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个成语叫“鹦鹉学舌”。这个成语表面上描述的是简单的一个自然现象,但意思却是指笨拙的模仿。
事实上,鹦鹉能学人说话,让这种动物在很大程度上更能讨得人们的喜欢。科学家说,鸟类中,乌鸦其实才是维护生态平衡与环境卫生的卫士,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乌鸦是更为可爱甚至可敬的动物。可是,乌鸦总是和腐朽、死亡联系在一起,造型又难看,当然,更不会说人话,所以人们对乌鸦是没有好感的。鹦鹉就不一样了,它既有漂亮的羽毛,又有独特的造型,特别是会学人说话,也就成了家里豢养的宠物之一。
其实,“鹦鹉会说人话”这个判断句早就被科学家否定了。人类的语言系统被证明是自然界中独一无二的。虽然还有很多科学家在努力证明,动物之间也有某种语言体系存在,但和人类的语言肯定是不一样的。鹦鹉学舌,不过是这种动物独特的声音模仿能力的体现而已。鹦鹉似乎特别能捕捉人类语言的声音变化,而且能通过自身的发声系统模拟再现这样的声音。因此,人们就能听到鹦鹉说“新年快乐”之类的话,但鹦鹉自己其实根本不可能明白自己说了什么。所以,你要是教它讲粗话,它也照讲。
鹦鹉学舌大概一方面是出于好奇,另一方面则是本能的乞食,知道学舌之后能得到主人的夸奖,得到“免费”的食物。可如果有人模仿鹦鹉学舌的做法,自然是要被别人以为不耻。鹦鹉学舌不学心是没有办法,但人学舌不学心,要么就是特别无知无能,不然则或心不诚,或意不切,或趋炎附势,或爱慕虚荣……
我之所以想说“鹦鹉学舌”是因为近段时间铺天盖地的“新年音乐会”想到的。
其实,新年音乐会能为国人认识,也要感谢彩色电视在中国的普及,有了电视,人们终于看到自己该看的东西了,其中自然就包括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人们通过一年年赵老师的解说认识了维也纳爱乐乐团,认识了金色大厅,认识了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见识了好东西自然要学,非但无可厚非,反而值得提倡。只是仿佛鹦鹉学舌一般地学习,好像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了。
就在2003年12月到2004年2月之间,各个演出场所,少说上演了几十场冠以“新年祝福”的音乐会。但凡是演出团体,不仅是交响乐团、广播交响乐团,还有歌剧院、芭蕾舞团,甚至是民乐团、各剧种剧团都打着新年的旗号。仿佛这年是要没完没了地过下去了。
看官要问,难道我们中国人过年就不能学人家搞个新年音乐会?中国人这么多,地这么大,为了满足众多百姓的精神需求,多搞几场又有什么不可呢?
的确。鹦鹉学舌这成语所说的,并非动物学人话有什么不妥。而是说,有口无心地学习,不明所以地模仿,学表面不问深层的态度实在非常可笑。维也纳爱乐乐团一年演出数百场,其内容大都是严肃深刻的交响乐或歌剧。每年录制唱片无数,也都是名家名作。即便有新人新作,也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作品。一年到头,像新年音乐会这样轻松活泼的亲民演出,屈指可数。一支交响乐团,自命艺术工作团体的真正本质大抵与此相同。反观我们的乐团,正好颠个倒。严肃的音乐会难得一见,更不谈支持青年作曲家演奏家。反倒是这新年音乐会一招学得不亦乐乎。在洋洋得意地演奏《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时候,难道不是有那么一点鹦鹉学舌的尴尬么?
新年时刻,大家热闹一番,愉快轻松自然是好事。所以,我们的乐团“学舌”般的演出也许是做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工作。不过,在“学舌”之余是否还能努力向深层次里学一学?是否能学习人家认真严肃对待艺术的态度?这是大家要考虑的。
事实上,鹦鹉能学人说话,让这种动物在很大程度上更能讨得人们的喜欢。科学家说,鸟类中,乌鸦其实才是维护生态平衡与环境卫生的卫士,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乌鸦是更为可爱甚至可敬的动物。可是,乌鸦总是和腐朽、死亡联系在一起,造型又难看,当然,更不会说人话,所以人们对乌鸦是没有好感的。鹦鹉就不一样了,它既有漂亮的羽毛,又有独特的造型,特别是会学人说话,也就成了家里豢养的宠物之一。
其实,“鹦鹉会说人话”这个判断句早就被科学家否定了。人类的语言系统被证明是自然界中独一无二的。虽然还有很多科学家在努力证明,动物之间也有某种语言体系存在,但和人类的语言肯定是不一样的。鹦鹉学舌,不过是这种动物独特的声音模仿能力的体现而已。鹦鹉似乎特别能捕捉人类语言的声音变化,而且能通过自身的发声系统模拟再现这样的声音。因此,人们就能听到鹦鹉说“新年快乐”之类的话,但鹦鹉自己其实根本不可能明白自己说了什么。所以,你要是教它讲粗话,它也照讲。
鹦鹉学舌大概一方面是出于好奇,另一方面则是本能的乞食,知道学舌之后能得到主人的夸奖,得到“免费”的食物。可如果有人模仿鹦鹉学舌的做法,自然是要被别人以为不耻。鹦鹉学舌不学心是没有办法,但人学舌不学心,要么就是特别无知无能,不然则或心不诚,或意不切,或趋炎附势,或爱慕虚荣……
我之所以想说“鹦鹉学舌”是因为近段时间铺天盖地的“新年音乐会”想到的。
其实,新年音乐会能为国人认识,也要感谢彩色电视在中国的普及,有了电视,人们终于看到自己该看的东西了,其中自然就包括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人们通过一年年赵老师的解说认识了维也纳爱乐乐团,认识了金色大厅,认识了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见识了好东西自然要学,非但无可厚非,反而值得提倡。只是仿佛鹦鹉学舌一般地学习,好像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了。
就在2003年12月到2004年2月之间,各个演出场所,少说上演了几十场冠以“新年祝福”的音乐会。但凡是演出团体,不仅是交响乐团、广播交响乐团,还有歌剧院、芭蕾舞团,甚至是民乐团、各剧种剧团都打着新年的旗号。仿佛这年是要没完没了地过下去了。
看官要问,难道我们中国人过年就不能学人家搞个新年音乐会?中国人这么多,地这么大,为了满足众多百姓的精神需求,多搞几场又有什么不可呢?
的确。鹦鹉学舌这成语所说的,并非动物学人话有什么不妥。而是说,有口无心地学习,不明所以地模仿,学表面不问深层的态度实在非常可笑。维也纳爱乐乐团一年演出数百场,其内容大都是严肃深刻的交响乐或歌剧。每年录制唱片无数,也都是名家名作。即便有新人新作,也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作品。一年到头,像新年音乐会这样轻松活泼的亲民演出,屈指可数。一支交响乐团,自命艺术工作团体的真正本质大抵与此相同。反观我们的乐团,正好颠个倒。严肃的音乐会难得一见,更不谈支持青年作曲家演奏家。反倒是这新年音乐会一招学得不亦乐乎。在洋洋得意地演奏《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时候,难道不是有那么一点鹦鹉学舌的尴尬么?
新年时刻,大家热闹一番,愉快轻松自然是好事。所以,我们的乐团“学舌”般的演出也许是做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工作。不过,在“学舌”之余是否还能努力向深层次里学一学?是否能学习人家认真严肃对待艺术的态度?这是大家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