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指尊重学生个性,强调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由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做什么,用类似科学家研究的方法进行学习,直至得到结论,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成功,是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的一种学习活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下面从几个方面重点探讨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积极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在普通高中开设“物理研究性学习”其意义不仅仅是增设一门新课程,而是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它呼唤了物理教学的新理念。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树立变更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不应当仅仅懂本专业知识,还应当懂得一般科研程序与方法,了解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关注各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已有知识结构。学生要转变学习理念,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放弃“接受性学习”,只不过从一种单一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多元的学习方式。
  (二)充分挖掘物理研究性学习素材
  1利用物理教材进行研究性学习
  利用教材中的常规内容。如《恒定电流》一章讲“电压表和电流表”一节时,教材直接指出“电流表的满编电流一般都比较小,测量较大电压时要串联分压电阻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测量较大电流时要并联分流电阻把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教材中这十分简朴的三句话,给我们师生留下了很大的研究性学习的思维空间:这种改装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即前面所学的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原理。怎么想到这个办法?其实就是基本规律的重新组合与迁移应用。
  2对物理实验进行课题化改造
  拓展开放实验的设计方案,常规的物理实验过于“现成”,缺乏探索性、自主性、开放性。从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仪器、实验操作、一直到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都是书上现成给出的。事实上,许多实验的方法、方案有多种,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开放实验的设计,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方案。
  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对于演示实验,学生本来是一个“旁观者”,实验仪器的选择和实验方案的确定都是现成的或者是教师设计的。但如果把这个任务交给学生,这将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研究课题”。
  拓展延伸课后小实验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事实上,课后小实验从原理的设计、材料和仪器的选用、实验的操作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因此对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意义,同时课后小实验所用的大部分知识与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它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有效方式,又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在对课后小实验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之后,便能成为一个相当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如学习了电容器的知识后,我们可以布置下面的课外小实验:自制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实验说明增大和减小电容器电容的方法。
  (三)努力优化物理教学过程
  1突出目标,物理情景问题化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现像演示、应用多媒体技术、生动语言描绘等各种手段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生动有趣、熟悉而陌生的物理情景。然后针对这些物理情景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产生某种程度上的“饥饿感”,比较强的“求知欲”,从而能主动提出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揭示、梳理目标。
  2突出方法,思想方法渗透化
  在教學过程中,抓住知识和方法的结合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方法教育因素,通过物理知识教学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特别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通过突出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如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提出问题(落体运动的规律)→大胆猜想(υ∝t)→数学推理(s∝t2)→实验验证(斜面实验)→合理外推(斜面变为竖直面)→得出结论,这样一种实验设计思想方法。
  3突出思维,知识形成过程化
  受应试教育干扰,教师都是按“原理——训练——检测——反馈”的流程教学,教学中轻知识形成过程而重结论,得到结论后就强化训练,学生处于“听课——练习——复习——备考”的流程中,是一种被动应付过程。为此,教师要解放学生,注重展示学科思维过程。教学中应不轻易将结论告诉学生,尽可能诱导学生去想像、探索、发现,将面向结论的学习变为面向过程的学习。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物理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自然界中选取研究专题、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索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科学探索的出发点和动力。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提出问题,这主要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
  允许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这主要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针对一些现像提出问题的专项训练。例如“荡秋千时所涉及到的力学知识”、“桥梁建筑中所要避免的共振现象”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拓宽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其次,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通常学生的提问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有的同学能想到,有的同学不能想到。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缺少提问的方法。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出问题。
  比如说这属于什么现象或归于哪一类问题,即解决“是什么”的知识探究型问题。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即能解决“为什么”的学术研究型问题。
  运动的规律是什么,例如:?荡秋千时摆到什么位置时具有最大速度?摆动时拉力变化情况怎样?“怎样做得更好”的创新性问题等等都属于创新研究型的物理研究性学习。
其他文献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人际交流的需要;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诵读课文、复述内容、续说故事、展开辩论、描述情景等方法进行"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学习理念,物理新教材中也频频出现与小组学习相关的教学环节,诸如“评估与交流”、“讨论与交流”以及小组实验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学习中往往欠缺合作气氛,所谓“合作学习” 也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好。如果我们从发展的眼光看合作学习,可以看到它越来越多的好处。如果能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实质,努力创造条件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将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语文教学改革多年,然而好多老师感到无所适从,不清楚从哪方面入手提高课堂实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5G时代的到来,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适时安排学生利用碎片化学习,能激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了适应社会,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寻找新的教育模式,推动教育发展,其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重要内容和特点之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多思和释疑的好习惯.本文阐述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主动学习是学生的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是人们所说的“愿学”,学生将学习视为自己乐意去做
在我校一周只安排一节信息技术课,是作为所谓的副科来上的,但学生们是非常的喜欢。信息技术课一到,学生们是欢呼雀跃,争先恐后的跑到多媒体教室,争抢一台好的电脑。教室里是充满了一派“喜庆”气氛。但作为教师,这时就不能任由他们胡闹了,要认真的上好这节课,让学生要学到一点有用的东西,而不是任由他们上上网就算了。所以作为教师,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不只是上上
目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很多企事业单位仍然保留预算管理这种对资金运用和管理的形式。虽然预算管理属于一种计划经济的管理方法,但是预算管理的存在也不是没有意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生物科实验的设计的命题已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呈现出从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变化的趋势,而且所占的分值也在逐年增大。这就意味着在往后的一段时间内,探究性实验题是高考必考的题型。高考题将可能通过对教材经典思路巧妙设置新的背景,以教材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方法、步骤、结果分析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然而从考生的答卷上看,考生失分很严重。因此,怎样解答好探究性实验题是保证得高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逐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医疗费用攀升,医疗卫生体系效率增长缓慢,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引发的“看病贵、看病难”现象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在我国政府推行的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被认为是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公平性的主要突破口。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旨在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
【摘 要】文章从三个方面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即:从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出发探求有效教学策略、从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出发探求有效教学策略和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出发探求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 有效教学 课堂  在这样的趋势下,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教学,如何科学地设计、指导、实施和评价课堂教学从而获得课堂教學的最大效率,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成为每位教师考虑的首要问题。教师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