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运用比喻三原则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bo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信息交流离不开比喻,文明的传承、科学的描述也离不开比喻。人类因为创造了无数经典的比喻,使交流简洁传神,使深奥的科学易于被人们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比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采用风趣、形象的比喻,试图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但对于生命科学而言,由于其事实的复杂性和自然科学的严谨性,要求教学过程科学运用比喻。本文讨论科学运用比喻的几个原则。
  
  1. 科学性和准确性
  
  科学性和准确性是运用比喻的前提。教学不是说书,在形象幽默与科学性相左时,我们应侧重于选择更有科学性的喻体。
  比喻的科学性来自于“本体"和“喻体”之间充分的可比性。例如:把肾小球比做筛子,比较恰当。而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双鞋子,可比性不充分。同源染色体分左右脚吗?一双鞋子各来自于不同的主人吗?这种比喻看似形象,实际上已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埋下了祸根。如果没有恰当的“喻体”我们宁可不要比喻。
  有可比性的事例之间的比喻或类比还要准确、严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把脱氨基作用比做-NH2“下岗”,看起来很生动形象,但有两处不妥:第一,下岗的人可以独立存在,-NH2却不能独立存在,即便是生成了氨气分子,也不是独立的氨基。第二,脱氨基作用中的氨基从氨基酸分子转移到了其他的化学基团中,实际上脱氨基作用的氨基从未“下岗”。与转氨基作用相比,区别只在于脱氨基作用的氨基转移到了氨基酸以外的其他物质中,是跨行业的“跳槽”。这样的类比会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造成误导。
  
  2. 不转移注意力
  
  运用比喻的过程中,针对“本体”选择“喻体”时,注意避免“喻体”导致学生注意力转移。否则将会喧宾夺主,学生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喻体”上,反而忽略了“本体”。例如:讲述细胞分裂过程时,以“着丝点分裂”为本体,以“同卵双生姐妹同时出嫁”为喻体。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后者的兴趣远远超过前者。这样的比喻之后甚至会有一些人已经不在乎老师接下来要讲的其他内容,而在兴奋地设想着种种场面。因此,在运用比喻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喻体”越能吸引学生,效果就越好。
  不转移注意力原则还要求在运用比喻时,应避免引入学生陌生的“喻体”。例如:在讲“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有的教师把DNA比喻成制造蛋白质的“标准图”;把mRNA比喻成制造蛋白质的“生产图”。什么是“生产图”,什么是“标准图”?学生理解它们比理解DNA和mRNA本身更容易吗?如果过多的解释“生产图”和“标准图”,既浪费了保贵的课堂时间,也势必转移师生的注意力。
  
  3. 比喻不宜过于具体
  
  有些比喻只能求神似,不宜求形似,否则反而事与愿违。把复杂抽象的知识与简单具体的事物类比,常被美其名曰深入浅出,实则遗害不浅。且不说这样会限制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单就复杂的生理过程用过于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是否准确可行,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问题。例如:人教版《生物(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一节试图以图5-1和图5-2说明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分子自由能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门槛”。反应物分子的能级跨過“门槛”即发生化学反应,否则不能反应。而酶能降低这一“门槛”,使具体的每一个底物分子发生反应的概率大幅提高。所以图5-2足以说明问题。至于酶怎样降低自由能“门槛”、“门槛”是什么样子则未提及。因此基本不影响学生的想象空间。而图5-1更具体的比喻本意是想说明两种反应途径的难易程度,可是实际效果是不但封杀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疑问:①汽车过山之后还是汽车,只是颜色发生了变化,这是发生化学反应的表示吗?②山前是一辆汽车,山后还是一辆汽车,代表化合还是分解?难道只表示同分异构吗?③我们只看到了山、车和两条路,哪个角色是酶,如何起作用?难道酶是那个山洞吗?④山前与山后车的高度不变,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更重要的是,看着图5-1学生还会去想物质分子各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吗?而图5-2则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过程以准确传授知识、形成各种能力和素养为终极目的。形象贴切的比喻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深化理解,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希望广大生物教师用好比喻。
  
  责任编辑潘孟良
其他文献
古往今来,人们不停地探索着人生的幸福真谛,人类的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人生的幸福而进行的,这是一个不争的命题。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每个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定基础。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最初的基本环节。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识字的方法
支架式教学设计主张在教学中要为学习者建构知识意义或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而这种概念框架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同时也是为了保证能把学习者的理解引向深入。概念框架建立关键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的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讲,概念框架可作为学习过程的“脚手架”,正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作用,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并通过支架把管理与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进而不断地把学习者的智力从
今年5月,参加了“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的观摩活动。于山西太原听了几天来自不同省市不同年级不同版本的语文课,感触颇深,更进一步引发了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怎样才能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让给学生阅读的权利    听了几天的课,听课者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课堂上一个鲜明的特点:“读!”高声朗读的,低声吟读的,默读的;个人读的,小组读的
众所周知,智力对于个人而言非常重要,它会影响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几十年来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但如果你的个人智力水平和你所在国的国民平均智力水平相比,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4课《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这篇课文,以华丽柔美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眼中的青海湖,它美得质朴、美得粗犷、美得自然。对于写景的文章,学生不太喜欢,因为缺乏趣味。那如何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儿童是用形象、图画、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所以我课前收集了很多“青海湖风光”的图片,想借助多媒体,把课文所描绘的青海湖的美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直观感受和感官刺激,来激发他们的
“三超六环节”教学模式是开放的、超越式的教学结构,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又从课外循环到课内,课内与课外的学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课外的摄取为课内的创新和提高提供了更高一层的平台,使拓展和延伸成为可能。    一、教学结构的六个环节    1. 课外采集。学生们在课外根据上一节课末了解到的新任务,超越课本,独立搜集信息,准备材料,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以个人或小组活动的方式准备任务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于是有些教师便有意无意地放弃、否定了讲授教学法,有些学校甚至规定教师一节课只能讲几分钟,其余的时间必须留给学生,不然就是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的做法。其实,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都会发挥其他教学方法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运用不好,也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讲授法,
陶行知关于学校教育的一个譬喻让人感触颇丰!他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把学校和花园作了比较后指出,学校不是别的,它是个“人园”,和花园有着相似的意义。他指出:理想的教学,应当使“人园”里面的人都能各得其所,呈现各人本来之美,以构成整体之美。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数学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发展的效果呢?现结合几个课堂教学现象来谈谈。    课堂片断一    在北
学生是具有元认知行为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自己的知识、情感和行为具有认知能力和监控意识,他们有权利也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正常学习行为,并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外界的引导和评价,从而不断反思、调整,逐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在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拥有自己独立的信念和意识,在学习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和学习方式,按照自己的认知速度自觉、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知
好的提问能激活课堂,启迪思维。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谈谈语文课堂常用的几种提问技巧。  1. 逆问反激法。逆问反激法就是教师故意提出一个错误的甚至是反面的观点,引发学生质疑、思考,从而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提问技巧。如在讲《祝福》中“柳妈”这一人物形象时,如果直接提问,学生往往会得出片面或浅显的结论,不能挖掘出人物的性格底蕴。教师可采用这样的问法:“柳妈经常嘲笑祥林嫂改嫁,鼓动祥林嫂用血汗钱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