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射阳等地出现强雷电、短时强降雨、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局地遭龙卷风袭击。截至当晚20时,已造成78人死亡、约500人受伤,其中重伤近200人。
就抢险救灾和灾害防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力组织抢救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并做好遇难人员善后和受灾群众安置工作。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强化气象监测预报和地质灾害评估等工作。做好重特大自然灾害防范和处置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前,6月18日以来,受强降雨影响,南方灾情不断。截至21日9时,强降雨导致浙江、安徽、江西等南方10省份768万人受灾。国家防总已经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方已进入主汛期,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南方地区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上百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部分地区遭受较重洪涝灾害。入汛早、汛情急、防汛形势异常复杂,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较大,成为当前我国防汛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
当此情势,必须充分认识近期防汛抗洪工作的严峻性,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做好各项防汛准备,严阵以待。可以说,强化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动员各方面资源筑牢防汛抗洪“大堤”,已经迫在眉睫,须臾不可懈怠。
今日中国社会所拥有的防汛能力、基础条件和可调动的防灾减灾资源,远胜于1954年、1998年等重要年份。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防灾意识的任何缺漏、防汛工作的细小疏失,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对迎战防汛,任何侥幸心理、麻痹思想,都是可能导致不可控后果的巨大隐患,需要坚决杜绝。防汛防灾的实效,决不能只停留于开几个会、讲几个新词、发几篇漂亮文章,必须“一身雨水一腿泥”地“趟出来”,绝不能沦为形式主义,要多一些未雨绸缪,少一些亡羊补牢。
面对正在到来的汛期“大考”,必须立足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能力,调动一切资源条件,真正应对好复杂防汛形势和可能的极端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首先,要利用好先进科技工具的“法宝”,创新应对防汛防灾。要充分利用十多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和国家工程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成果,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监测、超级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强汛情灾情监测预报预警和分析研判,力争精准科学调度洪水;运用移动互联网、现代广电传播技术等手段做好灾情通报、防灾普及和紧急动员工作;运用新材料、新装备和现代物流技术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做好应急与中长期防汛防洪工程,强化各类应急处置能力和灾后快速重建恢复能力。
技术工具再先进,仍需配备科学完善的制度和管理才能发挥作用。为有效应对突发汛情与灾害,应急处置及避险转移工作更需提前部署。一旦出现险情,如何快速转移人员,避免伤亡?如何处置物资、减少损失?工作必须细化、具化、制度化,应急值守、巡堤查险等工作必须精确到村户,精准到分秒。各级各部门,需要严格落实防汛减灾主体责任,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只有制度到位、职责到位、管理到位、指挥到位,才能有条不紊把各项可控与不可控风险降到最低。严格科学的防汛减灾机制是必须牢牢掌握的第二项“法宝”。
回顾中国人民与洪涝灾害抗争的历史,尤其是唤起1998年抗洪的集体记忆,我们更能体会到,与科技、制度等外在、可见的力量和资源相比,“抗洪精神”这一无形、内在的力量源泉,是更为可贵的财富与法宝。今天,当面对可能的复杂严峻洪涝汛险之时,更应重温当年的抗洪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共同铸牢防汛防灾的“人民大堤”。
就抢险救灾和灾害防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力组织抢救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并做好遇难人员善后和受灾群众安置工作。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强化气象监测预报和地质灾害评估等工作。做好重特大自然灾害防范和处置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前,6月18日以来,受强降雨影响,南方灾情不断。截至21日9时,强降雨导致浙江、安徽、江西等南方10省份768万人受灾。国家防总已经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方已进入主汛期,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南方地区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上百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部分地区遭受较重洪涝灾害。入汛早、汛情急、防汛形势异常复杂,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较大,成为当前我国防汛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
当此情势,必须充分认识近期防汛抗洪工作的严峻性,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做好各项防汛准备,严阵以待。可以说,强化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动员各方面资源筑牢防汛抗洪“大堤”,已经迫在眉睫,须臾不可懈怠。
今日中国社会所拥有的防汛能力、基础条件和可调动的防灾减灾资源,远胜于1954年、1998年等重要年份。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防灾意识的任何缺漏、防汛工作的细小疏失,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对迎战防汛,任何侥幸心理、麻痹思想,都是可能导致不可控后果的巨大隐患,需要坚决杜绝。防汛防灾的实效,决不能只停留于开几个会、讲几个新词、发几篇漂亮文章,必须“一身雨水一腿泥”地“趟出来”,绝不能沦为形式主义,要多一些未雨绸缪,少一些亡羊补牢。
面对正在到来的汛期“大考”,必须立足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能力,调动一切资源条件,真正应对好复杂防汛形势和可能的极端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首先,要利用好先进科技工具的“法宝”,创新应对防汛防灾。要充分利用十多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和国家工程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成果,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监测、超级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强汛情灾情监测预报预警和分析研判,力争精准科学调度洪水;运用移动互联网、现代广电传播技术等手段做好灾情通报、防灾普及和紧急动员工作;运用新材料、新装备和现代物流技术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做好应急与中长期防汛防洪工程,强化各类应急处置能力和灾后快速重建恢复能力。
技术工具再先进,仍需配备科学完善的制度和管理才能发挥作用。为有效应对突发汛情与灾害,应急处置及避险转移工作更需提前部署。一旦出现险情,如何快速转移人员,避免伤亡?如何处置物资、减少损失?工作必须细化、具化、制度化,应急值守、巡堤查险等工作必须精确到村户,精准到分秒。各级各部门,需要严格落实防汛减灾主体责任,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只有制度到位、职责到位、管理到位、指挥到位,才能有条不紊把各项可控与不可控风险降到最低。严格科学的防汛减灾机制是必须牢牢掌握的第二项“法宝”。
回顾中国人民与洪涝灾害抗争的历史,尤其是唤起1998年抗洪的集体记忆,我们更能体会到,与科技、制度等外在、可见的力量和资源相比,“抗洪精神”这一无形、内在的力量源泉,是更为可贵的财富与法宝。今天,当面对可能的复杂严峻洪涝汛险之时,更应重温当年的抗洪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共同铸牢防汛防灾的“人民大堤”。