动,高水平提供创新政策供给和服务保障,积极打造优质创新创业环境。以改革开放激发更强活力。用足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持续深化“放管服”和国资国企改革,推动营商环境评价和政务服务能力保持全省前列;提速推进斯堪尼亚重卡等14个超3000万美元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如皋港跨境电商园运行水平,确保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以上,全力打造长三角最具资源和成本优势的中高端产业制造基地。
坚持城市和乡村并行,打造城乡融合新格局。城市和乡村协同并行、共富共美,是高质量发展应有之义。如皋将积极顺应城乡建设新形势新要求,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突出片区治理、全域提升、有机融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让城市功能强起来。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内外城河生态景观综合提升等工程,提速推动新城区万达广场、人民医院新院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規划建设如港新城“城市副中心”,全力打造老城新城互补融合、“一主一副”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北沿江高铁、张皋过江通道、通皋大道二期等重大交通工程,畅通紫光路北延等城市道路微循环,以市域交通体系的完善推动城市能级大提升;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开展城市“微治理”行动,加快打造精致精细、高效长效的城市管理新格局。让乡村面貌靓起来。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为引领,持续构建区域优势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等平台优势,强化农业龙头企业招引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力争新增南通乡村振兴示范村8家、先进村7家;构建完善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长效监管机制,全力推动乡村面貌改善、乡村振兴提速。让资源要素活起来。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全国试点成果应用,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试点,释放城乡发展新空间;持续深化“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确保建成强村加油站4座;健全农村金融、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准入、交易机制,力争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加快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坚持功能和品质并进,书写幸福民生新答卷。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发展阶段,关键是要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从普惠到优质的转变。如皋将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聚焦服务功能提优、生活品质提升,全力打造更有温度、更具质感的幸福民生。在公共服务上“精益求精”。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县域样板、长三角北翼教育名城”,加快推进附小新城园、如师二附、新城高中等教育工程和教师队伍建设,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市,让“全阶优质”发展步伐更快、“教育如皋”金字招牌成色更足;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供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和健康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稳就业,确保全年新增就业2.6万人,加快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在生态环境上“精雕细琢”。对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坚持用水点亮城市、用绿装扮城市,重点推进城区水系连通,扮靓护城河、龙游河等“城市项链”,加快实施如泰、通扬运河生态轴线改造工程,精心打造城市主入口、新城核心区等窗口区景观绿化,建设更多体现花木盆景之乡特色的“城市苗圃”“绿化廊道”;扎实推进夹江两岸企业有序退出,确保年内建成沿江生态景观带示范段,奋力打造美丽江苏“如皋样板”。在社会治理上“精耕细作”。发扬“绣花”精神,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做细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持续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以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为抓手,完善大受理、大联动、大监管工作机制,构建市镇两级全覆盖的社会治理架构,力争早日创成市域治理示范区;常态化开展“两代表一委员”密切联系群众活动,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利益的身边事,努力交出更加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作者系中共如皋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